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編校 蒙光 2022-10-02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以下兩則是在一個專業的哲學教學交流群中進行的討論)

 楞嚴真僞

雨荷:胡老师、刘老师,我有个关于日本佛教的问题,为什么日本佛教界会把《楞严经》、《圆觉经》这些大乘经典看成伪经呢?

雨荷:我是在伊吹敦的《禅的历史》看到的。

胡老師:

就2点:不是愚痴就是心魔

愚痴就是学者的第6意识分别,是不究竟的;心魔就是他(她、它)受不了,光太大了,照着难受,一定要谤。

第二点居多(語音略)

雨荷:胡老师,讲的很清楚。我大致明白了。

确实,我当时看到那段很惊讶,我也想到了关于《楞严经》的预言。

我想好多人也会有这个疑惑,但被学术研究唬住了。

雨荷:也可能他们可能单从考据的角度认为是伪经,但其实宗教里经文的获得也许是在禅定中佛陀亲自口传。

胡嘉明:只可惜大牛梁启超也加入了此行列

这个影响很不好,实际上结的罪很大

雨荷:有道理,梁对当代学者都有很大的影响。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蒙光:

拙見:主要是日本學界對東方文化總體不自信(現在看來也沒有好多少),當時受西方思潮影響,以西方學術爲先進,從進化論的立場,用實證的方法,對東方思想持強烈的批判破壞態度。具體到佛教,就是“批判佛教”的盛行、“大乘非佛說”(認爲大乘是小乘思想的神化,從歷史攷據的角度,小乘思想才是佛教的正宗)。《楞嚴經》等作爲大乘佛教的核心經典,必然首當其衝受到否定。

梁啓超也是因爲受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影響,拾其牙慧而已。梁的態度其實是相當矛盾的。他翻譯轉達日本學界的研究,攻擊《楞嚴經》爲僞。可是他的好友去世,他寫信安慰好友父親,信中就說您可以看看《楞嚴經》中說的“靈性不生不滅”的道理,就不會那麽悲痛了。呵呵。

日本的“大乘非佛說”首倡者是淨土真宗的村上專精,但他在觀念上精益求索,晚年又回歸了“大乘是佛說”。他曾經說過,倡導“大乘非佛說”的是我,現在主張非“大乘非佛說”的也是我。

一般認爲,《楞嚴經》作爲大乘核心經典,是不止一次法座的結集,所以經中有不同時的人事出現。這也是本經被攻擊和“證僞”的一個主要論據。但經典的傳抄,本就存在文本、史料方面的不確定性,判定一部經典是否可靠,更重要在義理的真僞。而只要承認大乘佛教是一個完整系統的教義,則《楞嚴經》必定是其最重要的代表經典,與《華嚴》《法華》同列。

《楞嚴經》的優異處,是對大乘教理闡述的系統性,可說是將宇宙、人生一以貫之的宏大論著,尤其是經文前幾卷富於論辯和哲理性的探討,對唯心唯物、生命本原的說明,至今都是哲學、宗教和科學最前沿的問題,而《楞嚴經》在兩、三千年前就已給出了見地高明、而邏輯自洽的解答。 

關於楞嚴真僞的問題,南懷瑾先生著《楞嚴大義今釋》前的序文寫得極好,值得一讀再讀。 

雨荷:好的,我找来读读。确实,我想这些态度应该无法脱离当时的时代环境。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蒙光:另外有個建議,以哲學爲專業的同學,如果能細讀幾遍《楞嚴經》,不論讀懂與否,相信與否,一定都會有很大的收穫。

我當年博士畢業後,帶完畢業生實習,剛好有一段時間,就用一個月時間,閉門讀了宣化上人的一部《楞嚴經淺釋》,有從此脫胎換骨之感。

蒙光:《楞嚴大義今釋》敘言

雨荷:是的,《楞严经》很重要。“大佛顶首”有一层含义是,最高的境界。

谢谢[合十][合十][合十]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二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胡老師:林美茂丨中日对“哲学”理解的差异与趋同倾向

蒙光:林教授此文分疏明析,拜讀兩遍,受益匪淺。

拜讀之後,根據個人理解,試於東西方立場與表現,略作申說:

東方的“思想”,重在“體證”,“知行合一”,“天人合一”,而尋求安身立命之道。東方思想的歸宿,是與“道”合一的人生。其理想境界,是既能坐而言,亦可起而行,人格與真理合一,希聖希賢,光風霽月。但也容易造成某些空疏不學之輩,以大言自雄而無實際。且人人道其所道,莫衷一是。

西方的“哲學”,則重在邏輯、經驗理性的立場上探求“真知”,“愛知”而終身在路上。其佳處在思路縝密,步步落實,可重複推導、可證僞。但其不足,則是只強調理性的求知而無生命實踐,知與行脫離。故哲學愈趨於書齋、象牙塔中的學問、概念遊戲,沒有真正的人格典範,反而多出一些說一套做一套的僞君子。稍稍強調一下實踐性的,也只著眼於社會改革(以馬列爲代表),而忽略在社會改革之先,應先有誠意正心的功夫。

林美茂教授:
谢谢蒙老师回应。关于你的“申说”权作一下补充。东方思想讲究“合一”,天人、内外、知行等,这个没有问题。然而,你认为西方哲学“知”与“行”脱离,这是学界长期以来的误解,真正读懂西方哲学的人,绝对不会有如此理解。西方哲学自确立之初,就是追求知行合一的探索。“哲人”追求抵达认识的最高状态正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让人达到与探索、认识对象合一的境界,那就是“theoria”、即“观照”的状态,达到与认识对象“如一”或“一如”的境界,这就是关于他们对于“知”要求的一面。然而,人的存在最终只能趋近这种状态,却无法完全抵达这种认识,所以才有“哲学”、即爱知问题的诞生,人只能在“爱知”的路上,此其一。其二,当人无法达到真知的情况怎么办,那就是确立一种理想,那种理想就成为衡量人的认识真伪的标准,苏格拉底说过,我不知道真正的“善”是什么,但我可以说如果善的话,应该是怎样的存在,那就是著名的“日喻”诞生的原因。说道“行”,苏格拉底是西方第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者。他说自己对于人活着需要的各种伦理性知识不具有真知,如正义,他不知道真正的正义是什么,但他在现实生活中,他努力回避明显的不正义的行为,即使自己因此吃亏,甚至为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人类理想的践行者,也是“哲学”得以确立的实践者。而中国则不同,不进一步追问自己的认识是否真正知道,只是处于“自以为是为是”的状态。却认为自己达到了“知行合一”,尚未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知道了,怎么知道自己的“行”是否符合“知”,这不是“自以为是为是”吗?王阳明的伟大就在于提出“知良知”,人的一生求贤求圣,都应该在“致良知”的路上,阳明先生在实践这种理想。正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坚信“真知”的存在,阳明先生坚信人的“良知”,按照心中的“良知”做事,所以他能够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遗言。要真正读懂西方哲学,才能明白东西方是想通,简单的区别认识归类,这是我们许多学问的通病,造成了学界以讹传讹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做学问,只说自己认为已经真正认识的部分,似懂非懂的东西我不敢说。学术就是需要交流,这样才能进步,这才是“philosophy”的根本精神,谢谢你。我实在太忙,没有时间详细回应你的疑问,希望真正认识西方哲学,再看中国的传统学问,会发现许多新问题。中国学问其实比西方哲学更高妙,只是人们没有真正认识而已,所以总在西方的语境中看自己。草草回复,我的回信可能会有错字,马上要去学校,没时间检查,就不改了,抱歉哈。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蒙光:@林美茂教授 謝謝林老師指教!

您說的很好。西方哲學,也有知行合一的理想,但就個人觀察,除了蘇格拉底這樣的人物,確實很難再有能稱爲聖賢的人物,有之,則歸於宗教,如耶穌、奧古斯丁,路德一流。哲學家自覺劃出邊界不輕易涉足。哲學家則多爲知識人,可以有知識,但並沒有需要建立人格的迫切需要。這點,如叔本華、薩特、海德格爾,這些人都可說是知行脫節的典型人物了。

中國學問的高妙,在於理想極高明而能道中庸,即有真正的人格範型樹立,而不是流於空談。如同樣求真與善,生活規律刻板得勝過鬧鐘的康德,與九死一生中悟道,既能平叛剿匪、亦能此心此花同明的陽明先生相較,顯然有書齋中只說不做的學問,與生死以之的踐履之學的不同。我相信,理想一定是東海西海,心理攸同。但從歷史的實際來看,則無疑我會堅定地以東方爲本位,爲適應現代社會潮流,以西方擅長的理性邏輯來補充證成東方的體證之學。

個人想法,能得到林老師的指教非常榮幸。林老師百忙之中能回應已出望外,不敢躭誤先生正事。事忙不必回,群上的交流有限,本來也只適合隨感,難以深入。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胡老師:确实,这真的是个问题

西田几多郎的老师在日本讲学的德国人科培尔(或译戈培尔、克伯)关于哲学的看法:

无论何地,既为人类,无不有宗教思想。宗教者,无意识之哲学也。哲学自宗教始,而又得谓之以宗教终,盖哲学者,莫不归宿于宗教问题,否则以他问题涵之……是知吾人一切原始要终之疑问,终归宿于生死之问题,生死之问题解,而哲学之目的达矣。宗教之语Religion,源于拉丁语之勒理格勒Religare,其义为接近,为合同,为胶连。故宗教者,神、人相契之义也,而宗教实与道德有密切之关系。欲道德之完成,不能不继之以宗教哲学。吾人终不得不由现象世界而退于微密之境,闭物质界之眼,而开心灵界之眼。质言之,则欲理会秘密之意义者,不得不死于可觉可见之世界也。神秘状态,不可思议诸语,皆源于弥阿,诚非此不足以形容之也……中世德国有神秘主义大家爱克哈脱……其人曰:神语之告我无默时,是实最精微之言也。神语者,吾人精神界最神秘最深隐无音之声也,是即知识之缘起也。若创造之大思想家、及美术家,其悟彻之片刻,即神秘主义之人也……若苏格拉底……若歌德,皆神秘主义之人也……宗教者,其神秘状态之长子乎!……哲学者,其神秘状态之少女乎?……要之,哲学者,较之宗教而有和光同尘之概者也……迨宗教及哲学之进步,而两者皆有回向本源之希望,于是中道和会,而相与退憩于神秘状态之中,以蓄其势力;势力既具,乃又发现于世界,而为第二之争焉……宗教也,哲学也,神秘状态所命之二战士,借以保护其实利者也。是以神秘主义之人,不以自觉为止足,而又必多方以发明之,若诗之属,若哲学之属,若论理之属,皆是也。而其发明之最高最备者,为根据科学之哲学。

这是科培尔的见地。

顺便可以看看张文的翻译:西田几多郎:缅怀科培尔老师

蒙光:我剛纔舉西方宗教的人格,一直有一個德國人盤旋在腦際卻想不起名字,看到這段話才想起來,就是艾克哈特(上文譯作:爱克哈脱)。[呲牙]

科培爾這段話說得極好,非常讚同。

譯筆也好,譯者的文言根底不錯,譯得很典雅。[强]

入耶拿大学跟随鲁道夫·克里斯托夫·欧肯 (Rudolf Christoph Eucken) 学习哲学
——難怪,歐肯也是唯心理想一派的。

Dorian:谢谢老师[抱拳],看了老师们的消息后真是获益匪浅[玫瑰]

蒙光:@胡老師 這段譯文可有原始完整的中文出處?想好好拜讀學習。

胡老師:

张连顺丨蔡元培先生与西田几多郎 ——近现代史上中日两国接受西洋哲学与宗教异同比较之研究

张老师和我是一个学院的,他搞佛教因明量论的,懂日语,翻译过日本佛教的书,在研的国家课题也是跟日本有关。前面还发过一篇他写的西田的东西。也可以看看。

西田哲学的儒学来源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林美茂教授:

謝谢蒙老师,确如你所说,自笛卡尔以来,西方哲学存在你所说的现象,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不先达到“知”,何以能“行”,所以西方知识论很发达。而中国传统学问不在“知”的问题上纠缠,所以知识论不发达。但讲西方哲学,其源头在古希腊,为此文艺复兴,德国哲学等都是先回到古希腊找源头,才能再出发。柏拉图哲学是源头集大成,经由亚里士多德与普洛第洛斯,则分成了科学与神学的两套系统。与观念论,经验论,存在论哲学一样,宗教哲学也是哲学一种,这些被统称为西方哲学,宗教哲学就是西方哲学中知行合一追求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不能概括性地把西方哲学说成知行乖离的学问。可以具有说某一类哲学如此。另外,在中国哲学历史中,其追求或倡导是知行合一,而实际生活中,许多人言行不一致,知行不合一现象却很多,只是知行分离者在实践中以知行合一自我标榜而已。还有,古代中国也提出了天人相分,也探讨知行先后的问题。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之。但对于“知”足否为“知”的问题不深究,这是比较一致的倾向,所以我的关注点在“知”的问题上区别东西方。中国人之所以不深究,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早熟,知道那是无解的,所以才会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以此认识为基础,再看看中国传统思想,应该会不一样。西方人的学问之哲学不应该是标准,那只是西方人的一种人文精神,那只是我们的参照对象而已。但我们必须认识二者的根本区别,再考虑我们是什么,简单的区分于亊无补。以上意见仅作为补充哈😊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在南:林老师说得真好

借由知行问题,把西方哲学史拉了一遍

有前提,有背景,不空谈,也是西方哲学的逻辑和传统。

很多哲学家,也首先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才是哲学家的,所以其所创发的哲学,也是和其所追求的人格理想一致的。

否则也不会在历史上影响那么多人。

不能仅仅看成是知识性的。

就知识而言,当我们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理解,认识,实践的时候,就已经不仅仅是知识了,对于哲学家也如此。当他们去思考,去生活的时候,所产生的哲学,也无不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

承健:老师的探讨实有裨益[强]

雨荷:是的,西方哲学从康德以来把实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意志、自由、创造性。只有当然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才谈得上知行合一。马克思继承了这一点。

就康德而言,还不仅仅是知行(意志)合一,是知、情、意合一,西田在《善的研究》里也强调了三者的合一。

胡老師:@林美茂教授 @蒙光 @雨荷 几位老师讨论得太精彩了

胡老師:所以學生写了这篇随笔

孟红:知情意合一的实在人生何以可能

研二的时候写的[强]

孟红再check下,10月推公号

東西人格思想之異同與會通

蒙光:謝謝林老師撥冗回應!

您的回復令人讚歎學問的知性功力深厚,而耐心作答,平心論道,也正是“行”的表現。所以哲學的理想,終究要落到知行合一上的,東西聖賢所同然。您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剛纔從您的回復中突然得到啓發。西方哲人多將知和行分先後,所以首先致力於知識論。東方聖賢則以體證爲主,所以較之西方哲學,其特出之處,尤在工夫論。現在新儒家哲學也是特別拈出“功夫論”。如儒家的“格致誠正”、“止定靜安慮得”、“修齊治平”,從體道到行道的程序功夫,步步有著落。看似有次第,卻不是邏輯的,不可以知識和理性論證,而純然是實踐者知者自知的心性層次上的提昇。理學的靜坐,道家的“鑒於止水”、“虛室生白”,佛家的禪定止觀“三昧”,都是如何以一己有限生命體證無限真理的實際踐履之道,而不止是提出知識和觀念而已。因爲如您所說,他們很早就深刻意識到知識的有限性。如玄奘大師回應當時有名的疑問:“證悟者如何知道自己證悟?”以邏輯思理見長的唯識宗師,也只是如禪家一句,片言解紛:“如人飲水,知者自知”,不在知識上作分析辯明,而直接訴諸體證自身。由此想到,西田哲學也是建立知識觀念而未提出功夫進境,所以西田哲學在形式上用的是典型的西方瓶子,所以較易爲西化爲主導的知識界所接受認可。但在精神上,西田則仍是不折不扣的“知者自知”的東方精神。

後學外行亂道,前輩一笑可也。[害羞][抱拳]

蒙光:當然,比較東西,不能流於簡單化,更不是粗暴地分出高下美惡,對前輩學人做出輕率的評價判斷——那樣做,不論在東方西方,都落於下乘了。較論東西,領略其各自的美善成就,平心商量補闕,會通於一。這是西田的進路,也應是我輩後學的理想。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10-03 06:15
Next 2022-10-03 06:39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