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瀨瑞默老師講 釋瑞覺中譯 一九九八年二月九日
《教行信證大系》講義(一)
野瀨瑞默老師 講
釋瑞覺 中譯
講於一九九八年二月九日
老師誦經題:「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大衆應共至心歸依佛法。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晚上好。又是新的一年,去年蒙大家多多照顧了。站在高臺同大家禮謝,真是慚愧,今年也請多多指教。
天氣變得非常的冷,在這麽冷的天氣下,大家能來聞法真是不容易。我們今天要講的地方是165頁(中文版247頁,「彌陀的正覺」)。
在講「彌陀的正覺」之前,我們複習一下上一次所講到的164頁(中文版246頁)「願心莊嚴」的法門,所以今天就不再重複。164頁也稍微提到了二種的迴向(往還二迴向),所謂「往還迴向由他力」,「往還」,有去有回,不是一去不回頭,不論什麽都如此,這是天地的真理。有去有回,有回有去,永不止息。如此一直不停的動作、活動著,沒有活動的話即成「死物」。萬物皆如此的活動著,所以世界上本來沒有「死物」,無論什麽東西都是「活的」。只要是活的東西,必是入出自在。兩種迴向,有入有出,有去有回(還)。
佛教整體皆如此,不止淨土真宗如此,禪宗也是如此。開悟的人,必定會回到這個十字街頭(人群裡面、俗世)來(度衆生)。登到山頂的人,就必須要準備下山了,否則登上山頂就沒有意義了。
因爲登上山頂非常不容易,因此一般大都把精神放在如何「上山」,而登上山頂之後該如何,出十字街頭的事則很少提到。因此在他宗,(如天台、禪宗)很少提到開悟後要如何如何。爲什麽會這樣呢?因爲要登上山頂本身就非常不容易,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登上山頂。但是一般的教法都是教人不登山不行,既得人身,得經種種修道上山,否則,即枉爲人。一般的教法皆是如此地誘導衆生,教這樣的行道給衆生,把衆生引到這樣的道上來。
人生的目的爲何,一般的人不知道故,所以佛教給我們這個。開悟的人自然會朝著這個路上走,但是真的開悟的人很少。模仿佛,順著這個路走,已經很吃力了。當你實際順著這條路走時,就會發現機教不相應,才知沒有辦法到達目的地。在經歷種種失敗後,纔被引導到他力的世界來。
因此在他宗,很少提到開悟以後要如何如何,但是在我們的世界,靠自己的力量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登山的人,對於我們這種無力登山的人,只有借助已經登上山又下山來的人的力量被救,這就是「他力的世界」。同時,依他力的力量被救的話,就能到佛覺證的世界,亦即是往生淨土,即能成佛。成佛的話,就能像佛做利他的活動。如此一來,這就是人內心活動的世界,心性的活動,這也是宇宙真理的活動。自己成了佛,什麽都不管的,這樣子根本就不是佛,沒有成佛。
真正成佛的人,會用佛的一切去濟度衆生。能讓衆生成佛的纔是佛,所以真正的被救,就有救人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救度。淨土真宗是人在活的時候被救,以凡夫之身被救的世界,即是成爲淨土往生人的夥伴。在自己被救後,會有「願作佛心即度衆生心」的心出來,有願與一切衆生共成佛道,這就是「化他」,也就是剛纔門主(木邊派的門主)提到的「自信教人信」,會自然地流露出來,這也是從佛流露出來的力量,會出現在獲救者的身上。這是信心的德、信心的利益。這又叫做「常行大悲益」。
【按,師云:真正的覺悟者會來救未覺悟者,這是天地的法則。不來度未度者,就不是真正的覺悟者,這是悲心的流露。真正悟佛的智慧·真理後,自然而然入輪迴的力量就會出來,這就是「大乘」。——大乘佛教的精神】
即使是在凡夫的境界,這樣的東西也會應分的洋溢出來,這樣的人方可說是「信心的人」、方可說是「念佛者」。只是歡喜自己被救,說感恩感恩,而不管他人,不去勸信別人,這樣的人很難說是真正的念佛人。若人人如此,佛教也不會弘傳開來。今天佛教會沈滯下來,真宗會逐漸頺廢,就是因爲沒有這種「自信教人信」的活動,特別是「教人信」的姿態很弱。
之所以教人信會弱,就是因爲沒有「自信」。信沒有「決定」的話,「教人信」怎麽會有呢?所以重要的是「自信」,自信的決定最重要,故說「以信心爲能入」,所以淨土真宗的生命在信心,所以親鸞聖人開《教行信證》「信卷」的用意也在於此。
所謂「信心」,並不是講的「獲信獲信」、「信心的自覺」等等,只停留在這樣的信心的話,是病態的信心,不能說是淨土真宗的信心。真宗的信心是「迴向的信心」,由如來迴向而來的信心。也就是如來的他力、功德、如來的大慈悲的計度,讓我們滿足如來的大慈悲。大慈悲的運作讓我們頂戴大悲心,然後大悲心得到滿足。
頂戴大悲心的人,自然會自其身流溢出來,「功德充滿行者身」,充滿身,形於外的就是「教人信」的相。透過這個相,人會被念佛的行者感動而念佛,這就是所謂的「香光莊嚴」。
雖然我們是罪惡深重的凡夫,心中充滿妄念的凡夫,在頂戴如來所賜予的大慈悲心後,衆生也會喜歡來親近,吸引衆生來親近的香味(德分)會出來,這是淨土的德香,名號的德香,如來本願的德香。真正充實的話,充實的內容會洋溢出來。不止佛教如此,連孔子也這麽說:「德不孤,必有鄰」,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德是不孤單的,自己有德的話,那個德一定會流露於外。「德不孤,必有鄰」,這是天地的真理。
往還迴向,有去(往)必有回(還)。回(還)的話,即是具備了能給與衆生的力量。「還」來的人,必定會洋溢於身外。所以是真的宗教,還是僞的宗教,於此可見。有入無出的話,就是死物。天地宇宙間,是沒有死物的。不論什麽樣的東西都有它的作用、功德。要問是真實的功德,還是不實的功德,差別就在這裡。佛法是真實的功德,是真實功德的世界,真實的世界就是佛法的世界。讓此佛法的功德如實流露出來的,就是真宗的世界。
「往還二迴向」的「二相門」是「攝化門」,「教行信證」的四法門是「趣入門」,這是真宗的教義、教相。往還迴向:
「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迴向,一者往相,二者還相」。
往還二迴向是佛的立場,故是「攝化門」,對比「攝化門」而有「趣入門」。是趣入哪裡呢?是趣入淨土,用別的話說,是趣入證悟的世界。這是站在衆生的立場說趣入門。衆生叫「機」,我們是接受佛的攝化而趣入淨土。佛的攝化是攝化衆生、教化衆生,我們接受佛的教化、佛的教法、佛的德分、佛的力量被救,這就是「攝化」。這個攝化來到我們身上,具體化的即成「趣入」。從佛來說就是攝化,這是佛的運作。我們是被佛運作,往生淨土的。所以說,這個「趣入門」是「攝化門」中的「趣入門」。雖然有二門,二者不是對立的。在學問上雖然分爲「趣入門」和「攝化門」,但是「趣入門」是「攝化門」中的「趣入門」。因爲不是用我的力量去的,是依佛的迴向而去的。沒有受到佛的迴向就去不了,這迴向處就叫做「攝化」。
善導大師在《禮讚文》說此道:「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十方指十方衆生)(攝化門),但使信心求念」。
此「攝化門」的時候,就叫「教、行、證」,「顯淨土真實教行證」的「教行證」。「以光明攝化十方」是「教、行、證」,「但使信心求念」,這個時候始爲「教、行、信、證」。此時,信心出現了。那麽,「教、行、證」的時候,信心在哪裏呢?爲什麽「教、行、證」會變成「教、行、信、證」呢?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行」是從哪裏出來的呢?其實「行」在「教」中。此「行」是必定會成爲「信」的行。「攝化門」時的「行」有人說行是念佛,但是念佛還不徹底。「攝化門」的「行」是「南無阿彌陀佛」,是「名號」。
這裏雖然是講名號,實際上是在講「光明名號」。雖說的是光明名號,其實是在講「名號」。名號是佛的光明,佛的智慧。光明是智慧,「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是從佛的立場。從佛的立場,連我們的信心都被準備在「南無阿彌陀佛」裡面了。在佛的功德力中,我們的信心被準備好了。我們就是這樣被攝化、教化、照育的。被不斷地攝化、教化、照育,佛的「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光明名號、智慧的名號、功德的名號,「功德遍滿吾身」地遍入我們的身,此成爲我們的「信」。
因此,這個「南無阿彌陀佛」,是必成爲我們的「信」的南無阿彌陀佛。「教、行、證」的時候,「信」是在「行」裡面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爲衆生功德的名號。是成了這樣的佛,所以這功德是爲了衆生而有的如來、南無阿彌陀佛。不斷地被攝取、化導、教育後,開眼時,始知道佛的真實功德,原來是爲了我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時候,「行」就是「信」了,是叫「行信」的「信」。
諸佛讚歎此南無阿彌陀佛的大行,諸佛的說法,就叫做「教」。諸佛讚歎南無阿彌陀佛,讚歎名號,這內容就成爲「教」,教說「南無阿彌陀佛很棒哦」的釋尊的金言,釋尊的說法,就是「教」。所以「經」的內容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故說「教行不二」。
「教」是諸佛,在地球的佛是釋迦牟尼佛,釋尊讚歎:「阿彌陀佛是一位尊貴的佛哦」、「『南無阿彌陀佛』是功德之本哦」,「教衆生往生彼佛的國土哦」,這些內容成爲經的內容,這個就是「教」。讚歎的是「教」,被讚歎的是「行」,「行」的讚歎是「教」,化爲釋尊的言說就是「教」,被佛讚歎的內容、本質就是「行」,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教」是釋尊,「行」是阿彌陀佛,兩者二而不可分,合力呼喚著我們。釋迦、諸佛、彌陀三佛,因此,若沒有信順釋迦、諸佛、彌陀三佛的話,就沒有辦法頂戴信心。因此,如果說我只聽阿彌陀佛的話,沒有聽釋尊的話,沒有這回事。因爲釋尊在讚歎彌陀、讚歎南無阿彌陀佛中,說「除了南無阿彌陀佛外,沒有衆生獲救之道哦」,三世的諸佛也跟著讚歎「南無阿彌陀佛真的很棒哦」,要如此信順,這叫做「三佛三隨順」。
形於文字就是「教」,就「意」、本質的話,是「行」。(譯釋:佛的悲智,形於文字的就是「教」,就其精神(意)、本質的話,是「行」。)「哦,你要聽媽媽講的話哦」,這就是「教」,「哦,你是媽媽啊」,這就是「行」。「離行無教,離教無行」,這裏很重要,是教行不二。教行不二,原封不動爲證。這個「證」就是證悟。在淨土門的話,此證是淨土的覺證。
「教、行、證」看似爲三,實爲一體。沒有佛的說法(教),「行」即顯現不出來。又令釋尊說法的是「行」的運作、「行」的內容。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其讓釋尊、諸佛讚歎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名號的力量讓釋尊說法,依教顯行,依「行」的力量開啓覺證。所以無「行」的話,就沒有「教」,也沒有「證」,所以貫穿「教、行、證」的是什麽呢?是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本願名號是佛智。所以說是三,其實不是三,而是一體,這就是佛法的世界。「教、行、證」雖說是三,實爲一體。「教」詮釋「行」的內容,「行」引導至「證」的世界,是「證」的運作方有「教」、「行」,故說三者爲一。「證」是淨土證悟的世界,是真如實相的世界。也可以說真如實相的淨土,化爲「南無阿彌陀佛」、化爲「行」顯現。
教行證的「證」之中,亦含有「真佛土」的世界,亦含有「如來」,因爲它是「覺證」故。此覺證有覺證的「力用」,其力用即爲名號的力用。欲顯此名號的力用,故使諸佛讚歎名號的功德,不令諸有衆生聞此名號的功德,即無法把功德給予衆生。因此,而有諸佛的出世,而有釋尊的出現此世間。所以釋尊是從哪裏出來的呢?從此覺證的世界來,從此真如實相的世界來。釋尊是從此覺證的世界出來而爲衆生說法,此即成爲「教」。其原動力是什麽呢?就是「本願力」。從佛來說是「本願力」,是佛智,故說「佛智即行」。
證悟的世界是佛智的世界,淨土也是佛智的世界,故說「光壽」,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佛的說法就是爲了晴衆生之闇。能破衆生煩惱的是佛的光明智慧,所以教法是「光明」,經書也是「光明」,「聞法」即是「遇光明」。佛的光明是什麽呢?就是「佛的說法」,所以光是聞法聽經就是「遇佛的光明」。光明是佛,經是佛,佛就是智慧,所以我們誦經時,就是頂戴佛的光明,供養超薦祖先也是如此。特別是在「中陰」(去世後的49日內)中,亡者可透過誦經頂戴佛的光明·佛的大功德。誦經最忌諱的是:「我爲父母誦經」、「我誦經迴向給父母」,這樣的心態最要不得。誦經的正確態度是靠佛經自身的功德「生亡兩利」,是尊佛經的功德而誦經的。
不是「我誦經迴向給人」,而是佛經尊貴、佛智慧慈悲的力用、智慧的光明殊勝,依之,願去世的母親能在彼世受益,自己也跟著受益。是用這樣的心爲父母誦經的,不是用迴向的心誦經,而是用讚歎佛德的心誦經,如此「功德」方能真的是「功德」。所以八幡神宮每年舉行誦讀《現世利益和讚》,就是由此「讚歎」而來。親鸞聖人不是爲了勸追求現世利益而作《現世利益和讚》的。親鸞聖人最忌諱追求現世利益,不止無心追求,連現世利益的念頭一點也沒有。雖然沒有追求,卻得到了佛、佛經莫大的利益。是讚歎佛德的心,而衍生出《現世利益和讚》來。所謂:「稱南無阿彌陀佛,此世利益無限際」*,這句和讚不是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有很多的好處哦,所以你們要念佛哦」,親鸞聖人不是這樣的意思哦,而是「南無阿彌陀佛真殊勝啊」、「南無阿彌陀佛是寶中寶啊」。托南無阿彌陀佛的福,我從苦難中被救,身心皆獲救,現世也被救,受到的利益不知有多少。從來沒有想過追求這些的,卻被給與了這麽多,南無阿彌陀佛真是尊貴呀!
注:
稱南無阿彌陀佛,此世利益無限際
流轉輪回之罪消,定業中夭得免除。(和讚No.99)
不是想要追求這些而念佛的,並不是以追求這些爲目的而念佛的,卻被給了這麽多,得到了這麽多的利益,「南無阿彌陀佛真是尊貴呀」的讚歎著,所以《現世利益和讚》不是在勸人追求現世的利益,而是在讚嘆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佛法真是偉大的東西呀!聖人自身是為了讚歎佛德才作《現世利益和讚》的。
當時在日本發生了嚴重的瘟疫,死人無數,當局者感到手足無措的時候,最後求助於淨土真宗的《現世利益和讚》,結果瘟疫就此打住了。這事實只是在告訴吾人,「佛的功德不可思議」!「佛法真偉大」!此事實只是讓吾人識知佛的功徳有多偉大的時候來到而已。故知聖人自身是爲讚歎佛德而作《現世利益和讚》,決不是爲祈求而著作之的。因爲瘟疫奇蹟似的消失了,所以連「神主」(八幡神宮——現存)也念佛,也有「南無阿彌陀佛真不可思議呀」的信念。其後,此神主究竟對淨土真宗純粹的念佛有多少認知不知道,總之,此事在反映其有了「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佛法真偉大」的信念,所以在神宮誦讀《現世利益和讚》有五百年之久了。
(注:參 八幡神宫念佛驅疫之事)
總之,這是「教行」的尊貴!《現世利益和讚》不是在讚歎現世的利益,主要在讚歎佛德,這是我們必須要曹清楚的。這是學真宗的我們彼此皆須弄清楚的。
供養超薦祖先也是如此,「爲超薦祖先,念佛迴向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給祖先」,這樣的心態要不得。而是用「南無阿彌陀佛尊貴的功德」,我也一起來讚歎,祖先來與否是其次,懇請祖先們能夠明察我這樣的心,和我一直來讚歎佛德,這才成真正的供養祖先。有想要「超薦」祖先、亡者的心,這是自力的心。自身是爲讚歎佛法的功德、名號的功德而誦經念佛的。當家裏有人往生,做「中陰(亡後四十九天)法要」、「百日法要」時,要用這種心態,不要把佛莫大的功德,變成只有追求現世利益的小功德。尊貴的尊貴的名號的功德、佛法的功德、佛經的功德,我們是讚歎這樣的功德,是用這樣的精神來誦經念佛的。
我們以凡夫之身列位於淨土,這即是今日所謂的「往生一定之身」,這即是《教行信證》「信」的世界,以此趣入,趣入的資格今現在受著,「現身正定聚」。這是最高的利益,淨土真宗最高的現世利益即此。這是真正的真宗的「平安符」!真宗的平安符是「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第十八願的精神善導大師用這句話表達出來。善導大師在二河譬中,用此文教示我們第十八願的精神所在。
問:聖人說從未爲父母念過一聲佛,是否即如上文的領解?
答:是的。聖人之所以那樣說是因爲聖人知道,這念佛不是自己的,完全是佛的功德。此文中,最重要的是這個「護」字,這是第十八願成就文的精神。此字中含藏著「至心·信樂·欲生」,含藏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發現此者,是我們的開山祖師親鸞聖人,此字顯自己的生死。聖人說:「護之言,顯阿彌陀佛果成之正意也,亦形攝取不捨之貌也,則是現生護念也」。「護」,此世彼世皆被守護,被徹底守護的話,無話可說,不是嗎。這個「護」字在顯「徹底的守護」,不論早上或晚上,不論生或死,皆在守護中,這就是現生成就。
「不論生或死,皆在守護中」,有這種信念,即使墮地獄,也是與佛同在,也會有這種信念出來,這就是治定往生一定的世界。有這種信念的人,即使去地獄,也是與阿彌陀佛同在,與佛同在的話,即使是地獄那就去吧。即使是在地獄,也在被守護中的話,那麽在此世,就沒有什麽好恐懼的了。如此守護我們的如來的力量、功德、慈悲令人感戴、感恩,就是如此地被攝化、被照育。是佛的力量爲我的力量,生也好、死也好皆在彌陀守護中,心大安堵,無有恐懼。有這種被彌陀守護的信念,這就是淨土真宗的「聞法」,同時這也是一代聞法最難的地方。
蒙受此彌陀的功德,主客是誰呀?不是別人哦,是被如來稱爲「汝」的人,就是這個「我」。「汝之言,行者也」,這是真的行者、信的行者,「斯則名必定菩薩」,這是即時入必定的菩薩。我被喚作「汝」,如來喚我作「汝」,「汝一心正念直來」的「汝」自己不去承當的話,「汝」又有何益。當你發自內心感受到如來喚我作「汝」的時候,這個「汝」才是真正有生命的。也才真正聽到「汝正念直來」的呼喚聲啊。聽到「汝一心正念直來」的呼喚聲時,當下就是「必定的菩薩」了,這就是真正的信心行者、念佛行者。
親鸞聖人在《愚禿鈔》中如是說(《愚禿鈔》又叫《二卷鈔》),《愚禿鈔》曰:「『汝』言行者也,斯則名必定菩薩」。聽不到「汝」是汝的人,就不知道自己被守護著,也不知道阿彌陀佛是如何珍貴、如何可貴,也不知道自己是阿彌陀佛的孩子,都變成是事不關己的「話」。把這個事實,宗教若變成話來聽的話,即使聽一百年也沒有用。宗教是自己和佛相對,在和佛相對時,自己的名字被呼喚了,被呼喚「汝」的話,只有低頭道「是」的份。
《涅槃經》「梵行品」提到,阿闍世王在釋尊涅槃前,在自苦中,受耆婆之勸,到拘尸那羅的娑羅雙樹間去見佛陀。阿闍世王因爲殺父,自知必墮地獄受折磨而痛苦。雖然阿闍世王的大臣皆勸阿闍世王說,世間沒有地獄,何來地獄苦,但是阿闍世王說:「我現在已深受其苦,我殺父是事實,殺父之罪必墮地獄。我在兒時,已聽過這樣的教法,不論你們怎麽勸說,我絕不相信沒有地獄。必墮地獄的前兆(身瘡)已遍長在我身」。耆婆聞言:「大王說的好,您說的話沒有錯,能救您的只有佛陀,佛陀不久就要涅槃了,趕快去見佛陀吧」。彼時,阿闍世王說:「汝來!耆婆,吾欲與汝同載一象,設我當入阿鼻地獄,冀汝捉持,不令我墮,何以故,吾昔曾聞,得道之人,不入地獄」。阿闍世王怕生入地獄,故要求耆婆同乘一象。因爲耆婆是信者,不會活生生的掉入地獄。
佛陀早已知道並等著阿闍世王來,「爾時,釋尊出八種聲,告言大王。時阿闍世王左右顧視,此大衆中,誰爲大王,想:我即罪逆,又無福德,如來不應稱爲大王。爾時,如來即復喚言:阿闍世大王」。阿闍世王因爲以前曾受提婆達多的唆使,敵視佛陀,傷害過佛陀,一直良心不安,無顔直撲佛陀座前。所以當佛陀喚言:「大王,來得好」時,阿闍世王左顧右盼,心生慚愧,隱蔽身形,不敢相信佛陀是在呼喚自己。當他心中半信半疑時,佛陀復再重喚:「大王喲」,直指阿闍世大王,當下阿闍世大王忘我的直撲佛陀座前,說:「如來實是真能救我的無上大師,今在佛前懺悔」。
親鸞聖人頂戴《涅槃經》的此文為「『汝』言行者也,斯則名必定菩薩」,在此《涅槃經》和《愚禿鈔》二而為一。自己被呼喚時,「啊,在叫我!」,這當下是「能所不二」,叫我的人和被叫的自己是一體的。「佛心」和「凡心」一體。
宗教的世界就是如此,所以親鸞聖人頂戴阿彌陀佛十八願的呼喚,原來這「汝」指的就是「我自身」。頂戴是「被呼喚著的我」時,這人即是「入正定聚」的人。這就是所謂的「信」,《教行信證》的「信」。所以說「我相信」、「我獲信了」、「我有信心的體驗」等等,不是那樣的信心。即使沒有使用信心的字眼,從阿彌陀佛來的「慈悲的呼喚聲」,「被南無阿彌陀佛真實的呼喚聲呼喚的原來就是我呀」。「是爲我一人而有的本願名號的呼喚呀」,這就是真宗。這時,這就叫做「趣入門」,而調熟到這個時候爲止的,這就叫做「攝化門」。因此可說「攝化門」必爲「趣入門」,「趣入門」在「攝化門」中,不是有不同的兩個,「攝化門」的徹底就是「趣入門」。
「往、還二迴向的二相門是攝化門,教、行、信、證的四法是趣入門」(中文版246頁)。
「攝化門」的時候,是教行證。
「攝化」,是善導大師說的「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的攝化之意。攝化門是救濟衆生的立場。(中文版247頁)
——攝化,是以佛的慈悲、智慧攝取、化度衆生的意思。
「趣入」,凡夫往生叫做「趣入」。「教卷」之初示「攝化門」和「趣入門」(中文版247頁)
——《教行信證》的卷初曰:「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迴向。一者往相,二者還相(攝化門),就往相迴向,有真實教行信證(趣入門)」。此文中,一開始的「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迴向。一者往相,二者還相」是「攝化門」,之後的「就往相迴向,有真實教行信證」是「趣入門」。(此時老師在黑板上板書說由「證」又會回到「教」來),所以「趣入門」的徹底就是「證」卷,此時是「往」,到「證」後,又會再還來「教」,這是「還」,這是自然如此。趣入門一旦完成,又會示現爲「攝化門」,「往」必成爲「還」出來。這「還」的世界就是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以諸方便,廣度有緣。
旨在明示其源頭的「本願力迴向」(中文版247頁)
——不論是「攝化門」或是「趣入門」,其源頭是「本願力迴向」。爲了示此,所以「教卷」的卷首示「攝化門」和「趣入門」。在《教行信證》的「教卷」卷初示的是:「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迴向。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就往相迴向,有真實教行信證」,但是在《淨土文類聚鈔》則爲:「然本願力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講的是「本願力迴向有兩種哦」,若沒有兩本書一起看的話,就無法頂戴其深意。
同朋發問:「趣入」,凡夫的往生叫做「趣入」,這個「趣入」指的是現世的往生嗎?
老師答:汝那樣想也行,但是這個「趣入」,是包含了「平生業成」和「臨終的往生」。「趣入」是淨土的「趣入」故,所以不只是現世的「趣入」而已。究極說的話,沒有往生淨土,即無法成佛。「平生業成」是現生正定聚益而已,此時還無法有還相迴向的作用。有人說入正定聚是還相,那是說的過分了。自己一入證的世界的話,即有證的力用出來。人在活的時候,不能說是「證」。
從「教」到「證」的世界是「入」,由「證」出到「教」的世界是「出」;「入」是智慧的完成,是「止」的世界,「出」的時候,是「觀」的世界。智慧一完成,就會出現觀的力用。在出的世界(就是還相迴向的時候),不一定只說淨土的法門哦,八正道、六波羅密也講的,連聖道門也教哦。說不定也教小乘佛教哦。爲救迷信的衆生,使入正信的佛教,故說聖道法,又從聖道法引入淨土門。
弘法大師等都是還相迴向的菩薩。從真宗的立場來說是還相,但是在對方來說,則是修普賢德。佛示現爲菩薩身,做菩薩的活動,雖是現的菩薩相,其實原本是佛。佛在娑婆世界活動之姿即是菩薩,這叫修普賢德。此爲攝化門。從真宗來說即爲還相迴向,這是「出」的功德,也就是還相迴向。這邊是由證的世界出到迷的世界,所以是「出」的功德。這邊是從迷的世界趣入到證的世界,所以是「入」的功德。所以「證卷」分爲兩部分,一是趣入的世界,一是攝化的世界。往還二迴向的力量是什麽呢?共是「本願力」。
什麽是本願力呢?佛的願力,願力即真如實相的功德,也是法性自然的力量,是願力自然的力量。因此,真宗的法門是自然的法門,是天地真理的世界。此真理爲佛的真理顯現,此真理又是法性的真理,故法性法身即方便法身的是阿彌陀佛如來。所以說阿彌陀佛是很大的佛,天地的真理滿滿的阿彌陀佛,不是像個人那樣小不點的佛。所以若問阿彌陀佛有多大?有宇宙大!
這是佛性的力用,是「證」的功德。「證」的體即功德,功德即力用。不論是什麽,「體」必有力「用」,人也是一樣,有身體應有力用出來。身體會工作,也會吵架,吵架是不好的力用。想事情,這也是力用。有身體就會胡思亂想,腦子轉來轉去,不會乖乖的。是人的話,身體就會像人,男有男相,女有女相,各司其事,有其力用。完全如真理運作的是佛,凡夫的話,皆是反真理運作的存在,所以才會作繭自縛。即使是沒有契合真理在活動,人亦具足體相用,有「體」的話,就有其「用」出來。用佛法來觀世界,可看到大不可思議的世界。世上無有靜止不動的物,萬物都在「動」,想動是真正的相。
同朋問:(內容不清楚)
老師答:用凡夫的力量是無法知道「始」的。想物的「開始」,即已是「迷」了。問「從何時開始」的問,當下就是錯誤了。在佛教的世界裏,想物的開始的念頭,就是地獄種。
同朋問:但是想知道啊。
老師答:雖然知道是迷執,人不會因此就打住不問了。有迷執的「體」的話,迷的「用」就會出來,賣弄自己的人生哲學,這些全都是迷執。玩弄知見的人,自欺欺人,那果報得自己去承受,所以是苦上加苦。即使是講說佛法,若是不淨說法的話,一樣得承受果報的。某禪宗的和尚就因爲說錯法,教錯人,而投胎當了五百世的狐。騙人的話,就會墮到那樣的生涯。
同朋問:那是自己騙自己。
老師答:那樣的騙是一種「闇」,破此闇眼的就是佛智慧的光明。所以,若不遇佛智慧的光明的話,闇則不得晴。「想」晴闇的念頭也是「闇」,就好像是掉在泥沼中,越想出來陷得越深。我們今生得的此迷執的生,不是今天聽一聽、明天聽一聽就可以擺平得了那樣的迷心,這是久遠無能力來的迷執、闇,是無始的無明。
同朋問:(聲音不清)
老師答:由阿彌陀佛來示現的是釋尊、諸佛。諸佛亦是阿彌陀佛出差所(注:出差所,指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的意思),出差所亦可說是阿彌陀佛。但是出差有出差的立場。阿彌陀佛的使者也是阿彌陀佛,因爲只做阿彌陀佛的工作。
往還迴向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這樣說的宗教沒有,只有佛教。基督教也不講還相迴向,日本的神道也沒有還相迴向。他們都是去就沒有消息了。人哪,得到東西的時候,就會想要給人,這是人性。是從迷執的凡夫所想像出來的宗教,還是從法性自然的世界所顯示出來的宗教,由此可知。此處有著宗教的真理性。縱使有幾千萬的信徒,迷信就是迷信。因爲信徒少就說那不是真理,沒有這回事。遇真實者很難,這世間虛僞者多。
相傳親鸞聖人曾在善光寺逗留百日,向本尊供奉松枝。
這個世間真實的人多,或者虛僞的人多,想想看就能明白。虛僞狡猾的人壓倒性占大多數。世間雜草多,還是高級蘭多?高級的蘭容易枯萎,不容易種植。但是雜草則不然,雜草即使你用腳去踩它,它也不會死掉,而且還長得很快。雖然說邪不勝正,但是真實並不普及。試問凡夫多,還是聖者多?真的聖者很少,只有還相迴向的菩薩、修普賢德的菩薩才是聖者。此外,放眼盡是雜草,這就是凡夫,凡夫的真面目是雜草。以雜草爲基準,以雜草爲目標的是真正的宗教。聖人說:「那雜草的代表就是我呀」。不知道自己是雜草的人就不知道淨土真宗。
(瑞覺師按:在錄音中,老師勉勵我珍惜光陰,注意健康,拜讀聖教……,老師講這句話的時候尚中氣十足,聲音宏亮。今我再重聞老師的法音,老師已無法講很長的話了,歲月真是不饒人哪。)
問:廣施法藏和廣施寶藏二者被混合引用,不知有無不同?
答:正本和異譯本用著不同的字,意思沒有不同。「法藏」又爲「寶藏」。
讀經,用個人的想法讀經也未嘗不可,但是身爲真宗人,要知道親鸞聖人是用什麽觀點讀經。真宗人是用親鸞聖人的讀經眼讀經的。若不是用這種態度讀經的話,就會和親鸞聖人讀的內容不一樣,而且改不過來。所以,不是讀了三部經才來讀《教行信證》的,而是透過《教行信證》來拜讀三部經的,要養成這個習慣。所以,一樣是三部經,淨土宗的人的讀法和淨土真宗的人的讀法有所不同。有不同是正常的,要有這樣寬容的心胸才行。
問:一月的《法雷》雜誌內容讓人很感動。
答:是呀,有人特意打電話來說一月的《法雷》內容好棒,說「佛德讚歎」好棒!
元照律師云:「我彌陀以名攝物。是以耳聞口誦,無邊勝德,攬入識心,永爲佛種,頓除億劫重罪,獲證無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名號的功德不是小功德,光是耳聞口誦,無邊的功德就能徹入識心,這是講的名號自體的功德。《阿彌陀經》裏面所講的少善根是指凡夫用自己的力量所做的諸善功德,皆是少功德,因爲這是由自身發起的善根。由凡夫所出的話,一切皆是少善根。由阿彌陀佛出來的功德,皆是法性自然無我的功德,因是法藏菩薩無我的修行的功德,所以是充滿法界的功德。
凡夫即使把佛的善根德本佔爲己有,亦是「有相」的功德,即「著相的功德」,所以是少功德。而佛所積的功德,是法性的功德,是宇宙大的功德。這宇宙大非我們所想像的宇宙大,是凡夫無法測知的宇宙大,故說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功德。在這樣的功德之前,凡夫所積的功德爲少功德,二者無法相比。
三論的祖師嘉祥大師說:「佛有無量功德,念佛無量功德,故得滅無量罪」。三論的嘉祥大師雖是聖道門的人,講到念佛三昧時,也是讚歎名號的「無量功德」。一般人讀到《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二日,……一心不亂,執持名號」的這一段文時,若想要自己執持名號的話,把這「執持」當作「自己的執持」的話,即成少善根、少功德。迴向的世界故,名號才是真正的功德,所以執持是不散不失,這個執持是迴向的世界,是由佛方來的迴向。
更進一步的說,真理是從真理而來,不是我們去取真理的。真理必從真理而來,就如陽光,是從陽光來照我們,不是我們去抓陽光來照我們的。空氣也是如此,不是我們去吸空氣,是空氣來讓我們吸的。人哪,阿呆呀!人是阿呆的緣故,都想從自己去捉取對方。「法」已經來到我們身上了,還笨的要去捉取,其實是多此一舉。
因爲有欲前去捉取的心、行爲,還自以爲「抓到了」、「得到了」,而沾沾自喜。殊不知真理是由真理而來的,我們能聽聞到真理,是由真理的運作而頂戴到真理的。其實不論你願不願意承認,真理就是從真理來的,因爲凡夫有我見,不肯承認這個事實,由己方想去捕捉對方,故說這是無知、無明。雖然人看起來很聰明,其實還是阿呆。所以聰明的人,唯有信順佛言。偏偏人啊,就是無法都被信順、老實聽話,所以是「阿呆」。
相關鏈接:
留言列表(11条)
[…] 《教行信證大系》講義(一) […]
[…] 《教行信證大系》講義(一) […]
[…] 往還回向 […]
[…] 《教行信證大系》講義(一) […]
[…] 《教行信證大系》講義(一) […]
[…] 《教行信證大系》講義(一) […]
[…] 往還回向 […]
[…] (1)往還回向 […]
[…] (1)往還回向 […]
[…] (1)往還回向 […]
[…] (1)往還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