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拾猶是朝花

原創 釋蒙光 2024年12月21日

夕拾猶是朝花

【舊文存檔】

紀夢

2020-1-2 09:27

南無阿彌陀佛

早晨起床前,做了很長的夢。

前面情節太多,都記不得了,大致是與同朋們一起修學,經歷許多艱辛。

然後有一位S同朋送我一本書,書後有他抄寫的瑞劔老師英文法語,題名《安心百章》。沒過多久,另一位G同朋找到我,言談間,說到自己背下了《安心百章》。我頗爲喫驚,因爲這位同朋是美術專業的,原來的英文程度,恐怕只有二十六個字母而已。能背下來,可知是下了很大決心,花了很多功夫,且能忍耐堅持,非常不易。對法精進如此,我想可以請他入群,每天分享一章,英文原文加上中文翻譯,同朋們再法談領解,這樣就有連續百日的聞法學習,不是很好嗎?

言談間,我也見到了之前那位抄寫法文的S同朋,讚歎了他的努力。

這麽想的時候,就有人來找我,告知我,這位G同朋雖然背下了法文,卻以此爲炫耀的資本,在學佛人中招搖撞騙。很快我也在一些場合親眼目睹了他這類行逕。這位G同朋,原來爲人頗爲淳樸,學佛多年,後來就跟著某法師在法義上一起走偏。我沒想到他如今墮落至此,心中頗爲感歎,於是對小梵聲說:“會背千萬的法文,卻不能如法一句地生活,有何益處呢?”

夢至此就差不多醒了。

醒來想想,覺得這個夢頗有意思。

S同朋和G同朋,原來都是很熟悉的同朋。我後來離開某法師,他們都遵某法師之命,與我斷絕往來。S同朋最近開始和我有些聯繫。交流時,表達了對瑞劔老師法語的感動。前幾日他聯繫我,想托覺照改卷時照顧一下某領導孩子的成績。我拒絕了,給他留言說: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領導的孩子,沒有理由得到格外的照顧,這對其他學生不公平。學佛人尤其不應該做這樣的事。他表示同意。G同朋則一直未聯繫,聽其他同朋說,其家計頗爲艱難。前面我所述的,夢中那些關於他的事,並非現實。

夢中大概是將這些人和事拼接組合,編成了這一幕故事。此夢似乎有些啓示,又一言難盡。趁著記憶還在,匆匆草成文字,以供同朋一哂。

又,瑞劔老師有《安心百句》的小冊子,《安心百章》是夢中杜撰的。

夕拾猶是朝花

述懷

编辑于2017-8-7 08:31

在高雄林醫師處治療了兩個星期。在候診時,頂戴偉大的瑞劎老師的法語,常有心開意解,神超物外,想要拍案叫絶之感。雖給自己定了讀書任務,要分出時間讀他書,却常是愛不釋手,一讀就停不下來。

在診所遇到了從前一同頂戴真宗教法,及後來加入聞法的同朋。候診時,大家都在很精進地誦經。

只不過,從始至終,不論曾經有志於後生一大事解決的老同朋,還是此次初謀面的新法友,大家捧在手中讀誦的,都是依林醫師的建議,讀誦《地藏》《法華》《楞嚴咒》《大悲懺》等大乘經教,没有一位在頂戴《淨土三經》,更不用説真宗法雷的教典了。

有同朋説,準備一輩子就是這樣誦經、治療、消業障。

也有同朋問林醫師,要怎樣增加福報。

弘誓强緣,後生大事,悉成昨夢,令人神傷。

已獲的無上妙寶摩尼珠,為何不珍惜頂戴?崎嶇坎坷雜修雜行的千迷道,何以偏流連而忘返?恩師於淨土照覽,不知當如何歎惋。

因緣法爾,各行其道。

惟此法流,終身汲之。

白道一人,獨去獨來。

願此法燈,不至我滅。

述懷之志,無時或止

師其鑒之。

夕拾猶是朝花

及時行善

编辑于2018-2-27 22:10

蒙光:我終將度過此生,且唯有此次。所以,我能够做的任何善事,或者我能够向任何人展示的任何美德,都請讓我及時行之,莫讓我將它耽搁或是忽略了。因我不會再有機會。

光謹案:

俗人皆言及時行樂,唯智者知應及時行善。

(注:“我終將度過此生”一段,應是在書上看到的警語,有所感而轉發分享,並加上了自己的心得案語。以下“客問”是圈群中網友。)

客問:有何差别?

蒙光:俗人能樂即善,智者以善爲樂。

客問:這都是強生分别。

俗人之樂為樂,智者之樂亦為樂。殊塗同歸。

蒙光:俗人就是我呀!

未能免俗,聊復爾爾。

兄台見笑了。

客問:蒙光先生在行善了

蒙光:行樂耳。

客問:在下不行即乐,常在乐中。

蒙光:白樂天詩云:遂性逍遙雖一致,鸞鳳終較勝蛇蟲。

夕拾猶是朝花

願力無盡傳心燈

编辑于2018-1-14 09:27

同朋:老师。刚才做梦,感到自己被佛的本願力包围着,那种无比悲悯的感觉,让人觉得好安心,就像躺在妈妈的怀里。什么都不用做,都很安心。

也梦到别人都在批评真宗。都在自立门户,设置被佛救度的门槛,却没有看到佛有多么慈悲、多么伟大,佛本来就是发誓要救度众生而成佛的,佛救度我们是一个事实,我们只需要惭愧地接过阿弥陀佛的手就可以了,做太多人为的自力的东西,都是在自寻烦恼。阿弥陀佛是真正低到尘埃里要托住众生的,真宗也是,不设任何门限,让所有人都看到阿弥陀佛的本願力,获得往生的信心。

梦醒后,我没睁开眼睛,有一句话冒上我的心头:“凡小易修真教,愚钝易往捷径。”真宗是真正为凡夫考虑着想的宗派,这是真正的高贵。

我奶奶修行,可能在知见上有一些偏差,在我看来,她的忧虑(不能往生极乐)要大过对佛的信心。我在想,如果她能听到真宗的教法,或许可以安心一点,就可以不用总是跟家人远离,辗转各个寺院了。

愿更多的人,能听闻到这为所有凡夫量身定制的教法。为此,我愿努力学习佛法,为了让众生、让自己都获得真实、坚固的信心。

**敬白

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很感恩聽到來自青年的心聲。這心聲也來自本願海,如來的大心海。如來的心通到你我,又通過你我,讓更多的人因本願力·大悲心相遇。願與你追隨開山聖人和恩師,同行大道。

同朋:感恩开山圣人和各位祖师,也感恩老师让我们听闻到这个教法。南无阿弥陀佛!这辈子不管怎样,我都要尽自己的力量,把真宗和国学传承下去。谢谢老师!

蒙光:謝謝你!這樣,我才有面目拜見先師。

夕拾猶是朝花

述懷

编辑于2018-1-21 23:55

偶然看到這句話,此時分外地觸動我:

“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此生已有“足樂”者,幸甚至哉,慶喜之極!

不遇法雷教法,不知佛法可尊亦可親,人身可貴復可慶。

今晚與同朋法談,心裡一直有一句話在回蕩。

《孟子·盡心上》云:“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人的心性德慧和才技智巧,常成就於憂患災難。唯有如失國的孤臣,離父的浪子般,内心常感不安,憂患意識深遠,方能通達大道。)

此生能為法雷孤臣,瑞默孽子,是無上的榮光。

願生生世世皆為親鸞聖人、瑞默恩師門下。

夕拾猶是朝花

大生命的連接

什麽是出家

“末法唯有名字比丘”

從佛還本家,業道自然閉

痛苦的背後有愛

皈依

八正道——佛法者的生活

爲什麽學佛卻與家人、親友衝突不斷?

念佛,不需要改變身份和職業

佛法的生活:道在葷素屎溺

隨筆:風險與婚姻

財富之上的福報

惜福惜物,善用因緣

露水的人生,如何淡定?

正見爲眼,自利利他

生活以念佛爲中心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2-23 10:04
Next 2024-12-25 10:09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