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瑞劔老師 恭校 釋蒙光 2022-04-14
瑞劍老師(九十三歲)著
瑞默老師 編集
釋瑞覺 中譯
釋蒙光 校訂
(1)序文
【凡就誓願,有真實行信,亦有方便行信。其真實行願者,「諸佛稱名願」(十七願)。其真實信願者,「至心信樂願」(十八願)。斯乃選擇本願之行信也。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往生」者,則難思議往生(十一願)也。「佛土」者,則報佛報土(非「化身化土」)也,斯乃誓願不可思議一實真如海。《大無量壽經》之宗致(旨趣、要點),他力真宗之正意也。】
右文摘錄自親鸞聖人的著作《教行信證》一書,此文因位於《正信偈》(《行卷》)之前,故又名「偈前文」。此文內容,乃《大無量壽經》的樞要,真宗的本義,《教行信證》的精神,且是《正信偈》的精華。
和此「偈前文」具相同精神的是「本願成就文」,其文如下:
「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正信偈》全文總共六十行,一百二十句,與《和讚》一樣,同為《教行信證》一書的濃縮。故《正信偈》與《和讚》的價值,被視同《教行信證》一樣,要好好的拜讀之。又三者中,以《教行信證》最難懂,《正信偈》與《和讚》因皆為詩歌的體裁,故較易朗朗上口。因此,真宗門徒,不問僧俗,一般皆以此為朝暮課誦的內容。又透過朝暮課誦,由拜讀聖言中,領略聖教的精神,這是很重要的。
《正信偈》的要文,共有三處,列出如下,即:
一、「歸命無量壽如來 南無不可思議光」。
二、「本願名號正定業 至心信樂願為因」。
三、「唯可信斯高僧說」。
最初的「歸命無量壽如來 南無不可思議光」二句,意在闡述淨土真宗信心的根本義,此二句乃仿效天親菩薩的《淨土論》而來。《淨土論》開首言: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
此四句,乃天親菩薩向釋尊所做的自身信心的披瀝,同時亦是淨土真宗安心的準繩。
淨土真宗開於此二句(歸命無量壽如來 南無不可思議光),亦收於此二句。此二句即「南無阿彌陀佛」。《教行信證》即南無阿彌陀佛,故《正信偈》亦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機」,「阿彌陀佛」是「法」;「無條件的救你喔」的「阿彌陀佛」(法)也是「南無阿彌陀佛」,謝謝的「南無」(機)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故言「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講「機法一體」的宗教,只有淨土真宗,其他宗教無此教法。
第二「本願名號正定業 至心信樂願為因」。欲得此二句的精神很難,需下幾十年的心血研讀之方可。若有拜讀初版的《教行信證》(板東本)的人,即可明白親鸞聖人在使用「本願名號」四字之前,是用「本願稱名」四字的,後來才將「稱名」二字,改為「名號」二字。若不明白其中原委,不論多麼費心的解釋此二句(本願名號·本願稱名)的異同,仍然會有意猶未盡之憾。
此中的歷史典故究竟為何呢?原來此二句,各自有著教義性的歷史傳承。先是「本願名號正定業」一句,此句來自善導大師與法然上人,及法然上人與親鸞聖人的「念佛往生」的教義傳承。其次是「至心信樂願為因」一句,此句來自天親菩薩與親鸞聖人的「一心歸命」的教義傳承。《行卷》言:
「爾者,稱名能破衆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往生的志願)。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善導大師的稱名正定業),正業則是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也,可知。」
此即是著名的「稱名破滿」文。光是學術性的研究此文,要達到概括性的了解,大致得花上二、三十年的時間方可。但是獲得信心的人,那怕是目不識丁,也能一聞即悟的通達此文。
若不明白「稱名破滿」一文和天親菩薩的「一心歸命」的精神,則無法瞭解此兩句《正信偈》的偈文。想研究《正信偈》的學子們,要盡全力於此兩句的鑽研。
第三「唯可信斯高僧說」,此句是《正信偈》的結尾文。此文貴在提醒我們,光是知識性的研究七高僧的論說是不夠的,佛法貴在與高僧的人格接觸。很多人學佛,只把視線放在「要如何才能獲得信心往生」、「要如何才能念佛往生」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如何才能往生」的上面,而忘記了高僧的人格存在,此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這樣的心態學佛,無論學了多久,不論懂了多少教理,恐怕也還是得不到信心的。
又,很多人把「信心」當成車票,以為只要拿到「信心」這張車票,就能搭乘往生船。其實這些人所想像的車票信心是不存在的。《御文章》言:
「言信心獲得者,即領會第十八願也。言領會此願者,即領會南無阿彌陀佛之相(名義)也。」
確如此文所言,但若無良師指導,是無法獲得信心的。唯有接觸到老師的人格·蓮如上人的人格·親鸞聖人的人格·七高僧的人格,人方能獲得真實的信心。
自己的人格先和老師的人格作感應道交,其次才能和如來的大人格打成一片。信心成立於此人格與人格的感應道交處。故古有言:「有人信易得,無人信難獲。」親鸞聖人將此語的精神表達於《正信偈》中,即是「唯可信斯高僧說」。
「我懂了」·「我覺得」的信心,都還在「義解教道」的範圍內,還沒有走出自力的領域。《歎異鈔》說:「蒙信良師(法然上人)所言外,無別的竅門也。」此乃指唯有接觸到良師的人格,方能獲得信心。
《正信偈》共有二種,一是《教行信證》「行卷」卷末的《正信偈》,這也是一般所通用的《正信偈》,全名為《正信念佛偈》。另外一種是《淨土文類聚鈔》的《正信偈》,全名為《念佛正信偈》。
「正信念佛」與「念佛正信」有何不同呢?「正信念佛」,即是「正信的念佛」,是先「信」(正信)而後「行」(念佛)。「念佛正信」,即是「念佛的正信」,是先「行」而後「信」。「正信念佛」,即信心流動,由口示現之,故說如此之念佛,為「報謝佛恩」的念佛行。「念佛正信」,則是教示吾人,「念佛之體即信心」。
關於「念佛之體,是信心呢,還是名號呢」,此問題在學者之間有著很大的爭議。法雷學派則講「全用歸體」,即「念佛」之用,必回歸到其體的「信心」處,故法雷不採用從名號(體)出信心亦出念佛之「一體二相」的學說(石泉說)。
「名號」流動為「信心」,「信心」流露於外,即「念佛」,三者乃一直線的關係(名號→信心→念佛)。由下往上溯行時,即「念佛」回歸到其體的「信心」,「信心」又回歸到「名號」,故言「信心」即「往生的正因」,「念佛」則是「報恩行」。此「信因稱報」乃真宗的招牌。遺憾的是,有很多同行仍然認為一定要口稱念佛才能往生,這是錯誤的觀念。
淨土宗講「念佛往生」、「一行往生」、「行中攝信」、「一願建立」的法門,這些法門皆屬於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所弘揚的「觀經法門」。觀經法門所講的「念佛往生」,是「念佛」的當下即是「信心」,「信心」即是「念佛」。而淨土真宗所講的法門,是開第十八願為五願(十一願、十二願、十三願、十七願、十八願)的「教行信證」的法門。因此,淨土真宗和淨土宗的旨趣不同。很多同行不知真宗是「五願開宗」的教法,故執意要口稱念佛才能往生,這是很膚淺的想法,《御文章》一書中並沒有一處提到「念佛即可往生」。又《正信偈》因隨順祖師觀經法門即「念佛往生」的教義,故言「極重惡人唯稱佛」。又《歎異鈔》第二章的「親鸞唯是念佛讓彌陀救助」一文,亦是屬於觀經法門。
「信」和「行」,即信心和念佛,非常難懂,得花心血好好地鑽研,直到真的弄明白了為止。講到真宗學,大部分都是在講「行信論」。諦知「本願名號正定業」和「至心信樂願為因」的關係的,即是「行信論」。
是「信了往生」呢?還是「稱了往生」呢?此問題很大,且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因此,當經常置心於「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佛語中。深明聞信名號的「信一念」即住正定聚位的旨趣很重要。在現生住正定聚,名「即得往生」(現益);命終入滅度,名「難思議往生」(當益),淨土真宗是「二益」的法門。
有關《正信偈》的講義書籍,可拜讀桂利劍老師的《正信偈講話》。其他則可研讀先哲興隆師的《教行信證徵決》「行卷」的部分。不論是讀哪本書,一定要有良師指導才行,自學的話一定會有誤差。
(2)本文
《正信偈》是《教行信證》的菁華。《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本願」,依如來的名願力往生。
歸命無量壽如來
南無不可思議光
「南無」即是「歸命」,「歸命」即是信從「汝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的佛語。一知「慈親」,即知「無條件的救濟」,此即是親鸞聖人的信心,此外並無信心可言。「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即「阿彌陀如來」,亦是「南無阿彌陀佛」。
法藏菩薩因位時
在世自在王佛所
睹見諸佛淨土因
國土人天之善惡
建立無上殊勝願
超發希有大弘誓
「法藏菩薩」是阿彌陀如來的化身,他的老師是「世自在王佛」。法藏菩薩在看清諸佛淨土的因行,及天上·人界的善惡相後,為了救度迷執的群萌,發心建立了無上殊勝的本願,且圓滿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吾人即是依此阿彌陀如來的大慈悲力、大智慧力、大誓願力得救往生的。
五劫思惟之攝受
重誓名聲聞十方
法藏菩薩以大慈悲心建立了本願,宣說「南無阿彌陀佛必定救你」,以五劫漫長的歲月思惟,修行了六波羅蜜的萬行,終於修證成為一位名「南無阿彌陀佛」的佛。因此,我們是依阿彌陀如來的名願力往生。雖然有人說是以信心往生,也有人說是以念佛往生,溯其本源,二者皆是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往生。
沒有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即無法往生。南無阿彌陀佛弘響十方,信佛的力量,念佛的力量,皆來自如來的本願力。往生的信和行,皆早已含攝於南無阿彌陀佛中了。
普放無量無邊光
無礙無對光炎王
清淨歡喜智慧光
不斷難思無稱光
超日月光照塵刹
一切群生蒙光照
八萬四千的光明盡含攝於十二光中,十二光中又以「無礙光」為代表。「光明」乃如來的功德力用,故親鸞聖人說:「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有此一句,事已足矣,行者不需再東張西望,四處攀緣。本願和名號本一,光明和名號乍看是二,溯其本源,亦是歸一,一即是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
依如來的本願力,依名號的功德力,救度眾生的宗教,只有淨土真宗。
本願名號正定業
至心信樂願為因
成等覺證大涅槃
必至滅度願成就
有人說念佛是往生的正定業(往生的業因),其實應該說是「名號正定業」(十七願),又聞信名號的信心才是往生的正因(十八願)。
往生淨土,悟大涅槃的是十一願,故說十一願是「必至滅度願」。「滅度」是絕對真理(真如·法性)的覺城,一般所說的天國和樂園,並不是絕對真理的世界。
十七願的名號①,化為十八願(選擇本願)的信心②,帶領我們往生到十一願「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的淨土③,這樣的往生叫做「難思議往生」。此義(①②③)非常重要,這即是所謂的「念佛往生」,以為用口稱名就能往生的,並不是「念佛往生」。
真實信心中,自有名號,有念佛。《一念多念證文》言:
「視信弘誓必為報土的業因者,名之正定業。」
「念佛往生」的「念佛」當下就是「信心」,亦是「名號」。所謂「信心」,即是以「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不思議!」,此即是信心。思慮要如何才能往生的念頭,是自力的心。命極短的人雖來不及念佛,依信如來的「我等著你」的信一念,亦可往生。
「至心」,是如來的智慧,亦是真實心。此如來的真實心傳達到凡夫的心中時,即為信樂(信心),此又名「一心」。故「信樂」之體即「至心」,「至心」之體即「名號」。三心二意的擔心自己是否能往生,對本願起懷疑的,已非信心。
「等覺」,即「等正覺」之意,與「正定聚」(現益)的意思相同。「證大涅槃」,是當益(死後的利益)。「大涅槃」,即大乘的涅槃,到達至高善,成佛,證得行大悲身者,即名「涅槃」。
(3)出世本懷
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
五濁惡時群生海
應信如來如實言
依大乘佛教的教法,嚴格修行不懈的人,即可成佛。但是自古至今,依之修行圓滿成佛的人,無有一人。思及此處,當可明白釋尊的出現,乃為說彌陀本願海(本願一乘)而來。故善導大師在《法事讚》中言:
「世尊說法時將了(將入涅槃之前),殷勤咐囑彌陀名」。
「如來(釋尊)如實言」,指阿彌陀如來的本願。除名號所具的真實功德外,並無真實的利益可言。大家若靜心的思惟,反觀自身的罪惡深重,無智無能,即能明白佛的慈悲,深廣無涯底。桂利劍老師說法時,亦著力於此句「唯說彌陀本願海」。
能發一念喜愛心
不斷煩惱得涅槃
凡聖逆謗齊回入
如眾水入海一味
聞佛名「南無阿彌陀佛」,即生起「南無阿彌陀佛」的一念喜愛心(信一念,三心即一的信樂)的人,是人已住於正定聚不退之位。此又名「不斷煩惱得涅槃」(得涅槃分),此即是安樂(淨土)的自然德,此即是本願的不思議。
「凡聖」,指凡夫和聖者。「逆謗」,指犯五逆罪及謗正法的人。犯逆謗罪的人,但懺悔領受信心,一樣皆能同乘佛的願力往生,就有如眾多河水一流入大海,皆會變成同一個味道一樣。
攝取心光常照護
已能雖破無明闇
貪愛瞋憎之雲霧
常覆真實信心天
譬如日光覆雲霧
雲霧之下明無闇
如來以光明攝取信心的人,且經常守護之。信心一獲,無明煩惱即會被連根拔起。
在有生之年,貪愛、嗔怒、憎惡的雲霧常會層出覆蓋信心。如生信的人也會起欲心,也會發脾氣,這都是日光被雲霧遮住了。雖然如此,雲霧的下面卻是清楚不黑闇的。
淨土真宗的教法,是教人「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儘量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為自業還是自受,誰也替代不得。但並不是「做惡的話就無救」的宗教。善人也好,惡人也好,是普皆救度之的宗教。
佛深明凡夫的本質唯是煩惱,因此大出獅子吼道:「汝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佛的慈悲語音,撼人肺腑。
獲信見敬大慶喜
即橫超截五惡趣
聞信名號法,經常不忘憶念如來,慶喜念佛的人,是已橫斷超越了五惡趣(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界),能往生淨土的人。在本願名號的佛法中,稱此為「橫超」,又名此為「本願一實大道」,「願力之道」。
真言宗的「即身成佛」和禪宗的「是心是佛」,都不是凡夫的能力可及的境界。真宗是唯一凡夫不斷煩惱得涅槃之道。釋尊如是言,獲得他力信心,恭敬佛法,對之起歡喜心的人,即為我的善親友(《大經》言:「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
一切善惡凡夫人
聞信如來弘誓願
佛言廣大勝解者
是人名芬陀利華
「芬陀利華」是天界最美麗的花,故以之形容佛是芬陀利華。又真正的信者,雖然還是凡夫之身,卻如芬陀利華般,是可尊可貴的。
彌陀佛本願念佛
邪見憍慢惡眾生
信樂受持甚以難
難中之難無過斯
聽聞佛法,若不謙虛、不老實、不誠懇的話,是無法真正聞到佛法的。深信釋尊是佛陀,是幾十億萬年中才出現世間一次的大聖者,常置心於佛前,心中敬佛、尊佛的人,自然而然會謙虛。傲慢、不明因果道理、懶惰的人,是無法聽聞到佛法的。
聞佛的教法很難,遇善知識(良師)亦是難,信本願名號更是難中之難。信心之所以難,在於:
⑴、以為是自己在聞佛法,自己在信佛法,自己在念佛。老是把自己排第一,所以很難。
⑵、無我地信佛教·佛語·佛願,很難。
⑶、超越善惡地仰信如來本願名號的功德力,很難。
⑷、捨掉「要做點什麼才能往生」的自力心,很難。
⑸、捨掉「我懂了、我可以了」的心,很難。
⑹、得良師、善法友,很難。
⑺、得人身,出生到有佛法的國度,入佛法的家庭,很難。
⑻、捨去「要獲信,視信心為車票」的心,很難。
⑼、不離聖教,喜歡讀聖教(佛書),很難。
⑽、由信心中弘揚佛法,踏出教人信的一步,很難。
(4)就師釋示相承宗義
印度西天之論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
顯大聖興世正意
明如來本誓應機
提到東洋思想,則以佛教思想為主。融合了佛教的思想和信仰,為大乘佛教最高峰的,即是淨土真宗。
七位高僧們並非泛泛之輩,皆是偉大的人格者。唯有接觸到這些偉大的人格者,我們方可得到信心。佛的「人格」即是佛的「真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眾生依如來的名願力往生。
(5)第一祖 龍樹菩薩
釋迦如來楞伽山
為眾告命南天竺
龍樹大士出於世
悉能摧破有無見
宣說大乘無上法
證歡喜地生安樂
真宗的第一祖,即印度的龍樹菩薩(二世紀~三世紀人)。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基礎《大般若經》(六百卷)的大學者,被喻為第二釋迦。釋迦如來在《楞伽經》中預言說:「南天竺會出現一位叫龍樹的大偉人,摧破有見和無見的外道思想,提唱空的哲學,修行證到歡喜地(菩薩位階第四十一位)後,歸依淨土教,並聲稱自己當往生到阿彌陀如來的淨土」。
由於淨土真宗是愚夫愚婦都能往生成佛的宗教,所以有人認為這是低級,沒有什麼內涵的教法。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此法門乃為救極惡最下之人的極善最上的法門。
有心一探空的哲學者,可拜讀《般若心經》、《金剛經》和《中觀論》,這是世界第一的哲學。接觸大偉人的人格,是獲得信心的最佳途徑。
顯示難行陸路苦
信樂易行水道樂
憶念彌陀佛本願
自然即時入必定
唯能常稱如來號
應報大悲弘誓恩
龍樹菩薩的宗教思想,表露於其著作的《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中。在文中,龍樹大士把佛教分類為「難行道」(自力聖道門)和「易行道」(他力淨土門),此難易二道是龍樹菩薩所作的教判。
菩薩言:「憶念阿彌陀如來的本願,自然即時依本願力入必定」,此是菩薩所作的安心的告白。
此處的「即時入必定」的意思和《大經》的十八願成就文的「即得往生」相同。即信一念時入正定聚不退位。在生平入正定聚的人,不論何時何日命終,一定往生滅度,證得大般涅槃。
(6)第二祖 天親菩薩
天親菩薩造論說
歸命無礙光如來
依修多羅顯真實
光闡橫超大誓願
第二祖天親菩薩(印度,四世紀人),是不亞於龍樹菩薩的大菩薩。淨土真宗能擁有龍樹、天親二大菩薩為祖師,實是至高的榮幸。天親菩薩造了《淨土論》,論中說:
⑴「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⑵「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⑶「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⑴「修多羅」,指「經」。此處之經,指《大無量壽經》。「真實功德相」,指誓願的尊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阿彌陀如來自利利他成就之相。
從佛的立場來說,如來成正覺為「南無阿彌陀佛」,此名「自利」。眾生領受佛所回向的南無阿彌陀佛,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往生,名之「利他」。「自利利他圓滿」·「自利利他成就」,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為了我們而被成就的「真實功德相」。
⑵天親菩薩向釋尊披瀝自身的信心道:「我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此「一心歸命」,即是「真實信心」。
⑶心中浮現「佛的本願力」,名之「觀」;信本願力,名之「遇」。信本願力處,即已具足「能令速滿足」的南無阿彌陀佛(功德大寶海)的功德。
廣由本願力回向
為度群生彰一心
天親菩薩的「一心歸命」,即信順如來的「汝正念直來」的勅命。為彰顯此「信心」即「往生的正因」,菩薩在《淨土論》中以身作則地宣言道:「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歸入功德大寶海
必獲入大會眾數
得至蓮華藏世界
即證真如法性身
遊煩惱林現神通
入生死園示應化
「歸入功德大寶海」,指在「信一念」中領受名號的功德時,即已入大乘正定聚之數。一往生到蓮華藏世界(即彌陀淨土),即能速證真如法性身,成就法身佛,並立即履行還相回向之約定,回遊娑婆世界,以佛法力,自在地濟度眾生。又能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應化身,為眾生講說佛法。
(7)第三祖 曇鸞大師
本師曇鸞梁天子
常向鸞處菩薩禮
三藏流支授淨教
焚燒仙經歸樂邦
天親菩薩論注解
報土因果顯誓願
曇鸞大師德智非凡,故梁朝天子敬重之,並尊其為曇鸞菩薩。曇鸞大師為了研習《大集經》,一心想要長壽。為求長壽法,行訪仙人,並得仙人賜授仙經。在歸途中,遇西域來的高僧流支三藏法師。兩人一番問答後,曇鸞大師燒捨了所得的仙經,並依止流支三藏法師受授《觀經》,歸依淨土教。
曇鸞大師為天親菩薩的《淨土論》作注解,名之《往生論注》(又名《淨土論注》),《正信偈》讚《論注》的旨趣在闡明往生的因(信心)和果(往生成佛)皆是如來的本願所使然。
親鸞聖人依止法然上人學習觀經法門的教法,同時亦依上人的指示,深入研究龍樹·天親·曇鸞等三大師的著作。特別是安心方面,聖人以龍樹·天親·曇鸞三大師的信心為淨土真宗信心的正統,並且以天親菩薩為主,確立了自身的信心。故取天親菩薩的「親」字,曇鸞大師的「鸞」字,自號「親鸞」。
聖人對其師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宗旨是如何看待呢?原來聖人視「念佛往生」的真精神,即是天親菩薩「一心歸命」的旨趣。因此,聖人的教義決非是廢師自立,反而在法然上人的諸弟子中,他是唯一把「念佛往生」的真精神發揚光大的。
親鸞聖人得了龍樹·天親·曇鸞三大師的心法,發揮了法然上人的《選擇集》的真精神,明確地掌握了唯有「信心」才是往生的正因。由此開第十八願為「五願」,造《教行信證》,開創了淨土真宗。因此淨土真宗的著眼點在「五願開示」、「教行信證」及「信心正因」。此舉同時也證明了其他法然上人的弟子中,並無一人真正掌握到法然上人的真精神。
如上所述,沒有天親菩薩和曇鸞大師,就沒有《教行信證》,隨之也就沒有淨土真宗的存在。
往還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
因為淨土真宗有「往相回向」和「還相回向」的二種回向,凡夫的我們方能領受信心往生。
「回向」,指依如來的本願力,即如來回向所有的功德給眾生,此名「回向」。信心也好,往生也好,直到成就正覺為止,無一不是如來的「回向」。
淨土真宗是回向的宗教。其他的宗教因無回向的思想,故須拼命地向神祈求、求救方可。
《教卷》言:
「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回向,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就往相回向,有真實教、行、信、證」。
又聖人在《行卷》裏解釋「他力」為「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
阿彌陀如來以正覺的功德力·名號的功德力,換言之,即以如來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依名號的功德向我們發出:「汝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的獅子吼,此即是「本願力」。此「本願力」即名「他力」。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言:
「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名號的成就即是他力,「聞信名號」也是他力,「即得往生」也是他力,不是我的力量。
為我們說此「往還回向由他力」的意旨的,即是曇鸞大師。「正定之因」,指當有人問及往生的正因究竟是信心?還是念佛?還是修定善(坐禪)·散善(持戒、做善事)等諸行時,曇鸞大師的回答是:「唯信心」。
今天有很多的同行,你稍微強調「念佛」,他們就想要念佛求往生。你稍微強調信心,他們就想要捉住信心得往生,仿佛信心是張車票一樣。他們以為只要得到信心就可往生。這些心態皆來自對如來的「回向」·「他力」·「本願力」·及「依名號的功德力往生」的無知所致。
信心乃忘掉自己,感謝佛恩,唯是一念無疑的依順佛語而已。
惑染凡夫信心發
證知生死即涅槃
必至無量光明土
諸有眾生皆普化
「惑染凡夫」,指如吾等罪業深重的凡夫。「生死即涅槃」,此句話很難。獲信的人在有生之年,仍然會有欲望,會生氣,這樣的話,如何能說是「生死即涅槃」呢?
此句是指雖然還未往生,未證入涅槃,但是此身已受到保證,一定可到涅槃,所以說是已經得到了「涅槃分」。聖人說:
超世悲願得聞知
我等生死凡夫耶
有漏穢身雖不變
心於淨土悠游也(帖外和讚)
獲得信心的人,既不說是凡夫,也不說是佛,故用「耶」字以顯個中滋味。
「普化」,指一往生淨土則立獲還相回向之身,因乘還相回向,故能濟度諸眾生,故說是「普化」。「化」,指能施化益之意。其他宗教,即使得生天國,亦是一去不回,沒有「還相」。到天國只是自己一人獲得永生,自己單獨享樂,既不能成神也不能幫助其他眾生。
佛教則不然。佛法是一往生,立即成佛,一成佛即乘還相回向,不斷地參與濟度眾生的大悲活動,這就是佛法。
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等三位高僧的教法名為「大經法門」,其安心即是《大無量壽經》十八願的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安心。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說道: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又說:
「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則見佛」。
天親菩薩則說: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曇鸞大師在《論注》的開頭說:
「易行道,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此文和《正信偈》的「正定之因唯信心」之意相同。
如右所述,可知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等三大士的「信心」,是《大經》「聞其名號」的信心,此「信心正因」即是淨土真宗的基本。
第四祖道綽禪師以下的善導大師、源信和尚、源空上人等四位祖師的教義,因以《觀經》為中心,故名之為「觀經法門」。「觀經法門」乃教以「念佛一行」往生的「一行往生門」。因此「念佛」中早已含攝「信心」,故又說是「行中攝信」、「信行通攝」的法門,此即是「念佛往生」的法門。「念佛往生」的真精神即「信心正因」。由於不知此中原委,所以很多人認為「只要口中念佛即能往生」,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何謂「信心」?「信心」並非一般所言:「啊!我懂了」、「我認為如何」、「我有念佛故可往生」等凡夫自力的心,亦非凡夫的「知解分別」。
「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此即是「信心」。如蓮如上人在《御文章》「聖人一流章」中所言般:
「依不可思議之願力,由佛方治定往生」。
以「願力不思議」是「不思議」的,即是「信心」。又如《御文章》「信心獲得章」言:
「言信心獲得者,即領會第十八願也。言領會此願者,即領會南無阿彌陀佛之相也」。
領受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往生的,即是信心。又能信順「二河譬」的佛語:「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對佛語心生慚謝者,即是信心。
當一起研讀《正信偈》與《和讚》,務必要正確的領解之。若不得《正信偈》與《和讚》的精神,是無法懂得《御文章》、《歎異鈔》及《教行信證》的。
淨土真宗的法門,分天親菩薩的「大經法門」(信心正因)和善導大師的「觀經法門」(念佛往生)。同一個「安心」為什麼教義會有不同呢?那是因為時代不同,化風不同的緣故,故從表面上看來,教義有二種之別。一般的同行因為不明白這點,才會執意地想要捕捉「信心」。當然吾人並非學究,不必也不須知道全部的真宗學,但是至少重要的地方要弄明白。對臨終的人而言,「不用擔心,不必害怕,大悲的慈親等著你」的一句話既已足矣。一般活蹦健康的人則不能懈怠,要聞法、聞法、徹底的聞法,聞法不究竟是無法獲得信心的。
(8)第四祖 道綽禪師
道綽決聖道難證
唯明淨土可通入
萬善自力貶勤修
圓滿德號勸專稱
道綽禪師(紀元562~645),約出生於釋尊滅後一千五百年左右(末法)。禪師在玄中寺拜閱到曇鸞大師的碑文後歸依淨土教。道綽禪師的功績,乃將一代佛教判釋為「聖道門」和「淨土門」,並捨諸行採念佛一行,又為曇鸞大師的「三不三信」作注解。
道綽禪師在《安樂集》一書中,闡明捨「聖道門」轉入「淨土門」的原因有二:
⑴、在釋尊滅後已久的末法之時,已無真正能修聖道門的人,即使有修行者,亦無證道者。
⑵、聖道門的教理深奧,凡夫無法解悟受益。
龍樹大士將一代佛教分類為「難行道」和「易行道」。曇鸞大師則分類為「自力」和「他力」,道綽禪師則分類為「聖道門」和「淨土門」。所謂「易行道」,指以凡夫身亦能於現生入「不退位」的易行道。
七高僧中,道綽禪師、善導大師、源信和尚與法然上人等四位祖師,主要依《觀經》在弘揚淨土的教法,故名之為「觀經法門」。此法門的特色,在講「稱名正定業」(善導大師),即勸人若欲往生,當持念佛名。此處所指的「念佛」,乃「他力的念佛」。「他力的念佛」則已領受了「信心」。由此「觀經法門」轉入「大經法門」的,即是親鸞聖人的宗教,亦即是「信心正因」。
如道綽禪師的《安樂集》所言:「濁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無罪惡感的人,很難獲得信心。
三不三信誨殷勤
像末法滅同悲引
一生造惡值弘誓
至安養界證妙果
首先開講「三不三信」的人是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將之再詳細地作解說,故《和讚》中讚「三不三信」為:
「所謂不如實修行
鸞師善巧方便釋
一者名信心不淳
若存若亡不相應」
「二者名信心不一
謂其無決定心故
三者信心不相續
餘念間故是三不」
「三信展轉相成就
行者心常存省察
信心不淳之緣故
決定之信不可得」
「決定之信若不得
念相續必不成也
念相續既不成故
決定之信不得也 」
「決定之信不得故
信心不淳鸞師曰
如實修行相應者
唯決定於一信心 」(「高僧和讚·曇鸞和尚」No.166-170)
「淳心」、「一心」、「相續心」,名之「三信」,無三信者,名「三不信」。「淳心」指不虛飾、不欺騙、老實的心。「一心」指無疑之心,「相續心」指信心相續。此三心息息相關,即如上述的《和讚》所言般。
「若存若亡」,指有時候覺得有信心,有時候又覺得沒有信心的心境。在有生之年,至少也要達到這個心境,否則要往生很難。達到此心境者,臨終被病魔折騰時,方知自己是絕對無力的存在,方會生起仰信大悲慈親的心,這就是信心。往生淨土是「就這樣地」往生的。
(9)第五祖 善導大師
善導獨明佛正意
善導大師(紀元613~681)出生於唐高宗時,當時正值中國佛教的黃金時期。六十九歲入滅。大師是中國純淨土教的開祖,著作有五部九卷。其中,《觀經四帖疏》的「定善義」,是大師依《觀經》定善觀,所實修實證的記錄文。文中詳細地記錄著大師心眼了了分明所見到的淨土莊嚴。此文告訴我們,佛力、心力不可思議。
「定善義」中所描述的內容,非凡夫所能思議,乃超越人的言語心識的。拜讀「定善義」,除了可以知道善導大師非尋常之輩外,同時亦能對有佛、有淨土,依佛力往生的教法起信。為了救度無法修定善觀的吾等凡愚眾生,阿彌陀如來用「聞其名號」的法門,為我們打開了往生之道。
佛教中有四種成佛的修行法:一者修真如三昧,二者修觀佛三昧,三者修念佛三昧,四者依「聞其名號」·信心正因的教法得往生。其他宗教所講的若要到天國,當向神禱告,信神是唯一到天堂的路。但即使能到天堂,亦無法為神。
善導大師的功績即留下了「六字釋」、「二河譬」和「二種深信」的注釋。「善導獨明佛正意」,指當時有他派的學者批評及非難念佛法門,並且說凡夫光念佛是無法往生的。為此,善導大師作了「六字釋」,宣說信心中已是「願·行」具足,闡明凡夫也能往生彌陀如來報土的原委,正面地還擊了彼等的非難,故此偈言:「善導獨明佛正意」。
矜哀定散與逆惡
光明名號顯因緣
阿彌陀如來憐憫一切眾生,欲救度之。因此,不論修定善者、或修散善者、或犯五逆罪者、或無惡不作的人,皆能於信一念中被彌陀的光明所攝取。因此善導大師在《禮讚》中言道:
「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光明名號顯因緣」,即是右文之意。阿彌陀如來以「光明」和「名號」的因緣救度十方眾生。
光明如母,名號如父,信心如子。
安心的細膩之處,首推善導大師。法門的雄渾自然之處,親鸞聖人則為第一人。
開入本願大智海
行者正受金剛心
慶喜一念相應後
「開入」指開示悟入之意。「本願大智海」指如來的智慧海,即「智願海」。信心是如來的大悲心,亦是佛智,是名號。如來的大悲貫徹,即是信心。
感受「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的即是信心,感受依名號的威神功德力往生的亦是信心。又「開入智願海」,指「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一句已滲透骨髓之意。疏忽一句者,縱讀千萬句亦枉然。彌陀「智願海」很可貴。
聽了「智願海」的教法後,仍執意「要念佛才能往生」、「要獲信才能往生」的自力心態,令人費解。
二十願(真門)的念佛非「大行」。「大行」乃指「聞其名號」的「名號」為「大行」。「大行」成就為「大信」,「大行」外無「大信」。此「大信心」名「金剛心」。「金剛心」乃「決定心」,即「堅固深信」,亦即是如來的「大悲心」。
「大悲心」是「佛智」,「佛智」即「大悲心」。是以如來的「智願」摧破我們的根本無明,此外我們是無往生之道的。因此,如來的「智願」名「願力之道」。聽了此後,心生感動者,名「金剛心」,名「慶喜一念」。徹底地臣服於罪業深重時,即活於本願時。
與韋提等獲三忍
「韋提」是摩竭陀國頻婆沙羅王的王妃,她的兒子阿闍世王子,因被惡友提婆唆使,不止殺害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篡奪了王位,並且又軟禁了自己的母親韋提。
韋提在悲痛感歎之余,遙向釋尊求救。釋尊以佛力示現彌陀·觀音·大勢至三尊於韋提面前。韋提即向空中三尊頂禮,以「見」佛故,當下獲得喜忍、悟忍、信忍等三忍。
「三忍」即是「信心歡喜」之意。《大經》成就文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聞」名號,信心歡喜者即大信心。韋提的情況比較特殊,以肉眼拜「見」了三尊,故當下得到「信心歡喜」,此名「見」即「聞」。故此處言:「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
即證法性之常樂
在生平獲得信心,生大慶喜的人,命終後立即往生淨土,證得真如法性之常樂,獲得彌陀同體之法身。在此要注意的問題是,獲得了信心之後,到底起不起歡喜心呢?
家父久太郎,有一次被日本國鐵的布教師(佛教)問道:「稻垣先生,你起歡喜心嗎?」(此意即是「沒有起歡喜心,就是沒有信心」)。
當時,家父回答說:「人生病發高燒,燒到四十多度的時候,歡喜得起來嗎?」
聽了這反問,布教師一句話也答不出來,隔天就向人說:「我沒有當布教師的資格」,說完馬上帶著整理好的行李,離開日本跑到美國去了。這事發生在我十四、五歲的時候。
因此,信心也好,往生也好,以自己的「起不起歡喜心」為準則是不行的。後生並不是求助於「歡喜」的。《歎異鈔》(第九章)也言:
「本該歡喜得手舞足蹈,卻歡喜不起來,這是煩惱在作祟」。
「久遠劫來流轉至今的苦惱舊里難捨離,尚未往生的安養淨土不欣羨,仔細想來,此實是煩惱興盛的緣故。雖然戀戀不捨,一旦娑婆緣盡,氣力消散時,當往生彼土」。
話雖如此,說「無歡喜也行」也不是,說「非有歡喜不可」也不是。所謂「信心歡喜」的「信心」,乃指「信一念」。「歡喜」有時是後續的心態。又「信心」和「歡喜」同時生起者,名之「一念喜愛心」。
聖人在《信卷》中解釋「信樂」(信心)為:「歡喜賀慶心」,此即是信心的人,必有安心,這即是「歡喜賀慶心」,亦是「一念喜愛心」(《正信偈》)。
徹底地臣服於罪業深重時,即活於本願時。此即是安心,是歡喜。真實的信心不似其他宗教般要「神啊!主啊!救救我吧!」,要不安地祈禱直到斷氣為止。
不問僧俗,當拜讀《正信偈》、《和讚》與《御文章》。持續不斷地拜讀到九十歲時,會發現到:同樣的聖典,是體會不同,感受不同。所以直到一口氣不來為止,當專心專意地拜讀聖教。《和讚》(No.187)言:
善導大師乞佛證
定散二心爲翻轉
貪瞋二河譬喻顯
弘願信心爲守護
(10)第六祖 源信和尚(一)
源信廣開一代教
偏歸安養勸一切
源信和尚(紀元942~1017),亦名源信僧都、惠心僧都。七十六歲示寂。因曾在比叡山橫川的首楞嚴院,故又被稱為首楞嚴院、橫川。
源信和尚是一位飽學者,閱讀大藏經五遍,深究大小乘之源奧,著有《往生要集》,勸人念佛,往生淨土。故《正信偈》讚其為:「廣開一代教,偏歸安養勸一切」。
專雜執心判淺深
報化二土正辨立
源信和尚造了《往生要集》,判釋「專修」和「雜修」。依聖人的意思,「專修」指他力念佛,他力念佛的真精神,在願力回向的真實信心(十八願的三心)。真實信心的人,心住於本願力,所以不會再動搖。但是「雜修」的人,由於對「定善」和「散善」(諸行)尚還動心,所以雖然聽到了本願,卻還是一面念佛(正定業),一面兼修助業(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以求往生,此名為「助正兼雜」。
《和讚》(《高僧和讚》善導章)言:
「助正二業兼修者
即名雜修雖精進
一心不得之人故
佛恩報謝之心無」(No.184)
「佛號雖已專修持
現世祈願之行者
此等亦同名雜修
千中無一佛嫌捨」(No.185)
「心雖非一各不同
雜行雜修亦相類
淨土之行非此等
皆可稱之爲雜行」(No.186)
如上所言,聖人勸誡行者說:「不要雜行雜修,否則無法往生真實報土」。可惜真宗的門徒中,有很多是雜行雜修者,真正專修者,十萬人中只一、二人。因此聖人在《正信偈》中苦口婆心地呼籲道:「莫雜修雜行」。
專修者,即一心一意依憑彌陀的人,心牢固不動搖,故名「深心」。「深心」即是「堅固深心」,又名「金剛心」。雜修雜行者,心不牢固,不堅固,非他力回向之信心。因其心老在動搖徘徊,轉來變去,故名之為「淺心」。
置心深處,執心牢固者,即一心一意依憑彌陀的人,必往生報土(真實的淨土)。但是修十九願,定·散諸行的人,則往生化土。徹底區別此的人,即是源信和尚,故讚其為:「報化二土正辨立」。
很多人常自說:「我不敢妄想要往生真實報土,只求到化土就夠了」,而勵修諸行,自力念佛,其實這樣的人,恐怕連化土也往生不了。
真正努力修諸行的人,是能往生化土。但是現在連認真修行的人也沒有,故說恐怕連化土也去不了。
滋賀縣有一位住持,逢人就勸人念佛,又對門徒們說:「你們大家要努力地念佛求往生,到化土很不錯。我這麼努力念佛,就只求到化土就好。」
岐阜縣也有一位同行在臨終前說:「我一天念二萬遍的佛,大概能往生吧?」
此二者皆不可靠。
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的念佛,乃「念稱是一」的念佛。就如蓮如上人所言:「思於內,色(念佛)形於外」,此即是「信心即念佛,念佛即信心」的念佛。因此,這樣的法門又名「一行往生門」、「行中攝信」、「信行通攝」的念佛法門。然不論是什麼稱謂,其內涵皆是「信心正因」,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的信心,是不忘報謝佛恩的念佛,如此的念佛人,才是名副其實的真念佛者。
所謂「化土」,乃報土中的化土,此名「正覺化用」。化土是如來以大慈悲心為我們所成就的。往生化土者多,往生真實報土者則少。化土即「邊地懈慢(懈慢界)」,又名「疑城胎宮」。
「化身土卷」言及化土往生道:「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常聽到有人天真地說:「往生化土的人,時間一到就能從化土搬家到真實報土」,這是錯誤的觀念。又有人說:「化土就在現土」,這也是誤人之語。
極重惡人唯稱佛
「極重惡人」是無法成佛的,唯有稱念佛名,才能往生極樂。這裏所說的極重惡人,乃指的《觀經》下品下生的惡人。「稱佛」即是念佛,即是「行」之意。如果粗心的看此語,往往會誤以為不論有無信心,只要念佛即可往生,此是不正確的想法。
此處所言之念佛(行),乃「信行不離」的念佛。欠缺信心的念佛,即「有口無心的空念佛」是無法往生的。
觀經法門,即《觀經》的念佛往生,此乃「行中攝信」、「信行通攝」、「一行往生門」的教法。此時所說的「念佛」,雖是用的「念佛」二字,其實此處所指的念佛,是「信心相伴」的念佛。親鸞聖人的教法乃大經法門,即「信心正因,稱名報恩」的教法。
七祖中,上三祖(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是弘揚大經法門的人。下四祖(道綽禪師、善導大師、源信和尚、源空上人)是弘揚觀經法門的人。因此,《正信偈》中,於曇鸞大師的釋文則說:「正定之因唯信心」,以明示「信心正因」。在源信和尚的釋文時,則說「極重惡人唯稱佛」,以明示「念佛往生」。
在此我們該弄清楚明白的是,「唯信正因」和「稱名正定業」的內涵並無不同,只因所依據的經典不同,故所建立的法門亦隨之而異。追根究底的話,「往生正因」只一信心。換言之,大經法門乃教人「信佛往生」,觀經法門則教人「念佛往生」。
事實上,是「信佛往生」,或是「念佛往生」的問題,從古至今困擾過很多學人。
總之,淨土真宗的正意是「信心正因」,是「信佛往生」。又此時的「稱名念佛」,即是「報恩行」。淨土宗立足於觀經法門,因此就如《一枚起請文》(法然上人作)所言:
「但為往生極樂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無疑,以此信念念佛外,無別之竅門。」
此是「極重惡人唯稱佛」的法門。因此,淨土宗的人大都有「稱名即可往生,不稱名即無法往生。要往生極樂,非念佛不可」的觀念。這都是不知何者是法然上人的真精神所在的緣故。
《選擇集》(法然上人作):「南無阿彌陀佛 往生之業念佛為本」的師教,親鸞聖人領受為:
「念佛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信心」。
由此可知,「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信心正因」。聖人為了彰示「信心正因」,故開第十八願為五願(十一願、十二願、十三願、十七願、十八願),著作《教行信證》,創立淨土真宗。此名為「五願開示」,故言真宗是「五願開示」的法門。
善導大師以第十八願一願開了「念佛往生」之門。第十八願的內容即「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信),及「乃至一念」的「念佛」(行)。此「信」「行」一致的實踐者,即能往生。
善導大師依據本願,攝「三心」(信)於「乃至十念」的「念佛」(行)中,故名第十八願為「念佛往生願」,開「稱者必得往」的宗教。法然上人和善導大師的教法完全一致,此即是《正信偈》的「極重惡人唯稱佛」,亦是所謂的觀經法門,亦即是淨土宗的面目。
(11)第六祖 源信和尚(二)
《正信偈》、《和讚》,與《教行信證》同樣是「五願開示」的教法。《正信偈》,一文共揭載了七高僧的教義,並以「唯信正因」為往生的結語。
透過七高僧一貫且統一的傳承,「唯信正因」的教法,已是不動的鐵則。只是七祖因應時機,方便度眾生故,所表現的化風各有不同。故「下四祖」的傳承以「極重惡人唯稱佛」為化風,「上三祖」的傳承則以「正定之因唯信心」爲化風。因此若只看字面不察化意,則易誤認七祖各自信心互異,那就大錯特錯了。
大經法門的「信心正因」,和觀經法門的「念佛往生」,根本上並無不同。依《教行信證》研究之,則知二者一致,研究此教義的,即名「宗學」(真宗學)。
那麼是如何的一致法呢?聖道門皆不出「定善」和「散善」。到淨土門時,《觀經》則始於「定散行」,終於「念佛」。「念佛」的教法再深入到《大經》時,則成「信心正因」。至此,如來的本願方始真正得到滿足。此即是「本願一乘」法門的自然展開。
此法門是由《大經》(根本),垂示到《觀經》(枝末);《觀經》復再回歸到根本的《大經》,此乃法爾自然。善導大師早已知此,只為因應時勢,暫依《觀經》立教,其根本精神則在《大經》。因此,善導大師言: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透晰善導大師的精神,開宗立教的,即是親鸞聖人的「大經法門」,即是《教行信證》的宗教。《教行信證》的宗教,即「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信一念)」。
以上所述,即《正信偈》在源信和尚的釋文中,言「極重惡人唯稱佛」的原由。很多同行把此句朗朗上口,且自稱是「極重惡人」,但是當其讀到妙好人傳時,卻又羡慕地想要像某妙好人一樣,這樣的心態還是不行。
當了妙好人又如何呢?「極重惡人」是不像妙好人那樣殊勝的。《妙好人傳》就好像藥,很多人不會吃反而中毒。雖然在這裏,用到「唯稱佛」三字,源信和尚的真精神則在「信心正因」,此意可由下述之文得知。
我亦在彼攝取中
煩惱障眼雖不見
大悲無倦常照我
《觀經》有「隱顯」二義,「隱」義是指含藏於文字中之真精神,「顯」義則指字面上之意。此三句《正信偈》的偈文,是根據《往生要集》而來。《要集》(卷中·雜略觀)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
聖人依「隱義」引用了右文的文字,簡要俐落地申明了源信和尚的信心即是「信正因」。
「大悲」深故,「無倦常照我」。「攝取不捨」故,「常照我」。又因「光明遍照」,故能「攝取不捨」。
「光明遍照」是何意呢?「總序之文」言: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依法,因有「無礙光明」,故能破「無明闇」。同理,「光明遍照」,故是「常照我」,是「攝取不捨」。又因「若不生者」的誓願故,「信樂真實時節至」*。因此,若以為「獲得信心的話,就能獲得攝取不捨的利益」的想法是不行的。「……的話」,老是要自己加上條件「的話」,是無法得到決定心的。
*《淨土和讚》(No.26·二四):
若不生者之誓故
信樂真實時節至
一念慶喜得生者
往生必定不須疑
「忘己」地仰信「若不生者」的誓願,忘己則「光明遍照」。仰信「無礙光明」,仰信,仰信,仰信到「忘己」,自己被確固不拔的本願召喚聲降伏,這才是「真實的信樂」(信心),是「攝取不捨」。
「忘己」,是已明白無論自己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懂,都無助於往生。忘己,即「機的深信」,是已確切地自知落在谷底。掉到谷底的人,「大悲無倦常照我」的一言已足矣,「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一言已足矣,「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一言已足矣,這就是所謂的「信心歡喜」、「慶喜金剛的信心」、「一念慶喜人」。這可和天親菩薩的「一心歸命」聯想在一起。
「極重惡人唯稱佛」的真精神,即「我亦在彼攝取中」。《行卷》言:
「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
如來有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故,極重惡人方能獲救。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一句能治萬劫渴。
(12)第七祖 源空上人(一)
本師源空明佛教
憐憫善惡凡夫人
源空(法然)上人(紀元1133~1212)閱讀大藏經共五遍。其中,特別注重源信和尚的《往生要集》。又當他讀到善導大師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順彼佛願故」一文時,忽如晴天霹靂般,受到從未有過的感動。於是,他再重新地拜讀善導大師的著作,前後共七次。因此,淨土宗的人士言:祖師是依「順彼佛願故」的五字開淨土宗的。
法然上人大約在此時,即承安五年(1175),四十三歲時,離開了修學多年的比叡山(天台宗),下山來到京都的黑谷(吉水),在此地開始弘揚念佛法門。故後來人們敬稱上人為「黑谷上人」,又稱「法然上人」。又親鸞聖人在二十九歲時(建仁元年三月,1202年),到六角堂參拜百日。至第九十五天的時候,得到觀音菩薩的靈現,被指示前往吉水,參訪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誕生於人皇七十五代崇德院,長承二年四月七日,八十歲示寂於八十四代順德院,建曆二年正月二十五日。有關上人的傳記,可拜讀聖覺法印法師的《十六門記》(一卷)、覺如上人的《拾遺古德傳繪詞》(九卷)、及親鸞聖人的《高僧和讚》。
存覺上人的《教行信證六要鈔》言:
「〈本師源空明佛教〉一句,在稱讚上人的智解(智慧),〈憐憫善惡凡夫人〉一句,在讚歎上人的悲心。」
《和讚》(No.217)亦言:
智慧光之力用出
本師源空權應化
淨土真宗得開顯
選擇本願爲宣說
「智慧」和「大悲」之德,乃法界德,法性(真如)具備了法然(自然)的功德,此功德正是阿彌陀如來的功德,亦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眾生即是依此功德力往生的。
身為阿彌陀如來的化身,依阿彌陀如來的功德出現的,即是法然上人。上人在世時被譽為「智慧第一法然師」,當時各宗各派的高僧們,不論於學於德,皆無人可出其右。聖道·淨土二門的教法,上人悉已通達。
法然上人的偉大非筆墨所能形容。由《御傳鈔》一書可知之:
「第二段:
建仁第一曆春左右,(略)訪源空上人的吉水禪室,(略)紹隆真宗的大祖聖人,特盡宗之淵源,極教之理致,述此立受他力攝生之旨趣,徹底決定凡夫直入之真心」。
又在惠信尼女士(聖人的妻子)的書簡中,亦有提到:
「聖人遇見法然上人後,連續一百天,每天無間斷地到法然上人處請法」。
又「化身土卷」亦言:
「然愚禿釋鸞,建仁辛酉曆,棄雜行兮歸本願」。
依據此文的記載,「建仁辛酉年」,正值聖人二十九歲,是年亦是聖人入法然上人門下時。因此,一般公認這年大概是聖人信心決定之年。關於十九願、二十願的年代,則要回溯到聖人在比叡山的修學時期。
真宗教證興片州
選擇本願弘惡世
「真宗」即是淨土真宗。法然上人沿襲了中國所通稱的淨土宗的宗名,因此上人在生時,自稱是淨土宗。雖然如此,到了親鸞聖人的時候,為了弘揚恩師法然上人(淨土宗)的真精神所在,故開始啟用「真宗」二字。
「教證」,指「教、行、信、證」。教、行、信、證,簡稱為「教證」,或是「教行證」。「選擇本願」指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的願名有多種,善導大師用「念佛往生願」,法然上人用「選擇本願」,親鸞聖人則加上了「至心信樂願」、「本願三心願」及「往相信心願」。
在「信卷」中,聖人則用「至心信樂願」。此處所言的「選擇本願」,則沿用自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
親鸞聖人用兩種名詞來表達第十八願:
一是「信心正因」。聖人將十八願分為十一願(必至滅度願——「證卷」)、十二願(光明無量願——「真佛土卷」)、十三願(壽命無量願——「真佛土卷」)、十七願(諸佛稱名願——「行卷」)、十八願(至心信樂願——「信卷」),此又名「五願開示」。五願開示時,則言第十八願為「至心信樂願」。
二是「選擇本願」。概括性的講第十八願時,則用恩師法然上人所用的「選擇本願」來表達第十八願。《和讚》(No.217·九九)言:
智慧光之力用出
本師源空權應化
淨土真宗得開顯
選擇本願爲宣說
在聖人心中,淨土真宗方是真正汲取了法然上人所開創的淨土宗的真精神。聖人對恩師法然上人的敬重,非筆墨所能形容。接觸法然上人悲智圓滿的人格,接觸如來願力回向大信心的人格,此人格和人格的接觸,方始孕生出親鸞聖人的大信心。
《御傳鈔》述及兩大師的人格接觸為:
「立受他力攝生的旨趣,徹底決定凡夫直入之真心(信心)」。
《正信偈》的結尾語,「唯可信斯高僧說」,意在闡明親鸞聖人從自身的體驗上,確知信心若沒有和具信心的人格接觸,是無法獲得的。「高僧」,指法然上人,亦指七高僧全部。此處亦意謂著:和七高僧、釋迦如來、阿彌陀如來的人格接觸很重要。
(13)第七祖 源空上人(二)
「本願」、「選擇本願」、「至心信樂願」等用語,一般的信徒聽了已不下千百遍,但是依然生不起信心出來,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彼等不知要透過恩師(良師,得道者)的人格,透過恩師的言語,信順如來的本願(誓願)乃確固不拔,乃萬古不易,乃法界自爾的絕對大真理之故。
「人格」和「人格」的接觸,是獲得信心的秘訣,但是一般人,一提到「本願」,大多只是概念上的理解到這是阿彌陀如來的誓願。因此,聽了幾十年仍然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彼此不來電。
本願確固不拔故,信心亦金剛堅固。本願確固不拔,可從天親菩薩的《淨土論》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一文求證之。
關於選擇本願,《行卷》的偈前文言:
「凡就誓願,有真實行信(十八願),亦有方便行信(十九願、二十願)。其真實行願者,諸佛稱名願(十七願)。其真實信願者(十八願),至心信樂願(五願開示時之名),斯乃選擇本願(建立十八願一願時)之行信也。其機者(往生人)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往生者則難思議往生也。佛土者則報佛、報土也。斯乃誓願不可思議一實真如海(法界大真理),《大無量壽經》之宗致(真精神、眼目),他力真宗之正意也」。
若不瞭解右文之意,則無法懂得《正信偈》、《和讚》、《御文章》及《教行信證》。沒有整體的聽聞真宗是不行的。此偈前文乃《正信偈》整體的根本義,同時亦是淨土真宗的根本義。
偈前文之意如下:
【阿彌陀如來,以大智大悲眼慈視十方眾生。眾生因沒有了悟法界(大宇宙)的真理和實相智慧(真智·大智),故虛妄顛倒,諂偽邪惡。完全修得戒定慧的人,自能成佛。此乃天地自然的理法,不會有誤。然實踐證道的修道者,無有一人。
照見了知此現實狀態的如來,以大誓願力(本願力)、大慈悲力、大智慧力,亦即以如來正覺的功德力救度一切眾生,這就是如來的「本願」。此「本願力」和「功德力」,即是「南無阿彌陀佛」。「本願」·「名號」化為大悲召喚的敕命,呼喚我們說:「汝正念直來」(就那樣地來吧)。
立足於如來本願的大慈悲心時,四十八願皆為「大悲的呼喚聲」。四十八願悉為「如來的真實心」,故名之「願意一實門」。
因眾生的「機」(自己的心和能力)各別不同故,「信」亦各別,故救濟眾生的本願,方有「十九願」、「二十願」、和「十八願」的差異。雖然有三願之異,若從如來的大慈悲心而言,三願悉攝於第十八願中。如來的大慈悲心雖一,應機(眾生的機類),故有方便願的十九願·二十願。
從三願差別的角度來說,十八願的「真實願」和十九願·二十願的「方便願」的救濟條件不同,此又名「願事差別門」。故偈前文言:
「凡就誓願,有真實行信,亦有方便行信」。
這裏提到「真實行信」及「方便行信」。一般我們常可聽到的是「有信心的話即可往生」,即一般所言皆在強調「信心」。但是嚴格說來,「信心」指的是「行信」。其他宗教大都只說:「信仰的話即可獲救」,而不說「行」。
淨土真宗乃由「南無阿彌陀佛」(行、十七願的行)展開,化為十八願的「信」,故言「信」即「行信」,此即是淨土真宗。
提到「行」,以「自己的念佛」是「行」的觀念是不對的。念佛雖說是「行」,第一「行」是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行)流動為「信心」(信),「信心」流動為「念佛」(行)。此處的「行信」乃指「南無阿彌陀佛即信心」之意。離「南無阿彌陀佛」即無「信心」,離「信心」即無「南無阿彌陀佛」,故言「行信」。此「行信」中有「真實行信」(十八願),亦有「方便行信」(十九願和二十願)。
《正信偈》的構造為何呢?《正信偈》由三部分構成:
(一)彌陀本願、(二)釋迦述成(證明)、(三)七高僧的釋義。此中述及到「真實行信」和「方便行信」。
真實願即十八願,亦是「真實五願」。聖人開一本願(十八願)為「五願」,以此造了《教行信證》一書,開創了淨土真宗。《教行信證》中很清楚的判別了「真實願」(十八願·真實五願)與「方便願」(十九願·二十願)。並說依真實願者,得遂「報土往生」(難思議往生),依十九願·二十願者,得遂「化土往生」。
「方便願」名為「假願」,「真實願」名為「真願」。身為真宗的門徒,必須辨別真假方可。《教行信證》是「真假明斷」之書,亦是「真偽(真指淨土真宗,偽指佛教以外的宗教)決判」之書。不知真假(真實和方便)故,以致迷失如來的大悲,無法往生報土。
《正信偈》的「報化二土正辨立」一句,乃指「真假明斷」;「萬善自力貶勤修」一句,亦是在明斷「方便」和「真實」。自力的人,大都不知自己是自力的行信。雜修雜行的人,大都不明白自己在雜修雜行。因此,聖人在《正信偈》的偈前文道:
「有真實行信,亦有方便行信」。
又言:
「還來生死輪轉家
決以疑情為所止
速入寂靜無為樂
必以信心為能入」
此文亦是在勸告我們,快捨「方便」就「真實」,這是聖人用心良苦之處。《教行信證》的「化身土卷」即是為此而造。
《正信偈》(六十行、一百二十句)是親鸞聖人為了濟度眾生所造的偈文。偈文先是述說自身的領解,即向釋尊·彌陀二尊作告白,此與天親菩薩的《淨土論》相同。
《正信偈》以「歸命無量壽如來」一語開始。「歸命」即「信」(信心);「無量壽如來」,即是「不可思議光如來」,此即是「行」,此「行信」乃真宗的眼目。「歸命無量壽如來」和「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的意思相同,二句皆在明示「行信」。此處和天親菩薩的《淨土論》闢頭所言的「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一句,意思相同。
「一心歸命」為信心(信),「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為名號(行)。「信心」是「行信」,名號亦是「行信」。《正信偈》,即《正信(信)念佛(行)偈》,又是《念佛(行)正信(信)偈》。很多人以為自己「信」名號(阿彌陀如來)的「信」是信心,故總想著「要獲信、要獲信」。但是淨土真宗所指的「行」,即是「信」,「信」即是「行」,「行」和「信」乃不二不離。自己信仰神佛的信心,是自力的信心,這個自力的習性很難去除。因此,雖然聽聞了幾十年的佛法,仍然離不了自力的執心。
「行信」的研究很重要,必須要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研究纔行。但是要如實的研究,光有正確的知識還是不行。在正確的知識下,當如「唯可信斯高僧說」般,要接觸到釋尊·彌陀二尊的大智大悲的大人格,即接觸到七高僧、親鸞聖人、蓮如上人及直接指導自己的良師的人格方可。如此,始可獲得真實的行信(信心)。只是一味地模仿別人,這裏拜拜,那裏聽聽走走是不行的。
所謂「行信」,即指在我們得到正確的知識,接觸到大人格後,自會深深地省覺到自身的罪業深重,並體悟到凡夫的知識·思惟等,皆幫不上往生的忙。又自會著眼於「汝正念直來」(本願名號)(名願力)的勅命,即深信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來大智大悲的語言,乃確固不拔,千古不磨,萬古不易的大真理,至此方能獲得大信心,此大信心即是「行信」。
《正信偈》以「歸命無礙光如來」開首,《文類聚鈔》(《略文類》)的《正信偈》則以「西方不可思議尊」為首。二文一起領解時,初一句即「行信」的領受,亦是對如來大人格的領受。又「本願名號(行)正定業」·「至心信樂(信)願為因」二句,即《正信偈》的眼目,同時亦是「行信」的表露。又「如來(釋尊)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二句,指為了宣說阿彌陀如來的「行信」,方有釋迦如來的出現此世。
言「選擇本願」(十八願)也好,言「至心信樂」(十八願)也好,二者皆在傳達阿彌陀如來的「行信」。關於「往生」,善導大師分往生為三種,即:「雙樹林下往生」(十九願)、「難思往生」(二十願)、及「難思議往生」(十八願)。親鸞聖人在《化卷》的「三願轉入」的文段處,對三種往生作有詳細的說明。
「生(往生)即無生(滅度·涅槃)」,故云「難思議往生」,此乃不可思議的往生。淨土乃「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因淨土不可思議故,往生亦是生即無生的「難思議往生」。
「佛土則報佛·報土」。
十九願·二十願的人的往生是化土往生,十八願的真實行信的人,則是往生真實報土。又十八願成就文的「即得往生」,即是指入正定聚不退位。】
以上是偈前文的要點。此文明示我們《正信偈》的眼目,在述說真實行信的人終遂難思議往生。這是《大無量壽經》的宗教,亦是他力真宗的正意。
(14)第七祖 源空上人(三)
還來生死輪轉家
決以疑情為所止
法然上人的《選擇集》言:
「當知,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障礙),
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往生因)」。
此文是《選擇集》的要文。淨土宗雖講「念佛往生」,但是若以為這是指「救度稱名的人」,則是大錯也。「以信為能入」和親鸞聖人的「信心正因」(正定之因唯信心)的意思相同。無信心的念佛並非往生之因。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是「念佛即信心」、「信心即念佛」,故又名「一行往生門」,又名「行中攝信」、「信行通攝」的法門。親鸞聖人依《大經》的經意,唱言「正定之因唯信心」,向我們明示,往生之因,唯是一信心。
以下三個問題,對真宗的門徒來說,是根本的大問題。但是很多人都疏忽了這三個根本問題,因此臨終時,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
(1)是以信心往生嗎?
(2)是以念佛(稱名)往生嗎?
(3)是以信心和念佛二者往生嗎?
若無法簡單扼要地回答此三問是不行的。此三問涉及到前面所述的「行信」問題。當我正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為人解說「行信」時,突然有人問道:「既然佛是無條件的救度,為何要有行信呢?」這種不經大腦的問題,令人無言以對。
就因是無條件的救助故,如來方用盡種種苦心,成就了「行」和「信」。「無條件的救助」,即是如來用其「行信」(本願名號)來救度我們,用「名願力」來救度我們。「信心」也好,「念佛」也好,若是有自己非信不可,有自己非念佛不可的話,那已非「無條件的救助」,而是自力的「我利我利主義」的信心了。
凡夫之所以能無條件地獲救,就是因為如來已圓滿成就了「行」和「信」的緣故。《選擇集》中言,為救度「極惡最下機」,故成就了「極善最上法」(本願名號)。不知此點的話,「無條件的救度」,對他來說只是個空洞的名詞。
你多強調「信心」,人就想要早點獲得信心。你多強調「念佛」,人又傾向於「多念佛求往生」。你多說「無條件的救度」,人則無視於「南無阿彌陀佛的生起本末」,並且無動於如來的大悲,這些心態都是要不得的。
聽聞、聽聞、聽聞到究竟處時,即知以一佛力、以一願力、以一名號的功德力獲救,故言凡夫是「無條件的獲救」。又雖說是「無條件的救度」,若無如來大悲的「行信」,若無如來的「名願力」,即無「無條件的救度」。「以信為能入」一文已說得很清楚,然而卻有人在胡扯:「無條件的救度故,信心也不需要了」,這真是癡人在自欺欺人。以為「無條件的救度」和「行信」是無關的想法,是出現此謬論的病源。
「無條件的救度」,又名「就這樣地」。有人誤解了「就這樣地」的意思,而胡言亂語道:「沒有信也可以,沒有稱名也可以,不聽聞也可以,是【就這樣地】得救故」,如此心態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人。
家父久太郎常對炭川同行說:「就這樣地」。在家父往生後,炭川同行對我說:「【就這樣地】是什麼意思呢?我早也想,晚也想,想了十年,終於明白【就這樣地】的意思了」。可見「【就這樣地】」的含意有多深。因此,聽聞了佛法,動不動就向人說:「我懂了」、「我明白了」,這是有古怪的。
「生死」,指「分段生死」。人出生後到命終為止的生死,名「分段生死」。此一生中,疑心不破的話,又得再落入六道輪回,此無始無終的六道輪回,亦名「生死」。
「還來」,指生了死,死了又生,此名為「還來」。凡夫無始以來即不斷的在生死苦海裏流轉,直到今日。親鸞聖人之所以走訪法然上人,也是為了請教此「出離生死之道」。從惠信尼女士的書簡中可得知,聖人多年的心願,即是為求出離生死之道。
今天很多人的心態是,如果有地獄和極樂的話,那當然是選擇去極樂啦!真正求出離生死之道的人是少之又少。又極樂世界是個無憂無慮的地方,所以很多人想去。但是若對他們說,到淨土是馬上成佛,成佛後則是永遠地為濟度眾生而忙碌喔!聽了此話恐怕願往生的人很少。
人我同離生死,人我同宣如來的大悲,此即是淨土真宗。凡夫也能做得到的教法,唯有淨土真宗。
雖然說是「無條件的救度」、「就這樣地」,若沒有自我反省,沒有察覺自身是無智無能,是決定無有出離之緣的存在;又若沒有深信只要有本願力一定能往生,說什麼都是多餘的。此外,不論怎麼說、怎麼想,都是「疑情」(疑),有疑則無法出離生死。
在聖道門,坐禪修觀若沒有達到「人法二空」,即完全徹底無我的話,是無法出離生死的。但凡夫無法達到此修行的境界,因此是無有出離之緣。「本願一乘」即是此無路中的唯一出路。
(15)第七祖 源空上人(四)
速入寂靜無為樂
必以信心為能入
「必以信心為能入」,指「信心正因」。「信心正因」,即以「名號的功德力」往生。「名號的功德力」,指依本願力往生。「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本願力」指本願的力量。「本願力」即指「他力」,即如來的大智慧力和大慈悲力,眾生依此力(功德)往生。
一開「本願力」,即是「本願」和「名號」,依此「名願力」,眾生得往生,全盤領受此者,即是信心。「領受」,指「名願力」的月亮,依名願力映發、印現到我的心中,此即是「信心」。因此,信心即如來大智大悲的本願力,此即名「大信心」。「大信心」乃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信樂。往生之因,只此一個,即「必以信心為能入」。
龍樹大士的《智度論》(一百卷)言:「佛法大海,以信爲能入」。依信心往生成佛乃法界的真理。「信心往生」即「本願力往生」,此是千古不磨的大原則,乃絕對可靠的事。
弘經大士宗師等
拯濟無邊極濁惡
「弘經大士」指印度的龍樹、天親二菩薩。「宗師」指中國和日本二國的高僧。「無邊」指數目無有限量。「極濁惡」指一切眾生。「拯濟」和救濟的意思相同。
道俗時眾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說
此二句是聖人造《正信偈》勸信之語。「道」指僧侶,「俗」指在家的信眾。「時眾」指和聖人同時代及未來的人們。「共」指和聖人一齊之意。「同心」指住同一安心。「唯可信斯」,和「應信如來如實言」(《正信偈》)的意思一樣。
言「唯可信斯高僧說」,乃表明聖人所說的每一句話皆是無私,同時亦可窺知聖人與高僧人格的接觸後,所得到的信心喜悅。若沒有接觸到高僧的人格或良師的人格,是無法獲信的。
親鸞聖人尊敬恩師法然上人的心,表達於《和讚》中:
「善導源信雖皆勸
本師源空若不宣
片州(日本)濁世之群萌
如何能得悟真宗」(No.218)
「曠劫多生之流轉
出離強緣未能知
本師源空若不現
此生徒然又虛度」(No.219)
「真善知識得逢遇
萬難之中復更難
流轉輪回無窮盡
疑情障礙無過之」(No.227)
不論聽了多少說教,不論讀了多少佛書,若無接觸到能引導自己的良師(人格者),是無法獲信的。信心是由人格傳給人格的。不接觸到人格的話,恐多流落於「知解分別」。「知解分別」,不論堆積了多少,從中是生不出「信心」的。接觸到自己所相信的人格,一掃自身的知解分別,而達到圓解證入之域,此唯有人格同人格的接觸方可辦到。圓解證入,指聞法後自然會發現到:「啊!凡夫的智慧不行」、「凡夫的想法不行」。超越道理理論,領受「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的,即是圓解證入。
要如何才能領受「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呢?即如《歎異鈔》所言:「蒙信良師(法然上人)所言外,無別的竅門也」。
學佛的人非接觸良師(人格)不可。聖人對良師所抱持的態度是:
「縱使被法然上人所騙,念佛(信名願力)而墮地獄,也決不後悔」(《歎異鈔》第二章)。
此文充分流露出聖人對師教的絕對信賴。又念佛的人對「汝正念直來」的本願大悲的勅命,一定要抱持著「勅命乃確固不拔,萬古不磨的大真理」的態度纔行。有「本願乃確固不拔、絕對可靠、絕對真實」的信念的人,往生一定沒問題。自己的信心亦自成金剛堅固的深信。光是想要早點得到信心是不行的。
淨土真宗乃「法體圓成」·「自利利他圓滿」的大宗教。源信和尚說:
「我歸命禮極大慈悲母」。
以上,《正信偈》完畢。
釋蒙光 2020.08.02校畢;
2020.08.11得諸同朋相助,協力通校一過,補正原文與引文錯漏若干處,並改訂和讚譯文。
2022.04.11再校一過。
留言列表(5条)
[…] (關於“大經法門”、“觀經法門”,可參照:正信偈講讚及正信偈真䯝) […]
[…] 光明如母,名號如父,信心如子。——正信偈真髓 […]
[…] 《正信偈》真髓 […]
[…] ——《正信偈》真髓 […]
[…] 正信偈講讚·正信偈真髓(瑞劔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