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同朋 整理 蒙光 2023-03-29
佛高:
因此名號看似是從念佛人口中被稱念出來,自始至終都是如來的大行。行者再如何精進的稱名,也不會以爲是自己的功德。——與佛心相應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把阿弥陀佛慈悲救度,展现得很清晰。是阿弥佗佛救我们,而不是我们求着被救。
那老师,为啥众生不得度,是不是没信,不信自然不能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蒙光:是的。但是要注意,不是自己能信。凡夫以爲的信,仍帶有自力(我執)的疑情。真宗所說的信,是他力回向之大信,即與佛感應道交之信。
蒙光:
名號看似是從念佛人口中被稱念出來,自始至終都是如來的大行。行者再如何精進的稱名,也不會以爲是自己的功德。
——這位同朋引用的這句話,出自《與佛心相應》一文,出自我在群上與同朋們的交流。此文被限流,在公號目錄中不顯示,直接檢索不到,只能點擊鏈接進入。所以剛纔我搜索這一句話,沒有搜到《與佛心相應》的原出處,只找到相似的另一篇文章,老師的開示:「身心徹到」才是真正的佛法。
文中有:
念佛是從凡夫的口出來,但其來源是彌陀功德的「策動」,這才是「本」,凡夫口中念佛是「末」。所以正信的念佛者,不會在枝末上打轉:「啊!我今天念多了,今天念少了。」是阿彌陀佛大悲功德的策動,從凡夫口中流露出來名號的哦!有「我在念佛」的心態是「機功」,把念佛當作是自己的功勞,這種心態要不得。所以一個正信念佛者,會著眼於「彌陀功德」,不會標榜「我有念佛」。同時也不會看「別人是否在念佛」,這也是「機功」的心。
——我很開心,連電腦檢索都“認證”了我說的話和老師一樣。
格斋:
“佛法的血液很重要,是會遺傳的,不是孝親者,佛法很難入。”(「身心徹到」才是真正的佛法)这种说法在中国佛教便无,令人印象颇深。
蒙光:這些地方很微妙,不能從字面上領會。
因爲傳統的真宗家庭都是代代相傳的信仰,老師在法座上一再說到一個詞:“血液聞法”,信心和道德對真宗門徒來說不是概念,而是日用平常的空氣和飲食。所以信佛者自然孝親,孝親者亦必信佛。但信佛與孝親二者,不是平行並重的關係,是從信心中出道德。信心爲道德的源頭和保障,道德孝親爲入信之初基和根苗。此謂真俗二諦圓融。瑞劔老師說“佛法三個條”:佛法第一,孝養父母,待人親切。是從“佛法第一”的信心中,開出“孝養父母”和“待人親切”的道德,從真諦出俗諦。
格斋:明白,感谢老师指点
格斋:便是孔子所谓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二者形成一种张力。
确实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譬如对“道”的理解和深化等,颇有可观。记得好像是有印度大师欧休说:“佛教在印度生根,在中国开花,在日本结果。”(大意如是,或亦可能是指禅宗的流变)。
蒙光:這樣說就有問題了,信心和道德,二者之間不是張力的關係,是本末、體用的關係。二者不能作平行並列、分量並重的二元、二本之論,必須是攝受歸結爲一的本末之說。唯有後者才是了義教。歐休其人其說皆有爭議,在本群不建議提及。
归去来:真宗行人家里几代人都是真宗念佛人,从小耳睹目染,顶戴信心应该更加容易些吧?
大多中国人恐怕要难好多,父辈几乎都是无神论,无佛教信仰,自己也是成年后才学佛,各种烦恼习气厚重,我们想要顶戴信心,只有加倍用心于师教,十年二十年乃至毕生的闻法,在人生种种苦乐境界中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心。
蒙光:這個也不必一概而論。當然有環境的影響最好,這就是老師說的“土德”。如果沒有這樣的生長環境,是念佛人,就有責任去創造這樣的環境。這才不愧是頂戴到了最高級的教法。如果學到教法只是讓我們抱怨現實而給自己的墮落找藉口,這叫以身謗法,還不如沒有遇到。
我曾經在文章中說過,日本民衆的平均素質確實較高——不承認這一點,不足與言。但是對自己生長的環境,享用的福報習以爲常,也會産生另一種問題:對聞法的因緣不珍惜,變得麻木,也不知尋訪善知識,不了解善知識的價值。又精神活動一旦形成制度之後,往往容易流於表面的形式,變得教條化。表面上看形式都做得不錯,而內在的精神則有所不足。反觀國內的信衆,求法的熱情就要更高昂,對法的心態也更爲質樸專一。所以我也聽說過不止一位老和尚到了港台的道場,看到國人聞法的熱情時,感嘆爲何在日本感受不到這樣的精氣神。所以世間的事,好事就是壞事,壞事就是好事,看人是否能善用佛法的福德智慧加以轉換運用。
诚之:今天看完了《再世情缘·玉琳国师》电视剧,很感动于珍格格的真挚深情。格格能够不顾安危,不惜生命,一心一意的为玉琳法师付出,真是令人叹服。而玉琳法师为了修行佛道普渡众生,却要割舍这样的深情,无法给格格任何的承诺和回报,这得承受多大的痛苦,此间的勇气、毅力非常人所及。学佛真乃大丈夫之事,这样的勇气,我今生是难以企及了。如果没有遇见弥陀的教法,该怎么办呢?想及此事,庆幸自己能够得闻弥陀的本願。我在豆瓣上试着写下评论,写着写着,有几句想法从心中涌出来,我将其记录,形成了几句话。整理修改了几番,请老师和师兄师姐指教。
出世亦难离尘垢,
在家犹可沐佛恩。
幸能憶念弥陀号,
无碍此身僧与俗。
蒙光:寫得很好,要有這樣的感動,才知道聖人的偉大。能救凡夫的法才是最高、最極致的法。讓大家有心無力,歎爲觀止然後就到此爲止的,那只是半截的法。
第三句“幸能憶念彌陀號”,還有自力的色彩。
改爲:“幸有慈親相憶念,不嫌此身僧與俗”更好些。
當然,從詩藝的角度,修辭也還需要斟酌探討。我這裏只說意思。
诚之:感恩老师教导
缘:
“谁知黄泉路的尽头,究竟是善道?还是恶道?”
玉莲踏上轮回路时说过这样一句
蒙光:這種群上即時的、無準備、彩排的問答,大家都同時看到,但出來的想法和心得,必定個個不同。
若有不同,則有高下真僞之別,大家於此處可以對照反觀,看到自己學教法的問題和不足。這正是用功的方法。
浩南:感恩老师,弟子之前也是抱怨自己的所处的环境,这都是自我的计度作祟,都没有想到自己作为国内初代真宗弟子,自己应该要怎么做,自己有怎样的使命与责任,老师给我做了最好的榜样。
归去来:同感
归去来:师父说的极是,既然自己遇到了真实教法,那就要努力顶戴师教、发光发热影响身边人,做他们遇法的助缘。希望到时孙儿可以说“我的爷爷是念佛人,从小让我念正信念佛偈,念不好不给吃饭”(見:淵默雷聲——瑞默恩師行狀)
蒙光:
希望到时孙儿可以说“我的爷爷是念佛人,从小让我念正信念佛偈,念不好不给吃饭”
——暫時幾代人之內,恐怕做不到這樣,也不是非如此不可。
老師的祖母這麽做,那是多少代人傳承下來才有這樣的力量出來,才不覺得在認知和行爲上有什麽不妥。即使如此,也只有老師的祖母是這麽對待老師的,是非常特殊的應機做法。沒有老師家五代妙好人的德分,難有這樣特殊的表現。
我們這些後輩在精神的蠻荒之地拓荒,首先要學到精神,不要盲目效仿外表。否則自己的力量不夠,反而鬧得家庭不和。
归去来:是啊,弟子又大言不惭了,那可是培养出了瑞默老师的祖母啊,而自己毫无德分,盲目模仿恐怕只会让家庭氛围不和谐…
蒙光:這種心,用得好就是志氣,用不好就是追逐名利的欲望。所以先建立自己的根基最重要。彌陀並沒有要求你非做什麽不可,是“就這樣地!”。就以這樣的樣子被救,而不是想做到、要做到什麽才好。凡是有“非如何不可”這樣的說法,都是自我的計度。
归去来:弟子明白了,感恩师父指正名利心不经意间就会现形
蒙光:所以,也要學習儒家的經典,把人倫的基礎打好。否則底層空虛,佛法的高調就容易走樣。最好能參加我們四書群的學習。
归去来:好的师父
格斋:都说儒学可为佛门之小学,人成是佛成的必要条件吧。
蒙光:是這樣的。但現在有人反對這種說法。其實儒佛本無二道,只是儒家作爲現成的文化傳統和資源,對國人更有親和力和認同感,以儒家來說人道,易於契入。
有些“原教旨”式的佛教徒,非要說人道的教導,佛教不但有,且更超勝儒家。這樣說在佛教本位來說也是不錯。問題是自己做得如何,能否將經典中這些教導做到如《四書》這樣的有系統?又能夠形成與傳統和現代接軌的世俗禮儀系統?如果沒有,儒佛二家道理又相通,又何以非要持門戶之見而菲薄儒家,自己卻無現成的人道教育可用呢?
這都是現在看到的種種末法現狀,其實是無知和傲慢之過。很多人稍微學幾句佛法,個個都眼高於頂,看不起歷史上的高僧大德,自己有現代化的見識和手段最厲害,不把歷代祖師們融通儒佛的智慧和做法放在眼裏了。
格斋:
朱子的四书集注,可逐句读之。
蒙光:朱熹的四書集注,我們現在進行的四書學習是將此作爲課本。但要注意,朱子與孔孟是有距離的。他的很多說法在儒家也不究竟,不如陸王。這是另外的問題。我們每週三晚線下共修學習四書,今天在學習時就再次重複強調這個問題了。這是四書學習的話題,在本群就不展開了。
(我們是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課本。不要怕繁體豎排,我們是原文注釋一句句讀解,跟着聽都能懂。有問題可隨時在群上提出。所用版本是中華書局的精裝大字本。其他專業出版社的版本亦可用,如上面“格齋”同朋圖片中的嶽麓版,是簡體橫排,適合現在一般人閱讀。)
归去来:真心羡慕福州的同行们,能参加线下共修。
格斋:确实自己往往是读得而行不得,反成了装点门面,未成变化气质,修行之路不易也。
归去来:想起自己几年前在五台山的时候,一起的几个人在跟一位僧人聊天,我在旁边有口无心的念佛,僧人就说:“你怎么在骂人呢?”,我还傲慢的说“我在念佛啊,您是出家人应该知道的吧”,僧人指着自己的胸口说“用心”,我还回到“就是没法用心,才口称啊”。觉得有口无心是在精进,口称天下第一,蔑视一切
现在想来,惭愧至极,自己当时有口无心念佛,神经质一般,真的像是在骂人。
归去来:今天听师父正信偈讲赞,讲到了八正道。正见太重要了,而正见的建立全赖善知识的引导,感恩善知识,拔我出邪见泥沼
蒙光:自以爲是“念佛”,別人聽來卻是在“罵人”,罪過!
归去来:确实是罪过,忏悔
蒙光:
[聊天记录]
闻君:今天讲了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标志——葵丘之会,这是一次乘车之会,是区别于兵车之会的和平会盟。重点放在齐桓公接受周襄王所赐胙肉的细节和盟会的条约。依照典籍原文细讲。
在各诸侯盟会时也专门提到了要敬重老人关爱孩童,孩子说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很日常要做的事为什么还要特意开会时说呢?在文明程度很低的地方,眼里只能看到能出力的青壮年,但是忘记了青壮年们何以长成。是因已年老的长辈昔日的照顾。如果认为老人是累赘,那这样的人便活得无感恩无惭愧,甚为冷漠,没有人味。我们活着无时不刻不在托福,时间久了便习焉不察,这不可以。当时诸侯会盟用条约的形式教导人们用联系的眼光看世界,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关爱孩童就是关爱儿时的自己。何愁不和平安定?即使现实中依然有战争,但不能忘记这些条约也被认真的遵守过。
讲齐桓公晚年时,告诉孩子们读历史一定不能只看某个人的高光时刻,而要看完他完整的一生甚至往后再多看几代,因果不虚。
我们生活在当下,只能平面的看到一些人,名利场上熙熙攘攘,或许心生钦慕但没有智慧眼看到最终结果。恰好读史可以帮我们有个完整的眼光,看过数百上千的人的一生之后,就知道哪些事真的能做哪些不能做,是活生生的因果联系呈现眼前。
再讲宋襄公图霸,从一开始的让国到泓水之战,有智有拙,下节课再做总结。
闻君:说到齐桓公在葵丘之会时得到了周襄王的特许不需要跪拜时,我和孩子们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三年前由几位长辈带领去拜访一位禅院的住持,是一位学德信具足的大德。正常情况下要拜三次,进门前长辈对我们说住持可能会说:“一拜就好。”那就拜一次。我们进门后确如前辈所言拜了一次便退步在旁。而随后看到的是,带领我们的长辈在住持座下五体投地拜了三拜。
瞬间体悟到,住持亦或是生活中的长辈们对我们小辈多有关爱,会慈爱的免去一些礼节,但小辈如无感恩惭愧的接受的话,那其实是不懂事。
回到葵丘会盟,齐桓公在众诸侯的观看之下,认真的跪拜并收下周天子赐予的胙肉,年纪大身体行动也迟缓,但在那时是在确确实实兑现曾经提出的“尊王”的口号,整个场面很感动,诸侯中也有人落下了眼泪。心里想,连桓公这样了不起的人都如此尊重周王,我等还能不尊?
孩子们听完这一段,感动又激动得鼓掌。
闻君:尊重师长,尊敬老人,就是在这一点一滴呀……行动受心的控制,诚于中,形于外。
闻君:老师,这两段是周日四年级通史课的部分小结。请老师指教
蒙光:挺好。
不需要是學德信具足的大德(這種評價要謹慎,當然我不知道是哪位),對方有相應的名望和地位,就要給與相應的尊重。這樣理解,就知道禮是尊重道本身,而不是只對具體人。
其他講得都好。經典要結合自身的感受、實踐來說,最有感動力。
——以上對話轉發“呼喚聲”群,評論:
蒙光:對話中說到,禮是尊重道本身,而非對具體的人。不是此人有德爲我們所知,我們才恭敬供養,而是此人所代表的名、位值得尊敬就應尊敬。儒家說君子有三畏,第一是畏大人,這“大人”,即有德或有位之人。在人倫秩序中,尊重年長者,德高者,名重者,權大者,都是理所當然之事,這不是對人有所求而示尊重的勢利相,而是對人倫秩序本身的尊重。學道者尤其不可輕狂簡慢越界。此一道理通真俗二諦。如遇僧人,不論其有戒無戒,有修無修,只要是現出家相,身著袈裟,就值得恭敬供養。因爲所尊重供養的對境是三寶而非某個具體的人。(當然,佛法中對供養也有具體的說明,供養應是飲食醫藥臥具等日常所需,而非奢侈品或聲色犬馬的玩物。否則攪亂修道人心性,名爲供養,實爲壞道。)
親鸞聖人現“肉食妻帶”之相,是示同凡夫,在現實中聖人一直是持慚愧謙卑的自省姿態。所以聖人在受供時,別人穿著便服,聖人卻每次都穿著袈裟。有心人好奇之下一再追問,聖人才說明,因自身無戒無德,沒有受供的資格。但袈裟是如來住世的象徵,雖是破戒俗人,徒有愚禿之相而無德行,然著袈裟則表示施主供養的是三寶,而不是這個具足惡業之身。又因爲所食者有魚肉,願借作爲解脫幢相的袈裟,利益到這些被殺生食用的生命。
參:
浩南:
所以我們至少有三層的觀念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修補:
一,現世的人道文明。五倫的道德,因果的觀念,與人爲善,天人合一的和諧美善境界。對儒家倫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文言典籍的普及,屬這一層面。
二,三世輪回的生命觀念,鬼神、天堂地獄的生命境界真實不虛,及因果報應的法則。對道教、基督教等神教的認可、包容,屬這一層。
三,最後才是對清淨莊嚴、色空不二、無我無心的真如法界真理的肯定。大乘佛法的根本和核心在這一層面。
這三個層面,有本有末,漸次深入,但在現實人道中,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所以我爲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在這三個層面,自身要立定腳跟,並貢獻些許心力,以存亡續絕。
——恩師的念力
又想起老师的这段话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突然想起,昨晚同朋引用的“恩師的念力”這篇文章中,那位喜歡問問題的“假名”,就是剛離世的“光啓”。到今天他還沒有過“頭七”,不知他現在何處?他問過很多問題,可惜自身在現實中卻沒有真正受用到。但是托他的福,很多事理的闡發、對法的領解,就借助這問答的因緣,自然流出。將來這些文章中的法義能利益到大衆,也是“光啓”的德分。
佛法中的“善知識”,有善答者,也有善問者。各自以自身的因緣,令自他得益,融入法性海的光明。
感恩好問的光啓,感恩成就聞法因緣的同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方译帷: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好問的光啓,感恩成就聞法因緣的同朋
2023-03-22
按:以下皆長篇法談,涉及面廣,義理頗深,知識密集,理解不易,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