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05-16
「教卷」裏揭「大無量壽經」是「依經開宗門」(依《大經》開真宗)。說「就往相廻向,有真實教、行、信、證」是「選願開宗門」(依真實五願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
「五願開示」的淨土真宗的大法門,這全是本佛阿彌陀如來的「願海自爾(於本願海自然的)的法門」,因為是「法界(眾生界)統御」(於一無礙光中抱一切眾生)的「本願一乘海」(本願力轉一切的惡業煩惱冰為菩提水之教),所以高祖深徹(通達)其玄旨,說「選擇本願淨土真宗也」(《末燈鈔》)。故高祖大師今從「往相廻向」開「真實之教」(教卷)。
在真宗,以不知「願心莊嚴的法門」(大悲本願力的法門)的聖道自力諸教,為「權化(還相的菩薩們)方便的誘引門」;說彰顯「願心莊嚴的法門」之「教」,為「本願一乘」。
「本願」是招喚十方眾生的勅命以之為「淨土真宗」、「真實之教」。「行卷」曰:
「然按(思考)本願一乘海(一是不二之義,乘是運載之義,教也),圓融(本願一乘的功德圓滿,融化眾生的惡業)滿足(於信一念令眾生滿足如來正覺的功德力)極速(依聞願力,於一念報土的真因決定)無礙(不被凡夫的惡業障礙)絕對不二(統一一切的佛教、一切的真理。無有二乘、三乘,唯有誓願一佛乘而已)之教也」。
此以本佛彌陀的「本願」直接作「真實之教」。
「本願」,是如來的「勅命」。「真實之教」是如來的「口業功德」(清淨真實的口業,即名聲)。這個名聲(南無阿彌陀佛)是「眾生所聞的大行」,亦是「名聲普聞的大正覺」,故響流三世十方。宿善(如來光明的照育)未熟的人不能聞之,受惠於宿善(光明的照育),值遇善知識時,光明的調熟(照育)奏其功,使信順(順佛說)「本願的勅命」。
由本佛彌陀的「願海」(本願海、願力廻向),垂末佛釋尊的《大無量壽經》的叫作「從本垂末」,攝末佛釋尊的《大無量壽經》,歸本佛彌陀的願海的叫作「攝末歸本」。「從本垂末」,是「招喚」(本願的呼喚聲)(本)中的「發遣」(《大經》之勸)(末);「攝末歸本」,是「發遣」(《大經》)(末)中的「招喚」(本願)(本)。「發遣」「招喚」共在一本願中論的是真宗。
於「二河白道的譬喻」,從西岸上(淨土)喚:「汝!一心(歸命)正念(念佛)直來」的,是如來「招喚」的勅命。又從東岸(娑婆)來的人勸聲,是釋尊說《大無量壽經》勸應信彌陀本願的「發遣」。
「教卷」曰:
「夫顯真實教者,則《大無量壽經》是也」。
如「化身土卷」所示,對照《觀經》及《小經》顯說的「方便之教」,明斷「真」和「假」,建立真宗。
在真宗常提到以《觀經》為「十九願」說的「要門」之教,以《小經》為「二十願」說的「真門」(高祖依《小經》的修因段及《大經》的胎化段,開「真門」)之教,由「三經差別」作「真假明斷」。
《御本典》裏亦述有「三經一致門」,那是因為《觀經》有「隱顯」的緣故。在「顯」義,三經是有差別,然從「隱彰」(彰,指《大經》的真實隱約可見)的實義上說,三經則是一致(三經一致門)。
不是只有在《觀經》的定散(定善和散善)(觀淨土莊嚴云為「定善」,道德及戒律云為「散善」)文中,稀有地標(示)彌陀的名號,勸「專念得生」(一心專念彌陀的名號而得往生)(善導大師之釋),映於高祖心眼的文文句句皆不外是本願一實的「真實教」(在隱彰之意說)。法眼觀察之清徹,古今不見其比。「大心海(大悲)的法門」應仰信之。
《阿彌陀經》亦准《觀經》,知一部分的「修因段」(執持名號等之文)有「隱顯」。但「依正段」(極樂莊嚴相)、「證誠段」(十方諸佛的證誠)等則無「隱顯」。
「三經」(《大經》、《觀經》、《小經》)有「一致門」(本願之意同一)和「差別門」(願文上有差別)二門的法義,所以「教、行、信、證」的建立,是依據「差別門」,以「真假明斷」(判別真實和方便)為本的書。但《和讚》以「讚嘆」為主,故傾向「一致門」,原本即是以「一致門」為主,然並非不含「差別門」。
「三經一實門」(三經一致門)中有:(一)廣略無礙門,(二)二行廢立門,(三)隱彰同會門,(四)機法權實門。
(一)「廣略無礙門」。三部經皆是說如來真實的「莊嚴功德」(極樂莊嚴的功德,和如來正覺及本願名號的功德力),即立於無礙佛智的立場,以統一眼見三經時,更不別立「假法」(權假的法門)。例如《論註》云:「若欲觀(以心眼見)座(如來的寶座),當依《觀無量壽經》」。又云:「若欲觀佛身(淨土的如來),當依《觀無量壽經》」。又以四十八願語(不虛作功德)往生的「因」(原因),又舉「三願」(十八、十一、二十二願)(至心信樂願、必至滅度願、還相廻向願),證明(三願的證)往生成佛之速。能發揮《淨土論》的真髓之文,皆是在通申(共通地論述)三經,而不是立於「三經差別門」在說。
若就三經之文的當相(在文面上),往生的因有「三願」(十九、二十、十八願),往生有「胎、化」(《大經》的胎生和化生),修因(修道)有「定、散」(定善和散善),感果(往生時的狀態)有「含花」(就往生,蓮不開的化土往生)(龍樹大士曰「疑則華不開」),如來正覺內的區分,依「真實之願」(十八願)和「假之願」(十九、二十願)的差異(願因),酬報往生的「果」(證果)也有「報土」(報土往生)和「化土」(化土往生)的差別,此事是明確的。雖然如此,若立腳於如來正覺的大智、大悲論之,「真、假」(真實和方便)相即(不二一體),「報、化」融即,是一佛的大正覺,此處看不到「真、假」的隔歷之相。
天親菩薩在聖者的階級五十二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中,是登到十廻向位最高階的人,已修「止觀」(禪定)的妙觀,悟「實相」,體得「廣略相入」(色即是空,法性方便的不二)。所以雖依《觀經》的修法,達「真假泯融」的知見,能歸入如來的「真實功德相」(本願名號)。如天親菩薩是上機菩薩的所見,唯有「廣略相入」的「莊嚴功德相」(極樂莊嚴)。「極樂莊嚴界」已經是「廣略相入」、「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所以往生的因亦是「廣略相入」的佛智(信心的體是佛智,是大悲心,是名號)。
如在《觀經》的「定善」,從文的當面來說,是坐禪以心眼一一觀察極樂莊嚴的行法;如「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觀經),是立腳於如來二利圓滿的大正覺,又立腳於大悲的佛智,菩薩層次漸修的「觀行」和其「利益」,悉皆攝之,而為「圓頓一實」(信心的念佛、本願的念佛)大利的內容。但對末代的凡愚而言,修「定善」是難中之難。
其次如《觀經》說的「散善」,在文的當面,在諸「行」中說其優劣,顯修之機類的不同。
從《觀經》的目的來說,非以「諸行」(諸善萬行)為往生因而令修之得往生大益的「因」,唯是「三心」(至誠心、深心、廻向發願心)(三心統一於深心),辨定此意趣使信知的是《觀經》。
如「下品下生」的往生,在經的文面,誡即使往生也必須十二大劫被含在蓮華的花蕾(果上的抑止),以令知「五逆罪」的深重。從本來而言,「五逆罪」的人非墮無間地獄不可,然由淨土的德(佛土不思議),轉惡成德(參照「行卷」的一乘海釋)。
對像天親這樣的大菩薩而言,淨土的蓮華即刻開或遲開並不是問題(真假泯融),和往生同時,可以看見罪業的頓滅。即「同一念佛無別道故」,立於「三界(迷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業繫畢竟不牽」(論註)的見地。菩薩的領解處,唯是「無礙光的大利」(無礙光明是破無明闇的大利益)。
如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方便願」的目的,在為除眾生障,為除依機類千差而起的自力心過失,使轉入如來善。
要言之,直接立於如來正覺即大智、大悲達觀者,「真、假」(真實和方便)是「無礙」(不二一體),不見「隔歷」(差別)相,這即是天親菩薩所見。
若從眾生的立場看時,「報土」和「化土」不同。而且如來的正覺區別為「實用」(真實的運作)和「化用」(假的運作),即「實用」是「光號攝化」(以光明和名號攝化十方),「化用」是「從假入真」的方便門。《觀經》是為令達由「假」(定、散)入「真」(念佛往生)的經。而「化土」是正覺大悲的「化用」(方便門)。如斯是高祖「御己證(體驗)的法門」,亦是釋迦、彌陀二尊的大悲。
(二)二行廢立門。比較「念佛」和「諸行」(萬行)而獨立「念佛」。「廢立」是應佛誓,又若徹三經之目的「廢立」的精神者,《觀經》的「定散」(定善和散善)閉其門,《大經》的方便諸善亦潛身影,唯為「一念佛」(光明的廣海)。《小經》(阿彌陀經)亦斷定「以少善根福德(諸善萬行)的因緣不得生彼土」。三經共選「念佛的一行」(念佛即南無阿彌陀佛)作往生的規範。是故善導大師於《觀經》的註釋「玄義分」中,判定「諸行往生」的法,之為釋迦發遣的「權教」,特述彌陀的本願海,曰:「一一願言,稱我名號」(稱我的名號願往生)。同樣在大師的《觀念法門》裏言:「彼佛心光常照是人(念佛行者),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雜行雜善)行者」。
(三)隱彰同會門。在三經中,就語意同會(言語的真意同一),語「三經一致」。在「顯」義(意義),三經有差別,就「彰」(真實隱約可見)義,或「隱」義,三經一致。
(四)機法權實門。如《口傳鈔》所言(一信心即是機的深信和法的深信。機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法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故是機法一體)。
(光按:《口傳鈔》所言的機法權實門如下:
《大無量壽經》說法的真實,對機皆權機也。《觀無量壽經》顯機的真實,是即實機也。所謂以五障的女人韋提爲對機,遠使等同於末世的女人·惡人也。《小阿彌陀經》顯前之機法的真實,合說二種,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無上大利的名號結止於一日七日的執持名號,顯說此諸佛證誠之實語,依此(光明寺和尚)釋「世尊說法時將了」。捲一代說教之肝要,以今之彌陀名號作付囑流通之本意。在文可見。)
《教行信證》實在是宗教的最高峰,不止是一切佛教的統一,亦可稱是法界統一論,是稀有最勝的華文。
教行信證大系·要論:
(八)真實之教(本篇)(要論終)
《淨土三部經講話》相關章節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