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默老師開示 釋蒙光整理 2023-11-21
一
請大家動動腦:這個宇宙中,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最殊勝的東西是什麽?
答:成佛最好。
老師點頭:這個也不錯。
答:四十八願最好。
答:真理最好。
師問:什麽樣的真理?
答:真如實相。
師:這都是頭腦的概念。
答:内心的喜悦最好。
師問:什麽樣的喜悦?
答:無我利他的喜悦。
師問:什麽是無我?(生語塞。)多問一句,大家舌頭就打結了。
小朋友答:媽媽的愛。
師問:那奶奶的爱呢?又如何看鄰人的善意友愛呢?
我們覺得好,是因為合己意才覺得好。爸爸媽媽的愛,不合己意也不覺得好。
“己意”就是自我,我執。眞正最好的東西,是沒有自我、我執所見到的世界,那才是真正殊勝的。
天熱就難過,下雨也不快,我們都以自我的心情去判斷。這個世界的文明,都是為滿是人的欲望産生的。科學也是欲望的産物。發明車子方便,也帶來汙染。文明發達,公害就突出。人類的文化都為滿足人類的欲望而來。
太陽没有自我,天氣好壞,都不為所動,依然故我。
什麽是眞的、好的東西?無我最好。無我換個説法,就是自然。佛教説“自然法爾”,親鸞聖人在《自然法爾章》中所講的,是佛教最高的世界。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我們看到孩子覺得可愛,那也是自然。但自己的孩子最可愛,隔壁家的孩子比自己孩子聰明,就覺得討厭。眞正的幸福,是從無我來的。往生淨土,那也是無我的世界。我們想那個地方是好地方,就已經是我執了。
為什麽覺得淨土好?大家都看經上説“百味飲食”,到淨土就發現:沒得喫。到浄土就會發現,什麽都没有。如果羨慕淨土的美食,在福州的各位不如先在這裡喫飽。什麽是美味?無我的大悲是眞正美味。什麽是“百味飲食”?無我地救度衆生,就是百味飲食。
無我最樂,所以人世間苦的來源是什麽?就是“我”。有錢快樂嗎?有執著就快樂不起來。蚊子没有房子,它們想飛哪裡就去哪裡,很自由。我們讀大學,認眞努力地讀,最後到我執的世界去。眞正的自由、無我,唯有在佛法中體驗到。在日常起心動念中,大家可自己觀察。
人生如果能付出無我的慈悲,就能感受到幸福。
人以財富、娯樂等欲望的滿足為幸福。欲望越大,越不滿足。有,就有有的苦。但是,没有也很苦。人生是有無皆苦,這就是人生的苦。人生的苦從何而來?大家好好想想。人生的苦,有無同然。
小朋友現在無憂無慮,越長大越體驗到苦。要去觀察人生苦從何而來。眞正達觀人生的是佛陀。佛陀没有儲蓄,沒有房産,你苦惱時向佛陀求助,佛陀還能布施財物給你。
饑荒時弟子賣了袈裟供養佛,佛陀教他,要將袈裟換來的糧食接濟父母,由此感動原來反對學佛的父母來親近佛法。
為什麽要學佛?因為佛教給衆生道、法。知道道、法,人生才不會迷路。在中國,教人道、法的,是孔子。孩子跟著父母來聞法,順著道走,這很了不起。淨土為什麽“清浄”?因為“無我”。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麽是“穢土”?因為我執。邪見憍慢的人最髒,最汙穢。會聽父母話的孩子很好,孝順的心很淳。違抗父母的心就是邪見憍慢。
2007年 福州講座
2023—11—19晚 心天下書院共修 蒙光聞法筆記
二
淩晨夢見老師了。
夢中的老師,是〇八年來福州說法時的樣子。
地點和人,也依舊是當年的熟悉模樣。
但夢中的時間是現在,老師再來講法。
這麽多年,時間好像什麽都沒有改變,而我的孩子已經出生長大,以現在十一歲的年紀,來拜見他出生前的老師。
夢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老師已往生七年。只想著,好久沒有聽老師現場講法了。
然後老師講了一個笑話,當下聽到時覺得好笑極了,肚皮都笑疼了。可老師具體講了什麽,醒來後一直在回想,也拼凑不成完整的情節。
只記得老師說,他遇到一些紅眼睛——為什麼是“紅眼睛”,完全不明白;感覺像是印第安部落那樣文化落後,但没有心機的土著人——的淳樸信徒,老師告訴他們,佛像是活的,他們都開心地相信了;而且在他們中間風傳,有人親眼見到有好幾尊佛像變成了人!
夢中覺得這些人好可笑,怎麽會那麽幼稚地理解師教?老師說“佛像是活的”,是指佛像有功德,功德向衆生活動而自然令見聞瞻禮者得利益,不是說佛像真的能像人那樣呼吸動作啊,這不是把佛法信成了神話嗎?
現在回想起夢中老師描述的這些信徒,腦子裡就一直冒出以前在法座上聽說的“安藝門徒”的字眼。或許在被文明和理性環境中塑造的我們看來,他們的心地不免幼稚,但是復歸於嬰兒的淳樸情懷,卻暗合道妙,又豈是我們慣於自我算計、斤斤計較得失的私心可企及?老師一再告訴我們,不要自我出頭,在佛前赤條條,是本來面目的凡夫。慚愧的是,聞法多年,仍然不能老實在佛前、恩師前做回赤子。
這麽多年,第一次夢見老師。
早晨醒來舍不得起身,心想一起來,印在腦海中的畫面就淡了。
躺在床上,反反覆覆地回想了好久。
晚上法談時,重溫《親鸞聖人》動畫片第四部。
聖人離開關東前往京都,平太郎如失慈父般悲痛。聖人臨別贈言:
思念的話
「南無阿彌陀佛」地稱念吧
我就住在
六字中
我知道了,這也您要對我說的話,老師。
2018-12-01
常轉無垢輪(著作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