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樂願生”的陷阱

原創 蒙光 2023-04-25

“爲樂願生”的陷阱

一 “爲樂願生”的陷阱

蒙光:

離苦得樂

昨天將此前群上如何領解往生是爲“離苦得樂”的問答,作了大幅度的補充完善,到淩晨一點多才完成編輯發布。較之前給同朋的回復,應該更爲明確了。

多年來聽聞師教,養成了依本典頂戴三經一論與七祖之教的習性。拜讀三經一論遇到了問題,有不解處,沒有聽老師講到過的內容,都會先回到本典的立場上來領解。因爲依聖人的擇法眼,則佛心處處顯明,教相自然通達。

同時,看到一些人提的問題,會驚訝:爲何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如何說得通呢?

但對各種對淨土經論依自意隨意發揮的解說,真要說明其如何不通,必須轉換心念去理解煩惱妄心的邏輯,見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再說明其何以不然,有時頗費心思。此次遇到的這個問題就有此感受。

佛法不離文字,同樣是“苦樂”的字眼,在世間迷執凡夫的妄想心所理解,和依佛智所見,有完全不同的內涵。而我們看經典,很容易掉入以自己的想法依文解義的陷阱,將佛法所說的“苦樂”當成我們凡夫所感知的“苦樂”。之所以産生這樣的錯覺,根本原因就是將淨土和聖道對立,離佛教的基本原理來說淨土,不知淨土的“苦樂”,即是聖道所說的“迷悟”。

所以淨土教的“離苦得樂”,就是聖道教的“破迷開悟”,在佛究竟所“證”的世界,唯是一味的真實,並無聖道和淨土的區別,差別只在衆生趣入的方便不同而已。聖道教依自力修戒定慧成就,破迷開悟;淨土教依他力回向的金剛信心,離苦得樂。能如是領解,則知佛法所說的苦樂,不是我們凡夫欲求不滿所謂的“苦”,和欲求滿足之“樂”,——這些在佛法中皆屬苦因和苦果。佛法所說的苦樂,是迷執煩惱之苦,與清淨解脫之樂。極樂之樂,是令一切衆生入清淨無爲的涅槃之樂。因此凡夫以染汙心不能相應,唯有以佛所回向的清淨信心爲因,方能往生。

“爲樂願生”的陷阱

突然想到,以前看到過有人說淨土是“願生則生”。這個說法其實和“爲離苦得樂求生淨土”的問題一樣,存在同樣的陷阱。

若凡夫之“願生”,是從佛願心回向而生起的“欲生心”,本身即是“信樂”(十八願文“三心”)之相,此時方可說“願生則生”。*(注)但頂戴真實信心者,必定回到信心之體,不會停留在自己是否有“願生心”這樣的枝末表相。否則亦落在我執中而昧於信心。

若所謂的凡夫之“願生”,一開始就是完完全全如字面所說的“凡夫想要往生”這樣的說法,是不知佛心、自我作意的妄念,是凡夫對樂境的欲求向往,則必不得生。

這一點,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上早就說過了: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住持樂”者,謂彼安樂淨土為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之所住持,受樂無間也。

——其實曇鸞大師這裏說得很清楚:淨土的“受樂無間”,“住持之樂”,是“爲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之所住持”的果相。所以正確的淨土信仰,是從佛示現莊嚴相好之方便,觀見(瑞劔老師說:觀即信,此處喫緊)淨土,而知“本願力”。見佛土、見佛身,皆知其爲願心所莊嚴,因此而見佛心、願心。若只以俗情見相好,以凡夫染心好樂,而不知願心,則與佛心不相應,不得往生。

所以《論注》中說:

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略說入一法句故。

——佛土的功德、佛身的功德、菩薩的功德,都是如來願心的活動(莊嚴)。所以欲見佛土、佛身、菩薩,唯有以信心相應,別無他途。不知佛心則不見佛,亦不得生。一法句者,即“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願心成就的佛土、佛身、佛心與海會菩薩諸莊嚴,皆於“聞信名號”的一念中頂戴。

“爲樂願生”的陷阱

*光按:關於“至心信樂欲生”之“三心”與往生,應以“信心”而非以“欲生心”爲本,參:

「依本願力往生」

師承和殊勝的夢

有父兄在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爲樂願生”的陷阱

归去来:师父辛苦了 南无阿弥陀佛

师父,《往生论注》还有一处证明贪乐不能往生,在谤法得生与否问答:“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看来昙鸾大师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强调了两次。

不过这两处内容与前面“妙声功德”的引用经文内容容易混淆: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这里不是贪乐、为乐故愿生,而是安乐净土名之德,令众生升起清净愿往生心。

不知弟子领解是否有误

蒙光:謗法之人是連佛都不信了,又怎麽能與佛心所現的淨土相應呢?

“聞安樂淨土之名”,即是“聞其名號”。當知佛身心土不二,皆具於名號之德,即所謂“略說入一法句”,凡夫以妄心強生分別耳。

归去来:清晰了,佛身心土不二 感恩师父

东阳:看到一些谤法的言论,心里会觉得难受纠结,感觉还是自己的心太容易被影响,同时自己的所谓信心是建立在作为凡夫的感受上,而未真正建立起金刚信心的缘故。(光按:金剛信心,是依善知識聽聞正法,與佛心起感應道交獲得。只談信心,不從尋訪善知識聽聞正法入手,猶如無米之炊,又如蒸沙成飯。)

蒙光:

總結一句:真正的獲救之道、往生之道、離苦得樂之道,是“與佛心相應”,即唯信心能獲救、能往生、能離苦得樂,此即“唯信獨達”。不依佛成就的金剛信心,不能往生如來的真實報土。此謂:若非佛因,不得佛果

參:佛德的吟味

“爲樂願生”的陷阱

蒙光:(將以上[聊天记录]發給最初提問的“願弘”同朋,問:)

到此尚有疑否?

願弘:南无阿弥陀佛

老师慈悲令我感动涕泪

周末忙于世间琐事,群里的教义学习都排在佛法后面,凡夫的我真是可耻可伤。

五天前提问后老师多次再主动问我还有没有疑问,自己却没有一次完整的回答。

真的很惭愧

弥陀就为这样的我主动而来。除了南无阿弥陀佛好像也没有更好的表达了。

老师,感受到以下,请老师赐教

1.蒙弥陀究竟有不闻的大悲,闻法第一。

2.师教正确只是自己要接受。

3.“弥陀回向的法门,无论怎样的机阿弥陀佛都会救”

这种无赖恶人的想法还会冒出来,以为这样才显现弥陀慈悲至极。

4.老师推荐的文章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就想再读一次、再读一次。

老师放心会挤时间一读再读的,都说的很清楚了,只是以前没读到或是没用心。

脑子有点混乱,没啥逻辑,老师尽管指出来,弟子只有感恩。

感恩弥陀 感恩老师

“爲樂願生”的陷阱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1.蒙弥陀究竟有不闻的大悲,闻法第一。

2.师教正确只是自己要接受。

——是的,真正的接受,是明了於心而流於身之報恩行與口之稱念演說讚歎。唯有重複聽聞,極於聽聞

3.“弥陀回向的法门,无论怎样的机阿弥陀佛都会救”

这种无赖恶人的想法还会冒出来,以为这样才显现弥陀慈悲至极。

——這樣想法不能說就是無賴,但是不夠。真正體會到“無論怎樣的機阿彌陀佛都會救”,是要同時聞到自己的“地獄必定”和如來的“救度必定”。只說如來救度必定,卻沒有自己是“地獄必定”的自覺,只有“無論怎樣的機”這樣含糊的說法,其實隱藏著自欺欺人的偷心。

4.老师推荐的文章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就想再读一次、再读一次。

——這樣的心情很好。真實的教法是活的,如同活的泉眼,隨著我們心境的轉化和提昇,而不斷有新的感受流出來。

願弘:老师的话,一边看一边流眼泪,带来弥陀的悲心

南无阿弥陀佛

“爲樂願生”的陷阱

二 求道的自覺

同朋:我们在弘传真宗时,类似于“不信这个法,今生就空过”之类的说法,是否过于绝对?似有抹杀如来(19、20)方便愿之功的嫌疑,因为修要门真门也能得方便化土之益啊,源信大师判说“生报土者不多,生化土者不少”。

蒙光:

我们在弘传真宗时,类似于“不信这个法,今生就空过”之类的说法,是否过于绝对?

——“不信這個法”,是什麽法?反正我沒聽過這樣的話。如果是別人講的,或是你自己想出來的話,不要推到真宗頭上。

我只知道自己若不遇如來的本願,是無救的,此生必定空過。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

因爲學佛首先是爲了自己獲救,要把自己放在求道、求救者的位置,不要自己端起“弘傳”者的架子。沒有這種自覺的人,不但不是真宗,也不是佛教。

“爲樂願生”的陷阱

蒙光:

頂戴的心和善知識

問:白天向老師請教的時候,老師對我說不要做“傳道者”,要做一個“行道者”(師父糾正:是“求道者”),請老師進一步開示。

答:做推廣兒童讀經的運動很好。教育孩子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教育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個工作做久了,不知不覺中,教育者把自己當成了老師。

忘記了書·經典的精神,自己變成老師了,這種心態是很要不得的。

——這位提問的同朋幾次的問答,我都隨侍在旁而得聞師教,因此感受很深。人的心態若不是以解決自身的身心、生死問題來學道,不知不覺中,學得時間長了,就會露出“老師”、“老資格”的形相。明明老師教我們要做“求道者”,但是這位同朋聽到耳朵裏,就聽成了“傳道者”和“行道者”。我也是同樣的毛病習氣,所以這位同朋給我上了很生動的一課。在不知父母心之時,我們都會以自大的外相來自我保護,小心地包裝起自己不自信的內心。能在如來面前無我、無保留地做回赤子,是真正被父母心感化的孩子。

我在二度整理此文時,所附的心得是:

不論學習多久,多麽老資格,自身都應以頂戴的心面對經典和聖賢,以學生自居,自覺地同朋共學,不以有道者自命,恭敬和謙卑是爲學入道的宿善之門。那些將行道和傳道寫在臉上的人,其實不過是以經典來裝飾自我的慢心,愈學離道愈遠。

——現在看來,這些話也還是批判的成分居多,而少了自我反省。真是如瑞劔老師說的剝了又剝還是皮,空心的百合啊。

同朋:感恩老师 这些开示很耐人寻味。

看来提这样的问题是我多想了,我自身还明显存在太多不足,愿继续随师学习,惭愧南无阿弥陀佛……

“爲樂願生”的陷阱

三 真宗教派學派簡說

同朋:说到法上,请教老师法雷辙的完整学系是?(瑞默~瑞剑~桂利剑~隆英~断铠,再往上呢?断铠师出何系?我知道的有越中系、艺州系、空花学系、丰前学派等,不知究属何系?)

原来大系卷一里面有,我自己阅读吧,不用老师解答了

蒙光:

真宗的教派與學派

有同朋對教派(流派)與學派認知還有模糊之處。再簡單說明一下:

教派(流派)最初是聖人行腳各地教化,其門徒在當地形成的教團。分派的主要原因是歷史和地理的因緣,總的有十大派,信衆一般依傳統歸屬於某流派。教義上則沒有分別。如老師家世屬佛光寺派,得度則在西本願寺爲僧,屬西本願寺派。各派皆有本山,西本願寺為總本山。通俗點説,門徒的教派,相當於身份認證的籍貫。

學派則是歷代高僧們對教義作系統、深入的研究,其見地在不違根本的前提下,自成一家,形成師弟傳承後的稱謂。歷史上有石泉轍、龍華轍、空華轍等等,轍即學派之義。法雷轍爲較晚近出現的學派,可以說是對上述諸學派進行總結批判後,集大成的學派。其代表作爲《教行信證大系》,這是其他學派所沒有的,對本典作了前所未有的總結和發揮。淨土教法,至《教行信證》而始臻精密週到,至《教行信證大系》(點擊下載《大系·教卷》),則可謂融攝大乘佛法而成其大觀。

各流派之間,法義相通,並無門戶之見。瑞劔老師和老師都屬西本願寺派的僧侶,法雷轍也是西本願寺下産生的學派,但瑞劔老師和老師生前都曾被各派門主請到其本山講法。

漢地有名慧淨者,於真宗教理、教史皆道聽途說,而肆鼠竊狗偷之行。為掩蓋其形跡,妄說真宗在日本因意見不統一,分成十派,法雷轍是最近冒出來的,這是無知大妄語。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04-24 12:43
Next 2023-04-28 10:2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