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愛無疑真解脫

原創 同朋 整理 釋蒙光 2024-04-28

無愛無疑真解脫

願弘:

和赞91

無上上即真解脱

真解脱者如来也

真解脱境一旦入

無爱無疑得自然

请教老师、同朋,这里的“爱”字通“薆”:隐蔽 隐藏的意思,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归去来:感恩同朋提问,末学对这首偈的“爱”字也有疑问,拜读时是理解为障碍的“碍”和贪爱的“爱”。我们等待老师来开示。

遇到老师后,从来不会担心遇到问题得不到答案,真是莫大的恩赐、无以为报的恩德,唯有感恩托福。

無愛無疑真解脫

覺謙:本典信卷引用《乐邦文类》后序曰:修净土者常多,得其门而径造者无几;论净土者常多,得其要而直指者或寡矣。曾未闻有以自障自蔽为说者,因得以言之。夫自障莫若爱、自蔽莫若疑。但使疑爱二心了无障碍,则净土一门未始间隔,弥陀洪愿常自摄持,必然之理也。

蒙光:這裏的“愛”即指“貪愛”,不作別解。

讀古文,一般本義可通者,不要隨意作通假引申,徒增困擾。

無愛無疑真解脫

蒙光:無愛無疑,指如來所證涅槃境界,從凡夫的貪愛和愚癡中解脫。

如來證般若德徹斷無明煩惱,於實相如實知而無疑,故無癡。

愛於此處專指貪愛,又名餓鬼愛。餓鬼愛者,貪欲無厭如餓鬼也。如來具解脫德,故無餓鬼愛,名真解脫。

涅槃經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真解脫。」又曰:「解脫者名曰無愛。愛有二種:一餓鬼愛,二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真解脫。」

愚癡和貪愛爲三毒煩惱之二,經言愚癡為父,貪愛為母,而生一切之煩惱惡業。蓋三毒中嗔爲貪之對相,因貪始有嗔。貪愛又從癡生。以此意故,解脫以斷癡、愛爲根本。因癡必有愛,愛必根於癡。癡、愛二者不可離,舉一即具其二。

大日經一曰:「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探玄記七曰:「癡愛是苦因。」止觀九曰:「愛繭自纏,癡燈所害,百千萬劫。」觀音別行疏曰:「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識女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圓覺經曰:「輪迴愛為根本。」凡夫陷於疑愛,頭出頭沒,不得解脫。

諸法中大般涅槃為无上義,見『智度論』。善導大師之意,名號功德卽涅槃德。『法事讚』云:「極樂无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此偈既讚極樂以為无上涅槃之界,而云隨緣雜善難生,專念彌陀以為生因。故知,隨緣雜行雜善是有上(有量)之法,故不生涅槃无上(無量)之土,唯勸以名號无上法,可生涅槃无上土故。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即涅槃,涅槃乃彌陀一法之深旨。『法事讚』又云:「彌陀妙果號云无上涅槃。」『般舟讚』云:「念佛卽是涅槃門」者,是顯稱名(信心)為能入門,以涅槃理為所入城者。所入城者卽淨土也。又『般舟讚』云:「若往若還皆得益,本國他方亦无二,悉是涅槃平等法,諸佛智惠亦同然。」於諸佛道同之究竟平等功德,而依別願立名之時號阿彌陀。是故信知阿彌陀義稱其名號,從凡夫不平等見所起罪惡自然消除,涅槃平等无上功德自然圓滿。名號功德,往生勝利,決定不空,以之可知。

六要鈔主設問答曰:

問:若云爾者,不知如此深理之輩,不可輒得生淨土乎。

答:知與不知共得往生,得往生者只依信心。

聖人之密意,諸佛內證甚深至理併在彌陀,彼甚深理皆不離阿彌陀佛佛智无上涅槃平等之深理。爲顯明念佛人不必知此深理而現生能領受其利益德分,將來必得證入此涅槃境界。凡夫不能以自力斷無明,於凡夫地,唯依大信心領受如來德而破無明。故於念佛法門,“癡闇”專指懷疑如來智慧,以“斷疑”、“無疑”顯明信心之德用。

本典於「真佛土卷」引《涅槃經》:「又解脱者名无上上,(乃至)无上上者卽眞解脱,眞解脱者卽是如來。(乃至)若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无愛无疑。无愛无疑卽眞解脫,眞解脫者卽是如來。」。

「無上上」是「真解脫」,真解脫是如來。「無愛」故離貪愛而於衆生起憐憫心名法愛,是大悲心滿足,「無疑」故離無明而照見衆生與佛同體,是大智慧滿足,以方便成就故,於信一念回向衆生得滿足涅槃果,得「真解脫」,如來解脫故,我亦得解脫。衆生不得解脫,則如來亦不得安住涅槃,之云「歸命方便巧莊嚴」。歸命方便巧莊嚴是即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此為本佛二利圓滿之大正覺果海。

聖人於「真佛土卷」引《涅槃經》說涅槃德,而於信卷引(唐譯華嚴經卷一四)言:「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无上道。」因疑惑交絡譬如網,又稱「疑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智度論二十七曰:「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貪愛能惑溺人心,譬如瀑流,故又稱「愛流」。心地觀經一曰:「善逝恆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

大信心能斷疑網、出愛流,是真解脫,凡夫依之住不退轉,不斷煩惱得涅槃。如《樂邦文類》言:「夫自障莫若愛,自蔽莫若疑。但使疑愛二心了无障礙,則淨土一門,未始間隔,彌陀洪願,常自攝持,必然之理也。」凡夫以信一念斷疑生信破無明闇,故無癡。由斷癡故,渴愛漸息,雖居凡地,能不墮疑網,不再爲貪愛瀑流捲入輪回。

《淨土和讚》(No.91·五)「依諸經意彌陀和讚」:

無上上即真解脫

真解脫者如來也

真解脫境一旦入

無愛無疑得自然

此讚即依《涅槃經》說彌陀如來德,亦稱淨土涅槃德。如來與淨土不二,皆無量光壽之真實功德,即本典《真佛土》卷之意。依大信心往生真實報土,入真解脫涅槃境,與諸如來等,實是願力自然之運作。

無愛無疑真解脫

归去来:感恩老师大说法。

“由斷癡故,渴愛漸息,雖居凡地,能不墮疑網,不再爲貪愛瀑流捲入輪回。”

弟子对此法语的领解不知是否有误:

顶戴信心的人是“断疑”,而“渴爱”则是“渐息”,不是顿断,又“贪爱从疑生”,则“疑”是根,“贪爱”是枝叶,顶戴信心的人不断烦恼得涅槃分,虽然疑根已断,但凡夫的贪爱烦恼习气尚在,如同已断树根的树木,枝叶暂时看起来茂盛,但终究会枯萎,根已断故,如同装过酒的瓶子,酒虽然已倒出,瓶子还是长时间留有酒味。直至临终,始终是烦恼具足的凡夫,但法德内熏,烦恼习气会渐渐变薄,直到往生时,方被彻底断除烦恼习气,被带入涅槃解脱境界。

请老师批评指正

蒙光:是的,此謂:疑惑一念破,無明漸漸破。

疑惑一念破,是破我執,從此斷生死輪回之根。無明漸漸破,是破貪嗔癡的煩惱習氣。

聖人的“無明”有通別二義。《正信偈》說:“已能雖破無明闇”,「已」者是顯入信心的人之御言語,「能」者是光明力,能照破盡無明闇的意思。「已能」之二字者,是讀透已能破無明闇的心境。「無明」者,指不信佛智不思議的疑惑,不是指一般的“疑”煩惱。貪瞋煩惱不論多麼地熾盛,非妨礙往生之一路者,但是疑惑是一點也不容許的。無明和貪瞋不同一論,是真宗的根本教義。

《大經》中說:疑佛智慧的人,不能說是有智慧的人,此人是失大利益的人;明信佛智者,必智慧明達而得大利。

未得信心者,稍有懈怠時,就會疑歎不能往生。信心的行者即使多懈怠,亦思御救助一定,慚愧感恩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喜悅念佛。即使愛欲之水常濕白道,瞋恚之火常燒大道,真的是踏足西路之人的話,無一點疑心,勇敢地直面水火而不回顧退轉,此偏由彌陀強願的攝取力也。清淨真實的信心,即是如來清淨願心的回向成就之相。「雲霧之下明無闇」,乃示信心相續之義者。

就像日輪東出,天已破曉,縱使雲霧將日光遮住,雲霧之下黑白分明而能辨物一樣,一念之信若真實,貪瞋煩惱中亦能心心相續。往生一定的心地明,絲毫亦無障信心者,遇順緣則感謝報恩之念滾滾湧出,遇逆緣則懺悔克己之想油然而起。瞋焰猛然燒身時,大悲清淨之風不知於何處吹來,忽為念佛的讚嘆聲;愛水蕩蕩欲捲我們入渦流中時,如來燦爛的智光照亮我們,忽現端身正行的道場。因此,在如來的願力中,發現往生一路(當益),開正信念佛的人生(現益),是人生最高的幸福。

破無明,是漸是頓?

归去来:

摘:「無明」有通別二義,依今家聖教,說「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時,此處「無明闇」特指「疑」。而「無明」作通義時,是迷界之因,故今家說疑惑一念破,而無明是漸漸破。一念破是破疑生信,漸漸破是調熟柔軟、轉惡成善。

光明的破暗,於信心是頓破滅罪,於現實身心的利益與生活改善是漸破。

願弘:明白了,老师

感恩老师御同朋

無愛無疑真解脫

行者:请教老师,这里说“破我执”,这个“我执”是圣道门所谈的我执吗?弘愿信者现生就能被破这种我执?这与现实不符啊。

是不是说破除“自力情执”,也就是“至心信乐忘己”这样的“无我”心境呀?

行者:另外,这里说真宗“别无明”特指疑惑佛智,会被无碍光明顿破,而圣道“通无明”可是登地菩萨才有的“无明分分断,菩提分分证”的境界啊,我们现生也有份?登地菩萨断一分“通无明”,就会显证一分菩提,我们哪有显证呀?凡夫现世的身心利益和生活改善等现益,能和圣道门的渐破无明相提并论吗?

蒙光:您帶了太多聖道門的概念進來了。

淨土門的名相與其他宗不同的很多,要以誰爲標凖呢?

忘了自身是凡夫,忘了淨土門的法是爲此機,就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高談闊論出來。

蒙光:若依聖道通途的教理,會有凡夫往生報土成佛的事實嗎?

爲什麽善導大師需要注《觀經》呢?就是因爲在聖道通途教理,只將淨土成佛當成方便說,凡夫無份。因此大師要掃除這些觀念,獨依本願力而開一宗。如果來學真宗,沒有這樣的基本認知,反而起心動念就要將淨土牽強地納入邏輯論理的漸教思想中去理解,那就根本不對機了。

蒙光:不但是現生破我執,而且是下一生成二利圓滿的佛呀,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果然太不可思議了,所以不敢相信吧?

蒙光:親鸞聖人還說信心念佛人等同歡喜地,若執歡喜地是初地菩薩所證,那聖人此說是不是也“與現實不符”呢?比這更可驚的,是《大經》說念佛人“次如彌勒”,凡夫如何能和等覺菩薩相提並論呢?

蒙光:以這樣的心來看阿彌陀如來,思本願力,如何能生起全然依靠、信憑之心?

如來在你心目中,是全身的血都要輸給你的父母,還是給你一顆糖果、一朵小紅花做鼓勵的小學老師呢?

行者:老师,你可能误解末学的疑点所在了,真宗不可思议的现当二益(现生住等觉位,当来证大涅槃),具足于信一念中,依本願名号法德顿时赐予我等烦恼凡夫。对这些我毫无疑虑。以上二问,只是就机边于此世所能显现的利益德分而论,既然老师开示中说到通途无明和渐渐破通无明,末学才依圣道教理来请教啊。至于说破我执,凡夫起心动念,三业所作,哪一点离得开我执呢?若说真宗“我执”也和“别无明”一样,另有所指,敢请老师指明为好,不然我等烦恼凡夫一对照自身,难免就此妄生疑虑,以为未蒙其益,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雖說是煩惱凡夫,還能對照聖道研究,可見還是有自己思惟研究的信心。這也很好。問題是,你上面的理解,並非我的原話。加了幾個字,意思就不一樣了。我說的應該沒有什麽會引起誤會。是你自己有一些概念堵在心裏不好消化,那就只好自己去慢慢動腦筋了。

行者:好吧,那末学也不纠结这些了,贵在得其真精神,能知道老师的精神所在就行了,细节也没那么重要的,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平生不破我執,哪來的平生業成、入正定聚、住不退轉、往生成佛?

沒有選上總統,如何入主白宮?

若不信真宗的信一念是破我執,卻說信現當二益,那是自欺欺人。

只是你的標凖和聖人不同而已。

無愛無疑真解脫

蒙光:

我們聞法,就像樹遇到颳颱風,被強風不斷地翻來倒去,最後樹就斷掉了。我們「我執的樹」要被佛法翻過來、翻過去,終究會斷掉。所以「我執」要破,不是自己的力量,是風(佛法)的力量,本願力的風會把我們折斷。

——真正的功德

尋找「得道之人」,相信「得道之人」的重要是因為我們凡夫有很多自己的障礙、知見、想法,往往會以為那就是對的。凡夫知道有佛道,有什麼教法,可是都忽略了「真正走在這個教法的人(得道之人)」,即使遇到了也不願相信,不屑相信,這是凡夫最大的損失,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執」很重。會相信「得道之人」就是「無我」,「無我」的人才不會執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會服從真理。所以真正老實的人,他會相信佛,真正老實的人是「信順佛語」。我執很重的人,會用自己的主觀去看佛、想佛、去解釋佛語。

——一切都是佛力

蒙光:

極樂世界在哪裏?我執被打破的當下就是。凡夫就是我執、我執、我執、我執、我執…的存在,經中說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是表示我們的執著心有多麼重,多麼強,以致難以感受到佛的慈悲。真正的念佛人一口氣不來的當下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沒有我執的世界。

——亂心的念佛

蒙光:老師的精神,我自信沒有傳達錯誤。以上只是信手拈來的一些師教片段。若讀書、用心不夠,就會被文字和自己的想法卡死。當然,最重要的是,你還沒有真正找到能相信的人,願意虛心聽其教法,而只願相信自己的理解。

又,八百年的真宗,有無數的高僧得道者、妙好人,充滿各種細節,你覺得重要與否,都不重要,那就是事實。只是你的心不能相應而已。

行者:破我执,不需要从机法两方面来说吗?法德顿破,自然而然,无碍光明破一疑无明处,一切无明烦恼惑业、我执、法执皆已破尽。

只是机边呢,机相除了无有自力疑心之外,还有什么变化呢?所以祖师说“不断烦恼(这里不包括我执?)得涅槃分”,二河譬说“贪瞋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正信偈》说“贪爱瞋嫌之云雾,常覆真实信心天”,古德说“宛然旧颜色(机边一切不变),宛尔非旧人(机法融为一体)”,机边破我执,唯在安养净土而已。

此义已非细节,故此末学斗胆申述,请老师鉴察指正,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機和法這樣切割,什麽時候成爲一體呀?要到命終時才有嗎?那平生所得的證又是如何呢?如何安心呢?“宛然旧颜色,宛尔非旧人”,你引的話沒有錯,但你自己在括號裏加的理解完全是在字面上對立、矛盾的理解。用這種形式邏輯上的非此即彼來領解圓融無礙的佛法,真是從何說起。

蒙光:所以你能理解的聖教,也只能是漸教而不會是圓教、更不要說頓教、秘密、不定等教。這其中的分別,實在不適合和你討論。你可以用同樣的思惟方式,試著去質疑一下禪宗的《壇經》和燈錄,及密教的大圓滿等。會發現佛法有太多超情離見的教相,而這些教相都自稱是大乘的了義教。所以雖說教相歷然,最後也只有唯證相應而已。

行者:極樂世界在哪裏?我執被打破的當下就是。凡夫就是我執、我執、我執、我執、我執…的存在,經中說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是表示我們的執著心有多麼重,多麼強,以致難以感受到佛的慈悲。真正的念佛人一口氣不來的當下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沒有我執的世界。——亂心的念佛

这段开示不正是在说破我执是在往生后吗?

蒙光:所以呢?親鸞聖人說的“心游淨土”,你是覺得是只有死了才有的境界嗎?

蒙光:平生即是臨終,你以爲死只有肉身的死這一次。真正的修行人都有兩次的死亡。

又老師的教法,在下是耳提面命親受。如果你覺得比我更懂老師的意思,那還是請自學的好。

行者:好吧,末学就此打住吧,反正末学以为真正的破我执,唯在极乐净土,也就是命终那一刹那,而平生所破的是自力情执,是疑惑佛智之自力心,我等唯是仰佛愿力,无我忘己地念报佛恩,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不要這麽不情願。

什麽情執、我執,搞這種文字遊戲,很不正直。

信一念即是破我執,業報盡則成佛。所以聖人在世時就有“體失(肉身死亡)不體失(活著)往生”的諍論。聖人和法然上人的主張很明確,是“不體失往生”,即活著就得到往生淨土的保證。

若不信此義,則直到臨終都不會安心。當然不是爲了安心而強立此義,而是經義本來如此,祖師三昧中相承如此,凡夫則強依字面上的理解各有主張而已。

蒙光:時間晚了,到此爲止。

以後不信我的話,可以不必問。

你的想法,除非你自己想改變,我沒有時間做上面這種勞而無功之事。

歡迎共學,但請不要在群上發表你自家的想法,會誤導初學。

若不能接受,則退群較好。

行者:不是末学不情愿,而是老师口中的我执,和末学所论的我执,似乎不是一个名相,末学一直以通途佛法所谈的“我执法执,人法二障”来立论,所以和老师总是说不到一块,只有就此打住了,南无阿弥陀佛

行者:实在抱歉,末学吸取教训,不再多言,默默共学,南无阿弥陀佛

無愛無疑真解脫

不二:信一念即是破我执,业报尽则成佛。

歸命:刚看到群里的所问所答。

老师答的至善至极,真是通透妙极了!

感恩老师!

德信:不把自己满脑子的概念、想法丢干净,依止老师的价值何在呢?

归去来:拜读了昨晚老师的回应,感触良多。若同朋心口不一,仅仅是口中称“老师”,内心并没有将对方视为“善知识”,只顾着输出“我见”,固执己见,根本不顺着老师的开示去思惟,检讨自己的错误用心,什么时候才能在教法中受益呢?“好吧”“就此打住”“反正”“以为”,试问,哪个词有感恩、惭愧出来?满满的傲慢无礼啊,一个人的文字里有无恭敬心,旁人望一眼便知,不是排列几个看似恭敬的词汇就可以伪装的。这样的心态能不能往生都是大问题,还空谈什么平生还是临终破我执呢。空谈理论,是莲如上人都会厌恶的,净土也不是空谈理论的人可以去的。更何况,不论是请法的态度还是言论,都会影响初学。请先从恭敬善知识开始吧,不然在群里待多久都无益。

無愛無疑真解脫

歸命:

於現實,信心行者仍是凡夫,習氣煩惱猶然熾盛,是在攝取光中,因觸光柔軟,貪嗔癡三毒煩惱被漸漸破除,身心浸染法喜,於身口意三業流露佛德光明,成自受用而能利他,是為「現益」。

——

老师,读了这段法义刹那所想:

我是弥陀的孩子,实际上也是弥陀真实的光明现前,更是弥陀的觉。有善導大师所言“…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无论是回向,无论是体用,都是慈亲的“至心”运作在调达。鸾祖的五正行,是慈亲对我的“至心”,圣人的践行大人格是信心的体用,使我在学习中不得不成为“信乐”管道,输入输出佛的能量,再输入输出,相续不断,才使充满罪业之身的我再现生命的价值。

我们也都是慈亲的“觉”,法谈、起问、念佛、供养、欢喜,安稳、一心都是佛的“至心”渐渐打动了我们,摄化入心,渐渐地,渐渐地,才懂得和慈亲相认的那一刻。 

我记得僧璨禅师《信心铭》中有一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还有一句:“狐疑尽净,正信调直。”其实无论怎样,识得自己罪业深重,才知慈亲长劫的呼唤声——“信乐欲生”,“来吧孩子,我接你回家!”

真宗教法的特别处,是让我这样的人能完全彻底的“一心歸命”,毫无二心三心,因为圣人的教法真实可靠。

俗世间:“妈妈的话孩子当下未必懂其心知其意”未必能当下仰信,在“触光柔软”中渐渐破除,因法义是活的。只是子心把自己和慈亲一分为二了,若懂得“子母一体”,必顺受成长未来。阿弥陀佛不是正在我们头上取着正觉吗?

老师如佛般授与,真暗闍的心一点一点明亮起来,再去看听闻瑞默等前辈及圣人的悲悯慈心,时时被叫也被牢牢吸引,如钢铁般坚固。

被叫到哪里便到哪里,这便是慈亲的心里,丝毫由不得自己。

惭愧子  歸命

感恩老师!

不妥处愿请老师指正

蒙光:你的心得方向大體正確。但有幾句話可以注意一下:

我是弥陀的孩子,实际上也是弥陀真实的光明现前,更是弥陀的觉。

我们也都是慈亲的“觉”,……

——不能說凡夫(即使是獲信的凡夫)是如來的“覺”。在凡夫地,永遠不能擺脫相對性,如何會是如來圓滿的“覺”呢?說自己“是彌陀真實的光明現前”,這也是托大的說法。說這話的當下,自己比如來都高了。

是如來二利圓滿的正覺中,成就了我的生命;我們是光明中的真暗闇,自身烏漆抹黑的當下,被光明包裹著,有如遮天的烏雲被陽光鑲上了金邊。這才是念佛人的樣子:

凡夫是凡夫的當下,被如來莊嚴著。

被叫到哪里便到哪里,这便是慈亲的心里,丝毫由不得自己。

——這一句可以,但容易被誤用。由不得自己,不是有更大的外力左右,而是自然被同化的結果。此時已沒有自己,是“忘我”。隨順佛語,唯有慈親的計度,沒有自己的想法。

*******

積極法談表露自己心得很好。在法談中,要以師教爲本,不要擅用師教中未用過的術語和說法。這些東西會出來,往往是自己在師教之外,或因好奇或以勝他心東看西看留下的影子。表面上用的是佛法名相,其實是自己的想法借佛法的名義表露出來,與自己的煩惱習氣相應故,一旦自認爲是對的,就很難去除。這也是聞思未到量的表現。

真正深入師教,會發現很多話,在師教中都有,有些是自己想要表達、卻想象不到的精妙表述,更多是自己只能瞪大眼睛想:「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的開示。能有這樣的感受時,自然會知道,無須向其他宗派、其他學派去借用、引證。這種態度,對初學特別重要。以師教爲本,只知師教,而不知其他,才有可能一理通,萬理通。猶如掘井,一口井要挖到出水如湧泉爲止,其他的地下水都從這一口井中可飲到。如果遍地挖坑卻不出水,到哪裏都解不了渴。佛法的學習,一開始就想處處都通,結果只會變成不通又不通。

归去来:感恩老师开示,感恩同朋分享!顺着老师的开示去看待问题、思惟忆念是太幸福的事,酣畅淋漓又轻松惬意,何苦在自己的计度中苦痛挣扎呢?真宗是易行道、安乐道啊,阿弥陀佛是宇宙大的慈母啊。婴儿不能自己行走,被妈妈抱着走的幸福,唯有母子相认的人才能体会。老师不愧是老师,弟子也看到了分享里不太对味的地方,但思路不清晰,经老师指出,一下子就把弟子原本模糊的思路理清了,感恩感恩

蒙光:

有媽媽和沒有媽媽的孩子,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媽媽的存在就是給他一種力量,放學後是有家可回,會急著回到媽媽的身邊。沒有父母的孩子,放學之後只有在外遊蕩,因為家裡沒有人在等著自己。給孩子這種安心感,這種安心感的當下就是「一念信心」。

——佛心的投影

歸命:老师的指正说到我心里去了,我表露的单一片面,抬高放大了自己,没有“相对性”,那是不认识自己是凡夫罪业之人。老师的开示让我知道了今后如何专一深入,去除傍杂之味淳净地来顶戴师教!

感恩老师的开示。

無愛無疑真解脫

覺謙:真宗八百年的流布,法雷辙五代祖师的传灯。我们的困惑,前人都有过;我们的问题,先辈都已解决。

依师教一门深入,自有广大天地胜境;正如一心一向,方得弥陀本願力醍醐妙药。

蒙光:我當年遇到老師,一開始是裝了一肚子的學問要賣弄的。

但我有一個好處,就是當老師講的和我的理解不同,我會想是否自己原來的理解錯了。然後去思惟老師所說的道理何在,老師所說的道理後面這一套邏輯、系統是什麽?

實在有想不通的地方,不爭辯、先擱置,繼續聽聞。

聽到某個時候,原來堵在心裏的結不知何時不見了,原來一直繞不過去的坑忽然不再是坑變成了坦途,原來之前的坑是自己的錯覺而已,還有些現在也沒想明白,不過已經不重要了。

幸虧當時是這樣的態度,現在還能在真宗教法中有些受用。

但以當時年少得志、一向目中無人的自己,何以唯獨在老師面前能低頭呢?

仔細想想就發現,原來不是自己的德分,是老師強大而溫暖的攝受力。或許過去就曾在恩師座下被攝受,才會對老師有這樣的雖不知、但能敬信的態度出來吧。

所以入道的根本,不是有學問、會問問題,而是能敬信善知識。老師說過,要找到自己信任的人,才能從他那裏得到法益。

附:〇六年接老師往靈台山講法的車上,一路請益,拜聞師教:(瑞默老師佛法講座2006 離有無的世界)

無愛無疑真解脫

《御文章》淺釋·緒論(01—10)

《御文章》淺釋(11—15)(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基本教理解说01 三皈依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04-28 10:42
Next 2024-04-29 10:42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