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朋 2021-11-20
法尔:南无阿弥陀佛[合十]
這兩天重新看到這两張瑞默老師和瑞劍老師的御容顏,感受到瑞劍老師在法雷碑前的堅毅與平靜。再聯想到老師的法語,這就是頂戴信心者流露的真實存在吧。又聯想到瑞默老師坐在自己親筆所寫的「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的图片,老師堅毅的面容中真真切切地表現著這句法語,不憂不懼,是慈親子。
老師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阿彌陀佛,看到兩位老師的御容顏,我也能聯想到慈親,看到祖師聖人身上躍動的慈親心,想起同樣活動於我生命中的慈親心。老師說真正有阿彌陀佛的人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從兩位老師的御容顏都可以讀到此深意。
感恩法雷前輩老師們以身作則,有这样的先辈垂範,還有何疑慮有何理由能不在此法上努力,將後生安住於此呢?我也要明晰自己身上存在著同樣的安心種子,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合十]
慶喜:[合十]謝謝法爾同朋的分享。
感覺到一顆被安定的心。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謝謝法爾同朋的分享。
佛法要入心,必要心與心的交流,亦即人格的傳遞。佛法與佛學不同,研究佛學的學者,可以毫無信仰,只是在名相概念上以攀緣心逞其私智;而欲依佛法求解脫人生苦、生死問的人,唯有依止傳承和得道者才能入法流。迄今佛法中,釋迦牟尼佛以下,沒有人是自學成道的,這是爲後世的我們作的示現。
佛法的依止中有說依法不依人,此是指與法分離的人格,此時的依人,只是情執而已。而聖人說“唯可信斯高僧說”,是依止“人法合一”的人格者而被護念攝取。
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佛法者個人人格的完成,只有在代代相續的傳承中最後圓滿,所以我借大師這句話,再加一句:“傳承在人格”。
人有心,心可感,佛法的名相,唯有通過善知識的人格、身口意的流露,才能正確領受,而被同化。一代代的法脈傳承,即是師徒間的心心相印、人格傳遞。所說名相可以不同,理論必須發展,所以教相(理論)的研究,後後勝於前前,而安心則唯是一味無二的清流。不知此義者,無法入佛法之門。
瑞默老師身後的“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的大字,是瑞劔老師的手筆。瑞默恩師視瑞劔老師爲佛,在瑞劔老師的題字下留影,即是佛我一體的歸命之相,如何能不安心呢?
瑞劔老師的“法雷碑”,從題字可以看到,是爲紀念恩師“桂利劍老師”的功績而立。桂利劍老師在法脈上傳承開拓的一生心血,是經瑞劔老師的努力,才得以在世間弘揚流傳開來的。
所以,兩張照片,每一代祖師,都是在自己恩師的名號和手迹前留影,向我們示現著尊師重道,爲佛法獻身命、相承不絕的遺弟念力。亦即祖師善知識的“無我”之德分,和“眼中唯有佛陀、聖人和善知識”的自覺。
二
同朋:顶礼老师!老师吉祥
【真理是“有的当下却无”、“无的当下却有”,虽然是“空”,但是我们凡夫却“有、有”的执著着,不是被“有”囚住,就是被“无”囚住。觉悟到“我果然是地狱必定啊”时,净土真宗开展开来。“汝等不论做了什么都是地狱必定哟。】
真理是“有的当下却无,无的当下却有…”?老师恳请您慈悲开示,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有”,是執著有一物可得,而不知緣起性空的真理。
“無”,是不執以自我爲中心的實有,這當下已領受“無我”的功德。
以淨土來說,以爲自己可往生、以爲自己有信心的當下,是忘掉慈親、背慈親心而馳的,自以爲“有”的當下,卻“無”。
能看到自己滿身罪業、“無”有功德的當下,是被如來的大悲心所喚醒,在大悲光明中映出的自身的實相;此時,大悲心的存在(“有”)於其人成爲真實,這是“無”的當下卻“有”。
不被“有無”囚住之相,是謙敬無我地頂戴大悲心,在佛前垂恭敬頭,則雖“無”而能“有”;從大悲心出發,行報恩行,傳大悲於有緣,終日行、終生行而不計己功,是雖“有”行而“無”心。能如此行者,謂之“與法一如”的人。
同朋:感恩老师慈悲的引导!愚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呆板汉”。南无阿弥陀佛
三 寺院發布的瑞劔老師法語
凡夫因所好之物亡身,
從苦入苦,流轉不休。
南無阿彌陀佛
離我無如來
離如來無我
看那
慈親抱在懷中的孩子
落 不落的
擔心皆無
(梵聲譯 蒙光校訂)
留言列表(2条)
[…] 擔心皆無——《傳承在人格》 […]
[…] 傳承在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