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釋蒙光 2024-02-07
佛法中講的「圓融」,是形容詞,是名詞,更是動詞。一般説「圓融」,是指超越對立、衝突,圓滿無礙的境界相,但在他力淨土教,「圓融」更重要的意義,是名號的功德能融化我的執著障礙。所以親鸞聖人説「圓融至德嘉號,轉悪成德正智」,彌陀如來成就聖智正覺,圓滿自他二利的至高德分,回向衆生,轉化衆生入輪回的悪業,令衆生往生,成就圓滿佛果。如來的「圓」,「融」衆生令入「圓」的世界,這是如來不思議的大圓满成就。
在現實中,人沒有辦法像佛法所教導的那樣理事圓融、皆大歡喜,但是如果事事都從佛法出發,對己對人就會減少很多摩擦,免去很多煩惱,這當下也是如來自他二利的運作。我既無圓融的智慧,也沒有所願皆成、所求圓滿的福報和德分,因為所頂戴的佛德不思議故,託佛的福,在冥加守護中,善願善行無需造作而自然圓滿。
不需要從我出發努力地滅罪積德,追求自己想象的圓融境界。以我們的機相,在這個世間學佛求真實、求解脱的努力,方向正確的話,結果是被看到自身的罪業深重,無力自救,這是佛智的加被使然。
我的罪業深重早已被如來洞鑒無遺,也因此如來纔為我建立起救濟的法門。
就像鏡子、月亮,自身都不發光,它們存在的原理和作用就是反射陽光。在陽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鏡子就很有用。晚上陽光不顯現的時候,我們都是依靠月亮才得到照明,而鏡子和月亮,都是借太陽的光。月亮自己不發光,但通過它,我們在夜晚太陽隱沒的時候,也能領受到陽光。同様,凡夫不必靠自身成就功德來獲得解脱或者救濟,凡夫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將阿彌陀佛的光迴向衆生。
小朋友常常貪玩不愛喫飯,所以常常看到大人——通常是媽媽和奶奶,端著碗和勺跟在小朋友身後哄著孩子,能喫一口是一口。念佛人的「宿善」,就是過去世一直被阿彌陀佛追著喂飯,雖然到現在很多人都沒喫飽,但今生能遇到這個教法,能來道場聽聞,説明以前多少喫到了一點。
我們被無明遮障,生生世世都和佛相見不相識。其實不存在一種叫「無明」的境界,天地間原本只有阿彌陀佛的光明,「無明」是你自己閉上了心眼。
「攝取」,用白話説就是「懷抱」,孩子被媽媽抱在懷裡的時候也會做噩夢,會哭,孩子一哭,媽媽就會輕聲地呼喚安慰他。有些孩子會繼續睡,有些孩子會被喚醒。所有的孩子遲早都會被喚醒,一旦被喚醒,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媽媽的懷抱裡。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媽媽的呼喚聲,六字中每一個字都在傅逹我與如來的關係。「阿彌陀佛」的上面安置「南無」,就像爸爸媽媽把我頂在頭上一樣,我是阿彌陀佛最親的孩子。
所以念佛不是物質的關係,不在數量多少、聲音大小、時間久近,而是心靈的感應,是孩子的小我被融入父母生命的大圓中,這稱為「一念的信心」。眞正的念佛,哪怕是一句、一個字、乃至一個念頭,都已大滿足了。
本願的「十念」,到願成就文為什麽只講「一念」,這一即是多,一即是全體,如來的願滿足成就,無需凡夫畫蛇添足,「一」中有無窮無盡的利益受用。
就像我們世間普通人思念自己的父母,一念、一瞬間,生平與父母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在眼前涌現,那個當下所有的時間空間都濃縮在一念,不多不少,非頓非漸,非有非無,此時還需要糾結説要想幾次才算孝順、才對得起父母、才够資格回家嗎?
「信心決定」,是被佛決定,我們只有被動領受的份,或者換句話説,被同化了。所以孩子總是長得像父母。
瑞劍老師九十多歲時,寫了這樣一句詩:「人生將了望洋洋」。一位九十多歲的老者,在一般人早已是風燭殘年,他卻常感到希望和歡喜在洋溢出來,這種力量從哪來?從無量壽的世界來,是「極大慈悲母尊」——宇宙大母親的力量。人間九十歲、百年的生命,在無量壽的世界中,仍是需要守護且一直被守護著的嬰兒。看到媽媽的孩子,如何能不安心滿足、喜氣洋洋呢!?往生極樂,要現在就眞的樂才算數。從樂入樂,依光明才能見光明。在世間哭著找媽媽的孩子,如果始終沒有被媽媽媽找到,經驗過親子相認、破啼為笑的一刻,要如何安心回家呢?!
往生之後怎麽樣呢?往生之後是繼承家業,以親心為己心,一定會再回娑婆,往一切有緣處度衆生,向無缘處去結佛緣。不將失散在六道中的兄弟姐妹一一找回,不足以報答親恩。
所以説往生成佛之後,會乘願再來,乘的不是自己的願力,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佛願已成我願。
01.21香港法雷會報恩講《御文章·繫名門徒章》淺釋,梵聲筆記,蒙光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