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蒙光 2023-06-04
一 法語即是佛心
蒙光:早晨的夢境中,浮現出以前聽老師講的《本願成就文》的內容。喫過飯,去書房把以前的筆記翻出來,沒有找到。印象中很明確地記得筆記本的樣子和上面的筆迹,一時半會卻無法從堆積得像一座座小山的書叢中找出想要的那一本。翻到幾本以前拜抄的筆記,拍幾張照片給大家看看。
我們以前在老師座下聞法時,大多數同朋,都有做拜抄的功課。
我自己抄過幾本筆記,記不清了。因爲學習師教的過程中,不但老師有要求,自己也會給自己制定一些拜抄的功課。之所以那麽熱衷於拜抄師教,是因爲通過拜抄的實踐,深感書本上的文字,聽到的教法,非拜抄不能入心。順手翻出了其中抄過的幾本,拍照做個紀念,也給同朋們參攷。
佛法的聽聞,是要下一些功夫的。我們現在雖有書本、有音頻視頻的方便,但法語沒有經過千百遍的重複,很難刻入遲鈍麻木的心裏。
老師做過無數的拜抄筆記和卡片,以前在台灣法雷寺,法師將老師的筆記錄入電腦打印出來,裝滿了好幾個書架。這些筆記,就是我們今天能得聽聞師教的來源。
法語即是佛心,能爲法雷弟子,知效仿前賢者是誰呢?
德歸:南无阿弥陀佛向师父学习,也要认真拜抄
德信:
“真学法者,用手抄写下来最好,享受现成的心不是求道者的心。”
——瑞默老师
德歸:
“法语没有经过千百遍的重复,很难刻入迟钝麻木的心。”
——感恩师父
蒙光:
沒有沁到骨子裏的,都不是真學問。
——沁入身心
恩海無量,不要只當作一句口頭禪,恩海中每一滴水,都是可感可觸的、具體的光。有心的人,能用心碰觸到。
——花錢這件事
上面兩篇,是不知哪裏敏感而被限制發布的文章。以前轉發過,剛纔整理文章時看到,覺得還需要再轉發。
同樣的意思,我一說再說,這些舊文章都充分說明,真是“老狗玩不了新花樣”。但是聽的人是否真的有聽進一句半句呢?所以還是不憚煩地再發一遍,希望能提供同朋們參攷。現在還沒有看懂,哪怕多看一遍,也在心中多種一顆種子。
願能如是思惟領解:從布施開始,從頂戴的心中,爲報恩而廣修六度萬行,這是“自信教人信”,也是“一心(信心)開五念(萬行)”。
二 關於課誦
同朋:请教老师
真宗要求生活以念佛为中心,随时随地念佛(报恩),请问功课时是否还有念佛定课(如定时或定数)?
以前念佛,还是处于祈祷心态,把阿弥陀佛看做救命稻草,故不敢轻慢;接触真宗信愿念佛、称名报恩教义后,对念佛的依赖反而有些懈怠了,就像小孩子知道自己不必到处乞求妈妈后,不自觉地就变骄慢了 所以想以定课念佛来约束自己精进 又怕是否会掉回净土宗的教义去
蒙光:以報恩心、頂戴佛德的心來做每日的勤行(功課)即可。
重點是不計己功
同朋:明白了 谢谢老师
南無阿弥陀仏
同朋:这几天因甲流回潮中招,每日咽痛涕流,痛苦不堪。今日上午功课时,于佛坛前坐下,打开经本,正信偈还没念上几句就疼得作罢。提起佛号,亦复如是。感叹自己真的到了有一天可能连南无阿弥陀佛都念不了了!
静坐时,心里更加感受到:佛智佛心是如何的尊贵,自己是如此的罪恶凡夫!每日行鼠窃之事,烦恼缠身,又好享乐,一天中有一个钟头泡在佛法里吗?业障现前,连念佛诵经都做不了的时候,这样的我竟然也能被阿弥陀如来照顾,真是痛苦惭愧……
德中 合掌
蒙光:如來並不需要我們念一句佛號,誦一部經典,就已回向其光明、功德,來到我們身心。不只在病苦時,是平日健康時,我們也無法如實的稱一句真實的名號、圓滿地誦一部經偈。只有慶幸妄念紛飛、煩惱熾盛的當下,也在如來的守護光明中。因如來的無緣大悲,才有我懺悔不盡的自省和安堵,才值得感謝。
如果病苦讓我們看到自身疏遠佛法而慚愧,病苦也對我們有恩。有佛法可依時,才知人生的苦痛慚愧,都已被光明包容。
同朋:老师指教的是
一声真实的念佛 一句真实的诵经也做不到
人生的苦痛忏悔
都已被如来的光明守护
南无阿弥陀佛
同朋:南无阿弥陀佛,老师晚上吉祥[合十]
弟子想拜闻老师平时是怎样勤行功课的?
蒙光:問這個和你自己有什麽相干?
同朋:虽然有尽力坚持功课 但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蒙光:如果要問課誦內容,課誦本上都有,根據自己的因緣自行安排。課誦本中內容皆是三經一論及七祖教法的精華,除《禮讚》較難之外,其他皆可作爲日常的誦讀內容,這些內容與《和讚》等都能熟讀、暗記最好。
在校在家、學生職場,因緣不同,時間長短早晚,不必一律。勤行的精神,在憶念佛德,不要只在形式上計較。
同朋:明白了,感恩老师
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課誦是從信心中頂戴,故仍要以聞法爲主。
三 隨感數則
(一)尊師重道,非徒空言
蒙光:五月二日在香港回福州的車上拜讀《親鸞聖人爲什麽寫教行信證》(瑞劔老師英語著述,淨覺師譯),讀到:
什麽時代都有這様以“我見”背離聖教、妄稱師説的破壞正法者。聖人一人挺身而出,著《教行信證》護持師教,亦成就其一生偉業。
尊師重道,是眞宗至可貴的傳統,亦是安心之要訣。
(二)養育有佛法的後代
蒙光:曾有人對一位女性同朋說:學佛的人,即使是在家,也應該遠離家人、家務等雜緣,不生孩子,才能致力於佛法。此人還對這位同朋保證,蒙光老師肯定會同意他這麽說。
於是同朋來問我,我說:恰恰相反,學佛的在家人,就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生孩子,以家庭爲道場,爲社會養育更多能活出佛法的孩子。
上面有蓮如上人的介紹,其中說到蓮如上人一生養育了二十七個孩子。上人一生在全國各地建立道場,走到哪裏、流亡到哪裏,就在哪裏建立道場,充分把握時地因緣,利益大衆。出於同樣的用心,上人也培育了很多在人格和佛法上有卓越成就的孩子,爲教法的弘傳貢獻了不可多得的人材。正如老師說的,每個念佛人都是活的道場。真宗教法在蓮如上人手中得以興盛,上人因此被尊爲“中興上人”,正是上人在在處處爲衆生、爲佛法用心的結果。多培養佛法者的下一代,正是其中的一個表現。爲佛弟子,自身依教奉行,又積極培養信仰佛法、實踐佛法的下一代,也是對衆生的法供養。
(三)至死是天鵝
【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听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乐曲后做出惊人的反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h411p7tD/?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52f91b9b6770ac176b4716e4e845b820
對舞蹈的愛浸入骨髓,即使老年失智,也會被音樂喚起身體的舞動。這是愛的力量,也是平生熏習的結果。
對佛法的聽聞若能到此程度,也就接近“身聞”了。
想起以前在法座上聽到的典故:老住持患了老年癡呆,半夜穿著病號服在醫院內設的佛堂禮佛,值夜班的護士都被嚇到。
老住持的女兒原來沒有信仰,但是父親的示現把她震撼了。父親往生後,她就到真宗的龍谷大學求學,她想知道:是什麽樣的信仰,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能讓父親連親生女兒都認不得了,卻仍然記得要拜佛?
關於“身聞”:
留言列表(1条)
[…] 法語即是佛心·至死是天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