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的選擇與重誓

桂利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3-12-26

如來的選擇與重誓

桂利劍老師:《正信偈講話》

親鸞聖人與正信偈

正信念佛

唯信正因

信海流出

信樂一念

久遠實成光壽海

如來的選擇與重誓

發願與選擇

法藏菩薩因位時

在世自在王佛所

覩見諸佛淨土因

國土人天之善惡

建立無上殊勝願

超發希有大弘誓

五劫思惟之攝受

言言皆是如來的光明,字字皆是如來的說法音聲。讀來誦去,不有一股天香入遠風,妙華從空來的感受嗎?無法藏的發願,無菩薩之弘誓,我們凡夫如何能在此生得遂出離生死的廣大素願呢?

聖道八萬的法門,不論何者,相應其機即能得轉迷開悟的利益。但是,連天台大師亦只止於「觀行即」,悲歎無法證入「相似即」,連日蓮宗亦談末法多是下種機,不是嗎?

聞本佛彌陀圓滿成就十方眾生的願行,為我們成就正覺時,孰不仰之?孰不信之?「十方眾生」,是指聽到法界眾生不漏一人地救度的彌陀願王招喚聲的眾生。因此,不論是什麼菩薩也好,聲聞也好,皆頂戴此佛勅。在《大無量壽經》的會座上,連次於釋尊之後成佛的補處彌勒菩薩,亦等同輾轉沈淪於五道的迷妄眾生,同仰本願。特別是高祖聖人亦常言:

「靜案五劫思惟之本願,偏為親鸞一人也。」(歎異鈔)

無此信眼的話,縱令拜讀《大無量壽經》,也無法獲得什麼。要言之,我們莫要探自己的妄念雲,應直聞彼喚聲。

「因位時」,指法藏菩薩在師匠世自在王佛座下的修行。由於法藏菩薩的願行,和我們凡夫的願行階位不同,故《大經》讚法藏菩薩道:

「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信卷」言:

「一切群生海,自從無始已來,乃至今日,至今時,穢惡污染,無清淨心,虛假諂偽,無真實心。是以如來悲憫一切苦惱眾生海,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行菩薩行時,三業所修,一念一剎那,無不清淨,無不真心。如來以清淨真心,成就圓融無礙,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至德。以如來至心,迴施諸有一切煩惱、惡業、邪智群生海,則是彰利他真心,故疑蓋無雜。斯至心則是至德尊號為其體也。」

誠法藏菩薩的五兆願行(五劫思惟之本願和兆載永劫之修行),正是如來的真實心,清淨真實的心凝為至德尊號,迴向給我們。願行由如來勵行,功德賜給五濁的我們。

又拜見《御文章》,更令人明白地感受到佛的慈悲可貴:

「夫言五劫思惟之本願,言兆載永劫之修行,唯為專救吾等一切眾生的方便,阿彌陀如來御辛勞地建南無阿彌陀佛之本願,令迷執的眾生一念信憑阿彌陀佛。誓言:若不能救助捨諸雜行,一向一心信憑彌陀的眾生,我不取正覺,而成南無阿彌陀佛。是即我等可易往生極樂之由來也,應知。云云」(五-8)

「覩見」,指看見。「希有」,指罕有。「弘誓」,指廣大的誓願。「超發」,指超越諸佛之發願。「攝受」,指攝取,或指選擇、選立本願。

如來的選擇與重誓

重誓大悲

重誓名聲聞十方

《大無量壽經》中敘述了法藏菩薩的四十八大願以後,又重覆地說了三誓,此名為「三誓偈」。又平常稱含有三誓的偈文全文,名之「重誓偈」。三誓是指:

一、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正覺

二、

我於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正覺

三、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靡所聞 誓不成正覺

此三誓,第一誓本願的成就,第二誓真實廣大的布施,第三誓御名聞於十方世界。

「行卷」連續引用第十七願的願文:「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及「三誓偈」中的第三文,其次是「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常於大眾中,說法獅子吼」等三文,作為第十七大悲之願。

「三誓偈」中「我至成佛道」者,是法藏菩薩明確地說出預期成就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覺體之御語。但是,此光壽的覺體,唯佛與佛能明確地了知,不是我們凡夫能直接交涉的佛境界。是故,如來起大悲的善巧方便,建立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法,令十方諸佛讚嘆,是即第十七願的意思。我們眾生聞諸佛讚嘆名號的聲音,聞信歡喜。聞信的同時,令滿足往生的志願,必到無上菩提的佛果。如果彌陀如來沒有此名號成就的大悲本願,我們凡夫始終無法超脫無邊的生死海。

如來施光壽的果德於名號,將之授與我們,我們聞信此名號得佛因。此名號一法之外,我們沒有真實的世界。因此,浮現在我們信心之眼的淨土莊嚴,皆是此名號的功德,其原樣是大信海的風光。《安心決定鈔》論述我們和佛的關係,御示佛心中的眾生、眾生心中的佛之旨意:

「彌陀之大悲心中遍滿彼常沒眾生,故是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佛心中的眾生)。吾等迷倒之心中遍滿法界身佛的功德,故亦是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眾生心中的佛)。」

離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法,立即直參光壽的覺體,是人不被允許的事。誠不得不仰名號成就的大悲本願,良有由哉。體得此妙味,即能知道原來所謂的「觀念的淨土」,「實在的淨土」等這呀那呀,製造執著的言語,徘徊在諍論之巷,是何等可笑萬分的事。又聖教中有「我彌陀以名攝物(眾生)」的法語,如來成就此南無阿彌陀佛的絕妙之法,實是大悲的至極。

曇鸞大師在《論註》之結尾道:我們眾生憍慢心強故,不以恭敬心信受正法,反而誹謗正法,思無佛亦無佛法,無三世因果的道理等,毀呰賢聖,捨尊長而不顧,如是之人,因是等罪業,命終後當然死投猛火中,受八萬大劫拔舌之苦,縱令業盡,來生人間,猶有餘罪故,或其所言,人不信之,縱使說教,亦不行世。雖高才勇哲,亦名聲不揚,空歎不遇。這皆是依憍慢心誹謗正法的果報。

雖然如此,即使是承受如是等種種苦惱的眾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的名號、說法的音聲,如上的口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的口業。連誹謗正法的大罪,亦能依信名號,解脫入如來家(佛果),與如來齊得平等的口業,這實是如來大悲之至極。

我們一往生淨土,即能應現十方微塵世界轉法輪,說微妙法,這全是名號不思議的利益。果上的不思議,自不必贅言,蓮如上人慶喜道:「莫談論文字知見的佛法,聞庶民歡喜讚嘆阿彌陀佛的念佛聲,人獲信矣。」

仰蓮如上人的這段慈訓,我們唯是驚奇上人身上薰滿大悲的香光莊嚴的尊貴。我們若忘記如來、上人的恩德,就會立刻被貪瞋的火焰燒焦身體,或哀歎自己的名聲不揚,或成為氣憤無人要聽己言的瞋恚鬼。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12-25 09:28
Next 2023-12-29 15:2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