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信正因

桂利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3-10-29

唯信正因

桂利劍

「正信念佛」,解作正信地念佛時,正信地念佛的信心,由念佛出復收於念佛。此故,念佛即是信心,信心即是念佛,視正信地念佛是信心的,是由「信卷」回顧「行卷」時。回顧「信卷」的看法,以覺如上人的《教行信證大意》的說明最容易了解。其文如下:

「言真實信者,指仰信上面所舉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妙行(行卷)為真實報土真因的真實心(信卷)。」

此處是《教行信證》的法門中最重要的地方,用語雖頗簡要,卻明快地教示我們重點所在。思及覺如上人的親切時,不覺感淚沾襟。

高祖聖人著作《教行信證》,全為闡明唯信正因的宗義。在一部六卷的聖教中,「信卷」是最重要的一卷。六卷之中,只有「信卷」別置有序文,由此可以窺知祖師是如何地用心良苦。

唯信正因

「信卷」中彰顯著什麼樣的內容呢?《教行信證大意》言:

「言真實信者……當知依此一心真的能到真實報土。」

此文提到唯信正因的要點,示此是「信卷」的精神。覺如上人的老婆親切,全是為了令如我等機根最劣的人,不誤淨土真宗一流的正意,這實在是上人的大慈悲。

高祖的眼中,原樣地頂戴示稱名往生的元祖法然上人的《選擇集》是「唯信正因」的教示。其證據,「正信偈」之中,親鸞聖人用下列四句來讚嘆元祖一代的法門,可以明知。

「還來生死輪轉家

 決以疑情為所止

 速入寂靜無為樂

 必以信心為能入」

高祖相承自元祖的心血,全不外此四句之意。元祖的《選擇集》有:

「當知,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明確地作了信疑的決判,高祖全相承於之。元祖又說:

「建立二種信心,決定九品往生。」

誠我們的往生,依信心決定,此是彌陀本願的實義,釋尊教說的正意。善導大師在「散善義」中判釋:

「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信卷」亦說:

「大信心即長生不死之神方(乃至),證大涅槃的真因。」

又說:

「涅槃真因,唯以信心。」

又引《涅槃經》的經文道:

「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信心為因。是菩提因,雖復無量,若說信心,則已攝盡。」

又引《華嚴經》的經文道:

「聞此法歡喜,信心無疑者,速成無上道,與諸如來等。」

以上諸文,不單是淨土三部經,釋尊一代的說法從最初所講的大乘至極的《華嚴經》,至最後的《涅槃經》為止,皆明示以信心為佛果菩提的正因之義,此可令我們拜見釋尊發遣的正意在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誠是如來招喚的勅命,勅命即是勸信,故高祖言:

「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也。」

唯信正因

貫通東西兩岸的白道,一喻行者的信心,一喻如來的願力。信心的白道指: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願力的白道是:

「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得斯意,見本願勅命之文時,則知「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一文全是六字名號之謂。「一心正念直來」即是顯「南無」二字之意,「我能護汝」即是明「阿彌陀佛」四字之意。因此,可以窺知高祖的「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也」,全是相承此善導大師的「二河譬」之意,故以左記的發遣招喚之文為二河譬的結文。

「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云云。」

誠「二河譬」之文是善導大師一生的功勳,此開示無礙一道,光顯本願一乘的真實義,絲毫亦不夾雜方便權假之說。高祖在《淨土和讚》(No.58·八)中,讚述選擇本願之意說:

「至心信樂欲生者

 十方諸有普勸之

 不思議之誓願顯

 真實報土之因著」

又聖人明示我們,說「本願勅命」是指:

「至心地信樂吾誓真實,思欲生我國。」(銘文)

誠第十七願諸佛讚嘆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即大悲的慈親心,印現到眾生的心中者,即成「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的第十八願信心故,高祖以名號判為至心之體,聞佛願之生起本末·南無阿彌陀佛之名義,一念領受處,即為攝取不捨的光明中之身故,一念領受處,可趣的六道生死亦無,雖於貪瞋水火二河之中,卻成步步走向光明莊嚴的妙境之身,唯是仰信佛智不思議的誓願,一般所想的「生信了故得救」、「念佛了故得救」等,凡夫依靠自力機功的心態,一點亦無留痕跡處,即信之心、念之心皆全非「我」之產物。慶喜是由佛智不思議之賜授,方能為得知本願由來之身,這是無法言喻的大信海之風光。

唯信正因

遊此大信心世界的人,聞正信地念佛一語時,其人已不再藉自己稱名的機功。不可有如下的異見:非稱名本願即不名為選擇本願;來迎稱名者是如來的誓願故,只要稱念就好不用講究信心;唯信正因是機受之意,不是法方;《御文章》僅是在強調機的領受,不是在講法的深信等等。

原本「信與行皆是御誓」,因此,信後稱名的願意自不待言,十念的稱名是相續,稱名相續的用非有信心的體不可。信心才是體,稱名是由信心海所流出的相續之水,故曇鸞大師在《論註》中釋道:

「此十念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的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

《觀經》下下品之機,指因還有十遍稱名念佛的生命,故言十念相續,若是連一遍稱名的時間亦無的至極短命之人又該如何呢?難道本願是至少得念佛一遍不可嗎?高祖的《口傳鈔》對此節骨眼處有著很懇切地御示:

「若以多念為本願者,命在一剎那頃即無常迅速之機,如何得乘本願乎?是以真宗肝要,以一念往生為淵源。」

如右文,以一念定往生治定的時刻,其後命長自然及多念的道理故,信心決定的人,必為他力大行之力用所催,應有慶喜報恩的相續是當然。但是,主張以相續稱名為本願的體,是全被自力我執的機情偏見所囚也。

真實信心,必具名號(稱名)。有命者,信心必現為相續的稱名行,命無者,即使一聲的稱名出不來,往生報土絕無有疑。

唯信正因

清楚地示此真宗一流的安心的是蓮如上人的《御文章》。御文明示機受安心,是安心的龜鑑乃當然。而法方呢,若有人主張聞本願是發願迎接稱念御名的人,信了非稱名不可的話,那是錯誤的。

《御文章》中示名號六字之謂,明第十八願之願意,皆在示法方。如「末代無智」之御文,特將稱名,把願文作口語化後,放到文後,明確地開示我們本願唯是信憑彌陀。其文如下:

「末代無智在家止住之男女衆等(十方眾生),一心深深信憑阿彌陀佛,更不傾心餘方,一心一向信佛救度的衆生(三心即一的信心),即使罪業再如何深重(「唯除五逆」意),彌陀如來皆必定救度(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第十八念佛往生誓願之意也。如此決定以後,有生之年,不論睡時醒時,當稱名念佛也。」

元祖的念佛往生的本願,原樣是高祖的本願三心之願、至心信樂之願及往相信心之願。

其外,「信心獲得章」、「聖人一流章」等,不論哪篇御文皆以本願、名號為所聞所信,並無一處提到稱名本願。自元祖至高祖,自高祖至中祖,為了我們,往生一路漸漸地愈發清晰。因此,今再無絲毫困惑。若誤真宗相傳的實義,連恩德都忘,無視一宗的宗風,且還變本加厲地執著稱名本願,仿佛唯有我獨知的樣子,實是令人悲歎的事。

唯信正因

親鸞聖人與正信偈

正信念佛(上篇)

淨土真宗中文課誦(一)

淨土真宗中文課誦(二)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10-28 09:04
Next 2023-11-01 20:49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