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遠實成光壽海

桂利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3-11-28

久遠實成光壽海

《正信偈》的綱領

桂利劍

歸命無量壽如來

南無可思議光

這是歸命壽命沒有限量的如來,南無不可思議光明的佛,這是祖師聖人表白自督(注:指自己所體得者,有貫徹所信正法之意。真宗以此為安心之別名。)的安心之偈文。此中自然令人想起天親菩薩一心歸命的影像。此不僅是聖人信心的披瀝,同時明示「正信偈」一部的大綱,甚至淨土真宗一流的宗義安心、唯信正因的宗旨悉攝於此。我們生死凡夫,生命再怎麼長,也不過五十年或百年之間。但是如來之法的壽命沒有限量,非時間能測量的壽命,此名無量壽。因此,此佛名無量壽佛。嚮往永遠的生命,追求無限自由的人,不自覺地會歸命此壽命無量的佛,南無智慧至極的光明無量的如來。南無與歸命是同樣的意思,歸命,是指信順本願之勅命的心。我們是無明煩惱的結塊,妄念妄執隨心所欲地造作惡業,漂沈在生死的苦海中,在修羅巷中發著悲痛的聲音。然佛放大悲的光明,照破我們的無明,在其光明中攝取我們。由壽命無量的體,起光明無量的用,攝取眾生,且把一切眾生引入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御證中。

久遠實成光壽海

「正信偈」之初二句,是高祖聖人的信心,同時亦示信心的對象。用「信心」和「信心的對象」這樣的字眼來彰顯真宗的妙味,實在是不充分。《教行信證》「行卷」中明示如下:

「然按本願一乘海,圓融滿足極速無礙絕對不二之教也。」

「然按一乘海之機,金剛信心絕對不二之機也。」

誠聞信本願之勅命·南無阿彌陀佛的原樣,即是金剛的信心,其信心的原樣即是南無阿彌陀佛,此云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此一體之中,暫時區別信的機和被信的法吟味時,南無是信機,阿彌陀佛是救濟的法。但是,原來信機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救濟的法也是南無阿彌陀佛。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既是信機,亦是救濟的法。此故,不可忘了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是真宗法門的泉源。應知製作此二句,是在讚嘆南無阿彌陀佛及其御德。

久遠實成光壽海

就光明和壽命的順序而言,從如來攝化眾生的方面說時,光明在前,壽命在後,即為光明壽命的順序。《正像末和讚》(No.256·十九)讚言:

光明壽命之誓願

 大悲心行之根本

善導大師亦言: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往生禮讚)

然,若談如來之御德時,則為壽命光明的順序。

存覺上人在《六要鈔》中,明確地示此處:

光明無量,正約橫(空間)義,兼亙豎義。此以眾生無邊之故,光明無邊,攝化無邊諸有情類,是為橫義。又兼豎者,遠亙三世,無有斷絕,利益無盡。

壽命無量是約豎(時間)邊,且依因願,雖為十劫成覺之身,諸佛壽命,平等果海,無有闕減。只是本覺彌陀壽也。約此義邊,酬因感果是始覺智無為凝然,是本覺理理智不二,始本是一。已至始覺,必冥本覺。又釋迦佛久遠實壽,即阿彌陀之名義也。

故『法華』云,惠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

無量光者,佛智觀照之妙用也,無量壽者,法身常住之妙理也。體(壽)(光)不離,理智冥合。云云」

從時間上看,無始亦無終;從空間上眺望,橫縱皆無限的此廣大無邊的大宇宙中,有著一定的法則,因果的道理亦貫通古今,儼然存在。以相對的眼見之,十方法界,一切是相對而呈現種種雜多之姿。彼處有心亦有物,有佛亦有眾生,有極樂亦有地獄,有善亦有惡。但是從絕對的眼,即從證悟的世界眺望時,所有相對之姿皆消失,而為一味平等的世界。此二種觀點在做學問上很重要。

久遠實成光壽海

今立於絕對即平等的立場,且以佛所教的看法,思考阿彌陀如來時,阿彌陀佛實是久遠無始的古佛,非用時間的尺度可衡量,乃超越時間,是自古以來已在之佛,此云「久遠實成之佛」。久遠的生命正是阿彌陀如來的實壽。因此,從這方面來看阿彌陀如來時,阿彌陀如來一點也不變,是既不會死亦不會老之佛,此言「常住法身」。

又視阿彌陀佛是無形示形,無像現像,是超越形和像之佛時,言阿彌陀佛是「法性法身」。此一如法身的阿彌陀佛是諸佛的本師本佛。當然,示相時之報身的阿彌陀佛也是本師本佛。因此,一言以概之,阿彌陀佛是本佛久遠之實壽的常住法身。

話題進展到此,此常住法身的阿彌陀佛亦是理智不二的佛。「理」指的是,所見所聞所想的對象的世界,即指現象全體。雖講現象,原樣地見之時,即云「理」故,即是實相。因此實相,即原樣地看原樣之姿的心云為「智」。原樣地看物原樣之相者,從別的面來說,是不於相的原樣見相,這不是我們凡夫能辦到的事。又對人來說,見的心和被見的事物不能說是一樣。但是,一旦成佛,此二非二,云一亦非一,是所謂體達不二的境界。由人來思考佛的覺證,雖很牽強,勉強地用言語形容的話,只能云佛是位開悟理智不二的覺者外無法言喻。

接著講始覺和本覺,這是很難解的事,雖無法充分地說明,大略地說,能如實地看萬物樣相的智慧,即名始覺。此始覺的智慧必是從本覺實相之理流出的智慧。至始覺時,本覺之理(智)方顯與理冥合。故說始覺同於本覺,這是悟的極點。

阿彌陀佛是如此不可思議、常住、理智不二之佛,又是諸佛的本覺。此故,雖云諸佛從因位時修行取正覺,其實不過是依阿彌陀佛的法門,還阿彌陀佛而已。自大處看時,說佛法唯有阿彌陀佛之法,講佛唯有彌陀一佛而已。因此,諸佛皆是阿彌陀佛的分身,是阿彌陀佛的示現,即諸佛成正覺,是卷垂跡還本地的意思。如此想時,可知阿彌陀佛本有常住的無量壽海是多麼地廣大無邊。因此,有別宗派的人士說應信與此土緣深的釋尊一佛,若信與此土無緣的阿彌陀佛,不會有任何的結果等,這是沒有必要吐的極粗淺無知之語。釋尊成大正覺,徹見法界,宣說凡夫流轉五道中。但是,佛智慧的世界實是不可思議,由此佛的知見說時,方可說煩惱即菩提或生死即涅槃。念佛行者從信心上能體驗此境地,我們凡夫從無始已來即被無明覆蓋故,無法窺知佛所覺悟的世界。《大經》言: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在法相宗,說無佛性的人是另當別論,或有人說自無始以來,自然地有淨佛種。《起信論》更進一步,說宇宙本體的真如有大智慧光明。在天台宗說我們所起的一個心念亦圓具著宇宙全體。真言宗說我們心中本來儼然住著三十七尊的菩薩,放大光明,莊嚴清淨的淨土,此心是秘密莊嚴心。以上諸說,不論何者皆是依如來的教說之言語,是皆真實,不能置疑。但是,道理雖如此,我們凡夫,要如何才能磨出本來持有的佛性呢?若是不能實行的教法,至少對如我等被罪染污,無法修行且又無智慧的人來說,只能說實是難解難入。因此,善導大師說:

「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玄義分)

此文開西方之門,為引我們入彌陀的本願海,懇切地御示著。

久遠實成光壽海

若入彌陀的本願海見釋尊一切的教法,講「真如」、「大智慧光明」之用語,皆是說明阿彌陀佛覺證世界的樣相,是說久遠實成的本佛阿彌陀如來無礙光的德用者。教導如我等這樣凡夫的心中也有佛性,明示久遠劫來,如來的慈悲從我的心底到骨髓貫徹著,又聖道門的人們雖論說著:「可視為在眾生心中的佛性的真如,覺於內,刺激外部的煩惱,起驅逐之的作用」,其實是如來的慈悲徹到我們的心中,於無上淨信之曉,歸如來的淨國看,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所認為的「真如內薰」,原來全是無礙光如來光明的照育。又極樂淨土有二十九種莊嚴,此云「廣相」。但是極樂的莊嚴實是不可思議,那光明相好的二十九種殊勝的莊嚴,其原樣是一味平等的實相。言實相時,是指莊嚴的原樣不見莊嚴之相的真理面。如此想時,十方法界所到之處,物也好心也好,無一不是極樂淨土的實相。然者,真言宗所講的密嚴淨土也充滿在我們心中的道理,絲毫亦無懷疑的餘地。

久遠實成光壽海

達觀地談論至此時,愈發明白阿彌陀如來的法門統攝一切的法門,此絕對的大法門云本願一乘。本願一乘,即彌陀大悲的勅命,是果海的法門,是如來御證的世界就那樣地原封不動的顯現者。身為底下的凡愚,不容易向如來的本願低頭,大悲的御心實在不易明白,一是因為彌陀法是果海的大法門故。同時聽聞彌陀果法的本願是世間因果的尺度也到不了的大法門時,就不該用凡小的猿智疑東疑西,應立即信順如來大悲的勅命才是。淨土真宗以外的其他宗派,不過是將此果海不可思議的佛法,落到凡夫的地方在凡夫身上談論而已。聖道的人們也是,若捨棄自力的心歸他力,信彌陀的御證是自他不二的一法身之御證時,應能同意真宗的本願一乘的教法吧。

久遠實成光壽海

想以自力成佛的人們,從自己努力地磨清淨的智慧,燒盡煩惱薪;淨土門的人,覺醒自己的無能為力,仰信無礙光如來的光明。無法信久遠的阿彌陀如來的人,只能說是因緣淺的人。既是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照育的人,能信破無明大夜的唯有此光明。此大慈悲光明誠是能震動全世界者,不論是誰遲早都會感受到此威神力。因此,不論無明之闇如何地深,如來的大悲深故,任何人都能念念地接近如來是事實。吾等的疑闇依此光明被照破時,即是滿足往生的志願時。滿足往生的志願,是因為被攝取的光明攝取故。

被此光明攝取,入無量壽國時,無量壽國的莊嚴,一一皆是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來的願心自身。聖人讚嘆此為:

「歸命方便巧莊嚴。」(淨土和讚No.37·三五)

即是往生淨土,與如來的光壽海為一體的境地。誠從光壽海放光明,攝取一切眾生,令與光壽的佛同一體的御佛即是阿彌陀佛。這裏最重要的是,此彌陀的正覺如何成為我們的信心顯現呢這點。

久遠實成光壽海

如來以光明和名號攝取、救濟一切眾生。眾生實是蒙此光明的照育,始聞名號的音聲。我們所聞信的名號即是本願的招喚聲故。聞此本願招喚的勅命而無疑的是南無之意,是歸命的意思。高祖曰:

「歸命即隨順釋迦·彌陀二尊的勅命、招喚之語。」(尊號真像銘文)

又蓮如上人御示:

「云歸命者,即信憑必救汝之意也。」

(注:《御文章》常述此意,如:「歸命者,衆生信憑阿彌陀佛救度後生之心也。」四帖十四通·一流安心章歸命者,即信憑佛救助之意也。五帖十三通·六字功能章

在真宗,「歸命」是最重要的事,因此一定要仰聖教的指南,順從善知識的化導,切莫輕率地隨心所欲地自解談之。就此,《御文章》是真宗安心的龜鑑,若有捨《御文章》說安心之者,那人即非真宗門徒。應早晚課拜讀御文,領會是如來的金言,更遇明師受其指南。

久遠實成光壽海

「正信偈」大略可分為二大段:依《大經》彰釋迦·彌陀二尊的大悲之御心的部分,和就七高僧的御釋,示相承之宗義的部分。依《大經》彰二尊的悲懷中,又可適當分為二部分看。即:一明彌陀的本願之意,二彰釋尊的教說之意。大體上,若無此見解,很容易看錯「正信偈」的真意,下段的七高僧段最為明瞭。高祖聖人御覽當時的修行者們,沈於所謂的「心外無佛亦無淨土」之「自性唯心說」,不信淨土真實之證,反而有人非難之,而深為慨歎。倘若沒有聖人出現於現代的話,該如何是好呢?

久遠實成光壽海

我記得在我年青的時候,有某真宗的學者連聖人的御心也不知道,就說《淨土論》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冷冰冰的理佛,即是法身佛般的解釋。但是,現代更糟糕,是什麼話都有人說的時代。連那些以為若不藉親鸞聖人的御眼,即無法拜見《大無量壽經》的認真學子們,不知不覺中亦根據現代科學、哲學的思潮來看待經典,實是可怕的事。

要言之,真希望學子們至少持一點至淳的心,以謙虛的態度,正視自己的生死問題來拜讀。

以前我曾看過五劫思惟的法藏菩薩的御像上,題有一首讚偈,文:

久遠實成光壽海

何故君姿多清瘦 聞之不覺淚沾襟

無此淚拜閱祖師聖人的聖教者,不知不覺中就從自己的妄想描繪出祖聖作夢也想不到的法藏菩薩,說法藏菩薩是吾等心的本體,是阿賴耶識等荒謬的妙論出來。這些都是從雖拜讀祖典,卻沒有心讀之而來,即彼等是聞不具足的人。

若探求自己的心中,可以找到法藏菩薩的本願,祖聖就不用捨聖道門歸本願海了。人被感覺的世界所囚,被概念之網所縛,以智解去批判一切的事物,這是不契合轉迷開悟為目的之佛教的原則的。若不能真正區別以人的妄想分別創造的世界和真實的佛法完全不同的話,是人即不足談高遠的宗教。無量壽如來,是聖人依仰信相見之御佛。我們也是,和聖人一樣得同一的他力信心,即能和此御佛相見。

感受到宇宙中有絕對者,或是什麼偉大神聖者的人,漸漸地信心眼開,面對此如來時,若非感應道交,明白如來的大悲,信眼中無任何疑點者,即無讚美如來的資格。聖人聞此阿彌陀佛,是味得本願因果的人。

本來佛的境界,既非修行的階梯,亦非固定樣的涅槃之悟,即果海亦非因亦非果。如來於正覺一念圓滿成就三世十方眾生的願和行,我們凡夫雖能頂戴(信)此正覺的大慈悲,卻無法直接地感見之。因此如來,正覺的原樣示現法藏菩薩的因位之相,現淨土的果德莊嚴,令我們依信入悟。這到底是救濟下根凡夫的善巧方便。要言之,信即足矣。聞信甚深廣大的法門,往生淨土,端坐於百寶蓮臺時,得如來正覺的智眼,能一目見三世十方的因果。將我們相對有礙的感覺世界,和此如來絕對無礙的光明世界做比較時,其中天關遠相隔。因此,我們該以謙虛的態度,恭敬的心,聞《大無量壽經》中佛的金言。釋尊對法身的大士說《華嚴經》這般高遠的,所謂海印三昧中一時炳現之法,此中想必煞費了諸多苦心。對下根的凡夫,說阿彌陀佛的果上、智願海的風光,想必又發揮更大的慈悲手吧。彌陀正覺的世界,其原樣為眾生往生的因、為果,因此,釋尊向我們御示法藏菩薩,給我們阿彌陀如來,即作為酬報五劫的願行和永劫的修行所感得的三種莊嚴的淨土,為我們說無盡法界的大光明。同時釋尊教示,本佛彌陀的正覺世界,其自身既非因亦非果,是微妙難思議的悟境。誠應仰釋尊的大慈悲方便力。思及此處,不論是說如來正覺的世界,或說救濟眾生,還是說釋尊的善巧方便,都不是凡夫的境地能測知的。唯有唯有仰連底下凡愚也不放棄的如來慈悲御心,徹底地返歸赤子的情懷,應以恭敬心拜讀「正信偈」。

久遠實成光壽海

相關鏈接:

親鸞聖人與正信偈

正信念佛

唯信正因

信海流出

信樂一念

桂利劍老師:《御文章講讚》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二)日本佛教和蓮如上人

(三)宗風與安心

(四)教化與領解

(五)真佛弟子的態度

(六)涅槃真因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11-30 18:00
Next 2023-12-07 09:0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