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04-20
信心銘 二十
◆只是「如來」、「本願」、「勅命」難能可貴
認真地、深刻地思惟自己現是臨死的大病人,頂戴成就文時,言語思慮皆無、連「信心」的詞都忘,自然有的只是如來好可貴、南無阿彌陀佛好可貴、大悲的本願好可貴、「就那樣地救度喲」的勅命好可貴。這是如來的大悲心貫徹到己心的證明。如來的大悲心徹到外,信心是不可能。
◆祈求的心
其他宗教,必須向神祈求「求求您救救我」。即使祈求了,那祈求幾乎没被承諾吧。以凡夫的惡心、汚穢的心向神祈求,那願望必定是無法實現的。
「雖祈求 無效果正是效果
祈求心 無真實故」
淨土真宗的人,雖然不祈求諸神,但是却想著「要信心、信心」,而祈求自己的心,想要做什麼什麼求往生,那心態不行。又認為「頂戴信心的話能往生」、「因為頂戴信心了能往生」,這種心態也是不行。加上「…的話」、「因為…」是不行的。古歌云:
「都聽明白了 聽明白了的心 有瑕疵
信憑心 而不信憑彌陀」
◆雜行雜修自力的心
障礙往生淨土的是「雜行、雜修、自力的心」。這個心老是不一心一向彌陀一佛所以不行呀。偶而到寺院聽聞佛法,偶而稱念佛,却是以為因為有稱念佛所以能往生。聽聞佛法,稍微記得教義的内容,就自以為「知道了」、「明白了」。那種想法不行。
「若是以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淨土……
以為能往生卻無法往生的淨土
不能往生者往生 不可思議」
◆願力自然和佛智的不思議
從如來方面看,依如來的本願、名號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使凡夫往生成佛,並無任何不思議。這就叫做「自然」、「願力自然」。名號、信心、往生,皆是佛的自然,但是從凡夫看來是不可思議。因此,信心是不思議地頂戴佛智的不思議、不思議地頂戴名號的不思議、不思議地頂戴願力的不思議、不思議地頂戴往生的不思議外没有信心。「知道了」、「我認為」是無濟於事的。
◆唯之唯
以為是因為自己知道了故能往生、因為自己這樣想所以能往生的心態,是無法往生的證據。那叫做「自力的計度」,又叫做「知解分別」。不是真實的信心。信心是除去知解分別,唯只是感到阿彌陀如來很可靠,感到本願名號的勅命,「就那樣地來」的勅命很難能可貴的是信心。從此方説的話,往生是「唯之唯」(光按:是免費中的免費,已由佛方買單了)。
講唯 真的是就這樣地
唯之唯 真的是唯喔!
本願力好大喲!
◆「就這樣地」的滋味
所謂「就這樣地」,是本願力的救濟故,絶對無條件的救濟謂「就這樣地」。這句話雖然知道,能「就這樣地」的人很少。父親久太郎不知跟住在神戸車站附近的住川老菩薩説過幾十次、幾百次:「老菩薩!別擔心喔,就這樣地喔」,那位老菩薩每次都説「是是」。父親去世以後,她才想到到底「就這樣地」是什麼意思呢?怎麼想都不得其解。每天每天想,「就這樣地」共想了十年。十年過了,始知道「本願名號不思議的就這樣地」。所以「就這樣地」的滋味很難呀。
「雖說就這樣地 就這樣地 幾千種」
能真的吟味「就這樣地」的意思處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大悲慈親
徹底「就這樣地」,對臨終人的言語如下記:
「大悲慈親」
「信心有也行,無也行。就那樣地來的勅命。呼喚聲也是,有聽見也行,没聽見也行,是為你造淨土等著你來喲。別擔心、別焦慮,是慈親呢,即使你説不要管我,無法不管的是父母心。拜託,請讓我救你。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渡世
只要是人,就應以「佛法第一、孝順父母、待人親切」渡世。常懷惡念、不積德的人,不要說往生,此世都很難善終。因果很可怕,惡人不必等到死來,一定會逢遇意想不到的災難。這是天地自然的法則,不可不慎。名號是善之本、德之本。大信心是道德的根源。
隨想 微妙音(二)
○「今死的話會如何呢」,念死如迫在眉梢,怎麼樣也坐立難安的話,是還差一步呀。
○道元禪師和白隱禪師真了不起呀。弘法大師和傳教大師有多偉大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中國華嚴宗和天台宗的祖師也是讓我們只有驚奇的分。法然上人、親鸞聖人的偉大尊貴讓我們知道他們不是普通人。這些大德比起其他宗教的開祖,有天淵之別。
○傳教大師和法然上人、親鸞聖人都説:「我是愚痴、愚鈍、狂人呀」。那謙遜的内涵令人難以言喩。因為這樣的大德是常坐於如來的面前,知自己的無明底深故。
○新興宗教的開祖們如何呢,與前述的大德相形之下,就如太陽和蚊子和蜻蛉的不同,說的很了不起,讓人吃驚地說的很了不起。真好笑呀。
○所謂凡夫,看不見自己。若知道自己,那是佛智的運作。
○凡夫的知道、想法,如何能往生淨土呢?光是這一點知道的人很少。
○很多同朋說信心信心,但是信心是第二。問題是知不知道凡夫是什麼。不知道凡夫,不論聽多少信心的話也是不行吧。
○聖書中,說神子的基督有很多「奇蹟」,是科學和哲學也無法想像的不思議。不論做了如何不思議的事,不講成佛(神)之道,即不能說是難能可貴。
○真宗是華嚴、天台、真言、三論、法相、禪等殊勝的大乘佛教完成,這些學問開花結果之後誕生的宗派,因此和這些學問有很多的交集。這是非常難的地方。神的教法,認真說的話是不在眼裡的。
御本典
即使是一點點,養成每天用漢文拜讀御本典的習慣很重要。日文翻譯和白話文翻譯如相片的臉,漢文的原典如本人(肉身)的臉。從肉身的臉可以得到更多的靈感。了義經是一切智人(釋尊)之說,本典是祖聖的法身。克服人生苦,每天拜見聖人的法,是慶喜中的慶喜。沒有每天接觸御本典的話,人的心會逐漸地枯渇。沒有吟味本典的話,心迷於世間,感到自卑,悲哉。
信心銘:
(二十)「就這樣地」的滋味(本篇)
留言列表(1条)
[…] (二十)「就這樣地」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