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光明

瑞劍老師法語 釋蒙光編校 2024-04-08

無礙光明

信心銘 十四

無礙的光明

瑞 劒

◆ 本典總序的聖句

總序之文曰:

「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瑞劒在三十八歲之夏時,從桂利劒老師親受此祖文。宗教雖多,聖句金言雖多,如此殊勝的聖句他不多見。恩師以朗朗的音聲,儼然面授時,我心想大聖釋迦牟尼如來說《大無量壽經》時就是這樣子吧。光顔巍巍的溫容和朗朗的音聲,有徹骨髓者。

◆ 父夢告

在前年的九月一日家父(久太郎)逝世了。師事桂老師後的第一個月,夢到父親同瑞劒(最三)告曰:

「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最三(瑞劒)呀,這裏哦,這裏哦。」

説完就消失了。

師事桂老師二十年,没有一天不想此聖句,到九十三歲的今天,每天感念此聖句之恩過日子。

無礙光明

◆ 真宗聖教出於此聖句,收於此聖句

正信偈、和讚、御文章,乃至《教行信證》,從此聖句出,收於此聖句。信心亦在此聖句中。忘記如來、忘記勅命没有信心,忘記聖句没有信心。

「難思弘誓」和「無礙光明」,一輩子每天想起來就憶念,憶念的話就吟味之,想呀想呀,吟味喜悅此聖句中含著無限的意味的是信心,亦是頂戴信心的秘訣。

◆ 如來的生命、聖人的心髓在此一句

御本典在卷頭有:「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文類聚鈔》在卷頭有:「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

如來的生命、聖人的心髓,在此一句。此一句亦是眾生往生的秘鍵。幾十年地研究、吟味此聖句,經常憶念不止的話,超越凡夫的知解分別地被「無礙光明」同化吧。這即是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力、亦實是我們的信心歡喜。

無礙光明

◆ 極樂莊嚴現於現土成此聖句

極樂莊嚴,原樣現於現土而成《大經》、成《教行信證》、成「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的聖句,為我們顯現。遇聖句與遇如來一樣。徹聖句處,即是信心歡喜。輕視一句者,是輕視千萬言的人。一破一切破,一斷一切斷。「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以此一句没有道理不得滿足,没有道理生死的雲霧不晴。以為「信心」像物品一樣、以為「信心」像影子那樣地追,最好停止這樣的追趕而三十年如一日地參此聖句。佛語不虛妄,聖人怎會誤衆生呢。

◆ 為我們的真實功德相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這一句廣大周遍法界,長遠盡未來際。這即是佛勅、是佛語。佛教在此中,佛願在此中。這個是往生極樂的要路。

聞「無礙」之言語,當下被憶念「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無礙光如來」是為我們的「真實功德相」,是即南無阿彌陀佛。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高祖聖人也是歸命無礙光佛。往生極樂之道,此外没有。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啊,多麼令人慶喜、懷念的聖句呀。

無礙光明

信心銘 十五

聞其名號之一句

◆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天親菩薩於《淨土論》的卷頭説:「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来 願生安樂國」,表白了自督的信心。親鸞聖人解釋之說:「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真實功德相)是「誓願的尊號」,這即是「南無阿彌陀佛」。

《大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成就文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淨土真宗的安心,此外沒有。這是真宗的面目,是云「橫超」,此旨懇切地說於「信卷」,不要迷失,不可迷惑。獻一生的努力於「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之一句,研究之,應好好的聽聞。

◆ 常回歸成就文

關於安心,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疑問,回歸此成就文論之,以成就文為本,可解決其疑問。

「成就文呀,那個我也知道」的心態不行。自己的死迫在眼前,汝怎麼做?知解分別無法過死的關卡。還在「想要信心」、「想安心」的話,臨終時來不及。平生時,若没有獻全部的生命,被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搓圓,「萬一」的時候來不及。

無礙光明

◆ 初聞即終聞

聞「南無阿彌陀佛」,捨幾十年的聽聞,捨知解分別,用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名號的心態最佳。「初聞」即「終聞」,往生極樂之道只此一條,「極樂之道只一條 南無阿彌陀」。滿心驚喜、忘己,被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搓圓就叫做「聞名號」。不是想要飛上天那樣的喜悅,口無法言喩,只能説是靜謐的、很大的喜悅。

不是被「喜悅」救度,不是被「安心」救度。淨土,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能往生的。是被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南無阿彌陀佛」「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救度的。

「信心歡喜」,就如久在戰地的士兵,在舞鶴的軍港上岸,見到母親時所有的憂慮都沒了一樣,這就叫「聞其名號」,這就是「聞名號」。慈親是如來,如來是名號。聞也,唯是聞也,久遠劫來的疑雲在刹那間煙消雲散,這就是「信心歡喜」。這信一念的瞬間,凡夫原樣入正定聚,這就是「即得往生」。

(注:學真宗的人,最容易掉落的陷阱,就是在凡夫的心地下功夫,以為是自己有喜悅了、安心了就可以往生,殊不知這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在那當下,是人已遺忘彌陀的威神功德、慈親的存在。)

「初聞」即「終聞」,每一次聞法都是第一次聽到(初聞)(初聞才有驚喜感動),同時也是最後一次聽到(終聞)(深念無常者自會如此領解),這是拿真劒的心態。還有「下一次」的人無法有認真的心態。

無礙光明

◆ 聞是佛力、佛智、佛心

「聞名號」,不是用理智分別地聞。依本願力,本願力的名號,身與心皆滲透,這就叫「聞」。「聞其名號」的「聞」。「聞」是佛力、佛智、佛心,是如來大悲的誓願力。

佛心,不是自己想聞就能聞得了的,不是自己想信就信得了的。《和讚》(No.31·二九)曰:

「假令大千世界中 充滿大火要當過

 佛之御名得聞者 永得不退安住也」

不惜身命地聞,就會被聞。佛心一徹入,聞也沒有、信也沒有,唯是忘己地讚嘆名號,這就是「聞名號」。依止良師,精進地頂戴聖教,名號令聞見,這就是「聞其名號」。親鸞聖人開佛智的奧藏,為我們釋本願成就文,以歡喜之涙頂戴「信卷」時,「名號」令聞見,那就叫「信心」,又叫「念佛」。不是「稱念往生」、「信了往生」。遠遠超過凡夫自力的「計度」。

「名號不思議海水 逆謗屍骸皆不宿

 衆惡萬川即歸入 功德海水一味也」(和讚No.159·四一)

若有得聞彌陀名 人皆南無阿彌陀佛地信憑(蓮如上人)

     (51年11月5日)

無礙光明

信心銘 十六

佛的尊貴

○ 佛很尊貴,此一事若不知,即使讀了萬卷書,幾十年地聽聞,都是徒勞無功。佛法和浮世不一樣,佛法是生死解脫的一大事,此世的智慧也好力量也好什麼幫助也沒有。

○ 自己想、自己知道是不行的。身為凡夫是虛假不實,無有真實。往生之一段無凡夫之善惡,此世八十年的人生有善惡。要好好辨別此處喲。

○ 慈親說:「即使被說不要管我,無法不管的是親心。請讓我幫汝吧」。現在就斷氣的話,聽過的事派得上用場嗎?未聞前的原樣被「等著你」呼喚回慈親的懷抱。

○ 若被人問聽到了什麼的話,為何不會回答:「什麼也沒有聽到,阿彌陀佛真慈悲呀」呢?從什麼老師聽到什麼呢?若回答不出來的話不行喲!不行喲!

○ 臨終時就知道「就這樣地」了吧。講「就這樣地」,「真的是就這樣」呀。佛法是聽聞、聽聞再聽聞,無事可聞,無話可說,自知如來是尊貴的尊貴的尊貴的人。還愚痴往生極樂。

○ 有沒有想要獲得信心呢?信心不是物品喔。明白佛的尊貴和自己的愚痴是信心呀。

○ 即使自己想要馬上信本願名號,大半都不成。接觸高僧的人格,信其語,本願名號始能被信。

○ 想要獲得信心往生、想稱念佛名往生之心還有時,無法明如來的慈悲,著眼於佛智不思議吧。如來的功德不可思議廣大無邊。依不可思議功德往生。

○ 如實聽就那樣地來的勅命,不,不是聽,是被聲音吸引(著迷)而往生。不論何時都是呼喚聲,不論何時都是被救,啊,真感恩真慚愧。

○ 求此世的利益幸福信神佛的人,皆是迷信。求離生死之道而聽聞的人,終得出信心歡喜之曉吧。凡夫的想法又如何、自己知道的又如何,只在自己的心探求而忘了佛,不行不行。

○ 幾千遍以為已頂戴信心了,信心破碎亦幾千遍。幾度反省還是老樣,最不可靠吾心哉。想念佛、想信心、想做點什麼求往生的心皆是自力。還不認栽是什麼也不行的阿呆嗎?往生是如來的計量。

○ 佛法用耳朶聽呢用身體聽呢?用心聽呢我聽呢?依長時光明的照育被聽聞的。

○ 有罪故墮落地獄。罪本是「無智」和「我」,此云無明。消滅根本無明的唯有佛。

○ 花三十年聽聞,不如花三十年尋找有信心的良師(善知識)。老師的一句話,比山重,比千金尊貴。

○ 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為我等的真實功德的結晶體。非我等始信才往生,歸命無礙光如來處,是即真實的信心。

○ 啊!那月亮。啊!那月亮。讚嘆的念佛若出來,那念佛是南無阿彌陀佛。

○ 想信而往生不行。凡夫用我的力量想信的心,是凡夫自力的妄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信心。

○ 今,臨終呀。如來會說:請等到獲得信心再說嗎?想想這吧想想這吧。

○ 老師也不親切、同朋也不熱心,如此,佛法唯有漸漸式微的份。

○ 仰信聖人的大人格,於佛前垂恭敬頭時,求者皆滿足。這是始之終也。

○ 眺望行步大道者(聖人也)

 無擔心 亦無安心。

○ 彌仰彌高,愈切愈堅。仰信崇高的大人格處,始能信不思議是不思議。

無礙光明

信心銘:

(一)仰見明月

(二)信海流出的念佛

(三)唯佛獨明了

(四)和讚拜讀記

(五)安心的龜鑑

(六)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

(七)任風吹拂的風鈴

(八)學佛大悲心

(九)因果的真理和大信心的世界

(十)難信的妙法

(十一)所尊所重唯佛世尊

(十二)難思弘誓

(十三)如來的真實

(十四)無礙光明(本篇)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04-07 20:03
Next 2024-04-13 05:4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