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佛偈》講義

編校 蒙光 2023-06-11

《讚佛偈》講義

《淨土三部經講話》 

日·柏原祐義著

游藤 譯

蒙光 編校

《讚佛偈》講義

發心總願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合掌,以頌讚曰:

【解釋】

(1)悅豫 高興快樂。「漢譯」(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中有「歡喜開解」,對所聞之法,歡喜領解的意思。

(2)無上正真道意 無上正真道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意譯。指佛的正覺智慧。求無上正真道的心,叫做無上正真道意,即大菩提心。

(3)沙門 梵語舍羅摩那(Sramana),巴利語沙摩那(Samana)的音譯。意譯是勤息。指出家人。出家人勤善息惡,故有此名。

(4)法藏 曇摩迦留(Dharmakara)之意譯。dharma,法的意思。akara有含攝、蘊積、出生、無盡等意思。「魏譯」為法藏。「唐譯」(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為法處。「宋譯」(法賢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為作法。「漢譯」為曇摩迦留、法寶藏。「吳譯」(支謙譯《佛說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經》)為曇摩迦。解釋為一切佛法皆蘊蓄不失故。阿彌陀佛因位時出家修行菩薩道的名字。

(5)高才勇哲 才智過人,勇敢而聰慧。

(6)超異 殊勝,超越世間的,不尋常。

(7)稽首 頭著地而禮拜。

(8)三帀 帀是周。繞三周之禮。

(9)長跪 兩膝著地。

(10)頌 伽陀(gatha)之意譯。讚歎佛的詩句或敘述法義的詞句。

【文科】 敘述法藏菩薩至發願之過程。

【講義】 

「世自在王佛出世時,有一位國王,聽聞佛法,非常的歡喜,隨即發大菩提心,捨棄國家及王位而出家,名法藏。他才智超世,詣世自在王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周,長跪合掌,而說偈頌讚歎佛德。」

讚佛偈(築地本願寺)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燄明,無與等者。

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如來容顏,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稀有。

深諦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

無明欲怒,世尊永無。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

【解釋】

(1)光顏巍巍 尊面發出光明,莊嚴雄偉。

(2)威神 威力神妙。

(3)燄明 同光明。

(4)摩尼 (Mani),譯為如意珠。能出衣服財寶,所求皆得。

(5)燄耀 輝煌燦爛。

(6)隱蔽 隱藏蓋覆。

(7)聚墨 墨塊。

(8)戒聞 六度之一。度是婆羅蜜(Paramita)之譯。超越生死之意。菩薩為了超越生死所修的六度。戒聞是其中之一,即持戒。「持戒」能聞名諸方,所以把戒稱為「戒聞」。這裏將「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忍辱」(忍受侮辱)二度,包含在持戒中,而加以省略。

(9)精進 六度之一。勵心進道,不生退怯。

(10)三昧 六度之一。三摩地(Samadhi)之意譯。禪定。把心安住一處而不動。

(11)智慧 六度之一。

(12)法海 佛法廣深,喻如大海。

(13)無明欲怒 「無明」是智慧不明、愚癡。「欲」是貪欲。「怒」是瞋恚。指三毒煩惱。

(14)人雄師子 人中之英雄,猶如獅子無所畏。佛。

(15)神德 神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

(16)威相 威嚴的相貌。

(17)大千 大千世界。

【文科】 偈中,法藏菩薩首先稱讚世自在王佛的部分。

【講義】 

「光輝的容顏,無上莊嚴雄偉。光明之尊貴,世無可比。像日光、月光、如意寶珠微妙之光,在此光明前皆失其力,猶如墨塊。如來顏容超世,無與倫比。如身德殊勝般,如來口德亦尊貴,講述正覺之法音,響遍十方,周靡一切。更舉意德而言,持戒、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威德,世上無雙,難得拜見。如來之心深明,念諸佛之法,不論何事,無不窮其深致,盡其奧底。貪瞋癡之煩惱,世尊永無。噫!人中之雄,如獅子之王。神德無限,功勳廣大,智慧亦不可思議。光明威相,風靡大千世界。」

《讚佛偈》講義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

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假使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恒沙,

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

譬如恒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

光明悉照,徧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

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哀愍,度脫一切。

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到我國,快樂安穩。

【解釋】

(1)聖法王 世自在王。於大聖之法,得自在之人。

(2)解脫 解除煩惱系縛,脫離迷妄之苦。覺悟。

(3)調意 調伏慳貪之心。

(4)恒沙 印度恒河(Ganga)之沙,無數之意。

(5)剎土 國土。剎是梵語剎多羅(ksetra)之略,譯為國、土。

(6)道場 菩薩開悟成正覺的地方。

(7)泥洹 同涅槃(nirvana)。譯為寂滅、滅度。無為寂定之涅槃。

(8)等雙 倫比、比較。

【文科】 偈中第二,法藏菩薩敘述自己願望的部份。

【講義】 

「希望我作佛之時,能如師父世自在王佛之德相,度生死海,解脫一切迷妄。願我為調伏惡心行佈施,及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婆羅蜜行,爲最勝第一。不但我自身有此願,同時亦要普行於十方,使恐懼眾生得大安心。假使遇百千萬億無量恒沙的諸佛,一一供養無餘,其功德不能比於堅心求道不退者。我今求道發堅固之願。

另外,我還有三願。第一是佛身的光明,譬如恒河沙無量諸佛世界,願我佛身一一光明,能徧照此無量國土而無餘,且恒常不衰微,威神無窮極。第二是佛土的殊勝,如果我成佛,使我所住的國土,超過十方一切諸佛國土,最勝第一。而住在其中的人最為殊妙,道場比其他國土更好,天地之靜,如涅槃寂靜的心情一般,無物可以比擬。第三是救度眾生,我當發哀愍之心,救度一切迷妄眾生。十方眾生,受我接濟引導,想來生我國者,即能開出清淨的信心之花,而歡喜常滿。將來命終,往生我國,必得清淨安穩,微妙快樂。」

《讚佛偈》講義

幸佛信明,是我真證。發願於彼,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智慧無礙,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假令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解釋】

(1)信明 信是誠信,明是證明。證明誠信無偽。

(2)真證 真實的證據。

(3)彼 指前段願望。

(4)力精 勵力精勤。

(5)所欲 所希望的。

(6)此尊 此等世尊。十方世尊。

(7)心行 心之所願。心志。

【文科】 偈中之第三,請求諸佛證誠的一段。法藏菩薩向師父世自在王佛與十方諸佛,請求證明法藏菩薩的願望,確實無偽。

【講義】 

「第一,願本師世自在王佛,俯察我心無偽。就像如來以他心通徹鑒力看透我的心,以上所說是我衷心的真實願望。我將努力實現以上的願望,並得見真實的結果。

第二,十方諸佛之智慧,無礙自在,知一切事理。願諸世尊常知我心之趣向,警誡我,使我心不墮懈怠。縱使我身陷入三塗苦難之毒中,遭到任何痛苦,請勉勵我修行,忍耐到底,直到所願成就。爲達成此願,願徹底忍耐到最後,就算受再大的苦,終不後悔發起此願。」

【餘義】 

菩薩發願時,要為自己求道,並以教化他人為家業,叫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拜讀此偈文,這兩種意義顯然表現著。所以法藏菩薩之上求菩提,不單為自己,完全是為了下化眾生。拜讀之人,不得不歡喜其廣大慈悲。

《讚佛偈》的四個版本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06-12 11:07
Next 2023-06-14 09:48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