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瑞劔老師 著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總 序

一、竊以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二、然則淨邦緣熟,調達闍世興逆害;淨業機彰,釋迦韋提選安養。斯乃權化仁,齊救濟苦惱群萌;世雄悲,正欲惠逆謗闡提。

三、故知:圓融至德嘉號,轉惡成德正智,難信金剛信樂,除疑獲證真理也。爾者,凡小易修真教,愚鈍易往捷徑。大聖一代教,無如是之德海。捨穢忻淨,迷行惑信,心昏識寡,惡重障多,特仰如來發遣,必歸最勝直道,專奉斯行,唯崇斯信。

四、噫!弘誓強緣,多生叵値;真實淨信,億劫叵獲。遇獲行信,遠慶宿緣。

    若也,此廻覆蔽疑網,更復逕歷曠劫。誠哉!攝取不捨真言,超世希有正法,聞思莫遲慮。

五、爰愚禿釋親鸞,慶哉!西蕃月支聖典,東夏日域師釋,難遇今得遇,難聞已得聞。敬信真宗教行證,特知如來恩徳深。斯以慶所聞、嘆所獲矣。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總序之文

1   總序記有:

(一)述彌陀廣大的利益,

(二)依觀經述真宗之興,

(三)重顯名號的勝德,

(四)説聞法的宿緣,

(五)書三國傳來之教

(依存覺上人的六要鈔)。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第一段 彌

2 (一)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

  (二)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上述之文,是依(一)龍樹菩薩和(二)天親菩薩的話而來。

3 「弘誓」,是大的誓言的意思,指本願。阿彌陀如來建立本願(因)修行而成了阿彌陀如來(正覺—果)。本願,思依阿彌陀如來的大慈悲力救衆生的是本願。如本願的内容般,衆生必被救,之云本願力。本願力,指本願的力,即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本願和名號在如來時是一體的。本願是名號,名號是本願。衆生往生是依如來的本願力。

4  阿彌陀如來有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及攝取衆生力故,衆生煩惱具足的原樣,就這樣地被救。講「就這樣地」,很多人漫不經心的,也不讚嘆、也不懺悔、也不出感謝的念佛,安心、歡喜也没有那樣的「就這樣地」,不是真實的信心。

5  阿彌陀如來有救衆生的智慧、慈悲和力,這叫做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如來不可思議故,名號亦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6  因位的本願的功德,和果位的正覺的功德,這二種功德互不相離,本願的功德中早具正覺的功德,正覺的功德中亦含著本願的功德。斯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和正覺的功德外,没有我們的信心。雖然事實如此,今天的同行却想著用自己的力量去頂戴信心往生。

7  這一段是《大無量壽經》的精神。《大經》是講如來的本願和光明的功德的經。光明和名號是一體,又本願(因)和名號(果)是一體。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8  阿彌陀如來為救衆生,示光明、使聞名號,又時現佛身。阿彌陀如來健在、名號已被成就,這是我們往生的證據。可慶喜有道,我們的往生已成就。

9  佛教,是如來的光明和衆生的闇的交戰。光明和闇不是神造的,這是自然。解釋自然却把神搬出來是迷信。

10  「難度海」,指生死海。難以度過的海故言難度海。任何宗教也都講「被救了」、「得功德」,説離生死是被救的唯有佛教而已。

11  聖人在比叡山二十年的修行,從小乘(阿含經)大乘(般若經等)、頓教(華嚴、天台、真言、禪)漸教(法相宗)、顯教(密教以外的教)密教(真言宗)及印度哲學到孔子、老子的思想為止,學了所有的學問,於淨土門亦非常熟悉十九願。但是無論如何也過不了的關,是生死的門關。無法得到「出離生死之道」。入了法然上人的門,於茲始浴無礙的光明。故「難度海」是聖人苦澀的體驗。

12  「無礙光明」,是天親菩薩説「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無礙光明。衆生的惡業煩惱也無法障礙的不思議佛智叫無礙光明。

13  龍樹大士的和讚曰:

生死苦海無邊際

 我等曠劫久沈淪

 彌陀弘誓船唯憑

 必定載我得橫超」。(No.125)

大谷光瑞門主臨終時誦的就是這首和讚。 

14  「難思弘誓」和「無礙光明」,是總序的眼目,同時是《教行信證》的真精神。《教行信證》由此生,而歸於此。貫穿一部六卷的大信心不外此二句。無法頂戴此二句的話,生死的大海無法渡過。瑞劒六十年來每日頂戴此聖句。頂戴、頂戴此聖句,徹底的頂戴了的是信心。

15  和讚曰:

無礙光之利益故

 威德廣大之信得

 必令煩惱之冰解

 即化作菩提之水 」。(No.157)

又曰:

本願圓頓一乘法

 逆惡攝取當信知

 煩惱菩提體無二

 無上覺悟速疾得」。(No.150)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16  有叫宗教哲學的學問,也有叫宗教哲學史的書籍。寫什麼内容呢,寫基督教的神,没有寫佛、佛教。以佛教為中心的宗教哲學若誕生的話,那一定非常的棒。歐美的學者雖然開始研究佛教了,但是尚未到「教行信證」的研究。禪的研究也不錯,忽視「難度海」(生死的問題)的話,禪的研究亦不成完美的研究。宗教哲學的眼目是「難度海」和「無礙光明」。

17  在宗教哲學疏忽的問題是:法界(萬物)是什麼、人類的心性是什麼、人類也能成神或成佛嗎等,必須是宗教哲學的中心問題方可,但是不觸及這些問題,實是令人遺憾。美國的佛教還没有到那個程度。日本的佛教亦漸漸地從這樣的中心問題遠離。「死的解決」漸漸地被忽視,這是佛教的衰退。

18  釋迦如來之所以出現這個世間,是為了給衆生「真實之利(利益)」。真實之利指的是體得離迷(生死)到悟(涅槃)之道。道只有「難思弘誓」和「無礙光明」。

19  年輕的學生們雖然追求真實、追求真理,却不知、不求真實的利益。南無阿彌陀佛是「至理的真法」,同時是「真實的利益」。真宗是宗教哲學的最高峰。

20  真宗的人,確實的拜讀「龍樹讃」、「天親讚」、「曇鸞讚」,頂戴總序之文是重要的事。不要老是把心放在頂戴信心去往生,進入愛樂三昧(法悦)是重要的。喜悦歡喜的拜讀聖教最好。

21  總序之文,應注意「機法」、「行信」、「因果」三點拜讀之。這一段顯「本願一乘的因果」。難思弘誓是「因」,無礙光明是「果」。講神創造天地的説法違反因果。

22  頂戴《教行信證》的人,不可忘了「還總序」。好好的聽聞總序的因由,最好能每天頂戴之。就是因為念頭没有總序,所以才會湧起種種自力的妄念。《教行信證》還總序,總序應還第一段文。

23  拜讀《教行信證》,若有不解處,可頂戴和讚。和讚不可離手。聖人的精神顯現最多的是《教行信證》和「和讚」。

24  《教行信證》,不止是文字的講釋而已,没有被《教行信證》的光明打動不行。阿彌陀如來的光明是「應」,被光明打動是「感」。信心是和如來「感應道交」。聽聞説法,成了知識通又有何趣。直到感應道交為止,没有徹底聞法的話無法往生。

25  森尾則如先生在天台宗的學界是日本第一的大學者(真盛派的管長),跟桂利劒老師學習《教行信證》時,從利劒老師頂戴到總序的第一段文,稱讚和驚嘆交至,深深地入神在感銘中。今天的無眼人輩,什麼感動也没有,這是悲哀的事。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第二段 教

26  第二段文是講淨土教為何興起的問題。釋迦如來先説《大經》呢,還是先説《觀經》呢,是學者間的問題,尚未有定案。在總序説《觀經》的韋提希夫人被自己的兒子阿闍世關進牢獄後,従釋迦如來聽聞了淨土的法門,是淨土教的嚆矢。這個典故叫王舍城的悲劇。

27  不論如何殊勝的教法,没有緣的話既無法説,也無法聽聞。出現在《觀經》的人們皆不是普通人。即使是今天,不識一丁的樸實同朋是瑞劒的老師者常有。有法喜感恩的同朋皆是我的善知識。

28  許多同朋沈迷於想要自己獲得信心獲得信心,而没着眼在本願力和佛智。因為老是在那裡打轉的緣故,不論到何時也無法頂戴信心,没有安心安堵時。以地獄必定的耳聞威神無極不可思議的法,佛慈悲強故,信心能頂戴。

29  其他的宗教攻撃真宗説:「王舎城的悲劇雖是歷史的事實,但法藏菩薩不是歷史的事實」。原來如此,或許不是歷史的事實,但是佛教有禪定,禪定中有歷史,這叫做「三昧相傳的歷史」。弘法大師和傳教大師的關係,弘法大師入禪定,將是釋尊的弟子一事寫信告訴了傳教大師。

30  這些等等是「三昧相傳的歷史」。演説《大經》時,釋尊入彌陀三昧,與阿彌陀如來一如,説了其本願名號。不論哪尊佛,在禪定中與他佛是相念著的,這叫做「佛佛相念」。高位的菩薩在三昧中做各種佛事,這亦是三昧中的活動。《華嚴經》是釋尊在海印三昧中所説。知道三昧的歷史的人,不拘世界歷史談宗教的成立。連基督教等也説處女懷孕、十字架的處刑後昇天,難道那些是作為世界史在講嗎。又奇蹟等也能視為是歷史嗎?關於神的存在,本來就非歷史的東西。

31  淨土真宗的淵源是超歷史的阿彌陀如來的大智願海。不能説超歷史是架空之談。大乘佛教經典説的是科學以上的真理。神通的世界、禪定的世界等,是用科學無法切割的崇高的事實。用科學無法切割的事實,在佛教稱為果上的世界(佛智的世界),又説是不思議。

不思議有五種:(1)衆生多少不思議、(2)業力不思議、(3)龍力不思議、(4)禪定力不思議、(5)佛法力不思議。講不思議的話,天地萬物悉是不思議。完全地知道者,凡夫的世界一樣也没有。

32  雖然天地萬物悉是不思議,在此處造惡業煩惱而苦的衆生,現在此處。救度此的佛菩薩也在。釋迦如來是佛。不能否定佛。歷史地説,佛教是釋迦如來的教説。超歷史地説,諸佛如來證悟的絶對的大真理是佛教的根源。淨土真宗的根源亦由絶對的大真理的真如實相生。真如實相是佛智的世界。真宗是從佛智的世界生起的教法故,這叫做「果上顯現的法門」。真宗是從沿著「空・無我」的真理的佛智顯現的佛教。

33  阿彌陀如來叫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存覺上人解釋「光明」説「佛智觀照的妙用」,解釋「壽命」説「法身(萬物不生不滅之理)常住之理(真理)」。真宗的超歷史的根本真理在此處。「理」(真理)和「智」不二。説造天地萬物的神,不論從哪裡看,都無法想它是實在的。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34  「淨邦」,指浄土。「緣熟」,指説本願的因緣成熟。「機彰」,指聞淨土法門的人,即念佛的機現出來了的意思。

35  「調達」,指提婆達多(惡人)。「逆害」,指阿闍世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幽閉母親(韋提)於牢獄的惡逆非道的行為。

36  「選安養」,釋尊放光明,示現諸佛的淨土,使韋提看到,令韋提興起想往生阿彌陀如來淨土的心,這是釋尊的大方便。這叫做善巧攝化,全是為了「救濟苦惱群萌」、「惠逆謗闡提(五逆罪、誹謗正法、與佛法無緣者)」。如來的慈悲偏哀愍常没衆生。

37  人類雖然善人也有,惡人也有,賢者也有、愚者也有,但是和佛一比較,所有的人皆一樣是極惡最下的泥凡夫。即「機」(衆生的性質)是一故,救此「法」(本願名號)是一。這就叫「一機一法」。這樣的宗教就叫「普遍的宗教」。各國的宗教,個人的信、個人的祈求、個人的被救。神也是個人的賞罰故,這些宗教就叫做「個人的宗教」。

38  「機」指的是衆生。未聞佛法的人叫做「素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的人叫做「正定聚之機」。金剛的信心叫做「絶對不二之機」。

39  信者是指什麼樣的人呢,聖人説:「聞佛願的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云聞(信心)」,因此思本願為誰而建,深信是為苦惱和罪惡的我而建的本願,無疑心的人是信者。

40  一般的人愚呆,不知自己愚痴、無智、無力,為罪沈淪苦惱海,是無浮木可抓的凡夫。為這樣的凡夫淨土真宗興起。

41  聖人雖指信者説「無有疑心」,但是「疑」很難除。一到臨終,能往生嗎、會下墮地獄嗎等疑心油然湧起,是一般人的習慣。此故,從健康、年輕的時候,深思自己的罪業深重,得深信「地獄是一定的去處」方可。

42  一般人,也有學者,也有許多博士,但是想自己是罪業深重的凡夫的人很少。又救濟凡夫的人,只有佛而已。知道唯有佛是人類中最尊貴的人很少。不知自己,不知佛的人,不能説是佛法者。

43  總序中寫什麼呢,寫著「難思弘誓」(因)和「無礙光明」(果),即寫著「因果」。又説著韋提(罪人的代表)等的「機」和南無阿彌陀佛的「法」,即述説著「機法」。又説「專奉斯行,唯崇斯信」,説著「行」(名號)和「信」。應注意「因果」、「機法」、「行信」三點頂戴總序。

44  不止總序,拜讀《教行信證》全篇時,應注意的是「因果」、「機法」和「行信」三點。不注意這三點拜讀的話,則不懂本典。聖人深思逆謗闡提是自己,同時一切衆生亦皆是逆謗闡提。逆謗闡提的凡夫怎麼辦、該何去何從?深思此事,快快乘上大悲的願船吧,《教行信證》是用這樣的心境寫下來的。二種深信、二河譬、六字釋、一心歸命、引用《涅槃經》的理由等,皆不外這一點。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第三段 名

45  「圓融至德嘉號(南無阿彌陀佛),轉惡成德正智(佛智),難信金剛信樂,除疑獲證真理也」。名號是救濟衆生的「法」。法是救濟衆生的力、真理、法則。

46  佛、法、僧的三寶的「法」(dharma),指絶對的真理叫法。三寶全體是佛,且全體是法。法(dharma)雖有種種意義,但能以「因果」和「不生不滅」代表。雖説神創造萬物,神亦得有神的法方可,造亦得有造的法才行,萬物亦得有萬物的法方可。想到法的話,講神造萬物説無法成立。

47  「圓融至德」,圓融指如來的智慧、慈悲和修行的功德,在信一念全成為衆生的,這就叫做圓融至德。又依本願力,如來清淨真實的心和衆生惡業煩惱的泥水的心,成為一體的大真理就叫圓融至德。説機法一體、佛凡一體也是此圓融至德,説無礙光明也是圓融至德。圓融至德是救濟衆生的原理、根源。忘記圓融至德的嘉號,取信心、稱念佛,想以此往生是自力的執心。

48  圓融至德的嘉號(本願力),成「呼喚聲」之姿,「就那様地來」地呼喚我。所謂信心,「呼喚聲」外没有。呼喚聲的大慈悲心徹到衆生心的是信心。用衆生的力量信的不是信心。不知這個,衆生「做點什麼求往生」地搬出自己的心,不可不説這是嚴重的錯誤。逆・謗・闡提的凡夫會做什麼呢?想要「做點什麼求往生」是狂妄的。凡夫的「知道」、「以為」不是信心。

49  「逆」「謗」「闡提」,這叫做「難化三機」、「難治三病」,若非本願名號的「醍醐妙藥」,絶對無法被救。暫時放下想早點頂戴信心往生的心,首先第一應深深思念的是自己是逆、謗、闡提的無用者。「逆、謗、闡提」的機和「圓融至徳嘉號」的法,這兩點牽手處是淨土真宗。牽手處叫「二種深信」,二種深信之外没有信心。

50  淨土真宗的特色,是衆生依阿彌陀如來自利利他圓満的正覺、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往生成佛。若忘記這點,衆生會以為和其他宗教一樣,要做點什麽求往生地拿出自力,誡此而説「圓融至德嘉號」。《文類聚鈔》曰:「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不可忘記此根本教義。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51  不能拜讀《教行信證》的人,請好好的頂戴「總序之文」、「正信偈」和「和讚」,外加頂戴《歎異抄》。慶喜得生為人,慶喜得生為能學一切佛教的日本人,正視無常,信知凡夫成佛之道唯有淨土真宗而已,得找時間頂戴聖教才行。思親鸞聖人的勞苦、思釋迦如來的尊貴、緬懷高僧們的偉大人格,愛樂佛法,是身為人應做的第一義。

52  在真宗,「行」和「信」很重要。能信心決定是法藏菩薩兆載永劫修行的功德,收於如來的本願,收於名號,收於本願力,依本願力往生。總序曰:「專奉斯行(南無阿彌陀佛、無礙光明)、唯崇斯信」。「行卷」曰:「歸命斯行信者,攝取不捨」。説行也好,講信也好,其本質是如來的佛智和大慈悲心。本願力在果(行)中活生生的運作著,真尊貴真感恩真慚愧。

53  常聽到連有相當學識的人也在講「入信」。分有信前和信後,講「信一念」。突破此信一念的線就是「入信」。從理論上説「入信」的用語並没有錯,但是被「入信」、「信憑一念」的言語所囚,而想要早點入信。又若聽到某人説自己何年何月入信了,自己也想早點像那人一樣。更甚的是,出現「一念覺知」的異安心。聽他們講的内容,說真頂戴了信心,應會記得何年何月頂戴的吧,若不記得那就是没有頂戴信心。老是強調入信的也是這類人。信心不是物品,因為是如來用願力、用名號的功德、用慈悲救度我們的緣故,所以我們能獲救。心若定於此處,則没有必要去強調入信。

54  佛教,不講神造萬物那樣不合真理的事。如來救度衆生,是以如來的本願力救度。即使凡夫不知道,亦是契合自然的法則,這就叫做「願力自然」,又叫做「自然法爾」。

「和讚」曰:

五濁惡世之我等

 金剛信心唯所依

 永離生死出輪回

 自然之淨土歸入」(No.194)

自然即是報土也

 證大涅槃不」(No.200)*

釋迦如來不説違反天地自然的理。「機法」的「法」,意味契合自然法則的救濟衆生的法則。

*No.200「善導讚」:

信從本願所生起

 念佛成佛自然也

 自然即是報土也

 證大涅槃不須疑

55  天地萬物指自然物,依自然的法則,自然地顯現。因此説神造萬物是不合道理的話。自然物和自然的法則,比人想像以上的還要深、還要尊貴。造自然物和自然法那樣的神應是不存在的。彌陀法,「隨順法性(自然),不乖法本」,又説是「性起之法」,此可好好拜讀「證卷」。「證卷」曰:自然物、真如皆是法身佛,故説「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56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即是「一法句」,是淨土莊嚴的體,這是法,不可思議的法。法不可思議故,對此的佛智亦不可思議。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57  阿彌陀如來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法身常住之理」,指自然法。無量光是「佛智觀照的妙用」,指悟法身常住之理的智慧。萬物悉是理智不二的顯現。理智不二之外没有佛。阿彌陀如來亦是理智不二的佛,同時是佛智和大悲的佛。八萬四千的法門一切是佛智和大悲的顯現。行和信亦以佛智和大悲為其本質。

58  信心,凡夫所想的不是信心,信如來的不思議佛智的是信心。「和讚」曰:「篤信不思議佛智 是為真實報土因」*。本願和名號悉皆是佛智。衆生往生完全是托如來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攝取衆生力的福。

*「正像末和讚」(No.285):

不思議佛智能信

報土之因佛教言

信心正因獲得者

難中之難復更難

59  在淨土真宗講「行」,是指法藏菩薩的行業做「行」,這是行的根本義。行業的結晶南無阿彌陀佛亦叫做「行」。從信心流出的念佛亦叫做「行」。《三經往生文類》説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就如來的往相回向,有真實的行業」。「總序」的「圓融至德嘉號」是行。信《六要鈔》説的「所行能信,機法是一」的行的是信。又行的運作是信。

60  在法雷學派,斷鎧師曰:行者(一)行業也,(二)大道也,又説(三)「佛智即行」。本願名號的「呼喚聲」,是往生的大道。因為名號是佛智,故説「佛智即行」。在其他學派釋「行」為進趣之義,這是聖道門(天台四教儀等)説的話,在法雷學派不用是義。

61  在其他的宗教,「依信仰為義」(基督教),「行」,講的是「行為」,意指守法律、守道德的「行為」。在其他宗教没有像佛教那樣嚴格的「行」。印度的外道修的「苦行」不是正確的「行」。佛教的行,並修「戒律」、「禪定」和「智慧」,叫做「行」。「戒律」是嚴肅的實踐道德。「禪定」是坐禪。「智慧」是由禪定顯現的心性的光明(運作)。

62  在聖道門若想成佛的話,得修戒・定・慧的三學才行,即得完全的修「八正道」、「六波羅蜜」的行方可。釋迦如來成就正覺也是依「行」(禪定)。於真宗的行信論,「行」是指什麼呢?「行」,「名號」叫做行,又「念佛」叫行。真宗是信心正因,故以為「行」不需要,事實不然。

63  真實的信心,凡夫用自力以為信了的不是信心,信心的體是南無阿彌陀佛(行),故名號叫做「真因」。《六要鈔》曰:「所行(南無阿彌陀佛)能信(信心),機(信心)法(名號)是一」。以為只要有信心就不需要念佛的想法並不好。如聖教所言:「真實信心必具名號(稱名)」般,信心中必附隨著名號。又念佛是如來所誓的「名聲聞十方」的念佛,因此説不需要念佛即是無視本願,這不好。

64  信心是往生的「正因」,念佛不是為往生的因,是「非因」。念佛是報恩行。無法頂戴信心的人,若稱念佛的話,因為和讚有曰:「法德不教亦自然 真如之門必轉入(十八願)」*所以能為獲得信心的入門。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亦應努力的念佛。但是,不可以為因為自己有念佛所以才能往生。

*「淨土和讚」「大經意」(N0.66):

定散自力之稱名

果遂之願既歸命

法德不教亦自然

真如之門必轉入

65  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念佛,叫做「一行往生門」、「信行通攝門」、「行中攝信」,是信心和念佛融合的念佛。淨土宗的念佛是這種念佛,但是很多人是没有信心,以為只要口念佛的話就能往生,那是錯誤的。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66  「化身土卷」有:「專修者,稱念佛名離自力的心,是名横超他力」。(原文:横超者,憶念本願離自力之心,是名横超他力也。斯即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乘中之乘,斯乃真宗也)。離自力心的念佛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亦是信心。真宗的行很難,然説信心易嗎,這亦是難中之難。離雜行雜修、自力的心的信心,獲之甚以難,模仿人的話無法往生。

67  很多人認為不論是神也好佛也好只要信仰的話就行了,他們以為祈求現世的幸福的是信仰,這是很大的錯誤。真實的信心叫做「淨信」,不是非自力的純粹信心的話,無法往生報土。

68  真宗的人,分別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差異、分別神和佛的差異、分別正信的宗教・權假的宗教和邪偽的宗教、分別聖道門和淨土門的差異。在淨土門中,若没有好好的分別十九願、二十願和十八願的差異的話,無法往生報土。分別此的是「化身土卷」的使命。

69  什麼樣的人是淨土真宗真實的信者呢?使知真實的信者是這樣的人是「化身土卷」的使命。即明示真佛弟子的態度的是「化身土卷」。

70  在日蓮宗和創價學會,講只有自己的宗旨是真實的佛教,其他宗教、其他宗派皆是邪教;但是以公平的眼看的話,他們所説的非常偏見。《法華經》説「諸法實相」、教人要捨去我愛、我執、我慢,要捨去錯誤的觀念,要以無我和無分別智視萬物,這就是《法華經》。「藥王品」説往生阿彌陀如來的淨土,梵文的《法華經》在「普門品」的卷末揭載著法藏菩薩。故彼等(日蓮宗等)之説不通用於現代。

71  自古以來,《教行信證》被稱是「真假明斷的書」。明確地判別真實的宗教、權假的宗教和邪偽的宗教的分別的書是《教行信證》。聖人在「和讚」説:

聖道權假之方便

 衆生停留時已久

 諸有流轉之身故

 悲願一乘歸命禮」(No.72)

聖道門説的是正確的真理,但是今日的凡夫無法修其教法故,不得不説是權假。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題 號

72  《教行信證》封面上的文字題著:「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内容是「教行信證」。「教行證」叫做「三法門」,「教行信證」叫做「四法門」。「三法門」叫做「法體圓成門」,意即在如來的手上,教、行、證皆已成就,示衆生往生的行完成著。四法門因為是示頂戴信心往生的程序,又叫做「機受趣入門」。

73  說靠信心一樣就能往生,同行就使勁想要獲得信心,忘記如來早已成就教行證三法,是依其功德往生,而出自力。因為忘記「法體圓成門」所以不行。聽到這樣,也有不少同朋就想:我的往生如來已為我準備好了而没有一點想頂戴真實信心的樣子。要知道,三法也好、四法也好,兩者皆應好好領受才是。

74  只記得稱念佛就往生的想法是膚淺的。往生,是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往生的,即依佛智的不思議、大悲的本願力往生的。南無阿彌陀佛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用自己的力量取信心、稱念佛想要往生的人是打錯主意了。

75  到底,「行」是什麼呢?是南無阿彌陀佛為衆生的行。那麼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呢?攝著阿彌陀如來的壽命無量(法身常住的理)的光明無量(佛智觀照的妙用、佛智的運作)是南無阿彌陀佛的體。然我們的信心、往生皆包含在南無阿彌陀佛之中。不是自己用自力開始取信心、自己用自力開始稱念佛才往生的。

76  在聖道門,説「行」的話,即指依著「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個階段步步昇進的就叫做「行」。發心,指發菩提心的意思,大慈悲心是發心的根源。大慈悲心者,指先救度一切衆生,之後自己再成佛,帶著強烈地意志行六波羅蜜的行就叫大慈悲。發心做到、修行做到、完成修行,到達菩提(覺、證)、到達涅槃(大慈悲的生活),這是凡夫作夢也無法做到的事。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撰 號

77  《教行信證》,接著題號的是撰號。「愚禿親鸞集」是撰號。「愚禿」者,是「愚者、少德者」的意思。《觀經》的「至誠心」釋,普通讀做:「不要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内懷虛假」的地方,聖人將之讀做:「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内懷虛假也」。這是「愚禿」的意思。

78  聖人是内賢外愚,這是信者的姿態。内是信心,法德一滿入,自然為「愚禿」的相。這是願力所使然,是願力自然。此相在行者說的話,叫做「香光莊嚴」,這是如來的恩德。没有信心的凡夫,盡裝飾著外表。内用自力填的滿滿的話就會是那樣子。

79  總序之文的第四段,從「噫弘誓」至「莫遲慮」,是顯聞法的宿習的一段。第五段自「愚禿」至結束為止,是慶喜受三國傳來的師訓的一段文。

80  信,是行(南無阿彌陀佛)原樣的信,是行的運作。行(佛智大悲心)(南無阿彌陀佛)印現於衆生的心中的是信心。

81  瞻仰、瞻仰、徹底瞻仰南無阿彌陀佛的佛智不思議,聽聞、聽聞、徹底聽聞,被南無阿彌陀佛的佛智不思議徹底打動的就叫做信心。即被阿彌陀如來的大智大悲的大人格徹底打動,凡夫自力的計度被拂掉,大悲大智的呼喚聲變得好可靠,於本願前垂恭敬頭的就叫信、信心。没有「計度」的信心原樣就是本願力。没有計度的橫超他力的念佛原樣就是信心,是名號的功德力。

82  獲得此信心極難故說「難信金剛信樂」,必定到臨終為止會透徹。自己在自己的心中臆測:我獲得信心了嗎,還没獲得信心嗎的話,不論到什麼時候不會有結果。忘記自己,也忘記自己的信心,徹底地仰信如來就行了。聖人說:難思弘誓和無礙光明,這是總序的御文。

83  聖人在總序對句地說道:「圓融至德嘉號」(行)和「難信金剛信樂」(信),這是真宗的行信。其後說:「遇獲行信,遠慶宿緣」。「行卷」釋大行說:「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無大行則無大信。

84  我的往生,「南無阿彌陀佛」地為我成就著。信、行皆無可拿出者。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85  善導大師説:「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忻」,今日的世相正是如此。生死者,指迷之身、苦惱之身。苦惱之本是我執和我欲。祈求神佛處什麼也解決不了。只要有我欲和愛憎,人生即有苦跟著。除苦惱之本的道是佛法。向神佛祈求現世的幸福是迷信。

86  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樣的功德呢?攝持著「真如一實功德寶海」,即攝持宇宙萬有的根本真理的「真如」(法性、心性、法身、第一義諦、實相)的功德全體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在其他的宗教,不想宇宙的根本真理(真如),而説神造萬物支配萬物。佛教是佛陀世尊入深禪定所體驗(體認、證悟)的根本真理,因此不是架空的故事,也不是想像。佛陀不想萬物的本源,而究萬物的構造為何。説神是萬物的本源等等的才是人的空想、妄想。

87  佛陀説萬物的構造是「空」。「空」者,指依因果的法則互為因果,互為相依相關上顯現萬物的現象。萬物之現象,不是神造、不是神在支配,而是法爾自然,是不生不滅。科學也好,哲學也好,神學也好,若有違反此者之説的話,那些都是虛假不實。光看此事就能知道佛陀所説是可信頼的。

88  要得信心,首先第一要信佛陀,不可不信佛陀所説是正確没有絲毫的錯誤。又不可不信佛陀説的宇宙萬物的根本真理(真如),既不是神,也不是神造,也不是佛造,是法爾自然。得信「佛」和「真如」(心性)、體・相・用的「三大」、佛・法・僧的「三寶」、佛道,而後研究信心、念佛、往生、成佛的問題才行。一般人没有這樣的基礎,所以信心總是不堪一撃,無法得金剛心。這是有點難,此後的説教没有從基礎説明的話不行。真如的真理為萬古不易的大真理故,没有必要客氣,光明正大的説好。

89  不知真如的真理會如何呢?就會流行為得現世的幸福而祈求諸神的迷信。如此一想,日本不得不説不是佛教的國家而是迷信的國家。

90  在佛教,依止釋尊之説,在小乘講天地萬物的構造叫做「業感緣起」,衆生依各自的業(行為)顯現身(正報)和世界(依報)。

91  在大乘佛教,講「頼耶緣起」(法相宗),説在意識的底層有個叫阿頼耶識的心(識)造出萬物。又講「真如緣起」,説萬物不外是「真如」的根本真理(天台宗)。又講「法界緣起」(華嚴宗),説萬物不外是一即多、多即一的真理。又講「六大緣起」(真言宗),論物質和精神不二。不論何者皆是依佛説者,這些不是互相反對的論説。在真宗多用「真如緣起説」。聽了這些論説,即知神的創造説不能説是真理。禪宗,於禪定中體驗這些真理的是禪。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92  聞南無阿彌陀佛的生起本末,信其功德之人,即受真如的功德,往生成佛。此故,指名號説是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我們於信一念為南無阿彌陀佛的主人而離生死。真宗是契真理的世界第一的宗教。

93  於信一念,名號中如來的萬德,悉數融為我方之物故,説名號是「圓融至德的嘉號」。

94  雖然説是念佛往生,若非信名號的功德,從信上念佛的話,即不能説是念佛往生。因此真正的念佛往生與親鸞聖人的信心正因是一樣的意思。

95  「轉惡成德正智」者,指於信名號的信一念,轉煩惱的惡水與功德大寶海水成為一味。「和讚」曰:

名號不思議海水

  逆謗屍骸皆不宿

  衆惡萬川即歸入

  功德海水一味也」(No.159)

 「盡十方無礙光佛

  大悲大願之海水

  煩惱衆流即歸入

  智慧水融一味也」(No.160)

96  「行卷」從「圓融至德嘉號,轉惡成德正智」之一句開,説南無阿彌陀佛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亦依此一句能知。只是口上説「名號真可貴,名號真可貴」的話,無法知道其滋味。

97  「圓融至德嘉號」真妙。名號是「名體不二」,如來的功德全體攝於名號之中。依本願力,如來讓我們就如本願力的内容那樣。阿彌陀如來的救濟,思示名號、示光明、示形像、示神通地救濟衆生,是阿彌陀如來的救濟法。又阿彌陀如來以智慧、慈悲、方便(論註)救濟衆生。如來的智慧、慈悲、方便顯於衆生界,為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三心是行者歸命的一心(淨土論・信卷)。

98  關於「真如」,不精讀《大乘起信論》就無法知道真如。真如是宇宙萬物的根本真理,可體會和《般若經》的「空」是同樣的意思。若問真如是人格或非人格的話,佛也好心也罷,萬物皆是真如故,不得不説是最高的真理、最高的超人格。

若問「阿彌陀如來從何處生」,如「證卷」言:「然彌陀如來從如(真如)來生,示現報(報身佛)・應(應身佛)・化(化身佛)種種身(佛身)」,是由真如生。

99  若問「名號由何處生」,這亦是從真如生。「行卷」曰:「大行者…真如一實功德寶海也」,可知。

若問「信心從何處生」,這亦是從真如生。「信卷」曰:「真如一實信海也」,可知。

100 要知道「真如」,世界上的宗教學者也好,信者也好,又學科學、哲學的一般人士也好,可讀《大乘起信論》一遍看看。否則不知大乘佛教的真理。拜讀《教行信證》也是如此,不讀這的人,無法明白《教行信證》的「證卷」。《起信論》中稍有提到阿彌陀如來。雖是難解的書,讀鈴木大拙師的英譯則較容易懂。喜歡批評佛教的人,不讀完《大乘起信論》後再來批評的話,有如在闇裡開槍,成無聊的批評吧。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101 親鸞聖人解釋南無阿彌陀佛,在總序説:「圓融至德嘉號」,在「信卷」説:「言信樂者,…滿足大悲圓融無礙信心海」。這很可貴。圓融無礙故,在信一念,如來的功德全部為我之物。無此則凡夫無法往生成佛。佛智的運作不思議不思議呀。淨土真宗是佛智不思議的宗教,是佛智顯現的宗教。

102 「除疑獲證(「證卷」的真理)真理」者,乃述難信的金剛信樂。此威德廣大的信,故説「信心正因」。不是凡夫自力的信仰。若問他力的信心和自力的信仰有何不同,他力的信心没有所謂的「我信了」的「我」。自力的信仰,老是「我」在晃來晃去。這是自力和他力的不同點。

103 在其他的宗教講「被救了」,這是稍微得到此世的幸福就説被救了。真正的救是,像真宗一樣,信心歡喜,住正定聚,往生證「法性常樂」,獲得還相的身分,這才是真正的被救了。即使生到天國,自己以外還有神的存在的話,也無法「無我」,也不能得「無分別智」,苦樂摻半的身分故,不能説是真的救濟。又無大智大悲故,不能説是到達最高善。故其他宗教的救濟不得不説是尚在迷妄的途中。

104 「爾者凡小易修真教」者,指的「行卷」。南無阿彌陀佛的「行」,阿彌陀如來説的話則為「行」,釋迦如來説的話則為「教」。此故,「教」和「行」内容一様,這叫做「教行不二」。此處有「真教」,其真教來到「行卷」即成為「行」(南無阿彌陀佛)。又此「行」來到「信卷」即為「信心」。因此,可知《教行信證》全是南無阿彌陀佛。

105 真宗必須好好領解「機教」和「行信」。講「機教」時的「機」是指的信心。信教的信心叫做「機」,即是「金剛的信心」。講「行信」時的「行」是南無阿彌陀佛。講「信行」(心行)時的「行」是念佛(稱名)。真宗人不可不知「機教」、「行信」和「機法」。

106 「愚鈍易往捷徑(近路)」者,依此可窺知「信卷」之意。大信心是到涅槃的「近路」。「信卷」曰:「世間難信捷徑」。凡夫想到涅槃的話得奮起大勇猛心方可,又得選捷徑(近路)才行。

107、「德海」者,指功德大寶海,即南無阿彌陀佛。很多人被自己想要獲信的心迷住,而忘記如來的功德、名號的功德。必須先弄清楚這一點才行:是自己信了往生的呢,還是靠名號的功德往生的呢?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108 「捨穢(穢土)忻淨(淨土)」者,聖人於「信卷」讃大信心説「忻淨厭穢的妙術」故,這是讚嘆大信心之德者。不是大信心的話,人不會起厭此娑婆忻淨土的心。不聞佛法的人,多執着於五欲,多執着於此娑婆。即使賺上幾億的財産,死時一毛錢也帶不走;即使徹底地滿足了五欲,問問「這又如何」是重要的。

109 「迷行惑信」者,是一般人的相狀。日本在戰後,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宗教,這叫做新興宗教。世界上有不知其數的宗教,不論是哪個,没有迷行惑信的宗教一個也没有。神有没有信的價值呢,光是這一點就値得檢討了。

110 最高的宗教,得人間究極處的「無我」和「無分別智」,到達和佛一樣能展開大智大悲的活動的最高理想的宗教,是最高的宗教。宗教,不論哪個宗教,教人行惡的宗教没有。雖然都是教人要行善,除佛教外,教「迷悟染淨的因緣」(轉迷開悟,苦・集・滅・道)的宗教者没有一個。大體上,不教人成神、成佛之道的宗教,不能説是最高的宗教。不教悟宇宙的大真理那樣的宗教,不得不説是迷行惑信。佛教水準很高故,世人信的人少。

111 「特仰如來發遣,必歸最勝直道,專奉斯行,唯崇斯信」者,因為行信很重要所以如此説。如前述,應置「因果」、「機法」和「行信」於念頭頂戴此文。這三樣是頂戴總序之文不可或缺的三大著眼點。

112 在如來的話,「難思弘誓」(本願)是「因」,而成「無礙光明」的佛,這是「果」。本願為何、又是為誰而發的呢?是為我等惡逆的凡夫而發的。惡逆的我們是「機」,救此機者是「法」。「法」者是「無礙光明」,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亦是圓融至德嘉號,即南無阿彌陀佛。

113 名號是「果」、「法」,又是「行」。依此「法」,此「機」被救。淨土真宗是「一機一法」的法門。法然上人的《選擇集》曰:「為極惡最下之人而説極善最上之法」。十方群生海,無有一人不是「極惡最下之機」。「極善最上之法」是南無阿彌陀佛。

114 《選擇集》釋南無阿彌陀佛曰:

「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内證功德,相好、光明、説法、利生等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

我們的往生是依阿彌陀如來的功德往生,即是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往生,亦是依本願之力,即依如來的本願力往生。如來的功德力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教行信證」拜讀記(一)總序之文

115 講「行信」時,是指南無阿彌陀佛(行)原様是信。把「行」和「信」分開時,是「所行(行)能信(信),機法是一」(六要鈔),是「行即信,信即行」。這是機法一體。又用六字釋説的話,「南無」(歸命、信心)亦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救的法)亦南無阿彌陀佛,此故是機法一體。分開行和信,以為信心是我信南無阿彌陀佛,「我」拿出來就不行。分開行和信,用心想要獲得「信心」,這是把信心當作東西一樣吧,這樣也不行。

116 在總序並舉「圓融至德嘉號」(名號、行)和「難信金剛信樂」(信),亦並擧「專奉斯行,唯崇斯信」,本來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故總序有「遇獲行信,遠慶宿緣」,「行卷」説:「歸命斯行信者攝取不捨」。又「證卷」有:「獲往相心(信)行者,即時入大乘正定聚之數」。「行卷」的南無阿彌陀佛(行)來到「信卷」成「信」。不可分開行和信思考。十七願和十八願的關係亦同樣,不可分開十七和十八,各別地思考之。

117 四、顯聞法之緣,使人隨喜,誡疑慮。

 「噫!弘誓強縁,多生叵値,真實淨信,億劫叵獲。遇獲行信,遠慶宿緣。若也此廻覆蔽疑網,更復逕歷曠劫。誠哉,攝取不捨真言,超世希有正法,聞思莫遲慮。

    「強緣」,強的力量。「億劫」,長的年月。「疑網」,懷疑的網。「覆蔽」,覆隱。「曠劫」,與億劫同。「逕歷」,經歷。「超世」,超越世上。「聞思」,聞後善思。這一節是發自聖人内心帶著大悲之涙的喊聲。此處可窺見唯信正因。

118、五、師訓和聞持——到總序結束為止。

    「西蕃」、「月支」皆指印度。「東夏」指中國,「日域」指日本。

「法雷」(日文月刊)七號起連載

相關鏈接:

「教行信證」拜讀記(二)

「教行信證」拜讀記(三)

「教行信證」拜讀記(四)

「教行信證」拜讀記(五)

「教行信證」拜讀記(六)

「教行信證」拜讀記(七)

參:

拜讀《教行信證》的幸福

教行信證的宗教

本典拜讀清規

「教行信證」的哲學·教

「教行信證」的哲學·行

「教行信證」的哲學·信

「教行信證」的哲學·證

教行信證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教行信證的架構

教行信證之真實教與方便教

教行信證之行信關係

教行信證的目的

教行信證大意

本典總序及“教卷”白話述意

本典開示十條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2)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8-17 07:05
Next 2021-08-17 19:34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