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異鈔(直譯本)

釋蒙光編校 2024-05-23

歎異鈔(直譯本)

解題

本書主旨在悲嘆親鸞聖人滅後,東國的弟子間產生了違背聖人口傳真信的異說,聖人的直傳弟子(唯圓房)為去除同朋們的疑慮,寫下了此書。

本書內容,首先是漢文的序文,述說撰述《歎異抄》的目的為何。

正文由十八箇條文構成,依文意分為前後兩段。前面十箇條文記述著者從聖人處聽聞到的開示內容。至第十條的後半,則提到聖人滅後,產生了種種異義。從後半的第十一條至第十八條文為止,列舉當時所流傳的異說而辨析其謬誤原由,並追述聖人相關的開示法語。

最後是總結文,舉出聖人在吉水時代所遇到的「信心一異」的爭論內容,和聖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開示。

前後兩段中,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和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相對應,其他則不一定有對應關係。

《歎異抄》原本附有作者選擇的經論法文,供覽者進一步研習書中辨析的法義,這些早已佚失。現有的抄寫本中,以第八代宗主蓮如上人的書寫本為底本者,保存著承元法難(一二〇七,承元元年)時的流罪記錄文,其他抄寫本則沒有此記錄文。

歎異鈔(直譯本)
敦煌321窟北壁初唐壁畫《阿彌陀經變》

序文

竊迴愚案,粗勘古今,歎有異於先師(親鸞聖人)口傳真信之異說,思後學有相續之疑惑。幸若不依有緣之知識,爭得入易行之一門哉。莫全以自見之覺悟(語)(自以爲是的知見),亂他力之宗旨。乃聊註所留耳底之故親鸞聖人法語,但為散同心行者之不審(疑問)也。

歎異鈔(直譯本)
敦煌217窟觀無量壽經變相圖

第一條

彌陀誓願不思議,必定救度我往生,如此生信動念想要念佛時,即已獲得攝取不捨的利益。

彌陀的本願不擇老少、善惡之人,當知唯以信心為要。其緣故,本願乃是為救度罪惡深重、煩惱熾盛眾生的誓願。

因此信本願,他善亦非要,無善能勝念佛故;惡亦不可恐(不用擔心自己的習氣重、脾氣不好,阿彌陀佛就不來救),無惡能障彌陀本願故。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唐觀無量壽經變相圖

第二條

諸位翻山越嶺,過十餘國的國界,不顧身命來此的目的,不外是為了詢問往生極樂之道。

但是若羨慕我,以為我除了念佛以外還知道另有往生之道,知道其它法門等,那就大錯特錯了。

若不相信我所說的話,南都(奈良的興福寺等)北嶺(京都比叡山的延曆寺)亦有許多優秀的學僧們,不妨前去參訪彼等,仔細的聽聞往生之要。

對我親鸞來說,但蒙信善知識(法然上人)的「唯念佛可被彌陀救度」之言外,無別的竅門了。念佛,果真是往生淨土的因呢?還是會墮到地獄的業呢?我完全不知道。

縱使被法然上人所騙,念佛而墮地獄,也決不後悔。原因是,倘若我原本即是能勵諸行業成佛之身,卻因為念佛而墮到地獄,方可說是後悔被欺騙。

但是吾身不論什麼行也做不到,無論如何只有地獄是一定的去處呀。

彌陀的本願若真實,釋尊的說法就非虛假。佛說若真實,善導大師的註釋就沒有虛假。善導大師的註釋若真實,法然上人之說如何會虛假。法然上人之說若真實,親鸞所述之法義又怎會是虛假。

總之,愚身的信心如此,此外,你們要取念佛而信之,或是捨之,但悉聽尊便也。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五代觀無量壽經變相圖

第三條

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呢?

但是世人常說:「惡人都能往生,何況善人」。這兩句話乍看之下很相似,後者卻違背本願他力的意趣。

其緣故,靠自力修善求往生的人,完全欠缺信憑他力的心,所以遠離彌陀的本願。但是若轉自力的心而信憑他力,就能得到真實報土的往生。

煩惱具足的我們,無論修什麼行也無法解脫生死。本願,即是為悲愍我等這樣的眾生而發下的。誓願的本意,是為了惡人成佛,所以信憑他力的惡人,最是往生的正因(機)。因此說:「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呢?」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北魏石雕劉保生造無量壽如來像

第四條

慈悲有聖道、淨土的不同。

聖道的慈悲,在對萬物心存憐愍,悲心守護。但若想如意如願的救度,實在極難。

淨土的慈悲,在念佛疾速成佛,能以大慈大悲心,隨心隨緣的利益眾生。

今生不論你如何悲憫,也很難如願如意地救度之,所以這種慈悲有始無終。只有念佛,方是真正徹底的大慈悲心。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响堂山北齊石刻:無量壽經變圖

第五條

親鸞不曾為了孝養(超薦)父母,而念佛一遍。

其緣故,一切有情皆是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不論是誰,皆應於次生成佛後救度之。

念佛若是我的力量所積之善,方可說是回向念佛救度父母。

唯有捨棄自力,速開淨土的覺證,六道四生之間,不論沉淪於何種業苦,即能以神通方便,先度有緣。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南齊永明元(483)年 無量壽佛像碑

第六條

在專修念佛的人中,發生了「我的弟子、人的弟子」的爭論,這種事情實是非常荒謬。

親鸞一個弟子也沒有。

其緣故,以我的智慧教人念佛,方可以說是自己的弟子。但是,將受到彌陀攝取念佛的人,說是我的弟子,這種態度真是荒唐至極。

有緣則相伴;無緣即離散。離本師依止他人念佛者無法往生,此事不可說也。

如來回向給眾生的信心,當成自己的所有物,這種言論實在不應該。

人若與自然的理法相契,自會知佛恩,又知師恩也。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大足北山晚唐第245龕觀經變

第七條

「念佛」者,無礙之一道也。

這道理如何說呢?信心的行者,天神、地祇亦敬伏,魔界、外道亦不能障礙,罪惡業報亦無感(受業報時,不會怨天尤人,會心甘情願的接受之),諸善亦不及故。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日本鎌倉時代當麻曼荼羅(觀經變相)

第八條

念佛,對行者而言,非「行」非「善」也。

不是用我的計度(能力)所行,故說「非行」;亦不是以我的計度所造的善,故說「非善」。這完全是他力,離自力故,對行者來說,念佛非行非善也。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善導法然二祖對面圖

第九條

雖然有念佛,踊躍歡喜的心卻很散漫,也沒有想快點往生淨土的念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我如此請益時,聖人回答我說:親鸞也有過這個疑問,唯圓房你也有一樣的想法啊。

細細思惟,本該踴天躍地的欣慶,卻不感到歡喜,應知往生確實一定也。壓抑住該歡喜的心不生歡喜,這是煩惱在作祟。所幸佛早已洞悉,說我們是煩惱具足的凡夫,他力的悲願,正是為如此的我們而有,當會愈感到安心歡喜。

又沒有想快點往生淨土的心,稍染小恙,就擔心是否會死,這也是煩惱在作祟。久遠劫來流轉至今的苦惱舊里難捨離,尚未往生的安養淨土不忻羨,仔細想來,這實是煩惱熾盛的緣故。雖然戀戀不捨,一旦娑婆緣盡,氣力消散時,當往生彼土。

不想快點往生的人,特被憐愍。正憑這點,當知大悲大願可靠,決定往生。

既有踊躍歡喜的心,亦有急於往生淨土的念願,這是煩惱已無的證明,那反倒可疑呀。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第十條

念佛以無義為義,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故。

聖人云。

歎異鈔(直譯本)

話說往昔聖人尚在世時,志同道合的徒衆們,遠途跋涉來到京都,以往生成佛為唯一的目標,心繫未來的報土,直接從聖人處聽聞了教法。跟隨這些同朋念佛的老幼不知其數。但是,近來傳聞在這些人中間,發生了很多違於聖人教誨的異義。謹將這些無根據的異義列述辨明於後。

歎異鈔(直譯本)
净土幻想·日野法界寺(平山郁夫)

第十一條

對目不識丁的念佛同朋問道:「你是信誓願不思議而念佛呢?還是信名號不思議而念佛呢?」(這條叫「誓名別信」的異說。本願和名號本來一體,有人用自己的知見將之切割對立,主張說信誓願不思議的人能往生,而信名號不思議念佛的人不能往生。這是異說之一)。

如此出言恐嚇,也不詳細說明這兩種不思議,簡直是惑亂人心。此條,要好好注意,把它弄明白。

由誓願不思議,思案出易持易稱的名號,保證說凡稱此名的人,必接引之。首先,彌陀大悲大願不思議,必能救我出生死,如此生信而念佛,是如來的回向使然,絲毫也不夾雜己見,故與本願相應,往生真實報土。此即專信誓願不思議者,也具足名號不思議,故誓願、名號不思議,本就一體,更無異義也。

其次,以自己的計度,看待善、惡兩面,思之為往生的助、礙。將此切割為二的人,不會信憑誓願不思議,而只會靠自己的計度,去累積往生的資糧,故所稱的念佛,亦成自行。如此之人,自然也不信名號不思議。雖然不信,亦能往生邊地懈慢、疑城胎宮,由果遂之願(第二十願)故,終得往生報土,這是名號不思議的力量,也是誓願不思議的緣故,所以唯是一體。

歎異鈔(直譯本)
阿彌陀如來接引圖(日·春日行秀)

第十二條

不讀、不學經釋的人,往生不定一說,此異說不值一提。

明他力真實教義的諸聖教(經典和七高僧、宗祖的著作),主在教人信本願,念佛成佛,此外有何學問可為往生之要呢?

不明白此道理的人,應好好的作學問,以知本願的宗旨。然而雖讀學經釋,卻不解聖教的本意,最是可悲。

一字不識,經釋的道理也不懂的人,亦能容易稱念的名號,故叫做易行。以學問為主,是聖道門,叫做難行。做學問誤入岐途,在名聞利養中打轉的人,畢此生平後,往生的結果如何,不是有文可證嗎?

當今,專修念佛的人和聖道門的人,打算法論,爭論「吾宗方是殊勝,別宗是劣等」,如此一來,亦出現法敵,亦成了謗法。這樣的言行舉止,豈不是自己誹謗自法了嗎?

縱使諸門一致說:「念佛是為無能之人而設,此宗膚淺低劣」,也不可與之爭辯,但知:「如吾等下根的凡夫,一文不通之人,但信順佛願的生起本末。對上根的人而言,這或是低劣之法,但對我們來說,則是至高無上的妙法。不論念佛以外的教法有多殊勝,若與自己的根器不相應,修亦難成就。不論人我都能出離生死,方是諸佛的本意,因此莫要來妨礙」。若不以瞋恨回應,有誰會來與你結怨呢?而且有文可證,諍論之處必起諸煩惱,智者當遠離。

聖人說過:「有信此法的眾生,也會有謗此法的眾生,此事佛早言及。如此,我已生信,又有人來誹謗,故知佛說真實。所以往生確實一定。若沒有來錯誤誹謗的人,僅有信的人,則不免納悶為何沒有誹謗的人。

話雖如此,並非定要受人誹謗方可,佛預先告知有信、謗二者的道理,這是為了不讓人起疑(聽到有人說念佛是低劣法而心生動搖,懷疑佛智)而說」。

當今之世,做學問的人,可有存心不去誹謗人嗎?沒有成為以議論問答為主的專家嗎?

真做學問,當會知道如來的本意,亦知悲願的廣大精神。能向懷疑自身罪惡深重能否往生的人,教說本願的教法沒有善惡、淨穢的差別,這才是學生(學者,做學問的人)的價值所在。

出言嚇唬無意中相應本願的念佛人,說要做學問才可以往生等等,這種人是法的魔障、佛的怨敵。不止自身欠缺他力的信心,而且誤導他人。當謹慎惶恐,莫違背先師(親鸞聖人)的精神。離彌陀的本願,最是可悲。

歎異鈔(直譯本)
阿彌陀佛及二十五菩薩接引圖(日本南北朝)

第十三條

縱使彌陀的本願不思議,不怕惡者,名「本願驕」,不能往生一說。此條,懷疑本願,不明白善惡的宿業也。

善心的生起,亦是宿善所使然;聯想惡事,亦是惡業使然故。故聖人說過:「應知,造的罪,如兔毛羊毛尖端上的灰塵般的微細小罪,無不是宿業。」

又有一天,問我說:「唯圓房,我說的話你都信嗎?」我答道:「是的,我都相信。」「那麼,我說的話你都不會違背嗎?」聖人重複地問我時,我恭敬的點了頭。當聖人說:「假使我說,去殺一千人吧,這樣一定往生。」我當即答道:「雖然您這樣說,以我的膽量,連一個人也殺不了。」「你剛剛不是說過,不論我親鸞說什麼,你都不會違背嗎?由此可知,凡事若都能隨心所欲的話,聽到殺一千人可以往生時,應該就會去殺人。但是,若無業緣牽引,即使一個人也害不了,這不是我的心好才不殺的。又縱然不想害人,業緣來時,殺百人、千人的事也會發生。」聖人意在告誡我:莫以為我們的心善就是善,以為心惡就是惡,而不知被誓願的不思議救度。

歎異鈔(直譯本)

在這以前,有人墮於邪見,說本願是救度造惡的眾生,所以故意去造惡,說是作為往生的業。此邪見漸漸風行時,聖人在信中告誡說:「不可因為有藥,就嗜飲毒。」這句話是為了破彼邪知邪見,決不是說惡是往生的障礙。

只有守戒、持律的人,才可以信本願的話,我等焉得出離生死呢?如我等這般罪業深重之身,亦能得遇本願,方是真的恃寵。

雖然如此,自身未犯的惡業,怎能故意去造作呢?又說過:「不論是在海上河川下網釣魚,以維生計的人;或是在山野中狩獵捕鳥,以延續生命的人;還是行商耕田,在過日子的人,但皆同然。」

聖人說:「該來的業緣現前時,什麼樣的事都做得出來。」但是,當今之世,有自鳴清高,作出只有善人才能念佛的姿態,在道場裏張貼布告說:「做了什麼什麼事的人,不可以進到本道場來」。諸如此類,皆偏於外現賢善精進之相,難道內心不懷虛假嗎?

恃寵本願所造的罪,亦是宿業使然故。因此,善事也好惡事也好,但悉隨緣隨業受業報。信靠本願,方是他力。

歎異鈔(直譯本)

《唯信鈔》中亦提到:「莫道罪業之身難被救度,可知彌陀是何等力量」。

正因為會有恃寵本願的心,信靠他力的信心更是決定。

大凡唯有斷盡惡業煩惱後來信本願,才不會恃寵本願。但若斷盡煩惱,即已成佛,對佛而言,五劫思惟的願是不需要的。

告誡別人是本願驕的人,也是具足煩惱不淨呀!那不也是恃寵本願嗎?什麼樣的惡才叫做「本願驕」,什麼樣的惡才不是呢?道「本願驕」不好的人不反倒是幼稚嗎?

歎異鈔(直譯本)
二河白道圖(日本鎌倉)

第十四條

信「一念滅八十億劫重罪」一事。此條說,十惡、五逆的罪人,平常不念佛,命終時,始遇善知識教導,念佛一聲(一念),滅八十億劫的重罪;念佛十聲(十念),滅十八十億劫的重罪而往生。這是為了令眾生知道十惡、五逆罪的輕重,而說一念、十念的吧!旨在說明念佛有滅罪的利益。我們不採信此說。

其緣故,因為被彌陀的光明所照,一念發起時,蒙受金剛的信心,已攝入定聚之位。所以,一旦命終,即能轉諸煩惱惡障,悟無生法忍。

若無此悲願,如我們這般業障深重的罪人,如何得解脫生死呢?思及此處,這一生所稱的念佛,皆悉爲報謝如來大悲的恩德(真宗的念佛行者,乃為報恩而念佛,非為滅罪而念佛)。

信每次念佛都在滅罪的人,是用自力在消罪以勵求往生。果真如此,人一生中所起的心心念念,無不是羈絆著生死流轉,那麼直到命終為止,都要不退轉(不斷)的念佛才能得到往生。

但是,人各有業報,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會發生,也會被病苦折磨,沒有正念而臨終,無法念佛。這期間的罪,要如何消呢?罪若不消,不就無法往生了嗎?

信靠本願攝取不捨的人,不論遇到什麼意想不到的業緣而被牽引去造業,沒有念佛就臨終,亦能速得往生。

又即使臨終時能念佛,這也是由於當下接近往生淨土開悟的時刻,自然愈會信靠彌陀,報謝佛恩的念佛。

想念佛滅罪是自力的心,這種人意在祈求臨終有正念,所以不是他力的信心。

歎異鈔(直譯本)
阿彌陀佛和八大菩萨圖(十四世纪高麗佛畫)

第十五條

以煩惱具足之身,說現生已經開悟了一事。此條乃信口胡謅。

即身成佛,是真言密教的本意,三密行業的證果。

六根清淨,是法華一乘所說,修四安樂行所感得的功德。

這皆是難行上根的修行,觀念成就的證悟。來生的開覺(悟),是他力淨土的宗旨,信心決定的道理。這是易行下根的修行,不簡善惡的法。

大體說來,於今生斷煩惱惡障極難,所以修真言、法華的清淨僧,尚且祈求來生的開悟,何況我們既無戒行又無慧解,唯有乘彌陀願船,渡生死苦海。一登報土彼岸,煩惱之黑雲即晴,法性之覺月速現,與盡十方的無礙光明為一味(一體),利益一切眾生時,這方是開悟。

主張以此身開悟的人,難道能如釋尊般,示現種種應化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說法利益眾生嗎?能做到如此,方可說在今生開悟。

《和讚》(高僧和讚No.195·七七)曰:

「金剛堅固之信心

 待得成就決定時

 彌陀之心光攝護

 永離生死得解脫」

信心決定時,一蒙攝取就不被棄捨,不再輪迴六道。因此,能夠永離生死。又何必把如此的領解胡說成是開悟呢?不是真夠可憐嗎?

「淨土真宗,於今生信順本願,往生彼土方開悟成佛」,這才是聖人說過的話。

歎異鈔(直譯本)
阿彌陀佛三尊圖(日本絹畫)

第十六條

信心的行者,自然也會生氣,也會使壞,也會和同朋、同行發生口角,當下都須回心一事。此條,不是斷惡修善的心情嗎?

一向專修念佛的人,回心唯有一次而已。所謂的回心,生平不知道本願他力真宗的人,蒙受了彌陀的智慧,知道按照以前的心無法往生,放下原來自力的心,信靠彌陀,這才叫做回心。

若於日常一切諸事,都須朝夕回心才能往生,那麼人的生命無常,出息不待入息就臨終的人,也沒有回心,還來不及有柔和忍辱的念頭就命終的話,不就讓攝取不捨的誓願白忙一場了嗎?

口裏說信靠願力,心裡卻想:不管救惡人的誓願有多不思議,善人才能獲救吧?如此懷疑願力,心想信靠他力的人,只能往生邊地。此事想來實在很可惜。

信心一決定,往生自有彌陀安排,不用我們瞎操心。儘管有不好的習氣,也會愈發信靠願力,因此理所當然,柔和忍辱的心也會生起。

不論什麼事,往生不需要小聰明,唯經常忘我地懷念彌陀佛恩深重,如此自會念佛出來,這就是自然。

沒有自己的念頭計度,就叫自然,此即是他力。

我聽說,有人以自己的見地,說自然別有其義,這樣的人真是膚淺可悲。

歎異鈔(直譯本)

第十七條

往生邊地的人,最後還是會下墮地獄一事。此條,有什麼文獻作根據呢?這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學者,才會發表出來的知見,真是膚淺可悲!經論、聖教,他們是怎麼拜讀的呢?

我所學的是:信心欠缺的行者,由於懷疑本願,而生到邊地,待疑罪贖償完後,在報土開悟。信心的行者稀少,故多生於化土,此原是佛度生的苦心方便。說往生化土最終會落空,不就是說如來在打妄語嗎?

歎異鈔(直譯本)

第十八條

佛法者依布施財物多少,於淨土成佛有大小一事。此條,荒唐之極,毫無道理。

首先,定佛有大小的份量,哪有這事呢?(經典)說彼安養淨土教主(阿彌陀佛)的身量,那是方便報身的形相。

開法性的覺證者(法身佛),既無長短方圓的形狀,亦離青黃赤白黑的顏色,因此,用什麼標準定大小呢?

念佛(觀想念佛)能夠看到化佛,故說「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大集經》意)。所謂的大小佛,或是從這個道理錯誤衍生出來。

說到布施波羅蜜的修行,不論布施多少寶物於佛前,或是供養師父多少,倘若欠缺信心,所做的布施全無意義(對自己的往生一點幫助也沒有)。雖貧無一紙半錢的布施,能心繫他力,信心具足之人,則符合誓願的本意。

歸根結底,種種異說的出現,難道不是爲滿足世俗的欲望,才會假借佛法的名義,以這樣的話來恐嚇同朋嗎?

歎異鈔(直譯本)
觀無量壽經變相圖

後序

上述諸條(指第十一條以下諸條),全都是由於異信心所產生出來的吧。聖人說過:法然上人在世時,在眾多弟子當中,有相同信心的人很少,所以親鸞和同門師兄弟之間,發生了爭論。

爭端的起因在親鸞說:『善信(親鸞聖人)的信心和上人(法然上人)的信心一樣』。勢(誓)觀房、念佛房等同門師兄弟們聽了很不以為然,詰問道:『你怎麼可以說自己(善信房)的信心和上人的信心一樣?』聖人回答說:『上人的智慧才識圓滿深廣,在這方面若我說和上人一樣,那是自不量力。但是在往生的信心這方面,則完全一樣,唯是一味。』他們還是不能接受,直嚷:『沒這回事』。最後,大家一起到上人的座前,請求上人裁定是非。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向上人報告完畢,法然上人開示道:「源空的信心,是來自如來所賜的信心;善信房的信心,也是來自如來所賜的信心。因此,唯是一味。信心和我不一樣的人,恐怕無法去源空所要往生的淨土吧?」由此可知,現在一向專修念佛的人中,也會有很多人和親鸞聖人的信心不同。

歎異鈔(直譯本)

以上,雖然全都是一些嘮叨重複的話,將之記錄在此。吾命短暫如晨露,身似枯草不久長,雖然有心將聖人所開示的教義,說給那些一起念佛而遇到疑問的同朋們聽,但是我閉眼以後,異義必定會蔓延開來,所以嘆息著記下先前所舉的異說種種。倘若被那些散播謬論的人,說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請好好地拜讀聖人生前常引用的聖教。

大致說來,聖教裏面攙雜著真實與權假,捨權取實,擱假用真,方是聖人的本意。好好地注意拜讀聖教,莫錯解了聖教。本書列上一些重要的文證,以添為準繩。

聖人常說:「細細思惟,彌陀五劫思惟之願,專為親鸞一人也。爲救度此罪業深重之身而發的本願,唯有慚愧感激。」現在回想聖人的述懷,和善導大師的金言:「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散善義),完全相同。

聖人自身體證之,並以言教點醒既不知自身罪惡有多深重,亦不知如來恩德有多高深,陷於迷執的我們。

事實上,我們都忘了如來的恩德,淨在自身善惡上打轉。

聖人說過:「善惡二者,我一概不知。其緣故,能徹底地知道如來心中以何為善,方可說是知善。能徹底的知道如來以何者為惡,方可說是知惡。煩惱具足的凡夫,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

歎異鈔(直譯本)
十四世纪镰仓时代佛画

誠然,不論人我,皆互道虛僞不實之言。此虛僞不實中,有一事尤其可悲。即相互就念佛答問信心旨趣,向人陳述自己的信心時,為平息爭論,令對方無話可說,竟捏造聖人的開示,此事令人悲傷憤慨!當謹慎思擇,必能明白教義。

這些條文決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言詞,雖然如此,經釋的道理也不懂,法門的深淺也未深入研鑽的我,必定難免有誤。這裏所寫下的,不及故親鸞聖人所開示過的教誨、旨趣的百分之一,僅是記得的片言隻字而已。

悲哉!有幸念佛,卻不能直生報土,反而留滯邊地。唯盼同門的行者中,莫要有異信心,故和淚提筆寫下此文。題名為《歎異抄》,莫令外見。

歎異鈔(直譯本)
西夏三聖接引絹圖

附錄:流罪記錄

後鳥羽天皇在位時,法然上人弘揚他力本願念佛宗。時興福寺僧侶為佛敵,上奏朝廷,糾彈謂:上人門下有弟子做出背經離道的行為。由於此毫無根據的謠傳,被處刑罰的人數如左:

一、法然上人及弟子七人,處流罪。又弟子四人被判死刑。

上人被流放到土佐國的幡多,被改罪名藤井元彥男,生年七十六歲。

親鸞,越後國,罪名藤井善信。生年三十五歲。

淨聞房,備後國。澄西禪光房,伯耆國。好覺房,伊豆國。行空法本房,佐渡國。幸西成覺房、善惠房二人,同定遠流。由無動寺的善題大僧正(慈鎮和尚)頒布。遠流的人數,計有以上八人。

二、被處死罪的人

第一人:西意善綽房。第二人:性願房。第三人:住蓮房。第四人:安樂房。

執刑者:正二位權中納言一條能保之子。

親鸞改僧儀,被賜俗名,因此非僧非俗。其間,以禿字為姓,上過奏文。

那分狀文,今收納於外記廳。流罪以後,改為愚禿親鸞。

右之聖教,為本流重要的聖教,莫輕易地給無宿善的機讀看。

釋蓮如(花押)

歎異鈔(直譯本)

光按:此版《歎異抄》中譯,是據日文原著直譯的版本,文句較忠實於日文原文。

同時發布的《歎異鈔》白話與文言二版,則爲筆者從瑞劔老師的英譯本漢譯。瑞劔老師的英譯,是將個人領解融入,而以現代人易於了解的方式表達,是較典型的意譯。意譯版最初是面對現代歐美讀者,所以在法義和文句上都更爲鮮明可讀,但因此與原文字面有一些出入。此處發布的《歎異抄》,則是原文的直譯版。此版原收入《歎異抄略註》(台灣法雷寺2009年初版),釋瑞覺法師翻譯,原書電子版在網絡上亦有流通。

此次在公號上首發,筆者據日文原版、參照幾種中英文譯本,對原譯作了相當程度的校訂,只爲了能以中文更好地頂戴聖人教化,與唯圓房之心共鳴。有興趣的同朋,可以比對譯文前後不同,及白話與文言二種意譯本與此直譯本的表達,而更好地體會聖人的信念,與唯圓房的用心。

懇請同朋們在研習之餘,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進一步修訂完善幾種譯本,讓經典的生命,通過不同的文字形式,有層次更爲豐富和多維的呈現。

通過此次的參照校譯,對《歎異抄》的原文精神,有了更深的領解和感動,聖人之於法然上人,唯圓房之於聖人,如赤子般的戀慕之心,與異端紛起中,舍我其誰的遺弟念力,一讀之下,如晚鐘回蕩,在心間縈繞不去。願此鐘聲,長鳴法界,驚醒迷夢,喚回失路之人。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二〇二二年二月八日 釋蒙光 發布於紙衣草履齋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重校

歎異鈔(白话版)

歎異鈔(文言版)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2)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1-29 21:38
Next 2022-01-31 21:20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35条)

  • 你的善知識在哪裏?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歎異抄 […]

  • 念佛超薦的問題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記得自己當年頂戴到《歎異鈔》“親鸞未曾爲超薦父母念佛一聲”(第五條)時,就一直卡在那裏,不論如何想,始終過不了這一關。所有以我的小聰明和佛學知識能拼湊出的答案,我都想到過,但內心深處都說服不了自己。 […]

  • 必墮的原樣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歎異抄) […]

  • 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歎異抄》是聖人的弟子唯圓坊的著作一事在今日幾乎已成為定説,此《歎異抄》雖是僅由十七章和結論所構成的小冊子,却是最能道盡親鸞聖人的人格和宗義的貴重文獻。其注釋書從明治初年到今日為止約有四十種。日本人讀得最多的宗教書是這本《歎異抄》。 […]

  • 因果的真理和大信心的世界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歎異抄》(第七章)曰: […]

  • 信心非理解,非歡喜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片面強調情緒的喜悅,容易讓人産生自己已無煩惱、罪業已清淨的錯覺。此意,《歎異鈔》中聖人早言之矣: […]

  • 《正信偈》真髓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因此,信心也好,往生也好,以自己的「起不起歡喜心」為準則是不行的。後生並不是求助於「歡喜」的。《歎異鈔》(第九章)也言: […]

  • 世間虛假, 唯佛是真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世間虛假,是一場夢,但是一般的人都在追求這個夢幻不實的東西。我們淨土真宗的開山祖師親鸞聖人在《歎異鈔》裏說︰「萬事皆徒然無益,虛假不實,唯念佛是真。」。在這個世間教給我們真實教法的只有佛法。 […]

  • 如來的管道——桑原老師的一課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諸位翻山越岭走過十餘國的國界,不顧身命來此的目的,不外是為了詢問往生極樂之道。但是若羨慕我,以為我除了念佛以外還知道另有往生之道,知道其它法門等,那就大錯特錯了。”(『歎异抄』第二章) […]

  • 壬寅(二〇二二)年佛誕致辭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煩惱具足的凡夫,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歎異抄(直譯簡釋版) […]

  • 與佛心相應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所以《歎異鈔》開篇說:「彌陀誓願不思議,必定救度我往生(此即善導大師六字釋所釋的名號的意義),如此生信動念想要念佛時,即已獲得攝取不捨的利益(入正定聚住不退轉)。」 […]

  • 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2022-07-19 11:03

    […] (編注:《歎異鈔》(第一條): […]

  • 愚秃亲鸾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然而,如上所言,愚秃二字似乎并不仅限于真宗,但真宗是尤其注重这方面的宗教,是主张愚人、恶人也有正因能够成佛的宗教。同样也有以爱为主的他力的宗教,出自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就有很强的正义观念,多少带有斥责罪恶的旨趣,真宗与之相反,是绝对的爱、绝对的他力的宗教。其就像那个迎接浪子的父亲一样,对于任何愚人、罪人,弥陀都会说:“我愿为汝粉身碎骨”而迎接他,这就是真宗的本旨。《叹异抄》中的上人之言就极致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仔细思考弥陀的五劫思惟之愿,唯我亲鸾一人最为得益。”(編按:見《歎異鈔》後序:聖人常說:「細細思惟,彌陀五劫思惟之願,專為親鸞一人也。爲救度此罪業深重之身而發的本願,唯有慚愧感激。」)最后,看看祖师大德其人的人格亦是同然,那个日莲上人意气冲天,骂倒他宗,直视北条。相较于小岛之主的夸夸其谈,吉水一门的奇祸他虽受牵连被流放到北国一隅,却说我不去发配地又怎能教化偏僻群类呢?而见法不见人的亲鸾上人的人格则可谓大异其趣。屹立于风号云滚、怒涛澎湃之中而不动如山的日莲上人之气势雄壮无比,而如烟波渺茫、风平浪静的亲鸾上人之胸怀又何尝不是深远玄奥呢? […]

  • 如來健在喲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煩惱具足之凡夫,火宅無常之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方是真實。」(《歎異鈔》) […]

  • 信心是感應道交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蒙光:想到《歎異鈔》中: […]

  • “連我這樣的惡人都……”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唯有對人性作深刻的自我內觀的人,才能夠知道自己是地獄必定。在《歎異鈔》中,親鸞聖人就說自己是“地獄一定”:“我親鸞是地獄一定”(第二條)。就是因爲親鸞聖人有這樣深刻的人性反省,他才能夠給阿彌陀佛救度。 […]

  • 金剛經講義 四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此故,《歎異抄》也有:「弥陀誓願不思議,必定救度我往生。」 […]

  • 如來光明月,常隨赤子心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老师,感恩您这些年能抵住五浊恶世之浪潮,在这世间源源不断地传达着佛的呼唤声,让我们这些迷茫的孩子能找到回家的“白道”,遇到您,不仅仅弥补了学生内心失去母亲的空缺,最重要的是发现法界的大慈母一直守护在我身边,愿意陪着我长大,护着我前行!“弥陀誓愿不思议,必定救度我往生”,老师,谢谢您![合十][合十][合十] […]

  • 親心勝過思親心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注:如來從無心大智、無我大悲中為衆生所發的大「願」,與凡夫從我執分别心中所發的「願」,不可同日而語。佛心眞實,超越時空而常住,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永恆相續地回向衆生,令同入佛道。凡心以我欲為中心,縱發清心,猶如畫水,旋生旋滅,起落無常,未證無心,皆虚假不實,於虚偽之世中,唯念佛為眞實。如聖德太子説:「世間虚假,唯佛是眞」;《歎異鈔》亦言:「煩惱具足的凡夫,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後序·結文) […]

  • 血淚之語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老師答:你聽不懂我在講什麼!你呀聽聞的還不夠,根本不曉得什麼是凡夫。親鸞聖人不是在《嘆異鈔》講過嗎?「親鸞不論怎麼行也難成就,是地獄必定。」你剛才還講那個話,我很遺憾到台灣來跟你講這些話。你是沒有辦法修淨土真宗的了,你這種心態是根本學不到淨土真宗。如果台灣人都是你這樣的心態,那就表明淨土真宗和台灣無緣,我回日本去,沒有必要在這裡浪費時間。  […]

  • 良仰師教恩厚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彌陀的本願若真實,釋尊的說法就非虛假。佛說若真實,善導大師的註釋就沒有虛假。善導大師的註釋若真實,法然上人之說如何會虛假。法然上人之說若真實,親鸞所述之法義又怎會是虛假。——歎異抄(直譯簡釋版)(第二章) […]

  • 桂利劍老師法語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於『歎異鈔』(後序)言: […]

  • 廣略相入(金剛經講義 二)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生死即涅槃」「煩悩即菩提」是天台哲学的教義。此在理解《歎異抄》上,亦含有這様的哲理在内:「因此信本願,他善亦非要,無善能勝念佛故;悪亦不可恐,無悪能障弥陀本願故」(第一條)。因有這様的思想在根底上,才有此文。 […]

  • 因果業報是天地的真理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瑞覚師開場白:剛才老師看到「五劫思惟御像」很感動。法藏菩薩是為誰掉血淚的呢?是「為我們」喲!更進一步地説就是「為我」喲!親鸞聖人把這個精神寫到《歎異鈔》裡面講:「細細思惟,彌陀五劫思惟的誓願,専為親鸞一人而有」。所以老師看了這幅画很感動。 […]

  • “希特勒上天堂”與“悪人正機”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西田哲學的表述,與日本浄土眞宗開祖親鸞聖人的“悪人正機”説,有很深的淵源。親鸞聖人有一句驚世駭俗的話:“善人尚且往生(得救),何況悪人!”(《歎異鈔》第三條) […]

  • 不能安心的十種病根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聖人常說:「細細思惟,彌陀五劫思惟的誓願,専為親鸞一人而有。」(歎異鈔·後序)。 […]

  • 信心的樣子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師:真正頂戴佛心的人,自然而然過著感恩念佛的生活。《歎異鈔》講到: […]

  • 安心語錄(六)水原樣成冰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歎異抄》的真髓,「信誓願不思議是不思議」是眼目。幾十遍地拜讀本書,就能信佛智的不思議是不思議吧。 […]

  • 不惜生命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答)不問在家出家,不問道俗,阿彌陀佛慈悲救度,這個是彌陀的本願。而你出家又能怎麼樣?不是出家才能成佛,沒有這種保證。所以不在於形式上是出家還是在家,不問這個,而是問:你有沒有真的遇到阿彌陀佛的佛心、慈悲心了。這個要聽清楚,你說有感受到死,有一點恐怖,可是又沒有辦法真的很精進,那怎麼辦?地獄必定,只有到地獄去。你沒有看到親鸞聖人也說「我是地獄必定的眾生」(《歎異鈔》第二節)嗎?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呢?他為什麼會講自己是地獄必定的眾生?你好好去思考這句話。 […]

  • 《淨土真宗管見》之(八)僧侶•回向•業報•聞•祈禱•超驗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親鸞聖人把舉凡相對價值的此世的一切,說成為空言、戲言,無可置信,理由就在於此。(注:「善惡二者,我一概不知。其緣故,能徹底地知道如來心中以何為善,方可說是知善。能徹底的知道如來以何者為惡,方可說是知惡。煩惱具足的凡夫,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語見《歎異鈔》後序·結文) […]

  • 《歎異抄》略註_淨土真宗法雷學派

    […] 歎異抄(直譯簡釋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