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同朋 整理 釋蒙光 2024-03-21
一 凡夫不自知
德归:
——老師,“不知物的輕重”,是否可以領解為:凡夫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物”是不是指凡夫自己,跟“為物身”的“物”含義是一樣的?請老師開示
蒙光:這個問法就是典型的擔板漢思維。只在一邊看,尤其是在凡夫自己這邊看。
能爲衆生、知衆生的,只有佛而已。佛是自知爲佛,而知衆生的。所以說知物的輕重,不是自己能知物,是被比較出來的關係。就是老師常說的,見到相反的東西。見到佛,就知何謂衆生。衆生雖無自知之明,但通過聞法,佛與衆生,孰輕孰重,是可以知道的。
蒙光:
——真正有在念佛的人,他會看到自己的心很污濁。心中沒有念佛的人,都在看自己的人,會認為:「啊,我現在比以前進步很多了,現在比以前有修行了。」這都是忘記佛在看自己的人。這種人的慢心很重。
德归:感恩老師警醒弟子弟子問的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典型的“不知物的輕重”啊,以為自己能領解,以為自己知輕重,其實恰恰相反,若忘記如來,凡夫哪裡看的清自己呢,沒有看到“相反的”,說明陷入了自我滿足的陷阱,卻厚顏無恥的以為自己學習有進步,其實是越學越傲慢了。感恩老師,不然弟子跑偏了也不自知,真是慚愧
蒙光:
如来的“真实心”,真实且重,重且真实。凡夫的“知解分别”和“思虑计度”,虚假且轻,轻且虚假。没有想想物有轻重不行。
——這一則裏瑞劔老師就說到“物的輕重”。@德归
德归:老師早上好感恩老師,弟子之前的領解錯誤的偏向了凡夫一方,以為“物”單指凡夫。凡夫明明不知物的輕重卻又不自知,唯有透過聞法,才被告知慈親心重且真實、凡夫計度輕且虛假的事實。不是“我”能知,是被如來、善知識告知的事實。
德归:
真正努力過的結果,是生起這樣的感受:越是努力越會發現,在了生死這件事上,自身除了造生死業、輪回因外,什麽清淨業也做不了。
——因此,唯有無盡的慚愧。
如來慈親竟爲無能自救的我完成往生成佛的功德,慇勤回向給我,呼喚不停,守護不捨。
——因此,用言語說出的感恩都膚淺無力,唯有“南無阿彌陀佛”。
信心,就是於如來前低頭,仰讚歎,俯慚愧。
德归:
着眼於佛方,知佛是怎様的佛時,就會知自己是怎様的機。法中有機,讚嘆佛德中有機之深信。
只向機方用力,再怎麽挖掘,掏出來的也只有闇心和五慾蟲而已。
——人間真實
蒙光:
——本篇中瑞劔老師記錄了爲幾位往生人開示的實例。和我們印象中的往生助念,完全是不同的境界。同朋們可通過這些淨土聖賢們在娑婆的示現,品味佛力、領解佛恩。
二 佛法在愛好清單上的序位
蒙光:同朋們都以爲自己好樂佛法。
不妨在心裏列一個清單:寫下自己當下生活中最需要、最喜歡、最離不開的事物,可以是具體的人和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信仰。依喜歡的次序,列出七項就好。
然後,假設自己遇到緊急情況不得已,必須放棄一樣,否則就會死,你會放棄哪樣?
接下來繼續選擇。
在第幾次選擇中,你會“不得不”放棄佛法?
這是只有自己知道的判斷。請真實地問自己。
有沒有人會把佛法留到最後,要捨棄佛法,毋寧死?
蒙光:
大家要聽好,如果你們爲出家學道,把自己的父親殺死,有那種決心的話,你出家學道就能夠成器。注意聽好:重點不在於把父親殺掉,而是在於你每天都念念不忘自己是殺父的大罪人,所以你不得不精進。每天都沒有辦法放下這個念頭,因為每天都是常懷懺悔的心,發自內心的懺悔,有懺悔的功德。懺悔的功德力量很大,懺悔的功德力會讓你早日悟道。
——二利圓滿的世界
真的要打坐的人,要有這樣的決心:孩子在哭,就把孩子殺掉,繼續修行。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才有資格打坐。孩子一哭,你的心就動了,這樣的人怎麼有辦法打坐呢?
蒙光:
什么是佛法的人生观?一般人都没有想到死,没有把死放在心上,没有把死当一回事,所以《御文章》的《白骨文》,应该赶快关心后生一大事。看到别人死,事不关己,所以悠哉悠哉,可是轮到自己死的时候,你就很认真了。就是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你才悠哉悠哉地学佛。
待:
昨天在老师发的链接中看到『素直』一词,于是查了一下,和同朋们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
現在的人聽了老師的話,都有很多“但是”。
素直的人,至今爲止,一個也沒有遇到。
我當初也是一樣,所以老師說我是“相逢不相識”。
待:感恩老师
蒙光:今天看到群裏不知何時有兩位朋友退出。
這樣的不辭而別,早已司空見慣了。只是難免還會罣念那些離開的人:何所聞而來?又何所見而去呢?來去都是因緣,他們自己能明白、能安心就好。
是信佛的人,可以多問自己一句:是爲佛法而來嗎?又是爲佛法而去嗎?在哪裏能遇到佛法?
冰仔: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並不是其他地方沒有佛法。
我們這裏只有大悲施救之法,凡夫得救之法。
不是凡夫,或不需被救的人,與此處不能相應。
德信:这会儿正陪母亲在医院坐等检查,医院大概是最能近距离感受无常的地方之一吧,另外一处是火葬场,但人就是这么麻烦,不轮到自己躺在病榻上,药石罔效,被宣判死刑那一刻,是不会认真对待后生一大事的,就像瑞剑老师举的市原房同朋的例子,被医生宣判死刑,和平时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同样一句的法语,份量一定不一样。一面品味业苦的人生,一面吟味师教,那滋味也和平日里泛泛滑过不一样,近来家母抱恙,平常的日子完全被打乱,这才惊觉平时都是托福活着而不自知,还这样那样地不平抱怨,真是罪过!老师昨天在群上的问题(按:即本節的佛法序位之問),也是直击灵魂深处,佛法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会把佛法置于生命之上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日子里,认真吟味吧!
蒙光:
這些天所見所思,内心最强烈的感受是,苦難是極其巨大且堅硬的存在。它是房間裡的大象,一直都在場,從未消失,甚至不屑於隱身,我們絕大多數人卻習慣性地視而不見。
之所以會忽略它的存在,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一是因為無知,只看到現實生活中自己熟悉的那一面,不知生命實相尚有其他。
另一個原因是幸運。不論是誰,於何時何地,我們實際得到的幸運,都比自己以為的要多得多。這一事實,在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很多機會被提醒,却很少人能看見。多數人只是聞如未聞,見如未見。
真的,這一生,自己不論做什麽,做多少,都配不上已被賜與的幸運。
——病房隨感
死不論何時到來,都只是當下一刻。老人已接近生命的終點,這在一般人是常識;但每個人當下就是臨命終,卻無人警醒。若臨終正在此刻,被剝去業習之衣後的自己,是怎様的形相?身邊有很多老人、病人已給我們做出示範了,只要有心,任誰都有機會觀察和了解。但人不是到老病之時才有這個問題。若不能於存命之時,仔細思考揀擇“自身隨着時間剝蝕脱落裝飾後,本來面目如何”這樣的問題,並着手解決,則一生的努力,也只是給後人落下口實,留為鑒戒而已。
——本來面目
蒙光:
當我們被自己的罪業懲罰的時候,如來依舊不離不棄地守護著,這樣的事實,沒看到嗎?沒聽到嗎?
——光明下,暖洋洋
蒙光:
當你要出來學佛法的時候,以前的那些朋友就會跟你講:「回來呀,回來呀,你別那麼想不開啊,這裏也很好啊!」那些親人也好,朋友也好,就是要叫你回來。但是有心求道的人,沒有聽從他們的呼喚,一心要求一條解脫的路。
善導大師說,一個有心求道的人,遲早會遇到“三定死”的絕境:
回頭,就是隨波逐流入生死;停步,就被追趕來的業力煩惱吞沒;往前去,以自身的能力,看不到目標,也是死路一條。
在無法遏止的恐慌無助中,此人的想法是,反正是死,與其死得無謂,不如求道而死,所以仍然決定前行。
如來的呼喚聲在響著,此岸喚回的聲音也在響著。
也有人聽從了此岸一直響著的聽來親切(善導大師名之“詐相親”)的聲音,被招回流轉罪業的故鄉,退失道心。
這既是自身的宿善不足,也是未遇善知識的緣故。
善導大師說:真正的念佛行者,以如來的聲音爲生命的動力和道路,對此岸的勸回之聲充耳不聞,不再回頭,一心一意順著呼喚聲而行。
老師也說過,真正走上白道的人,此岸的聲音是聽不到的。
——(參:爲什麽學佛卻與家人、親友衝突不斷?一文第二部分,關於“三定死”的解說)
覺謙:
看到别人死,事不关己,所以悠哉悠哉,可是轮到自己死的时候,你就很认真了。就是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你才悠哉悠哉地学佛。
当你临终时,看到火车来现,请你记得我跟你讲过什么话,当你想起,哪怕只是一次也好,请你念「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才看到老师的无奈和慈悲,以及自己被欲望所牵引的自欺和麻木。
蒙光:不論被我們背叛、傷害多少回,依然不捨我,“求求你讓我救”地拜託著我的慈親呀!
三 日日沈浸於法中
归去来:
公众号文章已超过1000篇,如来的恩德通过师教文字呈现在同朋们面前,唯有顶戴
蒙光:我有時間盡量整理發布師教和法談出來,同朋們來不及看不要緊,可以先收藏下載。托福現在能有時間和精力在做整理,希望在自己能做的時候盡量不要留下遺憾。
淨土真宗法雷學派:http://www.horaicn.com/
蒙光:剛纔查了一下,“法雷學派”網站上已上傳文章連草稿共1108篇。
微信公號“紙衣草履齋”上標原創文章1003篇,其他轉載及因公號某些規定不能標明原創的文章,尚有105篇。
“法雷學派”網站開始上傳文章是2021 年 7 月 18 日上午 10:05。
“紙衣草履齋”第一篇文章發布於2022-02-22 00:33。
“法雷學派”網站主要是覺謙同朋在打理,將之前被註銷的公號文章下載保存後,陸續上傳網站。網站文章的更新都盡量與公號的更新同步。
“紙衣草履齋”公號則是我在打理,22年被迫註銷“本願力”公號以後,不得已另起爐竈開了新號“紙衣草履齋”。新公號除將原來前兩個公號(“大悲願船”、“本願力”)上發布過的文章修訂重發之外,同時也持續在發布新整理的師教和法談,及新寫作的文章、新發現的資料。
這樣算來,公號成立至今,兩年一個月時間,750天,共發布1108篇文章,其中標原創認證的有1003篇,實際原創文章數要超出這個數字。所有這些文章,我都一一過目,親手修訂、或寫作。一千多篇文章,每篇文章平均都在兩千字以上(實際應不止,因每篇編輯時系統都有自動統計,印象以三千字以上篇幅的占多數。),每篇文章平均過目三遍,不算寫作時的構思、修訂時的反覆推敲,每天不間斷,兩年下來,至少有三千篇次以上的拜讀,合計不下九百萬字的閱讀量。
師教的內容,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漸漸融入心思血液的。所以現在不論在編輯師教,還是寫文章、做講座,能夠稍稍有些自信,不會偏離師教。很感恩,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聽聞、領受師教,這是托如來、恩師的福,得到同朋們的護持幫助,才能有這樣的機會頂戴師教,做法供養,行報恩行。這是最好的安排,除了感恩,無話可說。願有緣者,有心求道,亦有眼識寶,入如來家,恣領法財。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蒙光:這些還只是公號文章的統計。其實還有視頻的製作、和線下的講座等等,同時還兼顧著兩個公號的文章內容。每天每天,被這樣泡在法水中,是托著能這樣聽聞的因緣,這顆乾枯、如煤球般黑暗的心,才會稍稍被光明照亮,嚐到難得的法味,不再只是隨業流轉,以人身行鬼畜道之事,造地獄業。
愈聞法,愈發現師恩難報,亦唯有盡己所能地弘揚師教以報無以言喻的大恩而已!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覺謙:刚才在上传公号文章的时候,就很感慨一千一百多篇呀,这得是多大的功德才能积攒出如此广博的教语,又得是多大的福报才能遇到这些希有法宝。即使手边身边的书统统不见了,只要能有缘顶戴这个公号、这个网站、这千余篇真言,这个人生又有何可遗憾的呢!
明珠就在眼前,可很惭愧,我还是成日里得陇望蜀、东奔西找、弃珍馐而贪糟食,就如《大经》所言:“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
细思,是愧对、辜负了太多的良缘。
覺謙:
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
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法雨:感恩老师 南无阿弥陀佛
覺謙:
師教的內容,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漸漸融入心思血液的。
覺謙:
蒙光:
我沒什麽規律,也很難定計劃。這既是習性使然,也是生活常態。尤其人到中年,總有各種意外和計劃外發生。所以我只問自己這一天是否讓自己滿意。
滿意的標凖,大致有二:
一,自己生命是否有成長?二,所言所行,於他人是否有益?
這兩個標凖,又有程度的不同:成長多少?利益多少?事事不同,日日不一。
只要能做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日計之不足,月計之有餘,就沒有什麽遺憾。涓滴相續,假以時日,生命自然會成長,會到什麽境界,也要看自己的宿善和是否值遇善知識了。我自從想明白此事,基本日日如是,一天沒有空過。
——一日不空過
蒙光:
製作神戶灘名酒「白鶴」的主人曾說:「自己是非酒不聞、不見、不說、不思地繫念著」。不論誰都是同樣,日本第一的圍棋名人見聞覺知只有圍棋地生活著。生活就是圍棋,圍棋成為生活。日本第一的劍道名人也那樣,詩人也好、政治家也好,要成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就是如此。貝多芬據說是用水澆著發燙的手彈著鋼琴。任何事情如果不是專念專心的話,偉大的事業不會成就。聽說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每晚睡覺時,在枕邊放置大理石和鑿子,即使半夜也起來雕刻。蓮如上人爲勸誡自他,引古語曰:
「至柔者水也,至堅者石也,水能穿石。
心源若徹,菩提覺道如何不成呢」。
佛法只以耳聞、以心思的話則不行。要「全身皆是佛法」,直到佛法入身為止,必須聽聞徹底。馬術的名人說:
「鞍上無人 鞍下無馬」。
這是人馬合一的境界。信心和名號的關係也是同樣。
——普遍的救濟
說佛法用心:
留言列表(1条)
[…] 佛法的序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