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05-09
信心銘 二六
九十四歲 瑞劒
「彌陀之名號常稱
信心真實獲得者
憶念之心恆不斷
佛恩報謝長在心」(卷頭和讚)
「信樂彰於願力,妙果顯於安養。」(化土卷)
「慶哉!樹心弘誓佛地,流念難思法海。」(化土卷)
教育這般普及的今日之日本,不論僧俗,讀聖教的人很少。這樣懶散是不行的。不拜讀聖教,人的心會越來越枯渴,邪見會越來越茂盛。蓮如上人《一代記聞書》曰:「對句地說:聖教要讀破,本尊要掛破。」
一拜讀聖教,真不思議,會看到從文字放著光明,總覺得有靈感。這可說是信者無體驗的體驗吧,是本願力使然。瑞劒說是被信誓願不思議是不思議。
不思議者,僧肇曰:「不思議者,不知其所以然,然者不思議也。」
聖人曰:
「經說五種不思議 佛法不思議爲上
佛法不思議即是 彌陀之弘誓大願」(No.151·三三)
聖人又曰:
「三世諸如來出世正本意,唯說阿彌陀不可思議願。」(文類聚鈔)
正信偈曰:
「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
茲有「不可思議願」,《歎異鈔》有「誓願不思議」,信卷釋大信心為「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信樂也。」
信不思議是不思議者,不是凡夫思慮所及。森羅萬象,雖一色一香,非凡慮所及;佛悟般若真空的世界,亦絶百非,乃不可思議。
相即佛智大慈悲的本願力,唯應如佛說的原樣「不思議呀」「真慚愧呀」地任憑如來。信心不是取,而是「仰」的世界。
三年或五年地聞思佛法就想要取信心是不宜的。不是要取信心,最好從根本地聽聞:佛是什麼?佛心是什麼?本願是什麼?
聖教是如來的全身,拜讀之,能觸及活生生的如來的光明。因此,能信不思議是不思議,光明能令仰光明。
如來的光明是如來的智慧,智慧内含著慈悲。如來智慧的顯現是南無阿彌陀佛。哪樣皆是一,是活生生的。聖人奮其全力說: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總序)
「無礙光明」與如來的本願力「難思弘誓」相伴。眾生的惡業煩惱消滅,獲得信心,完全是如來光明名號的運作。
聖人說:「是本願故獲救。是本願力故往生。依光明,無明闇被破,依名號之德得信心。」
隨想
寶林(二種深信)
○所謂佛法力不思議在哪裡呢?雖然口上會說本願力不思議是佛法力不思議,此不思議真的以身體驗了嗎?徹底「地獄是一定的去處」,不思議的是,從地獄必定,願力攝取也好,光明攝取也好都生出來,這就是體驗。不思議呀。這就是所謂的信不思議是不思議。不是找到獲救之道而獲救,體會到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獲救之道絶對沒有時,始能見獲救之道。不是其他還有道,「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一事是獲救之道。這是不思議,此不思議不論是誰都能體驗。重要的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一點。
○說「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一點也不誇大,是久遠劫來的事實。不論想或不想、知或不知,凡夫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徹底此點時,不思議的是,無法獲救的事實和獲救之道合一,這真是不思議。
「精疲力盡 被撈起 蛙哉」
○淨土真宗是佛智不思議。此佛智徹到凡夫處,謂「佛智顯現」、「果上顯現」。「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之罪的自覺,即「機之深信」,是凡夫以自己的力量發起此自覺的嗎?不是。「機之深信」全是佛力、是佛智、是如來的廻向。
○其他宗教也說一切的人類是「罪子」,「罪子」的自覺尚是膚淺。若此自覺是深刻、真實的話,就不必做「神啊!請把我從災難和苦難中救出來」這樣的祈禱。罪的自覺深刻的人,應該自覺自己向神祈禱的資格也沒有才是。只是「有需要時才求神」的心境,不得不說罪的自覺尚屬膚淺。講真實的「機之深信」的宗教只有淨土真宗。
○「機之深信」若無,談「法之深信」亦無用。又「法之深信」若無,講「機之深信」,那亦不成「機之深信」。「機之深信」的徹底是「法之深信」的徹底,「法之深信」的徹底是「機之深信」的徹底。此謂「二種一具」,又謂「機中有法,法中有機」,這是不思議。不是佛力、佛願的話,二種深信無法生起。
○淨土真宗的問題叫做「百論題」,問題有一百個,其中傾全力於「二種深信」最好。
○不徹底的研究、聽聞二種深信,只想早點獲得信心的話,不論到何時也無法安心。
○以新興宗教為始,世界所有的宗教團體,不講現世利益就無法繁盛,此故,舉現世利益釣人。但是真實的淨土真宗,現世利益在後,教「出離生死之道」是中心問題,是最大的目標。但是很多真宗門徒不知這點。若不知目標、目的,不論聽了多少次說法也是徒然。
○因為提到地獄極樂,年青人就會排斥,所以現時傾向於講年青人愛聽的話。「佛教教離生死、涅槃常樂之道」,說出真實的話會如何呢?講法的人不攷慮結果,如真實地講真實,要有這種覺悟才行。邪法蔓延,則國滅亡。聖人說此曰:「九十五種(外道)皆污世」。
○二種深信若無,不能講聽聞了佛法。聞二種深信,照善導大師「散善義」所寫、親鸞聖人「信卷」所說地頂戴其真精神的是信心。此謂「聞其名號」。
○聞名號是信心。如何聞名號呢?二種深信成就是名號故,篤實地身具二種深信,謂聞名號。
○聞名號是第十八願的真實信心,即二種深信入心是信心。不知這點,很多人想要信心,想早點獲得信心,眼睛只看到信心,忘記二種深信。二種深信,聽講解似乎是懂了,但是全身全我未如此,故不成聞名號,不成頂戴信心。
○信心,不是二種深信外別有信心。信心之相是二面,此二面之相謂二種深信。
○其他宗教的罪惡感,只是對神做道德的反省時所起的感情。真宗的機之深信,是被法界的大真理迷悟染淨之鏡(因果)映照所起的罪惡感。
所謂「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名號如何聞呢?用耳朶聞,不用心聞,不能說是聞了。願生心沒有,即使聽聞了,那也是原野吹的風,聞如未聞。聞名號,要用必墮無間之耳聞。
自己是無法想「必墮無間」的,要如何才能那樣想呢?因為不知因果故,因為以為不會死故。
名號聽聞再聽聞,也還聽不見,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有想聽聞求往生、信了求往生、稱念了求往生之自力心故,用自力是捉不到他力的。
名號如何聽聞呢?「不知道」、「不懂」。「不知道、不懂」的話,不行喲。
名號如何聽聞呢?被南無阿彌陀佛搓圓的人會這樣回答吧:「也不能說聽聞了,也不能講聽見了,也不能說沒聽聞,也不能說沒聽見,一切慈親最知道。」
說汝「聽到名號」、「聽見名號」,那是「聞心」。「聞心」殘餘的話不行。
「聞心」,指什麼呢?指我聽到了、我認為,想「這樣行了」的自力心,謂「聞心」。
聞名號,是指「聞佛願的生起本末,無疑心曰聞。」
那是開山聖人的話,無絲毫的錯誤。有時問是誰聞「佛願的生起本末」呢?「是我」。「我」出頭時,是真是假不知道。
不想「無法聽聞的事被聽聞了」嗎?
所謂「聞名號」,是指遇到萬劫亦難聞的南無阿彌陀佛,謂聞名號。
聞名號,和遇如來是一樣的。
聖者做觀經的修行,於生時能觀極樂莊嚴,觀佛身。依「見佛身者見佛心」,能往生。但是我等凡愚,「聞其名號」地被遇名號往生的。在此意思上,「觀」和「聞」一致。
被自利利他圓滿的正覺的南無阿彌陀佛包著,「啊!啊!」地驚於名號,「啊!啊!」地成為讚嘆名號之身,是為「聞名號」。知道文字講釋的不是「聞」。
聞名號,是指聞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名號,在地獄中遇佛那樣的心情,忘己,遇南無阿彌陀佛之如來,謂「聞名號」。
從「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之大安心誕生。此大安心謂「信心歡喜」。
信心歡喜的大安心、大慶喜心,讚嘆如來、讚嘆名號。其讚嘆之聲是念佛。「想稱念往生」是自力。
為往生極樂,認為稱念佛是必要條件,是「稱名正因」之邪義。
聖人於《文類聚鈔》說:「稱名即憶念,憶念即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被南無阿彌陀佛搓圓,被成讚嘆南無阿彌陀佛之身者,此聖句能自然地頂戴。
說教聽聞再聽聞,雖是明白了,但是却沒有歡喜,無法安心,這樣的人很多,要怎麼辦呢?那是因為忘記名號、忘記如來、不知是如來方面成就眾生的往生故。不知往生是依正覺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故。既不是依自己的「安心」被救的,也不是依自己的「歡喜」被救的。那樣的人是不知「法體成就」、「二利圓滿的正覺」的人。
隨想
九十四歲 瑞劒
○罪惡感,有深有淺。機之深信這樣深的罪惡感,其他宗教是絶對看不到的。新約聖書說「心淨者幸也,其人能見神。」凡夫的心即使磨百億萬年,「愛憎」和「我執」無法捨。「我執」和「愛憎」不捨則心不能說是「淨」了。今日的凡夫即使千億萬年修行戒、定、慧三學、做六波羅蜜的修行,心無法變淨。因此說「心淨者幸也」等話,好像有這麽回事的人的說法,只能說是非常膚淺的罪惡感,和機之深信的罪惡感有千萬里的距離。
○親鸞聖人說:「地獄是一定的去處。」
善導大師說:「無有出離之緣。」
這是落切之相。沒有落切到此處不是信心。
○落切是信心。追著信心的影子,不論到何時也無法追到影子。早點落切,徹底的落切最好。
「落切時 浮時也 蓮之花」
即使聞法,想要早點獲得信心的心充斥故,即使聽聞三十年、五十年,機之深信無法出來。機之深信若無,法之深信亦缺,即也沒有本願很可貴。機之深信亦無,法之深信亦無者,不得不說信心皆無。這樣子迷迷糊糊過日子的人很可憐。
○所謂機之深信,幾億萬年做自力的修行,成「無有出離之緣」,是機之深信。在御安心上,「我為善」地著眼於自己的善者,離機之深信尚千萬里。「思我為善的心」,在聖道門講,是皆惡。這點都不知的人,機之深信不可能。必須要更深刻地反省自己才行。
○親鸞聖人在《歎異鈔》說:「善惡二字皆不識也」,是說凡夫的善皆是惡呀。
○信巻曰:
「然從無始以來,一切群生海,流轉無明海,沈迷諸有輪(迷的世界),繫縛眾苦輪,無清淨信樂,法爾(元本)無真實信樂。是以無上功德(如來的功德),難叵值遇,最勝淨信,難叵獲得。一切凡小(凡夫),一切時中,貪愛之心常能汚善心,瞋憎之心常能燒法財。急作急修如炙頭燃,眾名雜毒雜修之善,亦名虛假諂偽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此虛假雜毒之善,欲生無量光明土,此必不可也。」
此相,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地從心底頂戴,此謂機之深信(以上是信樂釋)。至心釋、欲生釋,亦同。世界的宗教,如這般地講真實,如這般深的罪惡感者,其他無法看到。
○在廣島地區,每天可以看到來寺院聞法的人,得到機之深信的人,很少。得到機之深信的人,必是得到法之深信的人。
○偉大的人出光明嗎,不然。機之深信的人,不論從哪裡看,光明皆普照著。機之深信是佛心故。
○機之深信沒有的人,不是卑下就是憍慢。既不卑下,也不憍慢的人,有深度很好。信神的人,不像真宗的信者般有内涵。真實的信者,真實的學者,持有偉大的人格。被其大人格打動的是信心。信心獲得之道,被大人格打動以外別無道。
○人類雖然說是凡夫凡夫,是持有人格者。救有人格者必得是大人格者才行。講修行修行,淨是修行著的人,自己的心底總有著什麼不足感。自力的修行不行說的是此處。
○教.行.證三者中,有自力教·行·證的時代叫做正法,有教·行的時代叫像法,視末法只有教,無行證的是傳教大師和親鸞聖人。在禪宗,出現了道元禪師這樣偉大的禪師,那不是像我們一樣是凡夫,是佛的再來吧。
信心銘 二八
○往生,不是認為這樣能往生就能往生,是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被往生,是依本願力被往生。真是不思議中的不思議。
○不可不想後生大事。不精進努力的人,無法信心歡喜。「信心 開於努力之枝的端頭」。
○能信,是連自己都覺得不思議的事。「信心 開於火中的蓮華」。
○忘信心 憶念如来。
○神與佛 如何不同?連這也不知的人不行。
○宗教也是,不契「真理」的宗教,不能成佛。萬物是什麼呢?是「不生不滅」。沒有真理的宗教皆是迷信。
○不信釋迦·彌陀二尊是佛,不信佛語,沒有信心。
○真宗,凡夫就這樣地成佛的教法故,真殊勝,是世界第一的宗教。易行道是容易,但是「自力的計度」無法除故,信心很難,是難中至難。
○信心依老師,老師不好的話信心無法頂戴。信眼、法眼兼備的老師是理想的,但是這樣的老師相當不容易找到。因此,同朋也行,要依止有信的人。
○南無阿彌陀佛,有如「至理真法,一如化物(眾生)利人」(行卷),是真理中的真理。
○無礙光明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無礙光明,如來住此中,不可草率看過。
○救度之力是獲救之力。因為救度,所以獲救。救度之力亦南無阿彌陀佛,獲救之力亦南無阿彌陀佛。機法一體,法體成就,願力不思議呀,佛智不思議呀。信心,不思議地信如來的不思議外無他。
○怠惰的同朋聞不到佛智的不思議。
○信心不是物品,不是像被分的餅乾一樣,然而却有人說要「頂戴信心」、「獲得信心」。「信心獲得者,指領受第十八願也。領受此願者,指領受南無阿彌陀佛之相也。」這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
○一旦臨終,法門的知識和自己的想法有用嗎?因為救度故才獲救的。
御聖教中寫著「往生是如來一人的獨運」,此云「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
○徹底如來慈親「一人獨運」的,云「往生是唯(唯,白吃白喝的意思)之唯也」。「雖云唯 唯唯亦幾千種」。
○要信心,不喜歡佛法是不行的,就如「染匠穿白褲」(賣帽子的人會戴著帽子宣傳,賣首飾的人會穿戴首飾宣傳,開染坊的人卻不著染色衣,豈不怪哉)。這麼可貴、有趣的佛法,無法喜歡,喂,咋回事啊?「唯有喜歡才能學得好」。
○在世界的宗教中,真宗是最大第一的宗教。擊掌合十拜神者,無法知道佛法的真味。
○御聖教,最好能好好地頂戴,要向如來慈親致禮喲。禮拜未必歸命,歸命即禮拜也。
○有好老師,信易得。無此人時,信難得。
隨想
○大家都聽過、知道信心正因,因此焦急想早點獲得信心。信心者,是兩種深信。故兩種深信是往生的正因。最好不忘記這個,置重點於兩種深信,好好地聽聞。即使幾十年聽聞兩種深信的內容,也聽不厭。
○《御文章》有「信憑彌陀」。信憑彌陀者,指「信機」(機之深信)和「信法」(法之深信)。
○徹底兩種深信的人,自然成「善亦不需,惡亦不可恐」,這樣不思議的、最高的宗教經驗只有淨土真宗。
○頂戴信心,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有人會說他的宗教體驗。講到體驗,不過是無法獲救的凡夫,徹底機之深信而已。徹底機之深信時,如來慈親不思議地顯現出來。在其他宗教,會說種種體驗,如看到神了、聽到神的聲音了、有過怎樣怎樣不思議的事等等,那些不是妄想就是錯覺。說自己是底下的凡夫,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地獄是一定的去處」是體驗的話,這是體驗。因為不是被體驗救度,所以體驗談聽也行,不聽也行。
○日蓮宗雖是從天台宗衍生的宗派,但是違反傳教大師的精神,而誹謗各宗,其言說:「念佛無間、禪天魔、真言亡國、律國賊」,此云「四箇格言」。在明治、大正年間,此非常地猖狂。創價學會從昭和三十一年左右,取代日蓮宗,開始誹謗諸宗,因此(注:原譯如此,此處當指佛教界。)逐漸敵視學會。懷疑過像日蓮上人這樣的偉人,真的揮舞過「四箇格言」嗎?因為日蓮宗聖典有五處記載著格言故,所以是真的吧。講「念佛是無間地獄業」等,真是一派胡言,那樣說不是在講世尊為讓眾生墮地獄而說念佛嗎?日蓮宗和創價學會為首的誹謗佛法者,不得不說是無學或盲者。
○日蓮上人寫了一本書叫做《立正安國論》,那是攻擊法然上人《選擇集》的書,就像黑夜的大砲。攻擊《選擇集》就像在攻擊龍樹、天親這樣的大菩薩。爲什麽日蓮上人會誹謗念佛呢,那是因為宗派的偏見。認真的汲取佛教,思維「今死的話會怎樣」的問題,怎會有攻擊他宗的閒工夫呢?
○今日真宗信徒的病,在於忽視「今死的話會怎樣」的問題,不是想要獲得信心,就是以為知道法門的教義就是真宗,這是病。一生只寄心於「兩種深信」的話,能吟味真宗吧。
信心銘:
(二六——二八)徹底深信(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