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桂利劍老師 整理 蒙光 2022-02-06
御文章講讃
桂利劔 遺稿
稻垣瑞劔 整理
釋瑞覺 中譯
发表于2009年07月11日 12:53
(光按:《御文章講讃》是桂利劍老師遺稿,瑞劔老師於利師老師身後整理成書。二〇〇九年瑞覺師著手翻譯此大著,以內部電子期刊形式,陸續在個人空間發布。後因義理較深,同朋程度普遍不及,轉而從事其他,譯事中輟。此次整理,編者於文句標點等稍加編輯,個別加註,盡量保存原貌。此稿發布時,師生間多有問答往還,對拜讀研究有參攷價值,亦爲當年師門相得之紀念,此次整理一並附於原文後。
本期首發瑞劔老師序,是瑞劔老師將生平從利劍師處所聞教語,集記成文,以概覽全書之要,而盡報謝師恩銘謝之忱。)
序
稻垣瑞劔
恭謹拜讀恩師 桂利剣老師的《御文章講讃》,慶喜彌至,至孝彌重。在遠慶宿緣的同時,思及恩師視《御文》如如来的金言、佛的直説,懐念以如此的恭敬心頂戴《御文》的恩師的心境和其温容時,師教的温厚徹肺肝。
恩師最致力的點是,顯明《御文》的歴史背景,努力使文意通暢;昭見波瀾重重的蓮師八十五年的一生,唯是顯揚祖風、嚴護法城的大志願的具現;開王佛一如的大乘眼,發揮各章的特徵,又洞察且提示全篇自連貫前後,有序、正、流通之趣。
拜讀御著,仰不可思議的願海,於佛智的金文字忘己。甚深微妙的義趣是自然的音樂,快樂無極,充滿莊嚴海的風光。心遊淨域,與願力無窮,共乘一乘真實之利,永照昏衢。茲摭恩師所説的要文,憶念止於耳底的師教而記之,以備廢忘,為拜讀《講讃》之一助,更無私也。
恩師曰:
「竊以聖道自力的菩提心,身為底下的凡愚是心與言語皆所不及。親鸞聖人棄難行的小路,歸入本願一實的大道即是為此。大道者是一念歸命的安心。智光明朗,心眼開處,忽然無碍的大道展開。大道通長安的風情是我等的心証。
唯在念佛三昧海中,明朗的佛心和剛健的如来行,自然地發揚。觀日日是佛恩,步步是光明裡,往来本願自然的極樂莊嚴界,無窮地流大悲的化益者是真宗。
佛智圓照的機法二實徹到處,茲有二種深信。二種一具,是即一念歸命的信心。一念的信心是真宗的一法印。
本願成就一實圓滿之真教的妙趣,在歸命一念的發得。金剛堅固的信心定處,彌陀的心光攝護,永隔生死。是即不来迎之談,平生業成之義,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觀經》的顯説,是開説第十九願(修諸功德願)的定散二善的要門假門之法,其密意是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的弘願。由此真實義見時,是来迎即攝取。念佛衆生者,是一念信憑(信靠、信頼)彌陀的信心行者。
(待續)
2009年7月11日
法師: [講讚]和[呼喚聲]的筆致不一樣.沒有真宗宗學基礎的人,可能頂戴不容易。若有不明白之處,歡迎隨時提出。共勉之。
唯恩:南无阿彌陀佛,拜读、恭录毕!请问法师此文是瑞剑老师的原序吗?顶禮跪拜恩师、法师。
回复:是. 此序文很長.我翻譯到哪就貼到哪.
唯恩:南无阿彌陀佛,跪请法师开示:“二種一具”是机法两种深信即具一信心的意思吗?机法两种深信,是一體同时吧?所以说再怎么悲叹此生的黑暗也无法获得信心,也是指此吧?南无阿彌陀佛,辛苦您了。
回复:“二種一具”指二種深信是一體的兩面.二者同時生起的意思.
[再怎么悲叹此生的黑暗也无法获得信心].老師說過:沒有聞法的話.無法获得信心.
唯恩:机之黑暗徹到處、无力处,发起仰凭慈亲的救度,谓之一念欢喜。而这些完全是本愿力的耀动。是在这样吗?
回复:原文有不解的地方.請直接提出.不要加上自己的知見後再提出來.不知所云.
請問你何謂[机之黑暗徹到處、无力处]?使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文字,這種心態最要不得。没有真正理解的文字不要亂用。
唯恩:唯恩谨记。顶禮恩师、法师。南无阿彌陀佛
唯恩:“我”因无知“机”、“法”的真实?所以在自己完全无力时、黑暗时,难乘本愿力的救度。这也是听闻的重要性吗?南无阿彌陀佛
回复:你之所以作如是問.在於聞法聞的不夠.你口雖說[在自己完全无力时、黑暗时].但是說這話的當下還不是真正的無力.黑暗.只是稍微有點感受而已.
唯恩.在此跟你道歉.剛才同老師談到你的問題.我因為還有許多原文待翻譯.因此沒能耐心回你的問題.老師說真宗本就不好懂.因為它完全離凡夫的計度概念.你會發現.只要一開口就錯.除了南無阿彌陀佛外.只有南無阿彌陀佛不是凡夫的產物.大家接觸真宗的時間很短.又無聞法的環境.能如此已經很不錯了.
蒙光:我們也要向師父懺悔:因爲自身聞法未深入,又不肯老實頂戴,心態輕浮,搬弄自己的知見,不知這也是在傷害善知識。
師父教訓得很對,我們都應認真反省才是。因爲已經遇到最上之法,真實善知識,所以沒有理由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唯恩:南无阿彌陀佛、南无阿彌陀佛、南无阿彌陀佛……!
2009年7月12日
蒙光:早上在洗臉時,老師的這段開示突然湧上心來,內心非常感動。唯有慈親才不嫌棄我,會對我說:能如此已經很不錯了。
是老師·師父的慈悲,才讓我能有些許的慚愧之心生起。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蒙光 :這是真正胸羅大千經卷,攬三千界於一心內,而以智光照徹,慈心開顯的大手筆,大法雷。
首段中,瑞劎老師於知恩報德行中自然流露的赤子情懷,令人感動,更令我等薄倖之人汗顔。而祖師視《御文章》如如來金言的謙敬之姿,尤其如厲聲棒喝,雖默如雷,震開我此不知祖聖遺教真價的盲冥眼。
利劎老師開示,一如法雷歷代祖師高所大觀之風範,要言不繁,不假方便,直入一實之道,自一念處,顯發願心莊嚴的真實。自十八願見方便之願,種種方便,悉爲親心慈悲施設,無不真實,無不究竟。此豈學匠於分別念中可企望之境界?誠是佛佛祖祖之心證,衆生遇救之實據也。
讚莫能窮,仰之彌高。
又祖聖心海,非淺智能窺,於如此的大文字下,唯有垂慚愧頭,斂衽讚歎而已。
僅述所感,祈師垂鑒。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我本来還在猶豫是否該繼續将《講讃》貼出?
看了蒙光的這篇感言,決定還是繼續貼出。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師父慈悲,得拜領此無上寶典。依師父以生命頂戴的擇法眼,蒙光能直接拜領祖聖眼目心髓。昨晚才嚐鼎一臠,已激動不已,盼望不盡。感恩師父不捨愚陋之機,唯用全身心頂戴,不負師父苦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蒙光 頂禮敬上
蒙光 :師父,昨天覺照問我:
大道通長安的風情是我等的心証。
——“大道通長安”這一句作何解。
我答說是:直達王城。
想想不敢自作主張,還是要拜請師父開示。
回复:老師說你答的沒錯.
蒙光:機法二實徹到處
——師父,請問這裏的“機法二實徹到”,是否是“實機”(極惡最下機·地獄必定)的自覺,與“實法”(慈親·本願力)的發現,貫徹身心?
因爲第一次見到,不敢輒解,請師父開示。
蒙光 頂禮
回复:一般是指機實·法實,即是兩種深信。
2009年7月19日
覺雲:感恩老師、師父,貼出祖師的慈文,拜寫的當下即為祖師悠游凈土風光的心淨所震攝,此生得以拜讀此華文,實是慶哉、幸哉。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請問文中“開王佛一如的大乘眼”的王佛一如,應該如何領解?
回复:答:問的好!指的是王法、佛法一如的大乘眼。這亦是真諦、俗諦一如的大乘眼。
《講讃》序(續一)
发表于2009年07月12日 07:28
廣大難思慶心之相續是慶喜報恩之如来行,是念佛三昧海的生活。如斯人事百般的社會相浮於此中,人道的實践是功德大寶海的一味。願力自然的化育實是不可思議。真宗教團的真風亦在茲。
本願一實的大道是除疑獲証的真理,是一如的真法,是一法,是無碍的光明。唯有謙虚的求道者,得歸入自然的大道。盡十方無碍的光明外没有三世十方的佛事。本願一乘是絶對不二的教,一念歸命的信心是絶對不二的機。天月一輪照天空的是淨土真宗。其法愈高而其機愈低,其機愈低而其法愈高處,有著乘大悲願船浮光明廣海的妙風光。
一念歸命的安心是衆生機受的要路。生死岸頭不需要凡夫的計度。被本願的呼喚聲設計,滿足往生的志願。欲得醍醐的法乳者,須是淳一無雜的態度才行。淳一無雜的心是離生死的怖畏的大慶喜心,圓頓一乘是本願的呼喚聲。一向専念的宗風拂一切迷信的雲霧。
圓融至德嘉號,是轉悪成德的正智,無碍光明耀處,無男女貴賤之別,無老幼智愚之隔, 不問修行久近,無善人悪人的區別,是同一念佛無別道故。此叫做『絶對不二的機教』,叫做『盡十方無碍光如来』。
雖然也説法體成就,不得一念歸命的他力信心者,迷路於十劫秘事的邪道。十劫秘事,不知第十八願是三心願體,不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門』中的正覺門,是没領解釋尊發遣正意之邪義。文因執見而隱,義追機感而顯。聞本願的呼喚聲外没有信心。一念歸命的安心是『信憑一念』,此故教『信憑必救度汝』。『信憑』是盡信順如来所説。一流的肝要,蓮師的慈訓正在茲。
欲明確真宗的面目者,不就念佛之行論之,而直接就一念歸命的信心光顯之。此可謂嚴守祖風者。龍谷的清水流萬古而不止者是祖祖的恩德、蓮師的勳功。
一念歸命的信心不外唯信佛智不思議,之云『至心信樂忘己』。往生這様的一大事不是凡夫可計度的,應一心一意任憑如来。
没有先揮破邪之劒,顯揚祖風外不弄任何術策的是蓮師的風格。蓮師相承高祖,偏仰歸命盡十方無碍光如来攝化的大用。大信海的風光廓然,有的唯是佛的光明、無碍的大道,此中不宿一切的自己迷妄之影。從因果的真理逸脱作今生的『祈禱、祈求』,是真佛弟子所不為。
(待續)
2009年7月12日
蒙光:師父,『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門』中的正覺門
——這裏的往生門與正覺門,都是第一次見到,懇請師父開示其奧義。
最後一段第一句:
没有先揮破邪之劒,顯揚祖風外不弄任何術策的是蓮師的風格。
——語義似乎不明。
回复:1問.大系中有細說.此先帶過.
2.會覺得語義不明是因無宗學基礎故耳.歎異鈔即是揮破邪劒的風格.御文章則是顯揚唯信正因的精神為其風格.
蒙光: 原來如此,即是說:《御文章》是顯正,而非如《歎異鈔》般著眼於破邪。
感恩師父答疑。
蒙光頂禮
蒙光 :越讀越震撼,越來越精彩,真是漸入佳境!
如來祖師之大開示,能拂卻我的妄念雲,破妄執因果、祈禱今生之迷執,唯俯首於光明中,誓願於此生必遂一念歸命之志願。
南無阿彌陀佛
2009年7月13日
笑三少:真是越頂戴越震撼的大文字,一口氣讀下來,雖然有很多地方都不懂,但仍可感覺到雄渾光明的教法,精神為之一振。南無阿彌陀佛,頂戴到這樣的文字真是感恩老師師傅的恩德。
蒙光:頂戴祖師的大說法,雖然是不懂,卻如被大風席捲,不由自主地被文字帶入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樣有生命、有力量的大文字,除了佛,沒有人說得出來。突然想到本典中的幾句話:
若有諸衆生 得聞是語者 若信及不信 定知是佛說
利劎老師視蓮祖的文字爲如來的金言,這樣的感動一定很深。我雖然邪見熾燃,膚淺無學,卻被利劎老師、瑞劎老師視祖、師如佛的淳心所感化、爲此三昧流出的大智慧所攝服,而“被”視頂戴的聖教,爲如來的直說。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009年7月15日
影之客:请问师父:十劫秘事是指?
2009年7月16日
回复:安心決定抄及御文章所提到的當代人以自己的知見所產生的邪說.
回复:答:[十劫秘事]是發生在蓮如上人住在吉崎時的異說。當時北路一帶盛行此異義,此異義又叫做[無歸命安心],以前所發生過的三業惑亂為其背景。意指阿彌陀佛在十劫成就正覺時,既已被救了,至今為止不知此事,故迷惑著。說知道了就等於已獲救,此是邪說。叫做[無歸命安心]
○请教师父,讲赞序文中的“大信海的風光廓然,有的唯是佛的光明、無碍的大道,此中不宿一切的自己迷妄之影。”中的“此中不宿一切的自己迷妄之影。”该如何领解?
答:老師説一触及此大信海的光明的人,唯有低頭,計度心全被折伏,故説大信海中不宿一切的自己迷妄之影。
2009年7月21日
子莲:1)“此故教『信憑必救度汝』”……请问师父,这个“教”字是否应该是“叫”比较合适?
2)弟子还是不太明白“十劫秘事”,有劳师傅帮忙解答一下。
回复:是[教]才對.教給我們『信憑必救度汝』的真理.
[十劫秘事]已回答過了.妳哪裡不明白.可請問蒙光師兄.
講讚序 (續二)
发表于2009年07月13日 15:22
蓮師奉宗祖的遺訓,堅持顯彰先祖遺風的赤心,揚佛法為本的宗風,體解敬佛崇祖最淳厚,以聖道諸宗為一佛乘中的波瀾。因此,不以本願一乘作高嶺之月地眺望,而是傳持一心歸命的心印向我等勸之。信超世無上的本願,心安住於「我亦在彼攝取中」,是即廣大難思的慶心。
佛法第一即是真俗二諦一如的妙諦。佛法為本是顯揚佛道,盡形壽獻身命的大精神。此大精神是惟佛的大道,此依感恩的至情躍動處有佛道實践。而感恩的至情與信受正法的大信念一如。佛法是解脱的大道即是四恩報謝的生活,此云真俗二諦一如的妙諦。真俗一貫,「淨佛国土成就衆生」正是此謂。淨佛国土成就衆生,即是大乘,太子(聖德太子)所以稱我国是「日域大乘相應地」,在於我国民是具大乘的根性者。蓮師繼承聖德太子、高祖親鸞聖人的精神,且更發揚之。
蓮師曰:「不標榜捨家棄欲之相」的用意,此亦是發揮了太子和高祖的真意者。太子製作三經義疏,定一乘圓果即常住法身是歸依的所歸體。聖人承此以「盡十方無碍光如来」為一法身,於光壽海仰常住法身,不簡多聞淨戒,無捨破戒罪業,顯開本願一乘絶對不二的機教。蓮師一向一心地信憑彌陀是無我地顯此深旨。太子建設日本佛教,傳教、弘法兩大師等各在聖道門繼承之,到親鸞聖人及蓮如上人,結出美果。日本佛教是真俗二諦一如的大道。蓮師以真俗一如的大乘為佛法,最鮮明地開示了解脱真要的本願一乘、一念歸命之意。真俗不二的絶對觀,是唯於大乘方能諦觀的妙境界相。
蓮師依《御文》努力顯揚的是王道即佛道,是佛法為本的大乘精神。無為即有為是佛道,有為即無為是佛法。為《御文》的記事背景者實是當時的歴史、時代的世相。
説「應以世間的仁義為本」的蓮師的道德觀,是「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的體認,與正信念佛的無碍道一如,此實是極樂莊嚴發其淵源。正信念佛者,指「捨諸雜行,以歸正行為本意。言歸其正行者,並無任何特別,唯一心一向地信憑彌陀如来也」。言簡而其義甚深。實是蓮師歸自然的大道,體解自然的道德,提唱了之。
2009年7月13日
笑三少:蓮師的高妙,于師傅貼出的三篇文字中可見一二,歸真如一實光明海而顯現出的人格風範,令人低頭,令人讚歎。蓮師真極樂莊嚴界再來之大菩薩。
回复:蓮師是高妙,能點出此高妙的瑞剣老師的高明,於此序文中歴歴可見,令人唯是仰敬耳。
笑三少: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師傅點出。師傅說得是,能讚歎真實的人也是真實。所以代代相傳的祖師聖人都是不一般人啊,南無阿彌陀佛,更需對祖師聖人們低頭頂戴!
2009年7月15日
蒙光:佛法是解脱的大道即是四恩報謝的生活
——師父,今天您在群上開示:佛法是相即解脫大道的四恩報謝的生活,就是這句話的意思吧?似乎群上開示的這句話意義更明確些。
蒙光頂禮
回复:是這句話的意思.原文是[佛法是解脱的大道即是四恩報謝的生活]
2009年7月20日
法師:有更正的地方,有引號()的地方是原文,在那時代不如此寫無法出版。
佛法第一(王法為本)即是真俗二諦一如(王佛一如)的妙諦。佛法(王法)為本是顯揚佛(王)道,盡形壽献身命(盡忠報国)的大精神。此大精神是惟佛的大道,此依感恩的至情躍動處有佛(臣)道實践。而感恩的至情與信受正法的大信念一如。佛法是解脱的大道即是四恩報謝的生活,此云真俗二諦(王佛)一如的妙諦。(唯独於我国見其美)。真俗一貫,「淨佛国土成就衆生」正是此謂。淨佛国土成就衆生,即是大乘,太子(聖德太子)所以稱我国是「日域大乘相應地」,在於大家(我国民)是具大乘的根性(国民)者。蓮師繼承聖德太子、高祖親鸞聖人的精神,且更發揚之。
蓮師依《御文》努力顯揚的是民道即佛道,是佛(王)法為本的大乘精神。無為即有為是佛道,有為即無為是佛法。為《御文》的記事背景者實是當時的歴史、時代的世相。
「法王唯一法」是法的統一。法的統一是信心的統一。功德大寶海的妙波是大信海的莊嚴。大信心的人始能體解蓮師的《御文》。一法統攝盡法界,一法者,即南無阿彌陀佛,是無碍光明能除三世十方世之痴闇冥的相。一法能統攝世間、出世間的話,一信海亦鎔融世間、出世間而一貫三世,周遍法界。二元的見佛法和世法者,是人智差別的計度。森羅萬象在光明界裡,是皆同一色的實相曼陀羅、光明曼陀羅。唯有入大信海嚐法爾自然的妙諦,方能徹大道自然的妙趣。故於教示門,暫時區別世間和出世間,教王法和佛法時,自設整然的方規,一旦我等入信心歡喜的生活,没有真諦和俗諦的二道,唯有無碍大道的闊步而已。這即是大乘,是不可思議的誓願海。大乘国民應宜開大乘眼。蓮師的《御文》是如来大誓願海的開示,是即一念歸命的安心的常行大悲,織成佛(王)法為本的生活。
法師:「南无阿彌陀佛!请老师开示:一念归命之意,是信心开发之时吗?无为即有为是佛道,有为即无为是佛法?」
老師答唯遇:一念歸命之意是信心開發之時。
無為即有為是佛道,有為即無為是佛法,在講佛道佛法無我。
《講讃》序(續三)
发表于2009年07月13日 20:51
自然的大道,即是映發於高祖的大法眼的「無有二乘、三乘,唯是誓願一佛乘也」。《華嚴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這是入高祖眼的本佛久遠的真証,即是誓願之體。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不一不異、法身照盡光輪法界外無果上的莊嚴。此為果上圓成的法門,即是光海莊嚴。聖道門是二十二願示現修普賢德的法門。時機純熟的真教、本願的白道外没有實機的趣入。發遣、招喚亦以一本願的是真宗。蓮師的「久遠古佛章」(二帖八通)意在茲。依蓮師的指南,於誦「本願圓頓一乘法 逆悪攝取得信知 煩惱菩提體無二 速疾開無上覺悟」(高僧和讚·曇鸞No.150·三二)(光按,此讚大意:當信知本願乃圓頓一乘,能攝取逆惡,令速疾得開煩惱菩提體無二之無上覺悟。)的同時,逍遥於愛樂佛法味的三昧境,若非捨宗我得大乘觀者,即無法入有無相忘之妙境。蓮師将大乘極致,易解易悟的説示愚鈍我等聴聞處,是自然大道的風光,自然的法乳洋溢著。無条件地接受蓮師言語,無疑無慮乘彼願力之道者,實是宿善所催的恩恵。
「法王唯一法」是法的統一。法的統一是信心的統一。功德大寶海的妙波是大信海的莊嚴。大信心的人始能體解蓮師的《御文》。一法統攝盡法界,一法者,即南無阿彌陀佛,是無碍光明能除三世十方世之痴闇冥的相。一法能統攝世間、出世間的話,一信海亦鎔融世間、出世間而一貫三世,周遍法界。二元的見佛法和世法者,是人智差別的計度。森羅萬象在光明界裡,是皆同一色的實相曼陀羅、光明曼陀羅。唯有入大信海嚐法爾自然的妙諦,方能徹大道自然的妙趣。故於教示門,暫時區別世間和出世間,教王法和佛法時,自設整然的方規;一旦我等入信心歡喜的生活,没有真諦和俗諦的二道,唯有無碍大道的闊步而已。這即是大乘,是不可思議的誓願海。大乘国民應宜開大乘眼。蓮師的《御文》是如来大誓願海的開示,是即一念歸命安心的常行大悲,織成佛法為本的生活。
佛法不興隆則王法不興隆。真俗一如所成的国土莊嚴,即是天下和順、日月清明。此為八紘一宇(光按:意指天下一家。紘,即維,八紘,八方極遠之地。語出《列子·湯問》。一宇,同一屋簷下。)的大理想的實現。淨佛国土成就衆生是大乘,見大乘是人為構想的産物之徒輩(光按:主張大乘非佛說,而是後代發展出來的教義者),是未開如来心田的奥藏,未得無上無盡寶的人。
於一南無阿彌陀佛中探無上的寶珠,死小我而生於大我,各守各自的本分,於自然的大莊嚴發光輝的一念歸命的信心,正是蓮師卓越的大信眼,亦是絶大的心境。
一無碍道的大光明中,暫於光明攝化有昨日有今日,有過·現·未的三世十方的因果,有調機誘引的諸佛諸道的權方便。聖道自力非直接的宿善,諸行謹修非即宿善。有諸佛的慈悲方便使暫停於此處之處有宿善的真意。見聖道諸行亦復不外是一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處,有著蓮師立五重義(二帖十一通,「五重成就章」)的深旨。我等無始已来的妄業,於一念歸命南無阿彌陀佛,被佛智不思議的名願力消滅,而涅槃真因始萌芽時,即佛的心光攝護我等,永隔生死。憶念此廣大的恩德時是入稱名報恩的生活。
映發在蓮師利他的大慈眼中者,是修羅戰亂的世相、是無熱誠的宗教家、是忘了冥見·冥加的人們、而且也是無視十界十如嚴然的因果理法的崇拜鬼神,和選擇吉日良辰的迷信,和敢嫉視反目、中傷怒罵的百鬼夜行、無慚無愧的社會相。如此不知蓮師悲涙千行萬行不止。以之,蓮師説廻心懺悔之要,的示善友相見、慶樂無極的光明莊嚴界,令憧憬、思慕真空妙有的真如界,慇懃勸誡:「歸命佛喲、歸命法喲、歸命僧喲、做個信本願的真佛弟子喲!」
真佛弟子不以外現賢善精進之相為要。權假是一時的方便,真實者方能永遠的流存,必能光顯。唯有在「當相敬愛」中,被謗是盜牛者也能忍受,愈加發放光海莊嚴的光輝。
2009年7月14日
笑三少:“我等無始已来的妄業,於一念歸命南無阿彌陀佛,被佛智不思議的名願力消滅,而涅槃真因始萌芽時,即佛的心光攝護我等,永隔生死。”這是以“光明界裡,是皆同一色的實相曼陀羅、光明曼陀羅”為保證的,大文字里顯現出大世界,南無阿彌陀佛,讀之酣暢淋漓,如醍醐灌頂,真是光明中之大文字也。感恩老師師傅每日以如此美文妙文滋養我的生命。此等法味當千品萬品!
2009年7月15日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請問師父:
若非捨宗我得大乘觀者,即無法入有無相忘的妙境。
——此“宗我”作何解?
蒙光 頂禮
回复:執著自宗的見解
蒙光:聖道自力非直接的宿善,諸行謹修非即宿善。有諸佛的慈悲方便使暫停於此處之處有宿善的真意。
——師父,這裏我有不解。何以聖道自力的修行不能算是宿善?瑞劎老師這裏是說,必須要自覺到聖道的修行,也是諸佛令入本願的方便施設,才是宿善嗎?
在真宗,宿善應如何領解?
見聖道諸行亦復不外是一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處,有著蓮師立五重義的深旨。
——蓮如上人五重義中,字面上似乎沒有說到聖道諸行,爲什麽瑞劎老師在這裏這樣說呢?其深旨於何處見之呢?
2009年7月16日
回复:諸行謹修→諸行勤修才對
答:不是[不能算是宿善],而是[非直接的宿善]喔。這裏是說,無絲毫機功可言,宿善亦托諸佛之福啊。
「在真宗,宿善應如何領解?」
*老師說:是托福,托無始已來佛的照育之恩啊。
*五重義之首就是宿善,上述之答若懂,此問多餘也。
法師:[聖道自力非直接的宿善,諸行謹修非即宿善。有諸佛的慈悲方便使暫停於此處之處有宿善的真意。
——師父,這裏我有不解。何以聖道自力的修行不能算是宿善?瑞劎老師這裏是說,必須要自覺到聖道的修行,也是諸佛令入本願的方便施設,才是宿善嗎?
在真宗,宿善應如何領解?
見聖道諸行亦復不外是一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處,有著蓮師立五重義的深旨。
——蓮如上人五重義中,字面上似乎沒有說到聖道諸行,爲什麽瑞劎老師在這裏這樣說呢?其深旨於何處見之呢?]
回答你的明白否.
蒙光 :我的領解,就是老師的那句話:聖道修行等等,皆是如來照育。
法師:嗯
蒙光:當能頂戴此恩德時,即是宿善。
師父許可否?
法師:是托福,托無始已來佛的照育之恩啊.這即是宿善.
蒙光:慚愧,領受得不夠,所以說出來味道也還是不夠。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抱歉,小家夥哭著要出門,我得先下了。
師父:慢慢薰習 .
2009年7月25日
覺雲:覺華的「何谓“八紘一宇”?」
答:老師説:即「世界是一個」的意思。
《講讃》序(續四)
发表于2009年07月15日 04:59
光海莊嚴中不許群賊悪獸跳梁。一心決定的行者,何為解行不同的邪雜人等所動亂破壞耶。大乘是實相為體,因果為宗。聖道嚴然有聖道的因果,淨土有淨土的因果。光海以成就衆生往生的彌陀正覺的因果為宗,善導大師讃此為「別意弘願」,此叫做願心莊嚴的法門。佛佛祖祖的洪範正正,玄規深遠,無一點邪見驕慢的痕跡。何有秘密結社的秘事法門乎。王城之門不許偽假,但唯謙恭得聞正法者能入自然的大道。萬萬不可與撥無因果的外道為伍。中興上人下痛烈的批判於此處,垂大慈悲的訓誡。
不可混淆撥無因果和佛智不思議之超因果的世界。佛法是佛智開顯的妙法,深徹法性,不乖法本,是從唯佛独明了之境廣開闡教門者。雖門門不同,法源同一,是《法華》所謂的「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諸法實相」。我等一入願海,信本佛二利的妙果故,信往生由佛方救助無疑。誠乘如来的願船,浮光明的廣海,本即是圓滿一實真如寶海的久遠實成的誓願力,此云「真實之利」。觀願心莊嚴的妙土,仰別願難思的風光、憶開為我等的無碍一道的恩德時,一切的邪義異執被一掃。秘事法門之徒不知此,對法、對佛祖毫無恭敬尊重的態度。
一實相法上無權亦無實。法住於法位是世間相寂滅。大小、權實、顯密、漸頓的差別,在於解之、行之的人們的智慧各別故。因此教相上有宗論,但三昧海寂静湛然,唯有浩浩蕩蕩的如来的光明而已。散則為八萬四千的法門,凝則是一音演説法的南無阿彌陀佛。此即太子所謂的「一乘圓果」。
法然上人的念佛是念佛三昧海,是無作的大行。即是「非善非行」,毫無自力作善的計度。高祖聖人的大信海是光顯之者。聖人曰:「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信念)」。然於淨土宗,西山、鎮西、九品、長樂寺等諸流的分裂,是衆生随類各得解的自力作善所致,是迷於定散自心、昏金剛真信的緣故。誇黒谷正統之傳者,其傳亦曰:「歸命發願之信心水若淨,阿彌陀佛即是其行的佛體宿影」。彼以《觀經》的法界身語安心,立「佛體即行」,這和本願成就文的真宗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不能同一視。《安心決定鈔》亦依此義而立「佛體即行」。又如以還源之義釋歸命,故決不是一流相傳的書。但攝取不捨、佛凡一體之義是顯法德的妙釋。雖如此,諸機各別的信亦藏著終歸入真宗的機微,這即是法德自然的妙益。
欲仰本願成就一實圓滿的真教者,罪的談論是無益的。光是省顧吾機的話無法信佛智不思議。只有依無碍光的照耀,吾等的貪、瞋、痴三垢方能被蕩除。衆生有三垢故,如来有清淨、歡喜、智慧的三光。被三光攝護之身,不斷煩惱得涅槃。信如来的攝取不捨的信心即是一念的淨信。斯心為如来的大悲心故必成報土的正定之因。真實信心的行者攝取不捨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其真實信心亦必通至臨終為止,決定往生。往生是無生之生故即超証無上涅槃,此即是本願難思之力。完全是被佛智不思議設計往生故,真宗是「信知以無義為義」。完全任憑如来的設計時,無碍大道展開,一契自然的法理則人生自被莊嚴。「信」指完全任憑。南無地信憑的話,即聞信阿彌陀佛攝取的本願的由来而無一點疑心,這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人。顯他力時,先説攝取,信心為後;示信心之益時,先説信心,攝取為後,其實内因外緣不二,是一念無前後者。《御文》是蓮師讀破祖聖的《教行信証》,特別是體「信卷」的真實義,是部教示信心的妙諦的重要聖教。當萬讀千讀而入自然之門。
2009年7月15日
法師:在復健的地方遇到大樹首富的貴婦人(中風,左手、脚不聴指使)(七十来歳)。幾乎天天説:「真想快點死掉,在這裏拖真苦」。這句話其他的患者也有人説。我深深感受到一個人若没有遇到慈親,即使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亦是孤寂。
蒙光:師父,序言幾次提到了“十劫秘事”“秘事法門”,是同一回事嗎,是不是特指善鸞的異說,其具體內容如何?能否請師父就此作個介紹呢?
2009年7月16日
回复:“十劫秘事”“秘事法門”,是同一回事.是當時的邪說.
這不是善鸞的異說。具體內容已發表在光明之子。
○请问师父:十劫秘事是指?
答:[十劫秘事]是發生在蓮如上人住在吉崎時的異說。當時北路一帶盛行此異義,此異義又叫做[無歸命安心],以前所發生過的三業惑亂為其背景。意指阿彌陀佛在十劫成就正覺時,既已被救了,至今為止不知此事,故迷惑著。說知道了就等於已獲救,此是邪說。叫做[無歸命安心]
法師:○請問:“一深心即信憑彌陀也的蓮師的宗風”
答:此句話之前在講善導大師的觀經法門。《觀經》的三心是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此三心又收於一「深心」中。一般看善導大師的著作者都會傾向「稱名念佛」,殊不知《觀經》的三心重點在深心,而「深心」之意即是「信憑彌陀」(信心)的意思,蓮師慈悲在《御文》發揚著聖人的此精神。
唯恩:南无阿彌陀佛,自前天起八岁的儿子也准备了本子和笔,一板一眼地抄写圣教。看着他认真的样子令我很惭愧。感恩阿彌陀如来、恩师、法师。
2009年7月17日
蒙光:師父,第二段:
一實相法上無權亦無實。法住於法位是世間相寂滅。
——“法住於法位是世間相寂滅。”不解其義,懇請老師師父開示。
蒙光頂禮
法師:○一實相法上無權亦無實。法住於法位是世間相寂滅。
——“法住於法位是世間相寂滅。”不解其義,懇請老師師父開示。
答:是啊,法的世界本就是寂滅相,所以其後才説「大小、權實、顯密、漸頓的差別,在於解之、行之的人們的智慧各別故。因此教相上有宗論,但三昧海寂静湛然,唯有浩浩蕩蕩的如来的光明而已。」
蒙光:能不能這樣領解:
住法位是世間相,是世間相的當下,即是寂滅相?
法師:[住法位是世間相,是世間相的當下,即是寂滅相?]
*你這樣又掉到文字上打轉了.原文很簡捷利落的.
蒙光:我在想的時候還覺得有理,一寫出來自己也覺得不對勁。
法師:凡夫心一轉就不對味了.
蒙光:越是頂戴聖教,越覺得聞法如履薄冰啊。稍稍有自意發動,就天關相隔了。
法師:難得你肯虛心學習.否則不知會戴上多少高帽.穿上多少件衣服.
蒙光:要感恩能遇上爲自己脫衣的善知識啊。
不然,以這樣的心,會收穫很多同在迷世中人的讚歎,群盲相互牽引,同墮到三毒火坑中去。
昨天和朋友還說起,如果按照以前的生活軌道,不知現在會在哪裏?
師恩可貴,無以爲報。
法師:在華人地區很多人之所以掉到外行人說門內話.在於宿善不夠.及不肯虛心依止善知識.可惜.可悲.
蒙光:他們也是宿善未熟吧。
老師·師父真的很可貴。慚愧一直都沒有認識到老師·師父的價值,所以不能如實頂戴老師·師父的教誨。
蒙光:第三段:
誇西谷正統之傳者
——是否是誇黑谷正統之傳者
回復:翻譯此處時,我也心想是否是「黒谷」的誤植,一路翻譯下来就又忘記了。還好汝提起,剛才請示過老師,老師説是黒谷的誤植,請改過来。
蒙光:顯他力時,先説攝取,信心為後;示信心之益時,先説信心,攝取為後,其實内因外緣不二,是一念無前後者。
——《八個條文》中說:
衆生“南無”地歸命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悉知此衆生,而授予萬善萬行恒沙之功德。
對此句,我一直有障礙,無法接受。覺得是把衆生的“歸命”作爲攝取的條件。現在看到瑞劎老師的開示,才知道原來此句蓮如上人是在示信心之益。又做了一回“擔板漢”。
如此領解,不知當否?懇請老師·師父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蒙光頂禮
回复:蒙光你領解錯了,身為人父的你會要你的愚児如何如何,你才會要他嗎?阿彌陀佛随時都為孩子準備好一切,問題是孩子若不「領情」(頂戴、歸命)你又能如何,是愛莫能助啊。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慚愧慚愧,幸虧有開口向師父請教,不然一錯換一錯,怎麽得了。
感恩師父指迷,唯有頂禮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講讚》序(續五)
发表于2009年07月16日 11:41
信心之要無他,唯為到真解脱。蓮師歴覧釋尊一代教,暫與之而言「如説修行,成佛得道」,更奪之而曰:「聖道非末代相應之法」。宗教是機教相應為主。八宗的祖師龍樹大士尚且判曰:「如陸路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披瀝「我今歸命禮」、「是故我常念」的信仰。末代無智之輩、無善造悪之輩,須知己能,思本願相應我機的可貴,無自局分,應速獲得妙樂勝真心。
望真解脱者是最高至淳的欲願,是即無限絶對的願求。無上妙果不難成,獲真實信樂是至難。没有觀無常,唯彷徨在歡樂悲喜的夢裡,沈醉於愛慾榮華的酒者,入真的方便亦没有。無常觀即是發菩提心。蓮師從信心上,自常深觀無常、説無常的人世是無常,教苦惱的人世是苦惱,道破不淨的心情是不淨,呼籲反省和慙愧,以開示入真之道,揭永生的樂果。悲哀衆生之堕地獄,而教「唯可願者是極樂淨土,唯可信憑者是彌陀如来」。
本佛彌陀的本願,願行成就於一南無阿彌陀佛,回向之給我等故,一念信憑彌陀處,滿足功德大寶海。《大經》説之,言:「令諸衆生,功德成就」。天親論主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高祖曰「歸選擇大寶海,念佛成佛」是此意。高祖的「念佛成佛」,捲行行相對的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法門,使歸選擇的大寶海,去多念,拂能稱的機功,選一念顯無碍的法德,以結歸名號真因。願心莊嚴自爾的法門,不外唯是聞信一念之義。這即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的誓願意,唯是一心一向地信憑彌陀如来而已。故南無阿彌陀佛是我等信心的體,是我等往生的體。
蓮師據六字的名義,明唯信正因的法源;舉善導大師的六字釋,大師據《大經》的本願成就文使深旨鮮明,以教導迷行惑信者。曰:「言捨雜行歸正行者,没有什麼特別,唯信憑佛救度而已」。「佛救度」,是信順無疑、真心徹到的相。視「唯稱彌陀得生極樂」的觀經法門的真髄,是一深心即信憑彌陀也的蓮師之宗風,是「順彼佛願故」的真髄,是唯信正因的徹底,可説是真假明斷的極致,不外正是發揮高祖的真意者。只要稱名念佛的話就能往生極樂的想法是大的錯誤也。對能信的所信是南無阿彌陀佛,不是緣缺不生的稱名。念佛往生的念佛一直是全用歸體的信心往生。
蓮師基於信心正因、稱名報恩的本義而教之,以信心和攝取示信心。勸信心則開一深心為二種深信,且以「佛救度」的一句為眼睛,的示一流安心的樞要,於信心之上勸佛恩報謝的稱名念佛。
蓮師明稱名報恩之義實是親切詳細。現世的利益盡於攝取的光益,光益中自有現世無量之益。不能滿足之者才有現世祈禱。我等思攝取不捨的恩德時,知光海莊嚴的雄大自然故,不祈求却能慶喜有自然的恩德。此大安住境即是社會淨化的光明,是為国家為国民,互相念佛的報恩的生活。
光海莊嚴中,所謂的「令諸衆生功德成就」是從佛方来為南無阿彌陀佛的風情。機法一體是能歸所歸的安心門,信憑的機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救度的法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元本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即是信憑的機,即是救度的法,故言「機法一體」。善導大師曰:「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是開顯攝取不捨之義者。這亦是「必得往生」義。我等無始已来的虚誑三業被淨化,這即是攝取不捨的恩德。
「令諸衆生功德成就」是本願力回向的成就,這即是本願成就的歸命盡十方無碍光如来。法藏菩薩於兆載永劫間,依智慧、慈悲、方便的三門,成就為我等的大行南無阿彌陀佛。此云善巧攝化的巧方便回向。智慧、慈悲、方便是本願三心的體。無染清淨心是佛智,安清淨心是大慈悲心,樂清淨心是方便心,此三門的成就即是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成就。三心元是一心,高祖曰之「如来滿足大悲、圓滿無碍之信心海」。此信心海在我等是報土正因之三心即一的信樂。其體為如来回向的大慈悲心,故蓮師説「往生依今之信力」。如来為我等成就信心,與我等斯心故,之云他力信心。中宗的六字釋發揮高祖聖人的真髄無所不盡,明示安心的肝要。是大權聖者才有可能做得到。
不回向之義出自元祖,高祖據之曰:「歸選擇大寶海念佛成佛」。凡夫的無義(無法計度)是不回向。無義(無法計度)是他力。仰法德自然的妙益者,是無義(計度)的人,之云不回向,又云法爾自然。不聞此道理者,實不異是入寶山而空手歸歟。茲有中宗慈愛之涙。
中宗慇懃地教誡的熱涙,亦灑在毎年不闕所舉行的聖人的報恩講裡。値聖人的忌日所写的《御文》裏流露著中宗的悲切述懐,言言是大慈悲的文字。我等聲涙倶下仰中宗時,能触到燃著熱烈興隆真宗志願的中宗的真面目,此面目正是一宗的生命、法身的慧命。
2009年7月17日
覺凡:请问师父:捲行行相對的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法門”行行相对”作何解?
回复:答:面對聖道的強調修諸「行」,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則以念佛一「行」,與之較殊勝,結果聖道諸行是劣且難,而念佛一行是勝且易。此在宗學云之”行行相对”。
蒙光 :第三段
本佛彌陀的本願,願行成就於一南無阿彌陀佛,之回向我等故,
——這個“之回向我等故”,不理解。請師父開示。
蒙光:如果去掉一個“之”字,是否更明白些呢?
回复:[之]不可去掉,可改為:「回向之給我等故」
蒙光: 這樣就明白了。感謝師父。
南無阿彌陀佛
蒙光:高祖曰之「如来的滿足大悲、圓滿無碍的信心海」
——是否是:「如来的滿足大悲、圓融無碍的信心海」
回复:原文如此。
蒙光:師父,最後一段說的:
値聖人的忌日所写的《御文》
——是特指《御文》中的某些篇章吧?
回复:你太鑽牛角尖了,《御文》就是蓮如聖人所写的文章。為何不老實地頂戴御文是御文,反而去分析這是指《御文》中的某些篇章吧?方向錯了。
蒙光:慚愧,文人習氣又發作了。感謝師父的針砭。
南無阿彌陀佛
2009年7月20日
蒙光:第四段:
對能信的所信是南無阿彌陀佛,不是緣缺不生的稱名。
——懇請師父開示應如何領解此聖句。
蒙光頂禮
回复:答:「能、所」二字是真宗常常用到的名相。真宗是唯信正因的法門,能信是機,所信是法、是南無阿彌陀佛。能所不二,皆是本願力的回向。真宗的念佛是南無阿彌陀佛,不是強調要稱名才可往生的念佛,若如此,不具足稱名的因緣的人,則無法往生了。
序文(續六)
发表于2009年07月18日 05:49
中宗勸的本願一實的他力信心,是歸選擇大寶海念佛成佛,即依無碍光的利益得威德廣大的信的話,煩惱的冰必融解,即為菩提水的圓頓一乘的真利。此云本願一道。蓮師誡聞如此殊勝的法却有如不聞的人,説:「應思實是未預宿善之身」。此類如日月輝天但盲者不見,雷霆轟空而聾者不聞歟。得廣大難思慶心的人,知恩報德益、触光柔輭益、常行大悲益,皆由此處自流出。
遇聖人的「御正忌」(聖人忌日的尊稱)蓮師所作的述懐,亦是蓮師的慶喜之涙。「値遇聖人御正忌的報恩講,真是不可思議的宿緣,應歡喜復歡喜」,此蓮師的話語中,有著對「噫!弘誓強緣,多生叵値,真實淨信,億劫叵獲」的聖句的憶念。蓮師面對流轉的世相,承受一難才去一難又來的艱難世路,外振佛法為本的宗風,內堅持一心歸命的心印,於一面洋溢著思有薗林遊戲的風情。蓮師的這份慶喜,於一面與報恩謝德的念鎔融,烈烈教語,為諄諄慈訓,使惰夫立起。
一面自緬懷亂離之跡,一面舉行祖師的報恩講的蓮師的胸中,有著無量感慨。「每年不闕」的四字最是我等所感銘的。看到逆緣成了一宗興隆的因緣的蓮師一生的歷史,就能仰信有超乎我等想像的偉大力量。在流轉艱苦的世路,說出離一路的念佛之一無礙道,即使是在惡戰苦鬪中亦常仰春光融融之光,以完成顯揚祖風的偉業的中宗的風光,正是我等所應學習的。今日雖有幸遇御正忌,然互做信心的法談者却沒有,終於酒飯茶者多,真是悲極。
聞蓮師的烈烈慈訓而歸入本願一實的大道者,是宿善成熟者。宿善是過去的諸善、是聞法。聞法、諸善元是一名號海的波瀾,是佛智照育所使然。一瞻一禮亦是漸漸被調機誘引的方便力吸引才能夠。妄念原本是一切善惡凡夫的質地,妄念外無別心。振蕩一歸命盡十方無礙光的法界外,聖道亦無,諸善諸行亦無,無有一法。佛心對凡心、佛智對無明外沒有佛法。凡心是虛妄顛倒,佛心是清淨真實的大悲心。千載的闇室,燈炬一到,迷闇一破的,是佛法力的不思議。善導大師云之:「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不思議的佛智被信受亦是佛力難思。
2009年7月18日
唯恩:於一面洋溢著思有薗林遊戲的風情。跪请法师开示此句。南无阿彌陀佛
回复:○「蓮師面對流轉的世相,承受一難才去一難又來的艱難世路,外振佛法為本的宗風,內堅持一心歸命的心印,於一面洋溢有著思薗林遊戲的風情。」
答:此段在説蓮如上人雖然外飽受坎坷的人生,内心却不以此為苦,有著「但願衆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参如来行(薗林遊戲)之法樂在。
蒙光:第三段:
今日除雖幸遇御正忌,互做信心的法談者沒有,
——今日除幸遇御正忌,互做信心的法談者沒有
“雖”字刪去似更順,請師父定奪。
第四段:
振蕩一歸命盡十方無礙光的法界外,聖道亦無,諸善諸行亦無,無有一法。
——這裏用“震蕩”似較好。請師父定奪。
蒙光頂禮
回复:○「今日除雖幸遇御正忌,互做信心的法談者沒有」
請改為→「今日雖有幸遇御正忌,然互做信心的法談者却沒有。」
○「振蕩一歸命盡十方無礙光的法界外,聖道亦無,…」
答:由於瑞剣老師原文即用有許多漢字,如果意思不離的話,我皆保持原貌。
笑三少 :師傅,「應思實是未預宿善之身」的“預”是否就是“遇”字?
覺光頂禮
回复:在日本把錢存到銀行叫[預金],由於原文漢字是此字,我考慮了一下不知是否要換字,中文的意思是「應思實是未獲宿善之身」,不是「遇」字。
蒙光:預在這裏作“參與、參加”,中文有這個意思,佛法中有“預流”之說。
十方界:师父,“预”也有“相干”的意思,是否同原意?
回复:意思不一樣.我請問過老師.老師說[預]的主要意思是說完全交給如來.任憑如來.無絲毫的計度心.
蓮師從一念歸命的信心上,慶喜本願強緣的可貴,為報謝佛恩,睡時醒時於念佛中念報佛恩的廣大,與高祖同懷「願世間得安穩、佛法得弘傳」之念。自具足常行大悲之德者是利行·同事的大菩薩行。真宗的道俗不論信不信,應從此宗風。真宗的俗諦門即是王法。在蓮師以前勤王之志篤者有存覺上人、了源上人等。存覺上人曰:「世世蒙國王之恩,現今之皇恩特重。世出世皆仰恩仰德,如何可忽略王法乎」。從感恩的至情自然發露的忠誠之語,言言無不動人者。殉國的志士生於此處。
「遇獲信心,遠慶宿緣」,是蓮師經常置於念頭的聖句。同時,宿善、無宿善的分別,是蓮師勸化上的用心。宿善開發的行者,一念歸命彌陀處,即獲攝取不捨的光益。教要覺知攝取的時剋者是邪説。凡夫的意識散亂粗動,没有確認時剋一念之極處的力量。唯應思往生無疑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靠凡夫的認識者,是信憑不應信憑的自力畫水的迷情。空虚地談法門的是亂法流者。
蓮師之漸入老境,是深深地感到世相的無常,不,是深鑑人的壽命,回顧自身的白髪,所作的切切述懐。雖如此,不是沈於捨身往生的厭世觀,而是「覺悟此乃往生極樂的前兆也」,曰「不見得是有何不足喔」,繼續畢命為期的精進。廣大難思的慶心,起精神作興的妙用,行如来行處,不知不覺超越厭離、欣求之念,契欣淨厭穢的妙術。這即是真宗念佛。啊呀真有趣、啊呀真有趣地慶喜的蓮師的風格方才令人思慕。
當時世上之狼狽相不知於何時才能落幕,在那様的戰亂之地,追慕於無量感慨中展開念佛得堅固機緣的蓮師之妙風光時,我等唯求出離的一道於時機純熟之真教的本願念佛,信知釋迦、彌陀二尊的教意,唯在令逆悪的劣機、五障的女人直乘弘誓船,唯慶喜本願一法的殊勝,不可擺出一副討論法門的様子而忘記出離的用心。我等何幸得生於聖命之世,得乘大乘興隆的機運,所以應努力為善,念道之自然。
自然是願力自然。願力自然是如来的本願力回向,是「往生依今之信力被佛救度」的自然。蓮師易明地示高祖的真髄,此亦為讃佛乘之緣,亦為轉法輪之因,從報恩教人信,示三首詠歌(四帖四通,“三首詠歌章”)。即:
「一起信憑彌陀(阿彌陀佛好懐念)的念頭,即為真實的念佛人」。
(光按,後譯作:一度信憑佛之心 是契真實法之道。意即:一旦生起信憑之心,即與佛心、佛願相契,爲真實念佛人。)
此首示一念歸命的信心決定之相,即顯憶念彌陀佛本願之意。
次就本願成就的文意,受二種深信的釋義,曰:
「罪深 一為信憑如来身 依法之力往西国」(一識得阿彌陀佛的話,自然就能往生西国)。
(後譯作:罪深信憑如來身 依法之力方往西。意謂:真實信心者,是真實懺悔者,能知己之罪深,能深憑如來,兩種深信具於一身者,自然依法之力生。)
這是示入正定聚之益,必至滅度之意,即詠「自然即時入必定」之義。次詠的是:
「聞法道上心若決定 自會南無阿彌陀佛」(識得阿彌陀佛,一切問題自没有)。
(後譯作:聞法之道心若定 自稱南無阿彌陀。意謂信心決定者自然會是念念稱名的報恩行者。)
此首是詠慶喜金剛信心上知恩報德的心,即詠「唯能常稱如来號,應報大悲弘誓恩」之意。蓮師、繼承了判「本願為宗、名號為體」的真實教的高祖,發揮了「正信偈」之意。可仰相承之嚴守。
「應報大悲弘誓恩」雖有,近来讓報恩講生銹的人如何?曙光漸開處,徹夜的法話茲畢,大家皆含涙退席的昔時嘉風,今則極稀。聴到覺如上人的「専修正行的繁昌復由遺弟的念力成」之誡訓的人,應須發奮興起。
愈説愈道不盡的是萬德圓備的嘉號、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愈語愈話不盡的是難思弘誓、一實真如的功德信海。一切諸佛事理的觀行、定慧的功力、大悲六波羅密的果德、内証外用的智德、清淨無漏的所証法門,悉攝於阿彌陀三字,極樂界中藏一切法門而無所缺。王法仁義亦鎔融於一念佛之無碍道。花開希有色,波揚實相音,放之則散為三世十方的莊嚴佛事,捲之則凝為一歸命盡十方無碍光如来。第一義諦唯顯於無上大利的功德、真實之利之處。一念歸命的信心,往生淨土之外不會有至理的真法。
及近往生之期,蓮師引六字釋而示一流安心的要諦處,能仰權化之仁。初示「機法門」之機,云「言歸命者,衆生信憑阿彌陀佛救助後生的心也」。攝此而示「機法門」之法,云「又阿彌陀佛四字乃救助信憑衆生的法故」。結之而示機法一體的義,云「此即云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之意也」。茲見蓮師一代的化風。
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之名目據《安心決定鈔》。蓮師的六字釋,的示本願一實的大道,實簡潔明瞭。蓮師雖然用《決定鈔》的往生為機,彌陀正覺為法的機法一體之義,在此願行門之處不立機法一體之名。茲可窺蓮師的用意周到。「有此道理故,我等一切衆生的往生之體,可知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此是《決定鈔》的機法一體的義。
六字釋有願行門和機法門。願行門的法門以「南無」為願,對「阿彌陀佛」即是其行,見是願行成就的六字。南無是五劫的大願、阿彌陀佛是永劫的修行,是為我等的願行成就的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法」。今云的「往生之體」是此義。《御文》的機法一體據本願成就文而作六字釋,是安心的依憑。這即是善導大師的正意。化法、法儀共是以一南無阿彌陀佛貫其一代的是蓮如上人。
善導大師示「世尊説法時将了,慇懃付属彌陀名」,建立一代三分的法門。是蓮師一代的化儀将了吧,自然溢出的切切之情,自有著流通分之趣:
「遺物有六字洪名,世者誰都可用乎」(《遺德記》)。
「既能得聞彌陀名 大衆當信南無阿彌陀佛」(明應七年四月)。
(後譯:若有得聞彌陀名 人皆南無阿彌陀佛地信憑。見四帖十三通。)
「留書為後代之徴 法語亦能為遺物」(文明五年十二月)。
(後譯:爲後代之憑證而書 法之言語亦爲遺物。見二帖一通。)
拜此等詩詞時,能看到蓮師無量的述懐和大悲的勸誡。蓮師的往生是明應八(1499)年三月二十五日。看之即能無限地尊思蓮師平生的用心。以蓮師的慈訓,仰是如来的金言、佛的直説,聞嚴而不放逸的今現在説法,無法不感泣。
大阪建立章(四帖十五通)的内容,恐是最後所作的對一般的教化吧。有莊嚴上人晩年化儀的壯觀。蓮師演説之地,有何處不是釋迦牟尼佛轉法輪之處乎。辞世的詠歌曰:
「我死後,不論是誰,大家都捨雜行,信憑彌陀吧」
「八十五定業盡我身哉 明應八年必往生」(《遺德記》)。
《御文》八十通是大權一代化儀的結晶,遠垂後昆度苦海。
大聖微笑的本懐正通暢,見真大師的法身露面目,祖風顯揚的大業方成。佛法為本,一念歸命的心印高高樹立於弘誓佛地而不動。龍谷的清流不滅不盡,永照護神州吧。」
茲蒙恩恕,仰教示,集記恩師所説是為序。
昭和十六(1941)年九月二十五日門人 瑞剣謹識
蒙光:廣大難思的慶心,起精神作興的妙用
——師父,“精神作興”不常見,是否有誤字?
回复:就是不常見才不會錯誤呀
蒙光:師父,重讀:
“廣大難思的慶心,起精神作興的妙用”這一句(在正文第三段)時,對“精神作興”還是不知其所指,懇請師父開示。
答:[廣大難思的慶心,起精神作興的妙用,行如来行處,不知不覺超越厭離、欣求之念]
信心起精神作興的妙用(信心起振奮精神的妙用),行如来行處→讃嘆南無阿彌陀佛(念佛)處,不知不覺超越厭離欣求的心。
師父,再次頂戴法文,有幾處懇請師父開示:
第二段
唯應思往生無疑的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
——唯應思往生無疑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
這樣講是否更好些?
第四段
我等何幸得生於聖命之世,——“聖命之世”作何解?
倒數第五段:
蓮師的往生是明應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看之即能無限地尊思蓮師平生的用心。
——此二句不明其義。
回复:蒙光汝好:
唯應思往生無疑的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
——唯應思往生無疑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
*上述的心較細膩、汝提的是中文的理解法。都可以。
*聖命之世”→聖明之世。意即太平之世。
*之前的詩詞,汝作何感想。蓮如上人在往生之前還心心念念為衆生,透過御文即能很深刻的體會到上人的悲心。體會的人自然會:看之(御文)即能無限地尊思蓮師平生的用心
覺雲:再拜讀御文,有兩處不明懇請師父開示:
第七段
蓮兄雖然用《決定鈔》的往生為機,彌陀正覺為法的機法一體之義,在此願行門之處不立機法一體之名。——應如何領解?
第八段
化法、法儀共是一南無阿彌陀佛貫其一代的是蓮如上人。——應如何領解化法,法儀?
覺雲 頂禮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第七段
蓮兄雖然用《決定鈔》的往生為機,彌陀正覺為法的機法一體之義,在此願行門之處不立機法一體之名。——應如何領解?
答:原文是「蓮師」,不是「蓮兄」。
不過蓮如上人可能不介意汝稱他為「蓮兄」吧。
回复:蓮如上人一代的化風唯以一「南無阿彌陀佛」貫穿著,所以如此是重安心的依憑。
南無阿彌陀佛是願行成就的六字。南無是五劫的大願、阿彌陀佛是永劫的修行,是為我等的願行成就的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法」,是安心的依憑。這即是善導大師的正意。化法、法儀(義)共是以一南無阿彌陀佛貫其一代的是蓮如上人。
化法、法儀(義)是指:所教化的法、法的具體内容。
覺雲:真慚愧,打錯字了。但經師父這麼一說,不禁令人無限地緬懷上人文中御同朋的精神。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師父解惑。《講贊》字字珠璣,若非老師、師父,我們真不知該如何拜讀、領解。
妙颖: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我在拜抄《御文章講贊》時,有如下問題向您請教:
序文中“教要覺知攝取的時剋的是邪説。凡夫的意識散亂粗動,没有確認時剋一念之極處的力量。唯應思往生無疑的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該如何領解?
此文中的“要覺知”和“唯應思”的區別何在?
懇請師父開示,謝謝!南無阿彌陀佛
妙穎 頂禮
瑞覺:南無阿彌陀佛
首先要知道,提唱「教要覺知攝取的時剋」是異安心,這用別的話説,即是「覺知一念」。這様的邪説有什麼欠點呢,即還未徹底認知自己是凡夫的實相,以為自己還有力量可去覺知佛「攝取的時剋」(一念),用凡夫的知見、計度所製造出来的「覺知」,説穿了還是凡夫的妄念妄想,但是落入這邪説的人,無法知道這點,反而以為自己與衆不同,已經獲信了,這是凡夫最大的悲哀。
「唯應思往生無疑的是被攝取光明攝取了的緣故」,這種心態才是正確的,即眼中唯有佛力不思議、佛願不思議,没有夾雜凡夫的任何知見在内。
妙颖: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謝謝您的開示。那關于“唯應思”的領解是,幷不是“知道”和“明白”這樣的心態,是一個筋地信憑著不可思議的佛願力;信得及時如此信,信不及時亦如此信;唯是仰信。是這樣的嗎?懇請師父開示
妙穎 頂禮
瑞覺:是的。這句話的重點在「唯」字上,和《歎異抄》的「唯念佛」的意思是一様的。重心在「唯」,這是輸給佛的状態下方會生起的「唯」。
瑞覺:若自力心還残存的人,看到這句話(“唯應思…”)時,會執着「應思],看到「唯念佛」時,會執着「念佛」.
妙颖:是的,師父,這就是今天我一看又糊塗的原因。我即是這樣看到了“應思”二字
謝謝師父的提醒
感恩师父的开示,南无阿彌陀佛
相關鏈接:
日本佛教和蓮如上人(御文章講讃緒言)
留言列表(10条)
[…] 烈烈教語,諄諄慈訓(御文章講讃序) […]
[…] 「若有聞得彌陀名 人皆南無阿彌陀佛地信憑」(《御文章》)。 […]
[…] 德信:老師,拜讀今天的《烈烈教語,諄諄慈訓》完畢,受到的震撼無以言表,有一邊讀一邊想跪下來不住地頂禮之感,這樣偉大的文字不是一遍兩遍讀過就可以的,是要一字一句拜抄下來,時時頂戴直到臨終為止的。我在拜讀的時候,有幾處問題,同時也是內心受到的觸動,列出來向老師求教: […]
[…]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
[…]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
[…] 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
[…]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
[…]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
[…]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
[…] (一)烈烈教語,諄諄慈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