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原創 同朋 整理 釋蒙光 2024年10月12日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蒙光:蘭生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元喜:好羡慕这样的才情和父子关系

蒙光:哈,遊戲而已。

元喜:这游戏多高级啊

蒙光:是我們現在大家都太低級啦。

元喜:是啊,所以眼晴一亮啊

元喜:老师,我这段时间感觉很无力,很多事情都觉得没什么意义

元喜:很想退休

蒙光:退休了一定又想找事做了。人都是這樣的。找到當下正在做的事的意義,就不會空虛了。

元喜:你捡一条鱼扔回大海,也许海水有毒,意义是什么

蒙光:對,如果治療的效果只是暫時在心理上的調整,確實是如此。那就把魚放進本願海吧!當然自己得先知道本願海的存在,給這條魚指出生路。

蒙光:大環境是共業,共業中,還有別業。

我們這幾次遇到的孩子,父母根本沒有辦法指望其改變,但孩子有緣聽聞,就有改變。或許佛法會成爲他一生的歸宿。這樣的孩子,至少佛法可以教他生命可貴,輪回可怖,不去自殘自殺,活著要與人爲善,在佛法中尋求生命的答案和依靠。

蒙光:就像已經被放生的海龜,被刻上了標記,漁民再抓到它,也不會賣去喫而是放回大海。佛法,相當於濁惡世中的免死金牌。

佛法不止是理論,是實際生活中躍動著的功德力用。當現實無法講道理,也不能理解、接受,脆弱的生命在生死海的大風暴中遭受沒頂之災的時候,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救我出苦的大船,是飄蕩無依者的定心錨。

人如果沒有遇到超越人間的力量,是無法真正安心的。

黄惠兰:(合十)

——【以上對話轉到“呼喚聲”群】

和做心理咨詢師的同朋交流。元喜同朋群上不少同朋都認識,並且找她請教。一直都在積極從事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輔導及自殺干預等,但一人之力,如何能與整個時代的滑坡抗衡呢。當務之急,還是要在每個人心中,播下念佛的種子。

心理治療只能救急一時,學佛才是眞正的放生。

用愛占有,還是被愛占有

痛苦的背後有愛

說人性之善與愛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聞濬:老师晚上好🙏

看到您发到群上和元喜老师的对话,很有感触。元喜老师说的“你捡一条鱼扔回大海,也许海水有毒,意义是什么?”也是我当时上完心理学课程后的困惑所在。因为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许多人进入课堂前后与离开课堂前后的状态是有明显反差的,感觉像是课程营造了一个脱离现实的时空,让一部分人获得暂时的安慰和释放。但是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力量,并不能妥善解决现实的问题,甚至还会增进一些人对现实的厌恶与逃避,或者利用这个“安全”的空间释放内心的恶。这些现象,甚至在我参加的青少年版块,表现得还更为明显。

因此回来后,我和闻君讨论了很久。当时就在想,难道佛法中没有对治这些问题的方法吗?于是想到那几位向欧美介绍佛法的仁波切,他们的书中也有介绍调整心态的方法。所以我就拜读了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一书。看的时候就很感慨,今天这些心理学课程普遍运用的原理和方法,都不出仁波切这本小书的范畴。而且仁波切在这些方面的讲法,显然更为周全且清净。

但或许因为对象是欧美人士,仁波切的讲法很少涉及因果、轮回等更深广的方面。所以我又拜读了陈兵老师的《佛教心理学》,以及现在正在学习《因果明镜论》。这两部书看下来,真是再再感叹佛法的世界观是如此深广、严密。这时再反观我们凡夫,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安顿自他的身心,真有蚍蜉撼树之感。

老师这次在法座上也说到,“爱莫能助”,面对自己与深爱之人的痛苦却无能为力,是多么让人绝望的事。唯有真正能出手的慈亲能给予我真实的安慰。

之前老师说过,有时间要多研究经论。经过这一遭,我对此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对佛法的希求也会更真切一些。这世间似是而非的观念太多,海似蜃楼般的“天堂”也不断被人营造。唯有深入经藏才能不被乱花迷了眼啊。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蒙光:你說得不錯。從你現在的認知再挖掘進去,還有需要更加明確的地方。

一是教理的深入和廣學,與安心的關係。

見過不少在教理上鑽牛角尖,卻在身心上沒有佛法味的佛學者,他們給我的警惕,就是入寶山切莫空手歸,要做個真實的求道者。心繫後生一大事的解決,恭敬師教,才能讓法入心,否則空談的理論,會掉在思維和文字的陷阱中無法自拔。

所以老師一再說的,是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善知識。不是從人、從人生的問題中感動而來的,都不是真學問,只是玩弄聰明的文字遊戲,是不到臨終就會消失的虛幻泡影,絲毫不得利益。

二是教理中,要注意佛教學和宗學(佛教用語,意爲一宗之學。佛教各宗有各宗不共的判教與安心,構成的觀念與實踐系統即是宗學,此處指真宗學。)的比重。

這個比重,指的是生命投入的時間、精力和熱情。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是佛教學的著作。這部分著作,只要是正知見,行有餘力都可以看。但問題就在於“行有餘力”。重點應當是要放在宗學的建立上。佛教學是一切佛教學問和信仰的基礎,宗學則是在這一基礎上建立的個人真正安心立命的居處。

我們法座上提到的教相與安心,教相部分主要指宗學。我們對佛教學知識的追求和研究,是從宗學的核心圈衍伸出的學習。佛教的學問真實、徹底、廣大、高明,窮盡一生的研究也不能盡其底。而很多諍論聚訟的問題,百千年也難有共識。這時就要依宗學來取舍。

如果看歷代開一宗的祖師所示現的榜樣,他們雖才學兼備,通讀大藏,但也都是學有專精,將主要的精力注於宗學的建立和開拓。因爲個人的生死大事,不是懂得佛教的常識,會做佛教的專門學問、會講佛教的系統理論就能解決的。必須是教相即安心、安心即教相地、理性與感性統一而成爲自己的見地、血肉的領解,才有如來的真實、救度的真實的體證。所以這是以個人的生命、死的解決爲核心,而展開的探尋之旅,不是爲建構一個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包的知識體系,想在現實中得心應手的運用。現實中活在相對界的人,是無法如願的。

如果只是爲尋求普適性的真理,要體證真理,非一生一世所能成辦,而往生成佛即可刹那領悟。但即使是成佛,要再來說法,在衆生所能領解思議的範疇,所說亦有限。所以身爲底下凡夫,佛學的理論,差不多夠外用就好,宗學則必須能安心才行。當然,真實安心的當下,則所學的宗學與佛教學,會有完全不同的質地和作用發揮出來,這是佛功德不思議的運作。

蒙光:剛纔拜讀教典,看到瑞劔老師這句話:

如來正覺的大慈悲,統一所有大慈悲的行動。

內心一動。

其實我上面說這麽多,也就是這一句。

歸到如來正覺的大慈悲,才能生出一切的慈悲和智慧,這就是無量壽的法界統一論。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聞濬:老师的开示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感恩老师教诲🙏

之前拜读《佛教心理学》时,已经有所体会。书中名相极多,有些部分看得非常吃力。尤其是各宗各派的一些讲法莫衷一是,且书中虽大量引用心理学的观点,但融合的多,辨析的少,反而让我觉得无处抓手。那时就想起教相和安心的问题,觉得其实对自己来说,眼下只需要了解心理学等世间学问,大致在佛法的哪个层次即可,深入的辨析也不急于一时。

因此,目前仍是以重温老师《正信偈讲赞》和香港讲法为主,同时顶戴《本願海涛音》《大悲愿船》及瑞默老师的讲法。

同时也在有意识减少刷手机和看其他书的时间,尽量多用来读些佛书。这过程中也发现自己的状态,在读历史、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时,容易投入。反而是在拜读佛书时,能觉察到内心更多的烦恼涌出来。以前只会感慨自己真的没有很喜欢学佛,现在会更经常体会到,正是因为佛法的清净,才能照出最真实的自己。虽然总会想懈怠,但也要勉强自己多花时间在佛法上。

蒙光:這樣想方向是對的。你現在的程度和問題,其實要在《教行信證》上下功夫,從《大系》入手。

聞濬:感恩老师,我这就调整学习的安排🙏

蒙光:對本典真實義的研習和開拓,是法雷轍與真宗其他學派不共的,最尊貴、最有價值之處。宗學至《教行信證大系》集其大成,恐怕再過幾百年也不會有這樣的著作了。作爲法雷後學,我們不要說發展宗學,如果連祖師的著作都看不懂,不能繼承佛祖的家業,實在愧對遇師教的因緣。我希望將來至少能有幾位和我一起讀《大系》的人出現。

學過《大系》教卷的要論就知道,圍繞《大系》的研究,自然也有佛教學的研究。所以只是將主次本末的層次理清,真理的道路是一以貫之,法王唯一法,同時一法能是一切法,不是相互對立消滅的關係,而是一多互即。找到這個“一”的點,則“多”亦自然被成就莊嚴。

聞濬:遵老师教,敢不努力🙏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相關鏈接】

《正信偈講讚》系列講座:

(一)自己的問題

(二)真理的存在

(三)敬信佛祖傳承

(四)無明長夜之燈炬

(五)慈親物,即兒物

(六)大乘即一乘

(七)因果一如

(八)真實的安樂

(九)三昧的世界

《總序之文》講釋(上)

《總序之文》講釋(下)

《御文章》淺釋·緒論(01—10)

《御文章》淺釋(11—15)(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御文章》淺釋(16—20)(第一帖第二通·出家發心章)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教行信證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架構

教行信證之真實教與方便教

教行信證之行信關係

教行信證的目的

教行信證大系教卷序:

本典與法雷學派的面目

教行信證大系教卷·要論:

(一)真宗的教判

(二)真宗的淵源

(三)真宗的流傳

(四)三法與四法

(五)願海真假

(六)五願開示

(七)往還廻向

(八)真實之教(要論終)

【超级会员V5】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本典拜讀·大系共…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naBfZk2cDuEccwc3MQJRw?pwd=5sy7

提取码:5sy7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心理學與宗學的安心

教行信證大系·本文解釋(總序及教卷部分):

(一)序說:

淨土真宗之基礎

(二)本典撰號、總序:

愚禿的真實

總序之文要義

《教行信證》法門的真意與根據

(三)真實教——本典教卷:

《本典·教卷》大義 一:攝化與趣入

《本典·教卷》大義 二:招喚與發遺

《本典·教卷》大義 三:本願與名號

《本典·教卷》大義 四:彌陀與釋迦(教卷大義終)

教行信證註疏評林(總序·教卷)

《正信偈》講讚

《正信偈》真髓

本願海濤音(新譯)

本願海的顯現

悉有佛性

勅命成為信心

生命的價值

慈光中的生活

一機一法

真暗闇——安心的極致(2013修訂本)

有聲書:

本願海涛音(1—110)

呼唤声(1-166)

大悲愿船(文字+音频)

歎異鈔(白話版有聲書)

真暗闇(全)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0-12 16:51
Next 2024-10-17 16:40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