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雲無礙如虛空

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年12月25日

光雲無礙如虛空

十八願的相狀

「無蓋大悲」

如來的特級酒

淨土的戶籍

真實明故歸命禮

光雲無礙如虛空

無邊光

(5)

解脫光輪無限際

光觸及者經說言

有無悉皆自然離

平等覺故歸命禮

解脫是涅槃,阿彌陀如來的光明照三世十方無邊際,是「無邊光」。凡夫的世界是「有」「無」的世界。「有」「無」的世界是迷界。淨土不是「有」「無」的世界。蒙「光觸」(光明)者往生,得「平等覺」(真智)之因,得離「有無」(有無的世界)。又所謂離有無,是離生死。於淨土無生死,此云「無量壽」。

於迷界,有有無,有長短,有邊無邊。於淨土,無那樣說者,說為「離有無」。其他宗教的天國,或所謂「高天原」,有「有無」、「長短」、「存在、非存在」。因為如此,彼等從佛教來看是迷界。日本的新興宗教,皆在說「有無」。因此彼等亦皆是迷界。此世因為是迷界,有「有無」、有「生死」、有「苦樂」。此世之樂,追根究底來看是苦,是苦的種子。何故人生是苦呢?因為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人的命運。有東西成「有的苦」,無成「無的苦」,無論轉向何處都是苦。

「平等覺」是離有無二邊之「佛的正覺」,又是「如來」。

凡夫因為有「我」,被囚於有無,囚於善惡,唯有造罪而已。離「我」成「無我」為「解脫」,凡夫者不能成「無我」。欲成「無我」,不修「戒律」、「禪定」和「智慧」三學不行。「三學」完成處,就是解脫,就是無我。

大多的人哭泣地說「信心不得,不得」,是因為「我」出頭,所以不得「信心」。凡夫和佛,天和地般差異。佛有「平等覺」之絕對智慧,凡夫因為「我」堅強,所以真理不明白。頂戴信心亦是「我」出頭,於如來之言不素直地順從,所以無法頂戴信心。於如來「就那樣地來吧」之勅命,順從地說「是」,那就是信心了,但是因為所謂自己想取信心往生的「我」出來,所以信心無法頂戴。如來者,因為是「平等覺」,「請救度我」地祈願也好,不祈願也好,唯隨順如來之言者,皆平等給與御救度。因為是「就那樣地救度哦,直來吧」之勅命,所以唯有隨順勅命而已。隨順勅命云「信心」。「信心」者,無「我」。於隨順佛言處無「我」,那就是「無我的信心」。

光雲無礙如虛空

無礙光

(6)

光雲無礙如虛空

一切有礙皆無礙

光澤無有不蒙者

難思議故歸命禮

「光雲」者,如來的光明。如來的光明如虛空之無礙,故說「如虛空」。「礙」是成障害之物,障礙物的意思。如來的光明是無礙。往生淨土,任何物亦不成障礙,如雲之降雨。善人的田,惡人的田,一樣地降雨。「虛空」也同樣,高樓也好低樓也好,都被容納,大東西也好,小東西也好,都被包容著。言「光雲無礙如虛空」,是說「光雲無有障礙,如虛空般廣闊」。

阿彌陀如來的大慈悲,救度善人,亦救度惡人。雨雲,是善人的田也好,惡人的田也好,都一樣地降雨。又虛空廣大,華麗的大樓也好,逼仄汚穢的小屋也好,一樣地接受包容。神佛的差異在此。神是褒善人,罰惡人。如來是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一樣可愛,且一樣給與救度。如光雲般,是如虛空的大慈悲。善人也好、惡人也罷,彼此皆共,同樣救度的是彌陀本願。於本願,無老少、善惡、男女、貴賤之分別。

於曇鸞大師的《論註》:

「道者無礙道也。經言:十方無礙人(諸佛如來),一道出生死。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

「無礙道」就是淨土真宗。因為如來的本願是無礙道,所以善惡凡夫,皆同樣被頂戴往生成佛。「光雲無礙」者,如來的光明(光雲)無礙如虛空,同樣地救度善惡凡夫。

無礙是「圓融」和「自在」之義,又是《維摩經》的「不二」之意味。

從「平等覺」之如來眼看,萬物是「不二」,是「無礙」。阿彌陀如來是隨順萬物之「無礙的真理」、「不二的真理」救度凡夫的。淨土真宗本願救濟之真理很深。

本願一乘,是「無礙道」。無礙道故,凡夫「就這樣地」被救度。「想取信心、想稱念佛往生」者,不知如來的「光雲」、不知「無礙道」,是自力的計度。

言「難思議」,是說「不可思議」。如來是不思議的御方。「難思議故歸命禮」,是說隨順如來之言教的意思。信心者,崇奉阿彌陀如來為尊貴的尊貴的、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御方,就是「信心」。「信心」不是往生淨土的車票。又「信心」者,頂戴如來的不思議、本願名號的不思議,為「不思議呀」,就是「信心」。因為如來是不思議的御方,所以稱為「難思議故歸命禮」。

言「歸命」者,捨棄自己的想法(我)崇奉如來就是「歸命」。

因為如來是「無礙」,所以善人也好、惡人也好都一樣地御救度。凡夫,是善人救度,惡人不救度,早已在自己這方做著分別,那是「有礙」。凡夫於一切物分別,那就是「有礙」。如來的「無礙光明」,是救度只在分別之凡夫的本願。此故,說「一切有礙皆無礙」。

十二光明中,「無礙光」是王,是總代表。若舉「無礙光明」,其他全部的光明都在其中。於「總序」有: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淨土真宗的信心也好往生也好,都在此一句之中。

淨土真宗,是「無礙光的宗教」,是「無礙的宗教」。然一般的同行,不知如來的無礙光,而「這樣做能往生、那樣做能往生」、「取信心能往生、稱念佛能往生」等等,隨己意作「計度」。是依「無礙光的利益」(名號的利益)往生的,說此為:

依本願力往生」。

聖道門雖亦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但是不說抱著煩惱的凡夫,就這樣地往生成佛。淨土真宗者,

本願圓頓一乘法

逆惡攝取得信知

煩惱菩提體無二

速疾開無上覺悟(150)

如《和讚》此文所言,於往生之曉,就令開通正覺。

又,於《高僧和讚》曰:

無礙光之利益故

威德廣大之信得

必令煩惱之冰解

即化作菩提之水(157)

想頂戴信心,而三十年、五十年參詣御寺院,那也很好吧,但是得聞「無礙光」一個,更好。

光雲無礙如虛空

無對光

(7)

清淨光明無有對

遇斯光者托佛願

一切業繫皆盡除

畢竟依故歸命禮

阿彌陀如來之「清淨光明」,是諸佛之所不及,故說為「無有對」。如來的「清淨光明」,消除眾生的煩惱,令惡業消退。信斯光明,即遇到光明。信如來的光明者,一切惡業之牽絆被滅除。「畢竟依」是阿彌陀如來。成我等之依靠的,是彌陀一佛。云「畢竟依」,是唯一「依靠處」的意思。

比較諸佛光明和彌陀如來的光明,諸佛光明遠不如彌陀的光明而不能爲比,以此說「無對光」。

言「遇斯光」者,是說遇到此光明的意思,即信斯光明。信如來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是「不思議呀」,此即是遇到了光明。和「聞光力」同樣意思。

言「業繫」者,云依業網而被繫縛在迷的世界為業繫。

言遇光明者,是見到光明。此說為「聞見」,「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聽聞名號的功德力用(働)即本願力而頂戴,晴疑之雲霧,云為遇光明,又云為見到光明。

光雲無礙如虛空

瑞默老師講御文章

凡夫的地獄必定(序講)

《御文章》以「念死」為基礎(序講)

真正的安心滿足 (序講)

「親鸞一個弟子也沒有」(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門徒弟子章 (解說)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自己的媽媽(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同朋精神(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找到慈親了嗎?(第一帖第二通「出家發心章」)

赤裸裸(第一帖第二通「出家發心章」)

聞法三昧的生活(第一帖第二通「出家發心章」)

生活以念佛爲中心(第一帖第二通「出家發心章」)

一念貫徹一生(第一帖第二通「出家發心章」)

念佛,不需要改變身份和職業(第一帖第三通「漁獵章」)

御文章·自問自答章(第一帖第四通「自問自答章」)

自然的念佛(第一帖第四通「自問自答章」)

阿彌陀佛去此不遠(第一帖第四通「自問自答章」)

爲何而來?(第一帖第五通「吉崎參拜章」)

求救的心不好 (第一帖第五通「吉崎參拜章」)

爲我一人(第一帖第六通「睡眠章」)

如來的苦惱 (第一帖第六通「睡眠章」)

久遠慈親的真實聲音 (第一帖第七通「女性登山章」)

「我能護汝」 (第一帖第七通「女性登山章」)

攝取不捨是「今現在」 (第一帖第七通「女性登山章」)

名號不思議 (第一帖第八通「吉崎建立章」)

身體血液的聞法(第一帖第九通「物忌章」)

低頭的世界(第一帖第九通「物忌章」)

阿彌陀第一(第一帖第十通「多屋內方章」)

學佛最後的目的(第一帖第十一通「電光朝露章」)

「以知恩為智」(第一帖第十一通「電光朝露章」)

信心的樣子(第二帖第六通「當流誡規章」)

因爲是阿彌陀佛(第二帖第七通「五戒功德力章」)

以「知恩」為德(第二帖第七通「五戒功德力章」)

圓照的世界(第二帖第八通「久遠古佛章」)

「惡人是自己」(第二帖第九通「忠臣貞女章」)

親心徹底知 (第二帖第十通「佛法王法章」)

往生成就五重之義(第二帖十一通「五重之義章」)

什麽是功德(第二帖第十二通「等活地獄章」·十三通「念佛人誡規章」)

「讓鬼變成佛」(概講)

是爲後生一大事而來嗎?(概講)

往生的證據(八個條,第四帖第八通)

“連我這樣的惡人都……”(第五帖第一通「末代無智章」)

令我捨,讓我依(第五帖第十通「聖人一流章」)

安心與教相(問答二題)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1)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2-25 10:09
Next 2024-12-30 15:46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